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例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特征及流行病學分析

2022-02-14 14:23左洪漆賽男龔江文
江西醫藥 2022年11期
關鍵詞:輪狀病毒腸炎流行病學

左洪,漆賽男,龔江文

(宜豐縣人民醫院,宜春 336300)

小兒腸炎又稱為小兒感染性腹瀉病,一般指由于微生物感染而導致小腸及結腸的炎癥[1]。本病主要特點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食欲不振,可伴有嘔吐、腹痛等癥狀及不同程度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2],可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細菌感染、腸道外感染等,其中輪狀病毒是最為常見的誘發因素,不僅會對患兒造成腹瀉,還會使患兒出現營養不良、對身體系統造成損害等[3],給患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現已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問題,了解其發病特點及流行病學規律十分重要[4],可降低疾病的發病率,及時預防。因此,本文旨在探討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特征及流行病學,為臨床有效防治提供一定參考依據?,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214例腹瀉患兒,男102例,女112例,年齡3~26個月,平均(15.24±4.52)個月,病程1~10d,平均(5.27±1.23)d。納入標準:符合兒童腹瀉診斷標準[5],大便次數每天超過3次并呈現水狀等。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排除標準:存在嚴重脫水、休克患者;存在先天遺傳病史者;存在其他心、肺、肝、腎等疾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缺陷者;存在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檢查方法 采用收集器收集214例患兒的1~2 mL糞便放置在干凈、干燥、防水,不含污劑、防腐劑和傳播媒介的容器內作為標本,于2~8℃條件下保存待檢。將糞便標本稀釋后震蕩搖勻,取上層清液,采用乳膠法雙抗體夾心法對患兒糞便標本的A組輪狀病毒抗原情況進行檢測,試劑和試劑盒購自杭州博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2.2 調查方法 對214例腹瀉患兒的年齡、性別、癥狀、發病時間等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特征和流行病學。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滿足正態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兩樣本獨立t檢驗比較組間差異,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的陽性檢出率及性別分布比較214中腹瀉患兒中,男性患兒的陽性檢出率為50.98%,與女性患兒的42.85%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的陽性檢出率及性別分布比較[n(%)]

2.2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陽性檢出率比較12個月~24個月的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陽性檢出率為57.14%,顯著高于<6個月的15.78%和>24個月的36.36%(P<0.05),但與6個月~12個月的54.28%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陽性檢出率比較[n(%)]

2.3 不同季節的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陽性檢出率比較 在1~2月兒童的輪狀病毒性腸炎陽性檢出率較高,在4~5月輪狀病毒性腸炎陽性檢出率較低。見表3。

表3 不同季節的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陽性檢出率比較[n(%)]

2.4 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表現比較214例腹瀉患兒中共有100例輪狀病毒陽性,其中腹瀉有84例(84.00%),嘔吐有75例(75.00%),發熱有56例(56.00%),輪狀病毒陽性患兒平均每天腹瀉次數為(5.37±1.23)次,顯著高于陰性患兒的(3.14±1.01)次(P<0.05)。

表4 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表現比較(n,±s)

表4 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表現比較(n,±s)

?

3 討論

小兒腸炎是兒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是指除痢疾、霍亂以外的其他感染性腹瀉,其年齡的分布和季節均具有明顯的特點[6]。本病潛伏期較短,起病較急,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輪狀病毒最為多見,但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腸炎病程較短[7],患兒會出現口唇黏膜干燥、眼窩凹陷等脫水癥狀[8],給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提高患兒家屬對疾病的認知,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并根據相應的臨床癥狀及時進行干預尤為重要,可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促進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214例腹瀉患兒中,男性患兒的陽性檢出率為50.98%,與女性患兒的42.85%相比無顯著差異;6~12個月的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陽性檢出率為54.28%,12~24個月的為57.14%,顯著高于<6個月的15.78%和>24個月的36.3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6個月的患兒具有來自母體的免疫力,此外母乳中還具有非特異性免疫成分[9],可提高患兒的保護力,從而降低發病率,>24個月的患兒自身已形成了一定的免疫系統,抵抗力亦在不斷增強,導致感染率下降,而12~24個月的患兒失去了母體的保護力,且自身免疫能力較弱,因此感染率較高。輪狀病毒感染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本研究中,輪狀病毒性腸炎陽性檢出率在1~2月較高,在4~5月檢出率較低,提示該病毒感染易在冬季寒冷季節發生,與既往研究相符[10,11]。冬季環境干燥,病毒繁殖較快,患兒在遭受外界的刺激后極易出現感染,導致感染陽性率高。因此,應避免患兒受涼,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加減衣,預防感染。本研究結果顯示,214例腹瀉患兒中共有100例輪狀病毒陽性,其中腹瀉有84例(84.00%),嘔吐有75例(75.00%),發熱有56例(56.00%)。輪狀病毒陽性患兒平均每天腹瀉次數為(5.37±1.23)次,顯著高于陰性患兒的(3.14±1.01)次?;純耗挲g較小,體內的內環境易發生改變,不利于患兒病情的恢復,會出現脫水等癥狀[12]。因此,當臨床上有出現腹瀉、嘔吐、發熱等癥狀時,應充分考慮是否為輪狀病毒感染,及時進行檢測,從而有針對性的治療。

綜上所述,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好發于6~24個月的兒童,易多發于冬季寒冷季節,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瀉、嘔吐、發熱等,在預防和治療時,應根據發病特征和流行病特點進行防治,降低輪狀病毒感染率。

猜你喜歡
輪狀病毒腸炎流行病學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學的調查
豬輪狀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冬季雞腸炎易發 科學防治有方法
揭開“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的面紗
新型冠狀病毒及其流行病學特征認識
說一說輪狀病毒疫苗
揭開“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的面紗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區域流行病學調查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原流行病學調查
藏醫治療慢性腸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