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企業生產效率評價及促進策略研究

2022-03-02 14:54馮煜龍
關鍵詞:促進策略工業企業工業生產

馮煜龍

【摘? 要】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較為迅速,特別是在“十四五”規劃正式實施之后,我國的經濟發展結構逐漸均衡,各行各業的整體水平相較之前有了較大提升。生產效率的提升能夠使企業得到較大的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工業產業而言,提升生產效率同樣是企業的重點工作與主要目標,如何提升生產效率成為當今工業產業中較為熱門的話題。論文以某市為例,對工業企業生產效率的意義、評價方法和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給出了提升工業企業生產效率的具體策略,旨在對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發揮提升作用。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economy is developing rapidly, especially after the form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ucture is gradually balanced,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all walks of lif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get greater development and be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For the industrial industry,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also the key work and main goal of enterprises. How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oday's industrial industry. Taking a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nd gives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iming to play a role in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關鍵詞】工業企業;工業生產;生產效率評價;促進策略

【Keywords】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evaluation; promotion strategies

【中圖分類號】F427?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1-0154-03

1 引言

生產效率對于工業企業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其不僅能夠決定工業企業所獲得的利潤,也能夠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十四五”規劃順利開始實施,對工業產業的要求逐漸提高[2]。因此,工業產業內的各個企業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綜合實力,改革創新產業結構,并進一步地創新生產技術,從而適應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3]。如何提升生產效率已經成為工業企業鉆研的重點,因此,本文立足于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以某市為例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對應的促進策略,對提升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對促進工業產業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 工業企業生產效率的意義

對于一個國家和地區而言,提升生產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生產效率能夠有效反映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與經濟基本狀況,能夠作為衡量該國家或地區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標[4]。工業企業屬于工業行業,根據工業企業整體的生產效率能夠反映出行業整體的經濟發展程度與基本狀況[5]。能夠代表工業企業生產活動的指標為工業增加值與工業總產值,二者雖然可以起到同樣的代表作用,但是工業總產值與工業增加值有著較大的差別,其中,作用、特點等都存在差異[6]。同樣地,當以工業增加值與工業總產值作為評估標準,以此來評估生產效率,評估的結果與其分析的結論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論文以工業增加值與工業總產值為評價標準,評價某市的工業企業生產效率,并進行對比分析。

由于工業總產值當中含有轉移價值,因此,從社會角度來看,在進行總產值的計算時,存在轉移價值重復計算的情況,以至于在進行橫向對比,不同區域生產結構差異較大時,工業總產值缺乏一定的可比性。

相對而言,工業增加值不會出現轉移價值重復計算的問題,因此,在進行不同區域的生產效率對比時,能夠避免其中由于生產結構差異較大所造成的可比性較弱的問題。

針對不同地域分析生產效率時,工業總產值與工業增加值所立足的視角有所差異,工業增加值更加關注效益,總產值更加關注實力。因此,在以經濟效益為分析條件的情況下,使用工業增加值來評價生產效率,再進一步對其展開分析,評價結果相對于總產值會較為準確。

3 工業企業生產效率的評價方法

3.1 評價方法與參數評估

本文使用C-D生產函數(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進行計算。

Y=ALαKβ? ? ? ? ? (1)

在式(1)中,Y表示產出量;A表示結構參數;L表示勞動投入;K表示資金投入;α表示勞動投入(L)的彈性系數;β表示資金投入(K)的彈性系數。

將相關條件引入式(1)中,對該式進行數學變換,能夠得出綜合要素生產率的評價模型。

P=Pα*LP β*K? ? ? ? ? (2)

在式(2)中,P表示綜合要素生產率;PK=Y/K表示資金生產效率;PL=Y/L表示勞動生產效率。

式(2)說明勞動生產效率與資金生產效率的幾何加權平均數為綜合要素生產率。本文為確保評價角度的多樣性,產出量的標準利用工業增加值與總產值這兩項來研究計算。

某市工業企業2005-2020年的經濟效益指標如表1所示。

3.2 某市工業企業生產效率數據情況分析

首先,自2006年以來,某市工業企業總產值貢獻率逐年增長,到2020年已經增長到了15.5%。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到2005年已經經歷了6個五年計劃,2006年是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工業也在逐漸發展與進步。工業企業的總產值貢獻率在這其間得到了提升,此項指標既能夠反映出工業企業的經營水平與管理效果,也能夠體現出企業盈利的綜合水平。其次,2005年的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35.3%,到2020年已經增長到272.3%,增長情況良好,工業發展較為迅速,使工業企業生產效率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加之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的進步,某市的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逐年提升,表明工業企業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相較之前進步較為明顯。最后,資本保值增值率在2008-2010年穩定在115%之上,2010-2020年穩定在120%之上,資本保值增值率始終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全員勞動生產率在2005-2020年呈持續上升的狀態,并且在2015-2020年增長速度較快。

4 影響工業企業生產效率的因素

4.1 產業結構因素

能夠影響工業企業生產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從這些因素對工業企業生產效率的影響程度來看,無論是宏觀的影響因素還是微觀的影響因素,都能夠對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帶來較為直接的影響。因此,從產業結構方面來看,當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經濟進步并邁入一個新的時期,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一個與發展能夠協調適應的產業結構。如果工業產業內的各個企業能夠清楚地認識這一結構,并且努力與之適應,跟上產業結構發展的步伐,就能夠達到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如果企業無法認清產業結構,破壞了產業內的平衡,就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所以,只有不斷優化工業產業結構,企業發展與行業發展互相促進,才能全面地提升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

4.2 政策因素

從政策方面來看,與政策有關的因素能夠決定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能否實現大幅度的提高,該影響因素是位于結構因素等多種因素之上的,起到了較為關鍵的作用。因此,如果想要快速提升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就需要把握住政策方面的因素。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與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相關,一個國家的政策方針與戰略目標,與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如果工業企業未及時了解、掌握和應用國家和各級部門出臺的產業政策,這既影響政策本身的落地落實,也不利于企業的調整、轉型和發展,難以利用政策紅利推動生產效率逐步提升。從這一方面來看,工業企業想要提高生產效率,就需要立足于國家政策方針,對生產結構、生產模式作出適時調整。

4.3 生產素質因素

從根本上來說,生產力的水平與生產素質的高低能夠決定工業企業的生產率,在這其中,勞動者、勞動手段與勞動對象這3個生產要素的素質全都包含在內。將勞動者的素質提升,能夠起到關鍵作用。勞動者在某種程度上而言,能夠決定勞動手段與勞動對象的先進程度。另外,在生產資料要素方面,生產工具與生產設備的素質水平也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以這3個要素為基礎,不斷對其進行優化,無論是在配置方面還是在組合方面,都不斷提升效能,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并且,最為重要的就是發揮人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進而促進生產素質的提升,以此來提高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

5 工業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策略

5.1 優化工業產業結構,促進現代產業體系構建

在各行各業發展的過程中,優化產業結構是十分重要的,工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能夠促進行業整體發展。另外,加強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是時代進步的重要要求,也是轉變工業產業結構的重要基礎。在我國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之中,對工業的產業結構進行優化是重要內容之一,能夠具體體現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程度。當前,現代產業體系需要以農業為基礎,構建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服務業持續發展、科技賦能經濟進步、各行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的整體體系。增強工業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業產業的生產效率。產業結構的優化需要工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不斷促進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

5.2 提升資源利用率,促進可持續發展

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不斷深入,“十四五”規劃正式實施,在此情況下,我國工業企業需要進一步地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無論是國際還是我國國內,單純依靠技術與機制的改革在目前階段很難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只有依靠可持續發展才能不斷促進工業產業的發展,將生產效率提升至更高水平。工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可以促進我國的經濟進步,因此,需要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改善優化生產模式,推進清潔生產,鼓勵工業產業中的發電、水泥、化工等工業企業進行改造升級,提高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推動我國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全行業健康綠色發展。同時,在循環經濟理念的指引下,可以建設接續產業項目,將工業廢棄物資源化,以此延長工業生產鏈。工業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夠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行業內的眾多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參考路徑。

5.3 加強產業機制與體制保障建設,促進全產業發展

想要提升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就需要加強產業機制與保障體制建設,促進全產業發展。為此,可以加大力度推動機制體制創新,清除工業企業面臨的各種發展障礙。暢通工業產業與政府等管理部門之間的聯系渠道,以此助力各行各業融合發展,促使各個區域之間的工業企業進行友好合作。另外,針對工業產業,需要對其加強改革,深入落實推動工業產業發展的新制度與新機制,使工業產業的發展能夠擁有穩定積極的產業環境。與此同時,需要建立健全工業產業制度與法規,助力工業企業科研成果的順利轉化,以此提升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產業整體發展,產業的整體發展也能夠促進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

5.4 加速技術突破,促進工業自主創新

工業企業想要不斷地提升生產效率,就需要加速技術突破,促進工業自主創新。為此,工業企業需要對自身提出更高、更具體的要求,刺激工業企業持續發展、不斷創新,邁向新高度。加速技術突破對于工業企業而言,屬于全新的挑戰,同樣,將我國工業產業由“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也具有一定的難度。當前,我國已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對工業產業的創新驅動發展十分重視,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提供各類資源支持,改善市場環境,為工業企業突破新技術提供保障,促進工業企業自主創新,使生產效率滿足時代需求。另外,工業企業需要加大對技術、人才、設備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時,需要結合自身業務范圍、生產現狀、發展戰略引入新的科學技術,保證工業企業在經營活動之中的科學高效生產,并且結合生產實際對技術進行優化創新,這同樣是產業技術突破的重要抓手。

5.5 政府加大對工業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

在工業產業自身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國家需要完善與加強針對工業產業的政策支持,以此推動工業產業的持續發展,提升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首先,促進工業產業政策與政府采購等政策相協調,以此促進工業企業的穩定發展,進而促進工業產業發展;其次,需要建立對工業產業有積極作用的產品技術標準體系與行業標準;再次,需要相關部門不斷拓寬市場,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保障其順利發展;最后,出臺并落實工業產業的監督政策,并且建設互聯網信息交流平臺,促進產業發展,不斷提升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

6 結語

綜上所述,某市的工業企業生產效率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發展速度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在我國“十四五”規劃正式實施之后,工業結構改革、產業內部創新等成為重要的目標,無論是國家經濟政策還是產業發展環境,都對工業企業具有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工業企業在目前想要提升生產效率,可行路徑較為豐富。通過本文的深入研究與分析,得出想要提升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需要優化工業產業結構,促進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提升資源利用率,促進可持續發展;加強產業機制與體制保障建設,促進全產業發展;加速技術突破,促進工業自主創新;政府加大對工業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此不斷提升工業企業的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耿杰,董洪光,高樂紅.安徽省工業企業生產效率評價及促進對策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6(5):636-640.

【2】李林.工業企業技術創新效率評價研究——以安徽省16個地級市為例[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9.

【3】任毅,丁黃艷.基于DEA模型的我國各地區私營工業企業生產效率評價[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8-54.

【4】林健.中國工業創新全要素生產率評價及提升策略研究[D].福州:福州大學,2018.

【5】楊喜圓.我國工業煤炭利用效率評價與提升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19(32):450.

【6】張會仿,夏禮斌.基于DEA模型的西部地區工業生產技術效率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4,30(10):1203-1206.

猜你喜歡
促進策略工業企業工業生產
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
淺談體育教師有效聽評課的促進策略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全面預算管理淺析
重視過程情境建設,促進學生感悟高效
論工業企業成本管理潛存問題及解決策略
構建產業轉型升級倒逼機制的路徑研究
對現代工業企業能源計量的規范化管理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