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2022-03-01 13:24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靈山衛中學季海波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學情分層學科

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靈山衛中學 季海波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在性質和目標上有區別,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大多是理論加技能,以理論傳授推動技能發展。而信息技術課程在初中并不強調理論(信息技術理論主要是在大學階段學習),而是著力培養學生實踐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而且,信息技術教學的學情也與其他學科有異。信息技術還沒有在社會生活和學校中普及時,教學大多只能“紙上談兵”;現在,已經進入信息化社會,幾乎所有初中生都有較好的信息技術實踐經驗。因而,教師在教學的理念、方法等方面,不應簡單套用其他學科的策略。這一點,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了解學情

初中信息技術學情,有兩個方面需要教師把握。第一,目前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期。技術(包括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更新速度快到什么程度?當教材編撰、印刷,送到學生手中時,大多技術已成為“過去時”了。教師按著教材的內容去教,實用性已經不強。第二,當下的初中學生大多一出生就接觸了信息技術,幾乎每個家庭都有電腦、智能手機等信息設備。不用教師教,他們也能熟練操作(當然,學生主要是看視頻、聽音樂和玩電子游戲,而計算機辦公技術大多不會)。教師按“零基礎”去教,學生沒有興趣,也不能滿足其需求?,F在,一部分教師確實不了解這個學情,而另一部分教師“裝聾作啞”,就當技術沒有更新、學生什么也不會。

(二)不重視驅動

在興趣驅動上,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也有區別。對其他學科而言,學生是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如喜歡體育,不喜歡數學,興趣取向的界線很分明。而對信息技術則不是,學生在表面上對之有濃厚的興趣。但要注意,這種興趣只是片面的。因為,初中生對信息技術之所以有興趣,是因為這個課程在學習的時候可以上網“沖浪”、可以偷偷地玩小游戲。但要讓他們去學Word、Excel等辦公軟件的應用技術則因為沒有實際的需求,而沒有一點學習興趣。而到了學習音視頻編輯和圖片處理這些知識的時候,興趣又來了。當下,不少信息技術教師對學生學習驅動的主觀判斷是,“興趣很高”,認為不用去關注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情感態度。這造成的后果就是,教師在講臺上看著學生表情愉悅地面對顯示器,但其實,學生可能并沒有學其所應學。

(三)不注意差異

信息技術課程有兩個因素會造成學生個體間非常明顯的差異。一是需求和興趣的差異。不同成長環境、性別、性格的學生,對具體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傾向有明顯差異。通常來說,從性別上,女生對信息技術的整體興趣度要遠低于男生。從興趣傾向上,有的學生喜歡繪圖軟件,有的學生對視頻編輯感興趣……學生個體間的興趣點和需求很難達到統一。這種非常復雜的個性需求差異,使教師很難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二是,信息技術的實際運用確實存在著“天賦”現象。有的學生對這方面非常有靈性,幾乎是一學就會,而有的學生則在思維上與信息技術不能同軌,一點創新實踐的靈感也沒有。這樣一來,也就出現了學習效率和需求上的明顯差異。有些教師沒有注意到這種復雜的個體差異特征,教學平行鋪開,使一部分學生跟不上節奏,而另一部分學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四)不講究方法

信息技術的教學重點是實踐能力培養。而真實的實踐,是需要根據實際任務對技能進行靈活創新運用,也就是,需要創新思維等素養。比如,教材中教Excel是以課程表的制作為例,但實際的生活、工作中,當然不可能只是重復去做課程表。真正有效的教學,應該是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的技能有效處理實際問題、完成實際任務。這種能力,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教材中的技巧所能培養出來的。在以案例教學生的同時,更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素養。這就是講授法、示范法所不能達到的。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進建議

(一)建立自驅力

因為學生對具體信息技術內容有不同的興趣或需求傾向,不像其他學科那么簡明易判。因而,給學生建立自源性的興趣驅動,通常應該是每課時都要做的工作。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兩個。

一是魅力型的導入。教師向學生展示某個技術應用的成果,使學生對信息技術產生學習的沖動。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圖片處理軟件的時候,先向學生展示自己用軟件處理過的圖片,如給某學生(最好是本班的學生)用軟件換了身服裝、換了個頭等。這張圖一展示出來,學生的學習欲望馬上就會被喚醒。

二是組織比賽。每次學習活動開始,教師都預先安排一個學后的比賽活動,利用初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學習Word排版之前,教師先安排好,“在學習了這個技術之后,每名學生要做一個主題海報。最后我們要進行全班的展示評比”。有了這個比賽的驅動,教師就不用擔心學生不主動學習了。

(二)建構式教學

所謂建構式教學,就是教師不直接進行技術、知識的講授、示范,而是讓學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采用這種教學方式的原理是,在學生親歷探究、合作等學習的過程中,使其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思維等素養得到有效培養。也就是以學生的學為主體的生成建構式教學。比如,在教學信息安全知識的時候,教師不直接列舉“常見的信息安全風險”,而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讓他們在組內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聽聞上去進行分析,“信息技術的運用中會遇到哪些風險?”通過交流探討,讓他們自己提煉出“網絡釣魚”“紅包詐騙”“社交陷阱”“信息泄露”等信息技術使用中的風險項。最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對他們的“研究成果”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分析實踐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而且其所形成的安全意識也比單純聽教師講要深刻得多。

(三)任務式學習

任務式學習其實也是一種建構式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在教學前或在教學后,給學生一個學習任務或實踐任務,讓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任務式學習具有很好的驅動性,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可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素養。如交流、合作、探究、創新等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一點是最主要的。比如,在學習了用Excel進行數據分析這個知識后,教師把班級的學習成績發給學生(可以將不同學科的成績分別給不同的小組),“請”學生幫助教師完成成績登記、排名、平均分計算等任務。學生對這種非虛擬的任務興趣度很高,有強烈的意愿把任務完成好。

(四)自選式分層

分層教學是教師落實以生為本理念,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的基本操作方式。但信息技術的教學分層是比較困難的。前面分析過,很難簡明地將學生分出“三六九”等。但這種分層教學又是客觀的需要(因為學生有個性需求)。為此,建議教師采用自選分層法,即不對學生進行分層,但對教學的內容和深度分層。比如,在教學圖片處理時,教師先帶領學生學習用“美圖秀秀”對圖片進行剪裁,色調、色彩調整等基本操作。等學生掌握之后,教師開始教授Photoshop的圖片處理技術,直接講到圖層處理技術。對這個內容,不要求學生必學,而是讓學生根據能力和興趣自己選擇是否學。也就是,教師不負責分層,而由學生自主去決定學習層次。這樣,能學、想學的,教師給提供條件,滿足其需求。不想學的,把基礎掌握好即可。

綜上所述,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縱向上與大學的信息技術相比、橫向上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特殊性。主要是特別突出實踐性和素養培養。因而,在教學策略上就需要自成體系。針對當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不了解學情、不重視驅動、不注意差異、不講究方法等問題,建議教師注意幫助學生建立自主驅動,并關注建構式教學、任務式學習、自選式分層等策略的運用。

猜你喜歡
學情分層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針對學情,實干巧干
有趣的分層現象
作業批改中如何了解學情
立足學情以點帶面
雨林的分層
有趣的分層
“超學科”來啦
例說依據學情開展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