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及對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

2022-02-13 01:02賈偉王海濤周子翔
世界復合醫學 2022年11期
關鍵詞:降鈣素闌尾闌尾炎

賈偉,王海濤,周子翔

蚌埠醫學院附屬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外科,安徽蚌埠 233000

發作于闌尾的急性炎癥性疾病被統稱為急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屬于常見疾病,引發此類疾病的病因較為復雜,所以,患者應當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從而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有效的治療措施還可減少發生并發癥的風險?,F階段臨床中主要選用手術的方式治療急性闌尾炎患者。傳統治療方式是進行開腹手術,開腹手術的安全性不高,極易引發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的進步,微創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腹腔鏡手術已經成為了治療外科疾病的主要方式。但是,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的臨床應用還存在較多的爭議,例如,文喜陵等[1]研究認為,腹腔鏡治療對比開腹治療的臨床效果不具備顯著優勢,并且腹腔鏡治療的操作復雜,治療費用高。據相關研究顯示,腹腔鏡手術不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創傷,有助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并且還能降低患者出現手術炎癥的可能,降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2]。據相關臨床研究證實,急性闌尾炎患者會在手術后出現不同程度的炎性腸梗阻、感染等情況,患者出現上述情況可能和機體的炎癥狀態緊密相關[3-6]?;诖?,本次研究選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間蚌埠醫學院附屬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120 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研究,分析腹腔鏡應用在闌尾炎手術治療期間的效果、對患者C 反應蛋白指標水平、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120 例進行研究,根據隨機數表法將其均分為A 組(n=60)與B 組(n=60),B 組 中 男37 例、女23 例;年 齡20~68 歲,平 均(48.37±2.34)歲;其中5 例穿孔性闌尾炎、16 例化膿性闌尾炎、39 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A 組中男39 例、女21例;年齡21~69 歲,平均(49.12±1.98)歲;其中7 例穿孔性闌尾炎、14 例化膿性闌尾炎、39 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患者家屬均在知曉研究內容情況下簽署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進行腹部彩超與CT 等檢查,經檢查后確診為急性闌尾炎;②患者不存在手術禁忌證;③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患者重要器官存在功能障礙,如心、肝、腎等;②患者有其他嚴重急腹癥;③患者有傳染性疾??;④患者在最近6 個月內未接受過腹部手術;⑤患者有精神類疾病,或是存在交流障礙。

1.3 方法

B 組接受傳統開腹手術,并且醫護人員要指導患者選擇仰臥位,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在麥氏點進行切口,進入患者腹腔后尋找闌尾,在將闌尾周圍系膜充分暴露后,認真分離,隨后將闌尾切除,并對闌尾殘端進行包埋縫合。若是患者的闌尾穿孔,需要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將壞死的組織進行清理。手術完成后,使用紗布對滲出液進行清理。

A 組采取腹腔鏡治療,患者仰臥位躺好后,對其進行全身麻醉,將消毒巾置于臍上10 mm 處,對患者進行切口,在切口進行穿刺,隨后將腹腔鏡置入,為患者建立氣腹,將壓力設置為13 mmHg。對患者的腹腔進行常規檢查后,隨著結腸找到患者的闌尾根部,將患者闌尾與周圍系膜充分暴露,若患者的闌尾穿孔,需要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將壞死的組織進行清理,將闌尾切除后對患者闌尾根部殘端進行電凝處理,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

兩組患者完成治療后需要采取常規抗炎治療,避免患者出現發炎、感染等癥狀,同時醫護人員還需要對患者進行補液,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持,為患者進行對癥治療。

1.4 觀察指標

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手術前與手術后24、72 h 對應的血清降鈣素原和C 反應蛋白水平。

統計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颊呓浿委熀笈R床癥狀消失,且患者的各項指標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視為顯效;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緩解,且各項指標水平均有所改善,視為有效;經治療患者的癥狀、各項指標水平沒有出現明顯的改善,視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

1.5 統計方法

研究數據均由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患者臨床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兩患者臨床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A 組(n=60)B 組(n=60)t 值P 值手術時間(min)65.37±1.35 49.35±2.74 40.625<0.001術中出血量(mL)12.76±8.34 19.52±9.24 4.207<0.001術后腸道功能恢復時間(h)11.25±2.74 15.98±2.63 9.647<0.001術后下床活動時間(h)9.74±1.86 13.76±1.54 12.895<0.001術后住院時間(d)2.14±1.03 4.86±1.14 13.713<0.00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A 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2.3 兩組患者血清降鈣素原和C 反應蛋白水平對比

術前兩組血清降鈣素原和C 反應蛋白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72 h,A 組血清降鈣素原和C 反應蛋白水平顯著低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降鈣素原和C 反應蛋白水平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calcitoninogen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降鈣素原和C 反應蛋白水平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calcitoninogen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血清降鈣素原(ng/mL)C 反應蛋白(mg/L)A 組(n=60)B 組(n=60)t 值P 值術前11.74±0.74 11.89±0.81 1.059 0.292術后24 h 14.88±1.43 29.64±1.23 60.614<0.001術后72 h 10.56±1.82 14.64±1.56 13.184<0.001術前27.12±1.36 27.42±1.25 1.258 0.211術后24 h 30.23±2.13 33.74±1.78 9.795<0.001術后72 h 18.56±1.21 26.74±1.16 37.801<0.001

2.4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A 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B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Table 4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討論

作為常見的一種外科急腹癥之一,急性闌尾炎具有發病急且病情迅速發展的特點,急性闌尾炎的病理主要表現為闌尾水腫、充血和炎性細胞浸潤。如果患者沒有及時進行治療會引發多種并發癥,病情嚴重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7-9]。傳統治療方式為開腹手術治療,治療效果顯著。微創技術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得到了廣泛應用,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進行對比,其安全性更高。目前雖然還有學者認為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和常規開腹手術相比較優勢不明顯,而且腹腔鏡手術操作費用較高、難度較大,但是,依舊有臨床研究表明,腹腔鏡手術患者恢復較快,主要因為腹腔鏡下組織解剖結構會得到放大,能有助于手術醫師進行精準操作,而且,腹腔鏡和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較,對于患者的胃腸功能的干擾較小[10-14]。因為腹腔鏡屬于微創手術,極大降低了患者炎癥反應、免疫功能帶來的影響,臨床研究數據表明,急性闌尾炎患者極易在手術后出現腹腔膿腫、切口感染以及粘連性腸梗阻等并發癥,腹腔鏡手術可降低上述并發癥的風險。

血清降鈣素原和C 反應蛋白作為重要的炎性指標,能夠直接反映患者的炎癥活躍程度。手術方式的不同,對于血清降鈣素原、C 反應蛋白水平造成的影響差異相對較為明顯,患者由于手術治療也會出現較大刺激,患者C 反應蛋白水平會迅速升高?;颊呤艿绞中g刺激后所產生的應激炎癥反應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起到保護作用,如果患者的反應過度,會引發患者機體內環境與免疫功能失調,增加了患者發生感染等并發癥的風險[15-1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術后,A 組血清降鈣素原和C 反應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B 組(P<0.05),證明腹腔鏡手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清降鈣素原和C 反應蛋白水平,有利于患者實現快速康復,降低不良風險的發生。

雖然對急性闌尾炎患者應用開腹手術的臨床效果顯著,但是手術過程中對患者腸管低擠壓、牽拉,容易引發患者出血嚴重,并且受到視野與切口局限性的影響,無法徹底清除患者腹腔深處的殘余膿液,導致患者的腸功能無法迅速恢復。并且接受開腹手術的患者容易出現切口感染以及腸粘連等并發癥。腹腔鏡手術的切口與感染灶之間存在一定間隔,取出闌尾過程中應用標本袋,能夠避免切口和標本之間發生接觸,并且腹腔鏡的應用能夠確保醫生的視野清晰,快速清除腹腔內的膿液。本次研究結果表明,A 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0%,B 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8.33%,A 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B 組(P<0.05),與喬婕等[17]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其文章中指出“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03%,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的19.78%(P<0.05),證明腹腔鏡治療急性闌尾炎能夠有效控制并發癥發生率,可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對急性闌尾炎患者應用腹腔鏡進行治療,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清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水平,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臨床效果顯著。

猜你喜歡
降鈣素闌尾闌尾炎
腹腔鏡高位闌尾切除術的不同入路戳孔對比
闌尾真的無用嗎?
腹繭癥合并急性闌尾炎并腹股溝斜疝1例
血清降鈣素原對ICU膿毒癥患者的臨床意義
比較對照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和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
BD BACTEC 9120血培養儀聯合血清降鈣素原在血流感染診斷中的應用
降鈣素原檢測在抗生素應用中的臨床意義
降鈣素原聯合病原體檢測在下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皮紋橫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闌尾炎療效探討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比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