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漳平土地規范流轉成效、問題與發展建議

2022-02-10 14:18劉天坤
農業工程技術 2022年29期
關鍵詞:經營權農村土地農戶

劉天坤

(漳平市農村合作經濟指導站,福建 漳平 364400)

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是解決“小農戶與大市場”“小規模與現代化”之間的矛盾、推動農業從傳統分散經營向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轉變的根本途徑。通過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形式,推動土地實現集中連片種植和規?;洜I,積極發展多種農作物生產,拓寬了農業穩產、增產、增效渠道。同時,既維護了農戶的經營決策權,又通過使用權的有序流轉解決了土地經營細碎化問題,為“種田能手”提供了用武之地,讓農業走上了規?;?、集約化、科學化發展道路。

一、土地流轉現狀

漳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境內地貌為“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典型的山區。全市16 個鄉鎮(街道)、191 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農戶6.68 萬戶,農村人口23.4 萬人,家庭承包經營耕地總面積22.37 萬畝,家庭承包經營農戶數5.23 萬戶。

1、土地流轉現狀

近年來,漳平市立足本地農業資源和氣候優勢,堅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加快土地流轉,激活土地資源,做活土地文章,推動糧食、茶葉、水果、蔬菜、花卉等特色農業規?;l展,走出了一條符合漳平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據統計,目前全市土地流轉面積7.85 萬畝,占全市耕地的35.1%,涉及農戶2.45萬戶,占總農戶數的46.8%。其中,出租6.45萬畝,占82.2%;入股809 畝,占1.03%;其他形式(主要是代耕代種)1.26 萬畝,占16.1%。流轉規模在10 畝以下的地共5.46萬畝,占69.6%;10~50 畝的地共1.57 萬畝,占20%;50 畝以上的地共0.82 萬畝,占10.4%。

2、土地流轉特點

一般經濟發展較好的鄉鎮土地流轉比例較高,流轉規模也較大,與鄉鎮經濟發達程度密切相關。土地流轉周期相對較短,流轉期限1 年以下的占33.7%,1~5 年的占19.6%。土地流轉形式以出租為主,土地托管、轉包、其他方式為輔。土地流轉范圍以村組內流轉居多,外來流轉少。開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由于推廣小農戶在不流轉承包地的基礎上實行托管服務,全市土地流轉率有所下降,大約下降2%。

二、土地流轉主要做法與成效

1、主要做法

(1)壓實責任,促進流轉

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組織機構。漳平市把土地流轉工作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實,按照“有服務窗口、有服務設施、有發布土地流轉信息、有開展政策咨詢服務、有村級信息員、有備案合同”的“六有”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市、鄉兩級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為流轉供需雙方提供信息發布、政策咨詢、價格評估、合同簽訂、糾紛調處等服務。目前,市級成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16 個鄉鎮(街道)均成立了土地流轉服務站。

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服務。加大對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育力度,開展信息服務平臺、營銷服務平臺、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幫助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問題。目前全市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8 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9 家;全市登記注冊家庭農場2883 家,其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31 家;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279 家,其中省級以上示范社21 家、“百佳合作社”1 個。

(2)加強管理,規范流轉

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4 年,漳平市被國家農業農村部確定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縣推進試點縣。至2017 年,漳平市186 個村(居)全部完成二輪延包資料整理、入戶調查摸底,完成率100%。全市共調查承包方51475 戶,調查實測地塊227506 塊,其中實測承包地227304 塊;完善土地承包合同49695 份。確權登記地塊227304 塊,確權面積221840.85 畝;完成確權登記頒證檔案歸檔50295 卷,為規范土地流轉提供材料保證。

積極推廣使用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范本。建立健全規范化流轉管理工作制度和規程,截至目前,全市簽訂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11815 份,涉及流轉面積4.73 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60.25%。

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充分發揮黨員、村民小組組長、村民代表示范引領作用,帶頭流轉承包土地,以實際行動帶動更多村民參與,促進土地集中連片規模經營。

堅決糾正和查處流轉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對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導致“非農化”“非糧化”、侵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違法行為,堅決給予查處。發現違背農民意愿強迫土地流轉及時給予糾正,確保土地流轉規范有序良性發展。

(3)制定政策,引導流轉

加大項目資金扶持力度。鼓勵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并在項目立項、資金補助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如,市農業農村局制定《2021 年種糧大戶獎勵政策和撂荒耕地連片復墾補助實施辦法》,對開墾利用撂荒耕地30 畝以上且種植糧食作物的主體給予撂荒耕地連片復墾補助200 元/畝。市政府出臺《2022 年漳平市扶持糧食生產八條措施》,鼓勵規?;N糧,對相對連片種植30 畝及以上的種糧大戶,種植早稻獎補260 元/畝(漳平市級50 元),種植其他季水稻獎補210 元/畝,種植玉米、馬玲薯、甘薯、大豆等四類糧食作物獎勵120 元/畝,調動了農戶流轉土地種植糧食的積極性。

堅持分類指導原則。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導致未耕作土地數量大的村,村委會將閑置土地出租給種植大戶或專業合作社;地處邊遠、耕作不易的山垅田,在征得農戶同意的前提下,由村委會以委托代理的形式流轉給種植大戶,用于發展規模經營或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采取互換形式將零散地塊整合連片,提高了機械化耕作水平,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奠定良好基礎。

(4)宣傳示范,帶動流轉

采取進村入戶走訪、擺攤設點、現場答疑解惑等方式,編印發放宣傳材料,做到農村土地承包、流轉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利用漳平政府網、融媒體、微信公眾號、LED 顯示屏等宣傳土地流轉、強農惠農等有關政策,提高政策宣傳覆蓋面。發動老干部、勞動能手、鄉賢等村影響力較大人員,加強與村民溝通交流,轉變村民傳統思想觀念,通過轉包、出租、其他方式等,將土地經營權逐步向專業大戶、種養能手集中,實現規模經營[1]。

2、取得成效

(1)農村勞動力轉移

隨著城鎮一體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一二三產融合快速發展,大批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大大促進了農村土地流轉進程。整合了城鄉區域勞動力、資金、技術等互補優勢,推動了縣域經濟發展。

(2)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利用閑散的土地資源,通過出租、入股等形式加速土地流轉,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引進推廣名特優新品種和“五新”技術,提高了種植效益,推動了現代農業發展。

如:和平鎮東坑村蔬菜專業合作社合理流轉土地實現規模經營,以每畝800 元的租金承租本村村民土地330 畝,籌資建設了100 畝溫室大棚,分配給121 個社員進行種植,實現規模經營。主要栽培模式為西紅柿—葉菜,早春蔬菜以西紅柿為主,平均畝產6500 kg;夏秋季以葉菜種植為主,年可種植3~4 季,主要以五號白菜、波菜、油菜為主,平均畝產2000 kg。該村全年種植業收入1677 萬元,蔬菜產業產值1438 萬元,占全村種植業總產值的85.7%。戶均蔬菜種植面積2 畝,從事主導產業的農戶160 戶,占全村農戶總數的52.8%,2021 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05萬元。合作社統一注冊了“宮仔洋”商標,取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及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先后被授予“福建無公害農產品蔬菜基地”“福建省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全國蔬菜標準園”“福建省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稱號。

(3)村集體與村民雙增收不斷統一

通過土地流轉兼并,充分發揮土地連片優勢,發展高新特優農業,將“死”資源變成了“活”存折,實現農民致富與集體增收的有機統一。

如漳平市永福鎮龍車村以整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契機,結合村民外出務工、土地閑置等實際,創新土地流轉模式,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該村成立了全市第一個土地流轉專業服務合作社,現有農戶137 戶,流轉土地800 畝。其中400畝為合作社經營發展高優農業產業區,實現了“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通”。創新實行薪金、股金、分紅金、公益金、運轉金“五金”收益分配模式,有效解決土地和人口不協調問題,走出了“資源運作、土地流轉、產業增收、共商共享”的鄉村振興之路。目前,合作社共支付土地租金144 萬元,創造就業崗位300 多個,支付薪金150 萬元。建設50 畝智能溫室大棚和50 畝標準大棚,統一經營種植臺灣圣女果20 畝、油畫吊蘭10 畝、紅心獼猴桃130 畝、太空蓮150 畝、草莓10 畝,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銷售,預計每年可增加村財收入約20 萬元。

(4)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健全完善農村土地流轉管理機制,推廣使用規范的流轉合同示范文本,解除了外出務工農戶的“后顧之憂”,拓寬了種植大戶發展規模經營的空間,有效解決了農村人力用地矛盾,避免了“口頭約定”引發的土地流轉合同糾紛,將矛盾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促進了全市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三、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有待提升

部分農民對土地流轉的認識有待轉變,把農村承包地當作社會保障,不肯出租流轉,導致粗放經營不求效益,甚至出現了撂荒棄耕問題。

2、土地流轉服務體系不夠健全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流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賦予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土地流轉管理職能,但服務機構沒有核定人員編制,只能依托農業農村經營管理部門開展工作,未真正發揮土地流轉機構的職能作用[2]。

3、土地流轉行為不夠規范

農村土地流轉雙方應依法依規簽訂書面流轉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但部分農戶怕麻煩,僅口頭約定,或簽訂的書面合同不規范,沒有明晰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給土地流轉埋下隱患。

4、土地流轉市場不完善

目前,土地流轉只依靠市鄉兩級土地流轉服務機構開展指導、服務和管理工作,缺乏土地流轉市場所需的評估、咨詢、公證、仲裁等中介服務機構,土地供求信息分散且傳播渠道不暢,市場不夠完善[3]。

5、土地流轉難以形成規模

農村年富力強、有一技之長和文化知識的勞動力基本上外出打工,留守農戶只能依靠承包地收入維持家庭日常生活;種植大戶都希望租賃土地能集中成片,但部分農戶不肯出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優農業項目的策劃與實施;大部分農村土地小而分散、不平整,基礎設施落后,無法連片種植和全程機械化耕作。

四、土地流轉發展建議

1、加大政策宣傳

通過在村務公開欄等場所張貼海報等傳統模式,以及利用融媒體、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深入細致宣傳土地流轉相關法律法規、扶持政策以及典型經驗和做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同時,提高基層干部對土地流轉的認識,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健康發展。

2、加強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

加快綜合信息應用平臺建設,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日常變更工作機制,推動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3、抓好典型示范推動

組織村干部、黨員、創業能手外出考察學習先進技術和經驗,借鑒優質高效現代農業的典型做法,調動土地流轉的積極性,激發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熱情,發揮典型示范作用,以點帶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4、加快建設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

加快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推動土地經營權等農村產權進場公開規范流轉,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5、規范土地流轉行為

認真貫徹實施《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積極推廣使用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范本,指導土地流轉雙方簽訂書面合同,加強流轉合同的履約監督,依法維護土地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

6、強化工商資本流轉農村土地審查審核和風險防范

健全完善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流轉土地經營權的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防范制度,使備案流轉規模標準符合實際,審查審核辦法具有可操作性。

7、建設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

建立健全協商、調解、仲裁、司法、信訪等多渠道調解糾紛的工作機制,暢通流轉農戶訴求渠道,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糾紛。

猜你喜歡
經營權農村土地農戶
莘縣農村土地托管的實踐與探索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首次大修的《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內容?
三權分置下的農村土地經營權研究
糧食日 訪農戶
民法典物權編應如何完善土地經營權?
農戶存糧調查
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應多方共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