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小學生健康發展

2022-02-24 05:38陳麗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2期
關鍵詞:健康發展心理健康小學

陳麗

摘要: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的正常狀態。心理健康凸出在社交和生活上能與別人保持較好的溝通和配合方面,可以從容的處理遇到的各種情況。在未來社會中,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中,心理素質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競爭壓力的增大,有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從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出發,分析優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2-

現代社會對于心理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全面素質中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勇敢向前等心理品質對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因為年齡的問題,對于社會經驗缺乏很嚴重,當隨著思維方式的改變,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紓解,會對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分析

一是抗挫能差,容易出現逆反、任性等現象。2016年之前,學校里大多數學生獨生子女的情況比較多,家長過分溺愛的情況比較普遍,針對家庭中6比1的家庭組成結構,獨生子女都是眾星捧月般的存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學生,自理能力比較差,個人自尊心很強,但是綜合抗挫能力很差。來自外界的表揚,他們可以輕易接受,甚至是習以為常。但是,溫室里成長的他們,卻接受不了批評,從一定程度上看,這是成長磨練的缺失。隨著2016年二胎政策的逐步放開,一部分家庭選擇了再生育一個孩子。面對家庭中出現的新成吶員,原來的“獨生寶貝們‘’,很大一部分出現了逆反、自卑、嫉妒、任性的心理狀態,加之父母由于精力相應分散,對家庭中老大的關注度相應減少,導致學生們的心理問題日漸凸顯。

二是應試教育對家庭、學校的潛在影響根深蒂固。由于學校、家長對于分數的過度重視,以分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將絕大多數精力放在了考試科目上,除了要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家長還將課余時間安排的滿滿的,學生們的心理壓力很大,教師和家長又沒有及時進行開解,覺得孩子就是不想好好學習才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容易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孤僻,對學習有仇視的想法。

二、優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思考

(一)創設寬松和諧的良好環境

在日常的學習及生活中,家校一體,要注意給學生們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大環境,將不良心理及時進行調整,在學校,首先是班集體的環境,這是學生在校期間待的時間最長的一個環境,建立一個團結友愛的大家庭,充分把握學生各自的個性差異,發揮學生們的優勢,讓外向活潑的學生去做一些摸底工作,利用平等的關系,與同學們相互深入了解,這樣教師們掌握的有困難有缺點的學生就可以以真誠的態度給予引導,讓學生們的狀態放松,增強信心,培養勇氣,成就一個平等友愛、互相幫助的大家庭。

尤其是針對單親家庭或者家庭困難的學生,容易缺乏自信,對待別的同學就會有妒忌的情況發生,教師要引導這部分學生,利用包括學習上的優勢,鼓舞其增強勇氣,保證有一個愉快的心情,可以多讓他們為班集體和別的同學做些事情,讓他們體會到被需要的感受,在集體中做一個受歡迎的角色,勇敢面對所有困難和挫折,積極健康的發展。

(二)關注差異用愛施教

心理教育內容和普通的學科教育不一樣,不單純是要進行知識的教授,在心理素質面前,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都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脆弱的。教師要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多多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每個同學的心理差異,針對不同的個性特點,實施針對性的心理關注,當然,大多數學生的心理狀態是積極的、健康的,出現問題的是個別的情況。但是教師要摸排班內所有學生的有關家庭、個性、生長環境的具體情況,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重點對象進行重點觀察,這樣即便有情況發生也不至于兩眼一抹黑。

比如班里有口吃的學生,平時看不太出來,但是一激動一著急就會特別明顯,嘲笑的人多,也很少有人愿意跟他玩,他也會對自己越來越不自信,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這是要用積極正面的人物事跡來鼓勵他,引導他正視自己的缺點,樹立自信心,通過觀察發現他其實閱讀量很大,經過鼓舞,有意讓他在全班同學面前從小故事開始,最終進行長篇演講時也不再口吃,且充滿自信,成績也提升很快。

(三)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引導示范作用

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大家長,是對學生最了解的人,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同時,這也對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用平等信任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名學生,要用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孩子。

對小學生來講,他們的需要其實并不多,需要層次也不高,最起碼的就是要給予他們尊重和平等。班內的同學們學習能力不均衡,有學習能力強一點的,也有能力略差一點的,班主任老師要改變先入為主的情況,不要想當然的認為學習好的學生就不會犯錯誤,遇到同學之間的小矛盾、小糾紛一定要耐心傾聽雙方的說法,設身處地著想,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對就是對,錯了就是錯了,學習好并不是一切的“護身符”。要讓孩子們知道,不管學習好壞,每個學生在班主任眼里都是一視同仁的,在根源上促使學生的健康心理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健康教學越來越重要,學校及教師要更加重視起來,班主任也要不斷加強心理健康及班級管理等專業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積極總結經驗教訓,發揮優勢,補齊短板,更好地促進學生心理和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春紅.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研究[J]. 神州,2020,(8):195.

2.曾洪平.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思考[J].中外交流,2020,(14):296.

猜你喜歡
健康發展心理健康小學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效能監察助推企業健康發展的探討
綠色生態,課堂構建
眾創空間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