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研究*

2022-02-13 11:38陳屹
理論視野 2022年10期
關鍵詞:中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

■陳屹

【提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構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根脈,也是黨內政治文化的基礎和源流。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靈魂和前提,體現了黨的建設的本質要求。在新時代,認真學習貫徹“兩個結合”重要思想,借鑒和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健康向上的黨內政治文化,對于持續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青春活力,確保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都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命脈和根基,蘊藏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倫理觀念、人文精神等,是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的“根”。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盵1]因此,深入研究并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黨內政治文化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對于加強新時代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迫切的現實意義。

一、黨內政治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聯系

黨內政治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歷史產物和時代結晶,是全體黨員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和一致遵循的行為模式,是在長期政治生活中不斷積淀形成并影響黨員行為的集體意識。

(一)黨內政治文化的內涵和特點

習近平指出:“我們的黨內政治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文化?!盵2]它主要包括黨的物質、精神、組織、制度、行為和生態等文化,具有鮮明的政治先進性、堅定的人民主導性、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優秀的實踐傳承性和務實的開放包容性等特征。

黨內政治文化的物質層面是以物化形式存在的黨的政治象征,包括黨旗黨徽、紀念場館、紅色文物等,是黨獨有的情感和觀念的具體表達,是維系黨內認同、提升黨內凝聚力的重要紐帶。黨內政治文化的精神層面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內核和根基,也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產生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品格。黨內政治文化的組織層面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依托,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所形成的黨的情感觀念、行為準則和傳統習慣的總和。黨內政治文化的制度層面起著根本保障作用,它是“兩個結合”思想確保全黨統一意志和行動的必然產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關制度建設思想為其提供了智慧和靈感。黨內政治文化的行為層面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動力,是黨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根本行為規范。黨內政治文化的生態層面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土壤,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環境氛圍和客觀條件的真實映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最突出的優勢。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它既凝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價值信念、理想追求,同時又體現了全人類共通的文明和智慧。在當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世界性“諸子百家爭鳴”中,更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到價值和突出優勢。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可以概括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爸v仁愛”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本和首要的美德,傳統“五?!比柿x禮智信,“仁”擺在根源性的首位。儒家就強調由親親之仁而推及仁民愛物,由“不忍人之心”出發而實施仁政王道,仁愛之心是社會公平正義、人民和諧幸福、天下和合大同的道德基礎?!爸孛癖尽碧岢┱园傩绽鏋槌霭l點,順應民心、關注民生,充分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民本思想?!笆卣\信”是中華民族的的優良道德傳統,誠實守信、一諾千金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守則?!俺缯x”既是中華文明最基本的傳統價值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內容之一,中華傳統文化強調“以正治國”,推崇公平正義?!吧泻秃稀笔侵钢腥A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和實生物”的思想,主張在尊重不同事物之間的差異和矛盾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實現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扒蟠笸奔畜w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社會倫理思想,集中體現為“天下為公”的價值理念、“選賢與能”的賢明政治、“講信修睦”的社會倫理、“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人道關懷、“大同”和諧社會的向往和追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的美好愿景。

(三)黨內政治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刻關聯耦合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思想文化始終貫穿于黨內政治文化的發展進程中,兩者存在內在的一致性。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黨內政治文化的源頭活水;另一方面,黨內政治文化又反過來作用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新富有的改革創新思想、重義輕利的道德觀念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提供了豐富滋養,其所具有的獨特道德追求、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一經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就煥發出時代的青春和活力,深刻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品格,成為黨內政治文化的源流和基礎。秉承著革命文化的中國共產黨人大都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革命實踐中不斷繼承、轉化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強調:“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盵3]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入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始終重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吸收養分、尋找靈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黨和國家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黨領導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斗爭實踐中一直都是黨和國家不斷發展進步、始終繁榮昌盛的不竭精神資源和強大思想動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承擔著帶領全體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就更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精華和營養,通過貫通融合,推動新時期黨內政治文化的創新發展。從新時代黨建工作角度看,中國共產黨始終立足中國國情,堅持傳承和創新,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構建黨內政治文化中的價值引領作用;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黨員理想信念和社會現實聯系起來,夯實思想基礎,正確弘揚傳統廉政文化,砥礪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凝聚黨內共識,創造性轉化和發展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黨內政治文化體系。

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黨內政治文化的源流和根基

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創造轉化和創新發展,從而豐富和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確保其鮮明的民族性和辨識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真正成為黨內政治文化的源流和根基。

(一)“講仁愛”“重民本”思想與為人民服務宗旨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講仁愛”“重民本”思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叭蕫邸笔侵赣捎H親之愛而推及的對他人、對人民、對萬物、對天下的關愛、體貼和同情。仁愛思想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和要義,體現了社會普遍的同情心和正義感。先秦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貴君輕思想,漢人賈誼進一步提出“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的民本思想,都是強調必須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人民、以人為本,只有得到老百姓的擁戴國家才能安定,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民本思想。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堅持把“講仁愛”“重民本”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逐步轉化和演變成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的“為人民服務”以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毛澤東曾指出,“我們的第一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東西,而是給人民以東西?!盵4]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根據新的時代要求和實踐經驗又進一步發展創新,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盵5]仁愛、民本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堅持的以人民為主體的立場高度契合,又與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一脈相承。

(二)“守誠信”“崇正義”思想與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價值觀

“守誠信”“崇正義”思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古人認為個人要“言忠信、行篤敬”才能立身于社會,而治理國家則在于公平正義,“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中華民族對于誠實守信、公平正義思想的追求是一脈相承,不斷發展的?!笆卣\信”“崇正義”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中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黨內政治文化所提倡的忠誠擔當,樹立堅定的信仰,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倡導的“忠信”具有內在的延續性,這也正是黨內政治文化提倡的政治品格。誠信正義是對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對黨忠誠更是黨員的政治擔當,誠信正義早已融入黨內政治文化血脈中。正如習近平指出:“要注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倡導和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等價值觀,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盵6]這正是新時代共產黨人樹立正確誠信正義觀和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中對誠實守信政治品格的具體要求。

(三)“尚和合”“求大同”思想與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

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構成了黨內政治文化最本質和最核心的內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天下為公”、“民胞物與”大同理想與馬克思主義的最高理想在價值追求和最終目標方面具有相通性和相近性,大同思想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合適的思想土壤。

和合共生是中華民族的特有的價值追求,與天下大同的思想緊密聯系在一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實現,是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遠大追求,加強這個理想信念的教育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核心任務。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等,都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合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還包含著憂患意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正是古代先賢對常懷憂患意識,心中有天下、心中有人民的精準描述,也同樣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憂黨、憂國、憂民意識的真實寫照。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路徑方法

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盵7]在當下,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面向新時代的思想新義和價值理念,重點為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發掘源頭性和根基性的積極性資源,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轉化和創新發展,從不同維度總結和提煉出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路徑方法,推動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邁向新臺階。

(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吸收借鑒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牢牢把握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正確方向

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習近平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盵8]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吸收和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積極探索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價值目標和路徑方法。

一方面必須全面、系統、準確地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全面深刻地闡釋了黨內政治文化、政治生態和政治生活之間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關系,明確了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構成維度、發展目標、價值取向等基本問題,完善和豐富了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理論,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為新時代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通過系統學習、實踐歷練等多種方式,全面、深入、系統地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內容和要求,特別是學習領會習近平關于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深刻論述,這為新時代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賦予了新的內容、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斷學習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吸收和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必須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批判性繼承和創新性發展。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始終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始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堅定實踐者。毛澤東即具有強烈的歷史文化自覺,他認為馬克思主義必須通過學習和總結我們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歷史遺產,以民族的形式實現出來。[9]習近平強調要尊重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多次提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基”“精神血脈”“文化基因”“智慧結晶”,要努力汲取其中的營養和智慧,通過時代精神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賦予優秀傳統文化嶄新的生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二)不斷挖掘和豐富“天下為公、和合大同”思想的時代內涵,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天下為公”“修己以安人”“厚德載物”等和合大同思想,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公平正義、仁愛眾生的崇高精神和美好愿望,與中國共產黨的最終目標——共產主義社會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依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其實就是古往今來志士仁人對大同社會的向往和追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就是要建設一個國家富強文明、民族團結振興、社會公平正義、人民幸福安居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守理想信念,不斷挖掘“天下為公、和合大同”思想的時代內涵,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向著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努力奮進。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等,根本上仍然是承繼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和合大同”思想,從“天下為公”視野,服務于全世界和全人類和平發展的宏遠目標。

“天下為公、和合大同”與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在本質內核上是高度一致的。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根本所在,也是黨內政治文化最核心的力量。我們要不斷挖掘“天下為公、和合大同”思想在新時代的理論內涵、思想新義和積極價值,堅定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斷賦予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中國特色,從根本上樹牢崇高理想和偉大目標。

(三)深刻領悟“誠信正義”核心要義,鍛造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的時代價值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誠實守信”“公平正義”思想是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智慧和時代光芒?!靶拧薄傲x”列于古人修身的“五?!保ㄎ宄<慈柿x禮智信)之中,是人之為人必備的優良品質。誠實守信、公平正義是中國人安身立命、修齊治平的基本道德要求,已經融入中國人的精神氣質之中,是中國社會與文化、以及每一位中國人的最基本道德譜系之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不斷發掘傳統文化中“誠信正義”思想的新的時代內涵和精神意蘊,為中國特色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前進方向?!爸艺\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等共產黨人的價值觀是黨內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義?!爸艺\老實”關鍵是要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站得穩、靠得住,對黨忠誠、對理想信念忠誠,為民族偉大復興和共產主義理想奮斗終生;“光明坦蕩”是在思想、行為和態度上光明正大、襟懷坦白、公私分明的基本素養;“公道正派”是一心為公、堅持原則、秉公辦事的行為處事規范;“實事求是”是深入群眾、真抓實干,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行為要求和工作方法;“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優秀作風;“清正廉潔”是標準和底線,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共產黨人的價值觀與忠信、正義、誠信等傳統美德相續相通、相生相成。新時代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必須從我們自身文化的“忠信”傳統中挖掘資源、汲取營養,對其進行轉化和發展,豐富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內容、方式和方法,以增強黨內政治文化的生命力、親和力、說服力和影響力。

(四)始終踐行“仁愛民本”思想精髓,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宗旨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仁愛民本”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思想,在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自古以來,歷代封建統治者都深刻認識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深刻道理,都會采取一些重民生、保民意、得民心的政策措施,以維持皇權專制統治。

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自成立起就堅持以民為本的方針政策,始終尊重和保障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新中國成立后,就快速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群眾主體地位,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叭嗣瘛笔冀K都是貫穿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不同歷史時期的國家主體和歷史主體,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歷史創造者?!皩嵤虑笫?,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群眾路線就是以人民為主體路線,強調人民是一切工作和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鄧小平指出共產黨的含義就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準繩?!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將人民放在最根本、最重要的位置。人民為主體、以人為本的立場是對“仁愛民本”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承繼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緊密聯系中國具體實際,創新發展了黨對于“人民”“群眾”“人民群眾”的深刻認知,進一步發展了黨的以人民為主體、以人為本的思想,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一思想既是對馬克思主義解放全人類、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等人民立場在中國的實際運用,是對歷代中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初心和使命的延續發展,又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仁愛民本”思想的傳承和創新,真正和完美地實現了“兩個結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本質要求,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執政理念、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價值原則,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新時代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理論,是黨員干部開展工作的根本遵循。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不斷發展,踐行初心和使命,為人民創造幸福和美好的未來。

注釋

[1][5][7][8]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8頁;第46頁;第18頁;第16頁。

[2]《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1頁。

[3]《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2頁。

[4]《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頁。

[6]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求是》2017年第1期。

[9]陸陽:《從李大釗“中華文明之問”到人類文明新形態》,《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22年第4期。

猜你喜歡
中華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