?

河北黃驊地區玉米秸稈平菇栽培技術

2022-02-10 14:18閆文曉
農業工程技術 2022年29期
關鍵詞:黃驊菌袋平菇

閆文曉

(黃驊市農業農村發展局,河北 黃驊 061100)

平菇栽培一般有生料栽培、熟料栽培及發酵料栽培3 種,發酵料栽培已成為黃驊地區最主要的栽培方式。相比受季節、氣候環境限制較大的生料栽培,該方式可以在除夏季高溫季節外的任何季節生產。而熟料栽培需對原料進行高溫蒸汽滅菌,并在無菌環境下接種,成本較高。發酵料栽培成本較低,但對發酵技術要求較高,如原料發酵不好會導致平菇生產失敗。

黃驊地處華北平原,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2021 年末,黃驊地區玉米種植面積達71.5 萬畝,有效利用玉米秸稈可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發酵料栽培平菇兼具生料栽培工藝簡單、省時省工及熟料栽培安全可靠等優點,受到種植者的歡迎。

一、栽培環境、設施及季節

1、栽培環境

栽培環境應符合NY5358 無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地相關要求,選擇向陽、地勢高、水源近、衛生良好,遠離污染性企業的栽培場地。

2、栽培設施

黃驊地區栽培平菇常采用塑料大棚及日光溫室兩種設施。塑料大棚一般依照地勢東西走向而建,高、寬、長分別為2、6~9、30~60 m,安裝通風裝置,具備遮光、保溫、保濕等功能,通常用于早秋及冬季平菇栽培。日光溫室一般依據地勢坐北朝南建設,寬度、脊高與長度分別為8、3、30~50 m,能夠在寒冷季節獲得并積蓄太陽輻射能,適合寒冷季節平菇栽培[1]。

3、栽培時間

選擇發酵料栽培平菇需在低于28℃氣溫下建堆發菌,因此栽培時間一般在早秋8 月上旬到9 月下旬,或者冬季10 月初到12 月下旬。

二、基質準備

1、配方

基質各組分與占比為:玉米秸稈60%、玉米芯20%、麩皮12%、玉米面2%、豆餅粉1%、石灰3%、過磷酸鈣1%、石膏1%,另外還可以加入0.1%多菌靈進行消毒。

2、建堆

選擇干燥、無霉變玉米秸稈,截斷為3 cm 左右,玉米芯需粉碎為黃豆粒大小,加水堆漚1 晚;混勻主料與輔料,加入0.1%多菌靈并調節含水率到65%左右,以手抓用力握緊指縫間有水珠滲出為宜,不能滴水。拌料中要確?;旌暇鶆?,pH 值在10 左右。

料堆的高和寬分別為1.5~1.8、1.5~2.0 m,長度不做限制,周圍應盡量陡立。實際生產中,料堆大小與季節相關,高溫季節較小,低溫季節較大[2]。料堆制成后使用木棍插入制作氣孔,以確保料堆透氣,木棍直徑在5 cm 左右,透氣孔呈“品”字形,以促進發酵。此外,還需噴施低毒殺菌劑、殺蟲劑,然后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塑料膜需適當撐起。

3、翻堆

春秋季節翻堆周期為48~72 h,通常在距料面30 cm 處溫度達到65~70℃后24 h 進行。為提升料堆內部的含氧量,翻堆時需把料抖松,將中心的料翻到表面,確保發酵均勻,一般發酵7 天即可。翻堆周期一般與外部氣溫有關,通常翻堆3 次左右即可完成發酵。發酵完成后需攤平降溫,排出廢氣[3]。

三、接種

堆料溫度降到25℃以下開始裝袋,塑料袋為直徑、長度、厚度分別為26、50、0.015 cm 的一端封口低壓聚乙烯塑料袋[4]。將菌種掰分為直徑為3 cm 左右的菌種塊,依據4 層菌種4 層料或3層菌種2 層料的方式進行接種,接種量一般為15%~20%。裝料避免過松或過實,每袋料質量在4~5 kg,最后用直徑1.5 cm的尖頭木棒在袋子兩端刺2 個通氣孔。

四、菌絲管理

平菇菌絲適宜生長溫度為15~22℃,菌絲生長濃密、粗壯,且其他雜菌被抑制。一般碼垛方式與料溫相關,料溫15℃時一層層碼放,1 垛可以碼放5 層,垛間距離60 cm。料溫20℃時按照“井”字形碼放,碼放層數與間距同上。料溫達到25℃及以上時需單層散放,防止因溫度過高影響菌絲生長。每6 日左右進行1 次倒垛,對料袋進行里外、上下調換,確保菌袋溫度一致,發菌相對整齊。需要注意的是,菌絲生長會釋放熱量,袋內溫度一般比袋外高3~5℃,需確保溫度適合菌絲生長。

及時通風、保持合適的溫濕度及光照也非常重要。每日通風2~3 次,每次0.5 h;空氣濕度要保持在60%~70%;培養室的光照不能過強,宜暗。菌絲滿袋后還可以再培養7 天,使其更粗壯、濃密。

五、出菇及采后管理

1、出菇管理

(1)溫度管理

平菇出菇管理要點是使晝夜溫差達10~15℃,在菌袋兩端出現密集菇蕾后解開兩側袋口,同時保持出菇場地溫度在10~16℃,不能超過25℃。菌袋中心溫度一般比外界高1~3℃,可在堆垛的上、中、下層各放置1 個溫度計,插進菌袋中心位置,一般中上層菌袋溫度比下層高3~5℃。勤于觀察,避免溫度超過30℃,一旦超過應立即采取措施降度。

(2)光照管理

給予500~1000 lx 散射光照,可通過調節保溫被或草氈之間的間隙進行光照調整,避免光照強度不足或過大。

(3)濕度管理

用清潔水霧化噴頭噴水增濕,確保噴水不留死角,以少噴、勤噴為原則,從早6 點至晚18 點,每隔3 h 噴水2 min,夜間一般每間隔4 h 噴水1 min,雨天可以減少噴水次數。通常,平菇生產環境的空氣濕度需在80%~90%,不能超過90%,濕度過高會出現雜菌感染或死菇。

2、采后管理

平菇八成熟,即菇蓋完全展開、孢子未放射時采收。采收后菌絲活力大大降低,料中的養分與水分消耗較多,應做好采后管理工作。首先,徹底清理料面的菇柄、異物、老菌皮等,地面也需徹底清掃。其次,依據外部環境變化調整設施內溫度,需保持在20℃左右;減少保溫材料之間的間隙,減少棚內散射光;每天噴水1次即可,保持棚內濕度在70%~80%,濕度達標時不噴水,促進菌絲快速生長。最后,為提高平菇產量,可以噴施增產劑,提供氨基酸、維生素及多肽類等營養物質,稀釋后均勻噴施在出菇的料面上[5]。

六、結語

應用玉米秸稈進行平菇發酵料栽培的關鍵在于嚴格控制發酵料質量,發酵前期(3 天內)發現水分不足可以適當補充,但中后期切忌補充生水,防止發酵失敗。發菌中后期應適當增加通風次數,發菌半月后進行1 次翻垛,保障菌絲生長均勻,確保生產質量與產量。

猜你喜歡
黃驊菌袋平菇
臨清市平菇綠色高產栽培技術
黃驊大左莊鹽業遺址2020年考古收獲
河南省食用菌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到宜陽縣開展科技服務
黃驊坳陷上古生界埋藏史研究及生烴有利區預測
平菇種植記
平菇菌糠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淺談中國畫的表現性
東北林業大學成功研發“袋頂出耳技術”
固定菌袋插桿
白靈菇14種出菇方式的操作方法與優劣性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