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院校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實踐檢視與拓展思考

2022-02-15 12:49唐雪蓮嚴宇
四川警察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公安院校學科國家

唐雪蓮,嚴宇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全局觀念、戰略思維、政治意識、能力擔當的國家安全專門人才[1],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推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文件。如2020 年12 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了《關于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批準設置“交叉學科”門類,確定國家安全學為“交叉學科”門類下一級學科,并要求加強“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做好人才培養工作[2]。在當前國家安全形勢和國家安全戰略需求背景下,國家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推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舉措,明確了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發展的大方向。但是,國家安全學被確定為一級學科僅兩年時間,理論基礎相對較為薄弱,學科體系也亟待建立和完善。本文在分析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現狀及趨勢,梳理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實踐的基礎上,探索公安院校如何開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

一、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研究現狀及趨勢

(一)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研究的現狀

1.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本文使用CiteSpace5.7 軟件對中國知網中的文獻進行知識圖譜分析。具體操作:以國家安全學為主題、以1990 年1 月至2022 年4 月為時間段,使用CiteSpace5.7 軟件對中國知網收錄的文獻進行檢索,檢索到257 條文獻。為確保檢索到的文獻的較強理論性、學術性,將其中的評論文章、新聞報道、會議通知等文獻刪除,最終獲得91條文獻。

2.發文時間分析

論文數量的增減變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研究領域的發展狀況。從圖1 可知,國家安全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緩慢發展階段和迅速發展階段,1990—2017年國家安全學研究處于緩慢發展階段,論文發表數量非常少,發文數量在1~3 篇之間;2018—2022 年國家安全學研究處于迅速發展階段,特別是2021 年論文發表數量達到近些年來的頂峰,2021 年全年的發文量超過了1990—2017 年論文發表總量??傮w而言,由于國家的重視和政策引導,目前國家安全學的研究正處于迅猛發展時期。

圖1 1990—2022 年國家安全學研究論文年度分布

3.發文作者分析

從圖2 可知,在國家安全研究領域發文的作者分別是劉躍進(17 篇)、王林(3 篇)、王東明(2 篇)、倪春樂(2)、杜鑫(1 篇)等。劉躍進教授是國內最早開始研究國家安全學的學者,發文數量最多。筆者分析發現,國家安全學研究領域僅有以倪春樂和杜鑫為代表的兩個主要的研究團隊,其余作者間合作較少。如圖2 所示。

圖2 1990—2022 年國家安全學研究核心作者合作網絡

4.發文機構分析

國家安全學領域研究的機構主要是西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國家關系學院等高校。分析也發現高校之間的合作較少,如圖3 所示。

圖3 1990—2022 年國家安全學研究機構合作網絡

5.關鍵詞分析

通過對有關國家安全學研究文獻中的關鍵詞使用頻率進行分析,得出該研究領域內高頻關鍵詞的分布。從圖4、表1 可見,本領域內國家安全學作為主題檢索詞出現的頻次最高,高達215 詞,中介中心性為0.30,學科建設、國家安全、學科門類、課程設置、人才培養、國家安全法學的頻次分別為187、77、71、69、36、36,中介中心性分別為0.66、0.67、0.59、0.35、0.74、0.72。這表明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課程設置等在國家安全學研究中的受關注度高。

圖4 1990—2022 年國家安全學研究關鍵詞共現網絡

表1 高頻關鍵詞及中介中心性排序

6.研究熱點分析

突現詞指較短時間內出現次數較多的關鍵詞,突現度(Strength)越高越能代表研究前沿。關健詞突現度分析顯示:從1990 年開始,該領域的關注點一直保持穩定,直到近三年才出現研究轉折點。2017 年以來,國家安全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學科體系、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科定位、一級學科,突顯強度最大的是總體國家安全觀(2018—2022 為8.50),排在第二的是一級學科(2019—2022 為3.72)。2014 年4 月1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從此,總體國家安全觀問題的研究開始備受關注。而一級學科受到學者關注則與教育部提出要加強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建設、培養國家安全專業人才有關。

(二)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研究的趨勢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研究領域存在以下趨勢:

第一,20 世紀90 年代,以劉躍進教授為代表的學者開始了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探索,但當時研究成果較少,學術界對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關注有限。但是,國家安全學被確立為一級學科,其研究迎來新契機,該領域論文數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隨著國家對國家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國家安全在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領域的研究也不斷深入,已經并且將繼續是學術界關注的重點和熱點,其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及研究成果也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例如,程琳、范維澄、梁懷新、李文良等學者從國家安全學的內涵、培養目標、學科性質、學科定位、研究方法等方面展開一系列研究。

第二,目前,我國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研究領域的力量以高校為主,且這些高?;旧鲜菄鴥容^早開設國家安全學專業、培養國家安全學人才的高校。目前,各高校之間合作交流較少,研究相對較為封閉。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設置國家安全學專業,與國家安全學研究相關的學術研討漸趨活躍,比如僅2021 年至今,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高校先后圍繞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組織了學術研究會。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學科、學校間的壁壘,加強了橫向互動,整合了優勢資源,擴大了該領域合作與交流的深度和廣度。

第三,國家安全學的研究主題從國家安全學的內涵、學科地位、學科性質、學科定位等方向逐步轉向更為具體的內容,如轉向學科體系的構建、課程設置、人才培養等方面。由此可見,國家安全學的研究正逐漸從宏觀層面的研究走向微觀層面的研究。在從宏觀層面的研究轉向微觀層面研究的過程中,對國家安全學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隊伍建設等方面的研究將愈來愈多,研究內容也將更具體。比如,王東明通過對17 個國家共137 所高校國家安全相關學科的分析,探索我國國家安全學科的人才布局、課程設置等[3]。李鋒、吳知非以美國國土安全學科為參考,利用扎根理論對國家安全學的學科核心素養構成進行定性分析,提出在培養國家安全學人才應堅持以系統分析思維、安全戰略意識、家國情懷信仰等作為學科核心素養[4]。王林在分析國家安全法學學科建設背景和國家安全法學的學科特征的基礎上,對國家安全法學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進行了探究,指出國家安全法學課程體系包括理論型課程群、方法型課程群和應用型課程群[5]。以上研究,既有助于構建更為科學全面的國家安全學理論,也有益于國家安全人才培養。

總之,在教育部提出構建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背景下,國家安全學的相關研究進一步推進,學科基礎得到夯實,相關領域研究機構和人才培養也不斷得到發展。但是,作為新興交叉學科的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還需要歷經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為此,作為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主力軍的高校任重道遠。

二、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現狀與特點

隨著國家安全學領域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不斷向前推進,一些高校依托已有研究基礎開展了國家安全學科的建設,甚至許多高校超前布局國家安全學學科。由于開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實踐的高校較多,本文僅列舉了部分國內開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實踐相對較早且有代表性的高校。

(一)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現狀

1.普通高校開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現狀

在專業特色鮮明的高校中,國際關系學院是國內最早開設國家安全類課程(包括“國家安全學”課程)的高校[6]。從2018 年開始,該學院就在政治學一級學科下設國家安全學專業,招收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先后設置國家安全理論、國家安全管理等研究方向。作為政法類特色院校,西南政法大學在2018 年成立了國家安全學院。2021 年,在法學一級學科下設國家安全學專業,開設國家安全學基礎理論、國家安全法治、非傳統安全治理、海外利益保護四個研究方向,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021 年設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招收博士研究生。西北政法大學2022 年在法學一級學科下設國家安全法學、反恐怖主義法學兩個研究方向,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在綜合型高校中,吉林大學于2019 年6 月成立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從2020 年開始在法學一級學科下設國家安全法治專業,在政治學一級學科下設國家安全思想與戰略專業,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設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當代國內外社會思潮及其評價兩個專業來培養博士研究生,從2021 年開始在法學一級學科下設領土安全研究方向,在政治學一級學科下設國家安全思想與戰略、東北亞安全兩個研究方向,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設意識形態安全、生態安全兩個研究方向培養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北京師范大學自2021 年開始,在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地理學一級學科、全球環境變化二級學科下招收國家安全研究方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此外,北京師范大學2021 年成立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將建設“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進行“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以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為核心進行交叉領域人才培養。

2.公安院校開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現狀

2020 年1 月17 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公安院校要深刻領會、堅決貫徹,著力培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的高層次警務人才,加大力度推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我國共有35 所公安院校,其中部屬公安院校5 所,省屬公安本科院校20 所,省屬公安高職??圃盒?0 所。但目前,在所有公安院校中,只有中國人民公安設置了國家安全學專業并開展了國家安全學人才培養。該校優化整合了相關專業,成立了國家安全學院,組建了國家安全法治等10 余個與國家安全相關的研究中心,組建跨學院、跨專業的國家安全學師資隊伍,為國家安全重點領域培養專業人才,服務國家戰略[7]。在2021 年以前,該校在偵查學下設國內安全保衛研究方向來培養國家安全相關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自2021 年開始在公安學一級學科下設國家安全學二級學科,確定了三個研究方向,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022 年開始不區分研究方向,培養國家安全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部分省屬公安院校,例如云南警官學院、福建警察學院已開設有本科層次的國內安全保衛專業,四川警察學院作為省屬公安院校中第一個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不僅在偵查學本科專業下設國內安全保衛方向,還從2011 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開展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試點工作開始,設置了警務碩士(國內安全保衛研究方向),培養國家安全相關人才。這些探索都奠定了公安院校開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和國家安全學人才培養的基礎,為其開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特點

總結上述高校國家安全學科建設的實踐,可以發現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國家安全方面的人才培養層次還不廣泛。國家安全內涵豐富,研究范圍廣,從廣義的角度來說,與國家安全學相關的人才培養已涵蓋到高等教育的所有層次。但是從狹義的角度來說,以國家安全學作為獨立學科或專業方向培養人才仍以研究生教育為主。

第二,基于高校自身優勢資源和特色進行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以法學作為其學科優勢和特色的政法類高校,主要培養國家安全法學專業的國家安全人才。公安類高?;谄湓趪野踩Pl、反恐等方面的優勢,著力培養國家安全人才。綜合類高?;谄湓谝恍╊I域的優勢和特色,通過學科交叉培養國家安全人才。

第三,逐漸建立了國家安全學人才培養制度。2018 年至今,一些高校分別在法學、政治學、公安學一級學科下設國家安全學二級學科開展人才培養,陸續加強國家安全學人才培養的探索,并基于高校自身的學科優勢和研究基礎,逐步完善了國家安全學人才的學位制度、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方案。如2022 年7 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主辦了“總體國家安全觀與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學者們圍繞國家安全學學科相關問題進行了研討。

總之,一批有條件、特色優勢突出的高校率先開展了國家安全學科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水平,也將為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也正如前述王林、郭一霖、靳高風等學者指出的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還存在學科理論基礎薄弱、學科建設實踐推進不夠、人才培養和學位授予尚未制度化、課程設置不夠完善、師資力量不夠充足等問題。

三、進一步推動公安院校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發展的路徑

學科建設是高校建成一流大學的基礎,對于作為行業高校的公安院校來說,亦是如此。加強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是公安院校實現自身發展的選擇,是其應有的使命和擔當,更是其應對國家安全問題的現實需要。公安院校依托其特色和優勢資源,探尋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路徑是當務之急。

(一)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內涵豐富,意義深遠,把我們黨對國家安全的認識提升到了新高度和新境界,也為國家安全學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第一,明確特殊性。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應當立足我國實際,扎根中國大地,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對于公安院校而言,建設這三大體系應以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的“構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遵循,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提出的“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為導向[8]。

第二,突出總體性??傮w國家安全觀強調“總體”,它是一個國家所有領域、所有方面、所有層級的安全,五大要素、五個統籌、十個堅持等內容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具體體現。理解其內涵,把握其核心要義,是進行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關鍵。公安院校應從新安全觀的格局出發,把各領域的國家安全統籌起來,多元一體地進行審視。

第三,體現協調性。國家安全學作為交叉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與理學、工學、法學、軍事學、管理學等多個學科交叉融合,公安院校在學科建設過程中要善于吸收與國家安全學相關學科的優勢,進行融合,促進學科發展,要避免因為交叉而使得國家安全學的學科研究問題在其他各學科里被邊緣化、碎片化[9]。

(二)堅持特色發展

總體國家安全觀涵蓋了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十多個領域,不同領域的國家安全研究差異性較大,對于高校來說,無法在所有研究領域都有所建樹。因此,在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上,公安院校必須堅持特色發展。

第一,立足自身優勢。公安院校作為行業性強的院校,要重點突出各公安院校的學科優勢,結合公安行業自身特點,選擇國家安全學學科中的某一領域來建設。以四川警察學院為例,學院目前有警務和電子信息兩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警務碩士(國家安全保衛方向)的培養突出涉藏特色,課程的設置、實踐基地建設、論文的選題等基本上圍繞涉藏地區警務工作及國家安全展開。

第二,體現問題導向。我國國家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國家安全問題涉及的面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廣泛,面臨的重大風險更復雜。加快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有利于化解這些重大風險。因此,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要解決國家安全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國家安全實踐中的具體問題,特別是具有國家安全實踐前沿性和現實性的核心問題,服務于國家安全戰略,滿足維護國家安全的現實需要[10]。對公安院校而言,國家安全學研究可以重點聚焦在政治安全、網絡空間安全、反恐怖等領域。

第三,追蹤領域新發展??傮w國家安全觀是一個歷史的、發展的、辯證的、系統的理論體系。隨著國家安全形勢的發展和變化,將來會有更多的安全要素被納入總體國家安全體系之中。例如,2021 年1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的《國家安全戰略(2021—2025 年)》提出構建新安全格局。因此,公安院校在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中需要密切追蹤國家安全實踐新發展態勢。

(三)堅持內涵發展

2020 年底,國家安全學被正式確立為交叉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其起步較晚,理論基礎薄弱。因此,現階段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必須堅持內涵發展。

第一,凝練學科方向。公安院校作為行業院校,可以秉承“小而精”的理念確立學科方向。如四川警察學院目前警務碩士(國家安全保衛)的培養突出涉藏方面政治安全特色,電子信息碩士偏重網絡空間安全治理方向??蒲衅脚_團隊有反恐怖研究中心、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別研究團隊、公共安全實驗室等,因此,學??梢詮恼伟踩?、網絡安全、社會安全治理等方向開展學科建設。

第二,夯實師資隊伍。作為交叉學科,國家安全學學科的發展需要不同學科背景的師資。近年來,公安院校多措并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如四川警察學院大力開展優質師資團隊建設工程,加大高層次人才培育引進力度,引進了一批公安學、政治學、法學、管理學等不同學科背景的高層次人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達到32.5%,形成了相對合理的隊伍結構,為學校布局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規劃課程體系。目前國家安全各層次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還處于探索階段,基礎性、通識性課程還不豐富。公安院校也同樣面臨此類問題,需要科學規劃涉及國家安全的基礎課程以及可能涉及的專業方向主干課程的建設。以四川警察學院為例,學校將《國家安全學理論》作為警務碩士核心課程建設,該門課程于2022 年獲批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但是學校還需要在分析研究現有課程基礎上,全面謀劃國家安全學相關的課程。

第四,強化組織保障。學科建設要做好頂層設計、政策導向、試點鋪開等工作。國家安全學需要融合多學科資源。因此,要形成全校合力抓學科建設的態勢,健全學科建設規劃和實施計劃,要探索建立適合本校的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組織模式,完善人員、成果、績效等考核評價機制。

四、結語

近年來,在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上,我國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取得較快發展,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確立,更為國家安全學的學科發展帶來了新契機。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有著廣闊的探索和研究空間?,F階段,公安院校國家安全學學科的建設,要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以國家安全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為導向,走內涵發展之路,全面推進國家安全學學科的建設,構建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學學科體系。

猜你喜歡
公安院校學科國家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我國公安院校水上教學課程的困境與出路
影視藝術在公安院校素質教育中的價值探索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超學科”來啦
把國家“租”出去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公安院校大學生身體意象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