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裝飾課程設計研究與實踐

2022-02-23 04:55趙振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研究與實踐課程設計

摘要:雕塑裝飾課程是建筑裝飾專業課程細化出的一個分支,是行業發展需要的產物,滿足著人們對精神文化層面建設愈深愈細的需求。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社會對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建筑裝飾專業課的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使該專業的教學活動能夠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本文就雕塑裝飾課程設計研究與實踐進行了簡單研究,結合筆者近年的教學經驗,對現階段的雕塑裝飾課程做了總結分析,旨在為高職雕塑裝飾課程的教學活動帶來新的生機,提升專業教學質量。

關鍵詞:雕塑裝飾;課程設計;研究與實踐

裝飾雕塑已是雕塑學科中實用性較高的一個分支,具備一定的商業性。在我國社會環境長期穩定發展的過程中,為雕塑裝飾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使其成為當下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人文景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雕塑裝飾運用到建筑內外的裝飾上非常合適,而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面臨著較大的壓力,需要教師對這一課程進行深入研究,并與其應用的領域進行深度結合,使所培養出來的雕塑裝飾專業人才,能夠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并結合現實情況對這些專業知識進行應用和創新,為人們的生活添加更多的藝術元素。為此,作為高職的建筑裝飾專業教師,有必要就雕塑裝飾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研究,借此提升該門課程的課堂教學質量。

一、高職雕塑裝飾課程基礎教學現狀

雕塑裝飾行業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被人們所認可,促使該課程的教學活動成為高職院校眾多專業課程中的熱門課程,是發展較好的專業課程。其應用場景比較多,比如在餐飲行業、景觀設計行業、現代房屋建設中等,都可以看到雕塑裝飾的存在。同時,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們對雕塑裝飾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使得高職的教學活動面臨著新的教改挑戰。就此,多數高職院校的專業的教師,已經開始對現階段的教學活動進行了研究。同時,筆者也對現階段雕塑裝飾課程的教學現狀做了簡單總結。

首先,高職院校的雕塑裝飾課程,在空間元素把握方面的培養工作不夠完善。裝飾雕塑應具備較強的實用性,突出對環境和空間的塑造方面。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需要培養他們的空間把握能力,在進行雕塑裝飾設計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結合現實的空間結構,使雕塑裝飾作品能夠具備改造和完善空間環境的作用。但就現階段的高職雕塑裝飾課程的情況來看,由于課時的限制,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會自動忽略這部分內容,或者將其作為不重要的教學內容做簡單介紹便帶過。還有部分教師只重視培養學生的平面設計能力,造成空間、立體以及結構方面的教學課時不足,對提升雕塑裝飾課程教學質量極為不利,需要教師針對雕塑裝飾的應用的不同場景,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比如,當雕塑裝飾應用在園林設計方面時,教師就需要注重講解空間元素;當其應用于現代房屋建設方面時,則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

其次,現階段的高職雕塑裝飾課程教學中,對學生的材料把握能力培養存在諸多不足。對于雕塑裝飾專業來說,更加注重作品的裝飾性,這就使其涉及較多材質的材料。而要想充分利用材料的不同性質、結構和質地等,提升作品的實際效果,還需要學生對應用材料有較好的掌握,能夠準確分析出當下環境中最適合使用什么樣的裝飾材料,進而提升雕塑裝飾的設計效果。但現階段的高職雕塑裝飾課程教學活動,普遍對雕塑材料方面的教學缺乏系統性的指導。同時,教學活動中所采用的材料多是石膏,這樣單一的教學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最后,在雕塑裝飾課程教學中,實踐教學的安排次數明顯不夠。雕塑裝飾應用在建筑內外時,其具備較強的實踐性,需要學生根據不同的場景和實際情況進行藝術創造,區別于架上雕塑主要是靠藝術家的靈感迸發,雕塑裝飾需要依附在實際基礎之上隨機應變。因此,這就使得雕塑裝飾專業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培養學生的雕塑技能,還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豐富學生對空間結構和環境做靈活的安排,將專業知識以具體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這就需要雕塑裝飾課程中的學生,豐富自身的實踐創造能力。相比于其他需要實踐的課程來講,雕塑裝飾專業開展實踐的力度還不夠,造成學生難以將理論知識落實到雕塑裝飾創造的過程中。

二、高職雕塑裝飾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

在高職院校不斷提倡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雕塑裝飾課程的教學活動也在發展變化。教師需要及時調整教學理念,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比如教師可以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使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情況,使學生能夠在與教師交流中獲得更多的創作靈感,并且提升自己的雕塑技能。另外,對于這一藝術課程來講,教師需要改變單一式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比如,大部分的學生,在理解能力、理解方向和創作能力、創作方向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那么,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這一特點,保護他們自由的創作靈感,轉而在教學方式上進行調整。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少一些方向指導,多一些啟發,讓學生在摸索中對雕塑裝飾領域進行探索。此外,教師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實踐對于雕塑裝飾課程的影響,帶領學生更多地了解裝飾雕塑的形式和與環節結合的方式,讓他們在實踐中自己去領悟,而不是通過教師的直接傳授。

(二)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創作內容進行適當拓展

對于雕塑裝飾課程的教學活動來講,培養學生的雕塑技能和水平很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互聯系,啟發他們在雕塑裝飾方面的創造思維。比如,讓學生在自己所學的專業領域中進行一個小作品的創造,該雕塑裝飾作品可以借鑒學生所學的專業和生活狀態;或者結合某地區的民間藝術、民俗風情等,設計制作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雕塑裝飾作品。除此之外,雕塑裝飾課程的教師,還可以融入當下流行的元素,比如家裝行業的軟裝飾,軟裝飾和雕塑裝飾行業有較大的關聯性,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多,而且都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為出發點的。借助這一內容的擴展,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創作內容做進一步的延伸,在教學中可以將設計專業的服飾、布料以及染織等相關知識融入雕塑裝飾課程教學中,豐富學生的創作內容。教師還可以將課堂內容延伸到民間的布藝、戲曲以及皮影藝術等國風色彩中,讓學生通過拼接、裁剪和縫制做成軟裝概念下的雕塑裝飾作品。

(三)課程中對材料的應用進行拓展

社會發展不斷地進步,使得藝術與多個領域都有了密切聯系,雕塑裝飾的范圍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雕塑都是應用一些硬性材料,比如大理石、金屬以及陶土之類的。而雕塑裝飾課程的教學中,也經常使用這些硬性材料。在教學活動不斷豐富的當下,教師可以借助材料上的拓展來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也比較符合雕塑裝飾課程所涉及的多個專業領域,為學生更好地借助作品表達創意提供更多的可能。

比如,教師可以結合當下比較流行的環保主題,組織學生對廢舊物品進行回收再創作。通常生活廢品領域中的材料都有較強的可塑性,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剪裁和操作。同時,這樣的教學安排也比較符合雕塑裝飾課程的特點,本身就是借助生活中的物品對生活進行裝飾和點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回收材料的能力,讓學生結合技藝和想象,發散思維進行藝術創作訓練。

(四)建設好實踐基地,為雕塑裝飾課程提供硬件條件

對于雕塑裝飾課程來說,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更多的現代化元素,借助先進的教學設備收集教學資料,制作形式豐富多樣的教學課件。通過這樣的教學改革,改變傳統模式下的單一板書式教學。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建設實踐教學基地,為高職雕塑裝飾課程提供可實踐教學的條件。對于該課程來講,高職院??梢耘c一些藝術、創意公司合資開辦,給學生提供專業的實踐環境。在沒有教學安排的階段,公司可以在其中進行一些藝術創作。在實踐基地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回收的廢品進行創作,充分利用實踐基地的空間和各種教學設備、雕塑工具等。此外,學??梢詫嵺`基地的環境裝飾任務,布置給該專業的學生,使基地能夠充滿學生創作影子,借此給學生歸屬感,讓他們熱愛這個地方,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作熱情。

(五)多課程模式配合,大范圍組織學生

雕塑裝飾課程本是建筑裝飾專業的一門課程,而且是該專業學生必須參加的課程。但是對于,其他專業的學生來講,就難以有機會參與到該課程的學習中,導致一些有興趣的學生不能接受專業指導。其他專業的學生中,也具有一定藝術基礎和創作思維的學生,都非??释M行藝術創作,并且想要在該領域施展自己的才華,通過技能大賽證明自己的實力。因此,在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一些其他專業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僅培養本專業的學生,也為其他專業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

(六)改進教學評價,助力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傳統模式下,對雕塑方面課程的評價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在這樣的模式下,不利于對雕塑裝飾這樣的新型課程進行評價。在新時代背景下,對雕塑裝飾課程應該進行更加多元化的評價,一改以往只有教師作為評價者的局面。針對雕塑裝飾這樣綜合性較強的課程,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是單一教學評價方式和一個任課教師無法給出準確評價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學校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評價體系,積極發揮學生之間的互評和相關領域的藝術家承擔評價環節的責任,給學生提供藝術指導。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雕塑裝飾課程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而吸引更多創作人才參與到該門課程的學習中。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融入更多的藝術元素,來擴展學生的創作思路,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為提升該門課程的教學質量作更多的研究,進而為推動雕塑裝飾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博.基于市場需求的《裝飾雕塑》課程教學改革模式探索——評《裝飾雕塑》[J].熱帶作物學報,2021,42(08):2456.

[2]段勇,王江麗.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裝飾雕塑課程教學實踐探究[J].大眾文藝,2010(23):315.

本文系寧波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度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雕塑裝飾課程設計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jg202005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趙振(1990-),男,漢,浙江寧波,碩士,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雕塑、裝飾。

猜你喜歡
研究與實踐課程設計
“蘇州園林:景致與情思”課程設計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課程的MOOC課程設計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芻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的研究與實踐
基于TBL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photoshop課程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機械類專業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與實踐
高中數學“導研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構建中職會計專業校內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關于完善課程設計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