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2022-03-01 19:45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堽城鎮中心小學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數學知識創設情境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堽城鎮中心小學 于 雷 張 慧

小學階段是學生各項基礎能力奠基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給予這階段各學科教學高度重視,促進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小學眾多課程中,數學學科具有重要作用,它與我們日常實際生活存在緊密聯系。數學學科中的大部分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充滿著隨處可見的數學資源。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數學教學時,教師可應用情境創設的方式有效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轉變之前枯燥壓抑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這樣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觀意識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進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梢?,為學生創設既豐富又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應用情境創設開展數學教學的作用

(一)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小學生年齡偏小,又具有活潑好動、好奇的天性,教師應當合理把握學生這一特點,為學生創設他們喜歡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此情境中進行交流和討論,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而后,教師還可在學生參與實驗探究或學習過程中給學生提供恰當的教學引導,有效調動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一直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以及保持樂觀輕松的心態來學習數學知識,并為日后開展數學教學奠定基礎。

(二)提高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

在數學課堂中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情境,有助于學生在眾多復雜的知識體系中及時掌握重要的數學信息,并對獲得的數學信息進行精細加工,使其變得更加簡單,然后進行數學模型方面的構建。這樣可促進學生將獲取的有效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再通過尋找規律的方式展開探究猜想。教師也可在此過程中探究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存在我們生活中,真正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在學習情境中更快速地獲得和掌握數學信息。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又能為學生的分析思考提供有利的條件。

(三)增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由于小學生個人基礎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而數學教材內容都屬于開放性內容,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能完全掌握數學知識,繼而出現部分學生學習成績偏低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當增加學生實踐探究和互動溝通的機會,通過學生之間的友好互動溝通,使學生看到數學問題的不同方面。此外,教師為學生設置實踐探究活動,其主要目的不僅在于讓學生扎實地掌握數學知識,還在于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思考、評判、應用等。例如,在教授《圓的面積》這部分知識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回顧知識,回憶之前學習過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等知識,以此促進新舊知識的有效結合,引導學生對新知識展開探索與思考,學生可自己動手進行實踐。學生經過深入探究分析和動手實踐后就會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并及時探尋到有效的解決問題方法。所以,為小學生創設情境,既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又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在數學課堂中合理應用情境創設這一方法,對調動學生探究數學規律的積極性會有所幫助,對促進學生探究數學知識也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教師還應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以此凸顯數學學科的作用和意義,繼而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并加深學生對數學規律的認識,使學生逐步養成科學合理的思維探究習慣和意識。

二、數學活動中應用情境創設的具體策略

(一)應用趣味故事

在數學發展進程中有很多趣味故事,教師在數學課堂實際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創設故事情境的方法開展教學,既有助于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又可使學生在無壓、輕松的環境中探索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雞兔同籠》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合理應用《孫子算經》中的故事來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又如,在講解《簡單的排列組合》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用田忌賽馬的故事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使學生了解數學變化的規律和形成過程,并深刻領悟數學與生活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系。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趣味故事,既可滿足小學生愛聽故事的好奇心,又能完成本節新知的教學任務。

(二)設置實驗探究

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對學生其他方面能力和技能的培養,導致教師只注重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沒有凸顯學生“學”的作用?;谝陨锨闆r,教師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應當為學生創設合理的實驗探究情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實驗探究過程,以此凸顯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授《圓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手里的工具來動手進行剪剪拼拼,這與求長方形面積的方式比較相似,使學生在實踐參與過程中獲得體驗。為學生設置此類簡單的小實驗,其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可以自主進行實踐探究,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學生也可以收獲知識。

(三)巧設探究問題

美國的一位著名學者加里·鮑里奇曾說過,任何以口頭形式闡述的方法或者手勢,只要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者回答問題,就可被稱作為問題。如果此種回應方式或答案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么教師設置這類問題就在有效問題的氛圍之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設置問題,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開端,所以大多數教師喜歡為學生創設探究問題情境開展新知教學。學生通過探究分析問題,不僅可提高自身的思考水平,還能掌握探究分析的討論方法,進而促進師生之間獲得較好的互動交流。

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情境,主要步驟為:提出問題——探究分析問題——合理解決問題,通過問題使學生一直保持認真探究的學習態度和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全身心投入數學課堂學習中,為課堂營造出探索分析的學習氛圍,這樣對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重要作用,進而完成學習目標。

(四)應用信息技術

在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的背景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設置教學活動,可有效轉變之前傳統“粉筆加黑板”的局限,促進學生在多媒體技術構建的情境中更加直觀地掌握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可合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教材內容的真實情境,使學生獲得深刻的體會與感悟。例如,在教授《圓的周長》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圓的模型,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直觀的體會與感悟,有效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應用這種教學方法,既有助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又可以合理拓寬數學課堂的容量,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一定的幫助,并對之前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優化。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許多創設情境的方法,教師可設置角色飾演活動、故事分享、游戲實踐等,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時充分展現自身優勢,在探索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鍛煉自身各項能力。因此,在開展教學時,教師需要先對教學內容進行細致分析,找出適合現階段學生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合理的學習情境。

猜你喜歡
數學知識創設情境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