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戰略下縣域經濟影響與發展對策研究

2022-02-21 06:04楊超
科技信息 2022年5期
關鍵詞:縣域經濟戰略互聯網+

楊超

摘要:科技和經濟之間具有互相促進的關系,互聯網的誕生使全球經濟模式、傳統國民經濟形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互聯網經濟有效彌補了傳統經濟中存在的劣勢和不足,加快信息傳遞速度,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型動力?;诖?,本文從“互聯網+”戰略對縣域經濟產生影響的原因出發,分析“互聯網+”戰略對縣域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以及“互聯網+”戰略下縣域經濟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互聯網+”戰略下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的有效對策,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戰略;縣域經濟;影響;發展

0? 引言

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為單位,以縣城為中心,集鎮為紐帶,面向三農、服務三農的一種區域經濟,具有開放性、特色性、多樣性的特點,對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應用“互聯網+”的戰略思想,能彌補傳統農業經濟中存在信息滯后、農副產品流通速度慢、農民經銷效率低等問題,提高農業經濟水平,促進縣域經濟的整體發展。

1? “互聯網+”戰略對縣域經濟產生影響的原因

在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環境下,“互聯網+”時代來臨,這一理念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是利用互聯網促進傳統行業進行升級、優化和轉型,使傳統行業能更加適應新的社會形勢,并反向促進社會整體經濟的增長??h域經濟在“互聯網+”戰略的影響下也更加具有發展活力,主要得益“互聯網+”戰略具有以下幾項優勢:

“互聯網+”戰略應用過程中,提高了經濟發展的開放性。信息傳遞便捷性強、傳遞速度快是互聯網的最顯著特點之一,且在全球一體化的影響下,互聯網的開放性特點更加突出,對經濟發展產生了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以互聯網金融為例,其在發展過程中并不會受到時間、空間方面的制約,依托互聯網強大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在近年來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業提供了新的機遇,提高民間金融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微企業的風險抵抗能力和中低收入階層的創投需求,對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知識經濟的特點。當代科技的革新速度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和智能產品進入市場,很多傳統行業也在科技的帶動下進入知識經濟發展行列??h域經濟作為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主體的經濟,也在科技的影響下逐漸從傳統手工作業形式向自動化機械作業方向進行轉變,不僅有效緩解了農種壓力,更加從容地應對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社會形勢,還大幅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助力縣域經濟更好的發展。

信息化特點。信息傳遞的阻礙性是傳統影響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信息的匱乏導致農民難以正確做出種植生產決策,信息傳遞的不便會直接影響農產品輸出?!盎ヂ摼W+”戰略下,農業相關信息得以高效的傳遞,農民在開展農業活動時,可結合農業市場動態、市場反饋做出相應的調整,提高農產品流通速度。

2? 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

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基礎的物質生產行業,是保障國民基本生存需求的重要行業。但從縣域經濟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當前我國縣域經濟中的農業經濟整體效率較低,還未能構建完善的農產品生產和流通鏈條,同時缺少深度加工農產品生產線,難以通過深加工的方式提高農產品價值。因此,當前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是需要通過可靠的戰略措施使其獲得新的發展活力,構建長鏈條農產品生產和流通通道,提高農業經濟產業價值。利用“互聯網+”戰略,將實體產業和虛擬技術手段進行充分的結合,促進產業發展,擴大品牌影響力,對傳統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消息閉塞、生產盲目、銷售渠道少等問題進行有效的改善,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3? “互聯網+”戰略對縣域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

3.1? 農產品流通速度加快

互聯網購物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最普遍的一種消費方式,其近年來通過各大電商門戶公布的相關數據可以發現,我國電子商務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的發展趨勢,互聯網銷售模式更加成熟和多樣化。在此背景條件下,農副產品的電子商務成交率以驚人的速度快速增長,不僅顯著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增長,而且使國民的食譜內容更加豐富,對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也有重要意義。

3.2? 促進產業升級轉型

縣域經濟在“互聯網+”戰略的影響下,不僅帶動了農業經濟快速增長,相關行業和產業的發展和轉型速度不斷加快[1]。如物流業、服務業、倉儲業、通信業、包裝業等,多產業共同發展,增加農民就業機會,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鎮現代化水平。多產業共同發展、升級和轉型,使縣域整體經濟水平得到提升。

3.3? 促進就業和創業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種類和形式的多樣性越來越強,除開設網店外,直播、短視頻錄播等方式已經成為帶動電子商務成交率的重要方式。使得電子商務的入門門檻不斷降低,農民也可應用移動電子設備、網絡設備等以低成本進行再創業。電商平臺銷售、直播銷售、短視頻銷售的成功離不開客服、倉儲、包裝、物流等一系列人員的共同運作,相關數據表明,在電商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的帶動下,已有數百萬農村人口直接或間接加入電子商務行業,使縣域經濟活躍度更高。

4? “互聯網+”戰略下縣域經濟中存在的問題

4.1? 缺少資金支持

縣域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與城市距離相對較遠,電商經營形式主要以個人經營或小規模經營為主,難以吸引投資企業注意,缺少資金支持,難以發展成大型電商企業。

4.2? 缺乏專業電子商務人才

雖然互聯網、短視頻、直播等新型電子商務模式的興起降低了電子商務的難度,但專業的電子商務人才能最大化提高互聯網的利用水平,最大化發揮互聯網作用[2]。專業人才的匱乏導致縣域電商發展始終處于滯后狀態,縣域缺乏健全的人才吸引和落地政策,難以吸引專業電子商務人才放棄城市高薪工作回到城鎮或縣城工作。

4.3? 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不足

很多縣域道路年久失修,網絡設施建設水平較低,網速較慢,且很多剛開始利用互聯網進行農產品銷售的農民未能建設完善的服務體系,未能形成系統性銷售意識,缺少客服,與客戶的溝通效率較低,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縣域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

5? “互聯網+”戰略下縣域經濟的發展對策研究

5.1? 尋求地方政府扶持和幫助

優化國民經濟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推動數字鄉村的建設,提高鄉村信息化水平已經成為國家關注的重要問題,在國家的號召下,各地區政府也在積極探索,頒布一系列扶持和補助措施,希望能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切實提高農民的經濟水平[3]。近年來,國家頒布多條強農惠農政策,政策涵蓋產業發展、改善生產條件、恢復生態條件、改善農民生活等多項內容。相關強農惠農政策的推出對縣域經濟的增長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各地區政府應在國家的領導下,在政策的幫扶下,積極促進農業產業化轉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想農民宣傳和普及電子商務的優勢,為農民提供更多農業發展思路,使農民能打破傳統商務思維的限制,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開展農副產品的商務活動。

各地區政府應充分認識到“互聯網+”戰略對縣域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在“互聯網+”戰略思想的引導下,推動我國縣域農村商貿流動產業健康發展,結合地區農業經濟特點,制定與地區農業發展相匹配的政策性文件,以實際政策吸引農民積極探索電子商務領域,為縣域經濟提供新的發展思路,為其注入新的活力。政府在以“互聯網+”戰略思想發展縣域經濟時,除重視引導農民積極嘗試新型商貿方式,還應從全局性思想出發,注意同時發展配套行業和產業,如物流行業、旅游行業、倉儲行業等,為縣域經濟在“互聯網+”戰略下的發展提供全面的保障。

5.2? 改變發展觀念,加快產業轉型

當前我國5G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技術、云技術等先進技術的發展都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國家也在積極倡導建設數字鄉村,培育信息時代新農民,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富裕[4]。各縣域內的政府部門應積極轉變發展觀念,借助國家優勢,利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云技術等采集農業發展相關系信息,根據地區農業發展需要整合現有農業資源,加快縣域農業產業轉型速度。

通過應用新型技術,能使農民更加清楚市場對相關農副產品的實際需求,如包裝規格、包裝種類、不同農副產品的需求量等,根據市場動態對自身產業進行相應的調整,能有效提高縣域農業經濟發展的針對性[5]。

加快建設本地物流、倉儲、包裝、服務、支付等行業和產業的建設,為農業經濟向互聯網銷售方向轉型提供硬件設施保障。通過完善配套產業促進一體化農業經濟的形成與發展[6]。

5.3? 以“互聯網+”為基礎,促進縣域經濟個性化發展

我國縣域經濟存在經濟體分化嚴重、下滑速度快、就業機會少等特點,且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方城市在農產品種植種類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不同農產品對運輸、保存期限等要求也各有不同,只有結合各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促進手段,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各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經銷速度,加快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民增收。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穩定我國農村土地的承包關系,當前農村電子經濟多以個人和小規模發展形勢為主,農民難以從電子商務活動中獲得顯著的經濟收入[7]??h域可從實際情況出發,鼓勵土地流轉和農民合作社流轉,提高農業產業規模和整體性,對專業種植大戶或農村合作社來說,可通過此種方式降低農業產品的網絡經銷價格,獲得更好的競爭優勢,還能為擴大電子商務經銷規模提供產品保障。對農業種植散戶來說,每年出租土地可為其帶來一定收入,還可在合作社或當地電子商務企業中二次應聘就業,從事農副產品包裝、物流等工作,增加收入渠道,提高經濟收入。

為縣域電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縣域政府和銀行可以針對農業電商的發展提供低利息貸款,為農民創業提供資金保障[8]。同時,應重視人才的培養,組織技能培訓大會等,對本土農民進行就業再教育,補充農民的電子商務知識,推出人才吸引、人才落地政策,從工資、住房等方面吸引相關人才參與鄉村建設,從資金和人才兩方面促進縣域電子商務經濟的穩定發展。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h域是連接城市和農村的紐帶,若想切實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水平,也應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為農民提供全面、細致的公共服務,使縣域電子商務企業能在積極健康的環境中健康發展[9]。

6?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概念的誕生是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對各個行業的發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深入研究“互聯網+”戰略的優勢和特點,“互聯網+”戰略對縣域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對優化我國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的增長、改善農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意義。但縣域地區本身與城市發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在“互聯網+”戰略思想落實過程中也暴露出一定問題,還需要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采取可靠的發展對策,進行正面引導,促進傳統產業積極轉型和升級,才能切實提高縣域經濟水平。

參考文獻:

[1] 雒真, 郭海龍. “互聯網+”戰略下縣域經濟影響與發展對策研究——以衡南縣農業現代化發展為例[J]. 科技經濟導刊, 2018, v.26;No.649(23):97+99.

[2] 宋璐璐. “互聯網+”戰略下縣域經濟影響分析及發展對策探討[J]. 經濟研究導刊, 2017(35):41-42.

[3] 黃佳豪, 陳遵一. 合肥市區域人口與縣域經濟發展戰略關系研究[J].? 2021(2014-4):98-103.

[4] 吳大偉, 楊軍弟, 秦繼河,等. “互聯網+流通業”對會寧縣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機制分析[J]. 中國集體經濟, 2020, 000(013):22-24.

[5] 李天正. “互聯網+”戰略下縣域經濟影響與發展對策研究[J]. 環渤海經濟瞭望, 2018, 000(005):96.

[6] 黃波榮. “互聯網+”戰略下對縣域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00012-00013.

[7] 張玲. “互聯網+”戰略下對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J]. 中外企業家, 2017(4):22-23.

[8] 顧寶海. 淺論”互聯網+”背景下的我國縣域經濟發展[J]. 現代經濟信息, 2017(04):501.

[9] 朱素薇. “互聯網+”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研究[J]. 商訊, 2019(14).

猜你喜歡
縣域經濟戰略互聯網+
強國戰略下的企業管理創新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多式聯運發展的戰略與路徑
戰略的里子與面子
京津冀協同發展模式下河北省縣域經濟產業集群問題研究
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評價研究
淺議縣域經濟在招商引資中面臨挑戰和機遇之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