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動空間視角下智慧空間的信息設計

2022-03-02 17:30潘雨沛
設計 2022年23期
關鍵詞:用戶體驗信息熵

潘雨沛

關鍵詞:智慧空間 流動空間 信息熵 用戶體驗 信息設計 柵格系統

引言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我們正在對自己所處的空間進行深刻的數字化改造,大量的可視化大屏,觸控玻璃等融入到物理空間當中,為空間的拓展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也為用戶帶來了各種各樣不同的情感體驗。與此同時信息流對空間的介入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從負面角度看大量信息對空間的附著讓空間的信息變得雜亂且難以突出重點。更多的信息究竟讓人類的生活更久便利,還是更加混亂?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該如何趨利避害,才能為智慧空間建立其合理的信息秩序,這是目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智慧空間的形成與發展

隨著信息化與智能化發展到萬物互聯的新階段,傳統的空間概念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無所不在的網絡、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以及隨處可見的顯示設備正在逐漸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技術架構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活空間。

美國的康寧玻璃公司在2010年發布過兩支名為《玻璃構成的一天》的概念宣傳片,在這個概念視頻中展示了康寧玻璃公司在智慧空間的顯示與觸控領域超前的布局。視頻中展示了康寧玻璃公司先進LCD無邊框顯示玻璃、手持顯示玻璃、汽車顯示玻璃、建筑顯示玻璃等。由這些玻璃可以構建出一個個充滿科技感的智慧空間場景。早上起床洗漱的時候衛生間的鏡子除了可以看到自己的面龐之外還可以看到天氣信息、當日資訊甚至還可以和聯系人通話,如圖1所示。在路上駕駛時,由大尺寸顯示玻璃制作的路牌可以提供豐富的信息指引,在開會時會議室巨大的墻面顯示玻璃可以很方便生動地進行遠程視頻會議與研討。

當今世界很多和康寧一樣的公司正在把這些超前概念一一變成現實,傳統的場景空間受到信息流的激烈沖擊而產生巨大的變化,智慧空間應運而生。智慧教室、智慧酒店、智慧醫院、智慧駕駛艙這些概念產品變成了現實。

二、流動空間理論概述

智慧空間的發展讓大大加強了信息的流動,同時也更刺激了人對信息獲取的欲望。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信息時代,人對信息的需求與渴望遠遠超過了過去的任何時期。處在這樣一個環境下,人正在用數字化的方式深刻的改造著世界的方方面面。

智慧空間的本質就是人對空間的數字化改造,傳統空間所包含的信息量已經完全不能滿足人對資訊的渴求,于是傳統的建筑玻璃被更換成智能可觸控玻璃,傳統的墻面被智能大屏取代,人類生活的空間已經不再是一個純粹的物理空間了,正逐步變成卡斯特在流動空間理論中所描述的融合了信息流、人流、技術流,媒體流、意識流和資金流等的新的空間形態。

這些改變不僅僅是空間形態的變化,智慧空間反過來也正移默化地改變著人的生活習慣甚至思維方式。曼紐爾·卡斯特爾認為,空間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處在一種持續流動變化的狀態中[1]。同時空間的這種流動與多變的特征能反過來改變社會的發展趨勢。這就是卡斯特爾在21世紀初提出的流動空間理論。

移動互聯網與元宇宙的到來徹底的摧毀了工業時代的地理空間概念,空間已經無法而且不需要用“距離”來衡量了,而是以網絡的形式存在著,并構建起一種全新的社會形態,組織起完全不一樣的空間秩序[2]。智慧空間已經不僅僅是物理建構了,而慢慢變成了一種心理建構,但是這種建構又不是純粹虛擬和幻想的,而是帶有一定的物質性的,用戶必須要進行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到。所以必須要置身在空間中才能感受和體驗。

卡斯特認為,不僅僅是空間,整個當前的社會過程都是流動的,而這種流動性深刻的反映在了對空間的改造當中了。如資金的流動、技術的流動、信息的流動、媒體流動甚至意識形態等的流動等,流動這一狀態深刻地改變了人們所處的空間以及人們的社會生活。

社會進入到了卡斯特爾所描繪的擁有“流動空間”的信息時代后,用戶的需求也步入了新階段[3]??臻g變得不那么純粹了,信息流、資金流、媒體流、人流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擁有了各種可能性,智慧空間為用戶帶來了大量的便利與情感體驗。但隨之而來的信息大爆炸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流動空間在帶來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時,大量無效的,重復的,誤導性的信息也同時在對物理空間進行著轟炸,甚至同時還產生了很多無法輕易識別的信息,空間中的信息熵由此產生。進行合理的信息設計,在這樣一個混亂龐雜的信息世界里找到有效與信息對話的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三、流動空間視角下智慧空間的信息設計原則

(一)要把提升用戶體驗作為基本出發點

拋開智慧空間下的的各個定義,我們單純從用戶的角度深入思考下,什么是智慧空間?在流動空間視角下現在新的空間跟原來的空間究竟有什么區別呢?怎樣才能體現出空間的“智能”?通過語音交互打開窗簾?還是接入微信一邊做飯一邊語音聊天或者視頻?或者是在冰箱門上的屏幕上看電影?在自己的車里對著中控大屏唱卡拉OK?還是說在會議室里對著大屏幕玩多人對戰游戲?

本研究通過對不同身份的用戶進行問卷與訪談發現用戶的最真實需求并不是這些。上文提到的很多功能都是智能家居廠家以及OEM廠家覺得用戶需要的功能,而不是用戶真實的需求。

要真正找到問題的答案,就必須要回到空間帶給用戶的核心價值以及需求來進行分析。在針對任何智慧空間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回歸到對空間的基本屬性進行思考。汽車的基本屬性是出行,會議室的基本屬性是討論和分享,臥室的基本屬性是睡覺和休閑等。

以汽車為例,近幾年智能座艙這個概念非?;?,無論是寶馬、大眾等傳統車企還是特斯拉、法拉第未來、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目前都在從軟件的優化、座艙的智能化等方面發力去追求極致的“互聯網汽車”體驗。都推出了帶有智能座艙的智能網聯汽車。圖2展示了法拉第未來即將量產的車型FF91中的智慧座艙。這種智能座艙提供給用戶的空間就正是我們目前探討的一種重要的智慧空間。

汽車的本質是出行時使用的交通工具,那么智能座艙應該是一種智能的交通工具。并不能因為汽車空間內那些巨大的屏幕,以及車聯網功能而改變其作為交通工具的基本屬性。所以在對任何智慧座艙做設計時應該回歸到用戶體驗提升的軌道上來,把一些大型觸控屏,以及互聯網接入傳統駕駛艙后,使得汽車這一交通工具在使用中擁有了更好的用戶體驗。能讓駕駛員能夠更安全愉悅地駕駛,也讓乘客擁有了更愉快的乘坐體驗。所以針對智能座艙這種智慧空間的設計要以其作為出行工具的基本屬性為基礎,從其能夠提供給用戶的新的功能,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這兩個方面去著手,切實提升用戶體驗。

(二)把減少信息熵建立信息秩序作為目標

“熵”是一個來自熱力學的名詞,是用來度量系統混亂程度的[4]。

1948年香農為了對信息的傳播情況進行量化研究,從熱力學把“熵”

這一名稱借用到了信息領域,從而來量化信息的不確定程度。他把信息領域中的“熵”稱為“信息熵”。香農也因此被稱為信息學之父。

智慧空間中的信息流縱橫交錯,很容易就有可能給用戶帶來較大的視覺干擾與信息混亂,影響著智慧空間中信息的秩序性以及體驗的穩定性。心理學家赤瑞特拉通過大量的實驗證明了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系統感知。這就要求我們需要對空間中的信息流的呈現方式以及與空間結合的方式進行嚴格的視覺設計,以確保信息傳遞的有效。

“熵”其實表示的是信息丟失的情況,一個信息系統越有序,那么它的熵就越小,它包含信息的量就越大[5]。反之,這個信息系統越無序,那么它的熵就越大。理查德·沃爾曼曾經指出,人門每天其實是被數據充斥,而不是零散的信息。數據往往是非常無序且混亂的,這要求我們在智慧空間的設計中,要保持著減“熵”思維,建立起信息的秩序。

設計師進行智慧空間的設計時應該是通過各種數字媒體手段來拓展人的視覺與感知,在有限的空間中放大用戶的感知與體驗的廣度。所以處在這樣一個流動空間的信息時代,設計師需要通過優秀的可視化的信息設計來探索信息傳播的能力與表現力,并通過對信息架構的合理設計使信息流變得有序,從而減少信息中的“熵”,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建立起良好的信息秩序。

四、流動空間視角下智慧空間的信息設計方法

智慧空間是隨著互聯網及數字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傳統物理空間受到信息流、人流、媒體流等各種流的猛烈沖擊而產生的一種流動空間。所以設計師對智慧空間進行研究的時候千萬不能脫離其本來的物理空間,否則只會變成一個美麗的空中樓閣,喪失了其根本的靈魂。在這樣的條件下對智慧空間進行信息設計首先需要進行場景功能與情感定位,其次設計好信息節點與服務接觸點,最后采用柵格化的方法進行界面設計。接下來對此進行詳細闡述。

(一)場景功能與情感定位

在對智慧空間進行信息秩序設計的時候就應該有一種剝離的思維,剝開其智慧的外殼還原其空間的本質。這樣就把智慧空間給分成了兩個部分。首先對這原本的物理空間進行場景分析,分析它提供給用戶的基本應用場景以及能帶給用戶的核心價值。然后再仔細分析被我們剝離開的“智慧”這一部分。這部分能為原先的物理空間帶來怎樣的增值,這個增值主要是在兩方面要么是功能方面、要么是情感方面的。這其實也是于設計領域的一個重要概念,世界著名的設計師日本的佐藤卓先生說過,世界上有著非常多的設計,這些設計有的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也有些設計師讓生活充滿了樂趣。下面通過四分圖來詳細分析功能與情感這兩大需求。

信息時代下的各種流與基本空間結合后,一定能為原始的空間帶來新的東西,要么是提供了新的功能,要么是能為用戶帶來情感方面的體驗。這個圖的縱坐標就是表示功能需求的,越往上表示這個功能與原始的物理空間的基本屬性關聯度比較強。往下表示與此相反,這項功能需求與原物理空間為用戶帶來的核心價值關聯性弱。橫軸是表示情感需求的,這個功能滿足用戶那些情感需求,帶來那些情感體驗,往右代表情感體驗強烈的。

以智能座艙為例子來用這個圖示進行分析。首先第一步把智能座艙進行空間剝離,這個在前面已經分析過了,智能座艙是一個提供出行功能的工具,屬于出行空間。它的核心價值就是出行功能。那么如果在中控大屏上提供導航的功能,它是能為出行提供引導的,是能滿足用戶的功能需求的,而且這個功能是與出行這個概念強相關的,所以是位于A區域。

我們再分析車載聽書類的功能,東風日產汽車與考拉FM合作推出并在其新款車型上搭載的聽伴,以及很多國產新能源汽車搭載的懶人聽書等。這些功能能夠在行車的時候根據你的喜歡為你播放音樂,為你推薦你感興的小說并一章一章的講給你聽。這些功能其實和出行并沒有什么直接的關聯,但是能帶來情感上的體驗。試想一下這個場景,在一個孤獨的夜晚,孤獨的你獨自駕車從上海去往嘉興。接近兩個小時的駕駛時間你是多么的寂寞,這時候你駕駛艙類傳來了一個由你最喜歡的聲線說講出的你最喜歡的那種類型的小說故事,這樣的旅途是不是就不再寂寞,這段接近兩個小時的駕駛旅程就變得有趣起來了。所以這個功能應該位于上圖的D區。目前常見的智能座艙所提供的功能還有非常多如藍牙電話,唱卡拉OK,點外賣,玩王者榮耀或者魂斗羅等電子游戲,車載微信等,你也可以把它們一一放入上圖它們所屬的區域。

通過這個圖我們很容易能夠發現,A區域與D區域中的功能是對智慧空間有正向貢獻作用的我們需要保留,而對于B和C區域我們就要仔細分析是不是應該直接取出掉,或者是進行迭代設計讓其進入到A或者D區域中,這就是我在前文中講到的減熵思維。通過這個方法,回歸到以其原始空間的本質進行分析,去除不需要的功能與信息,建設空間的信息熵,讓附著在空間中的信息流變得有序起來。

(二)信息節點與服務接觸點的設計

節點是卡斯特在流動空間理論中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屬于流動空間的物理層面。在當今的信息社會中人類根據一系列不同的目標組件了一種復雜而高效的傳播系統——網絡??ㄋ固卣J為這套傳播系統由三個方面組成:信息的流動、計算機線路硬件以及節點。節點是組成網絡的基本單位,信息的交互與流通是必須要通過節點才能實現。歸根到底網絡在智慧空間中帶來的功能,表達的意義其實是在節點的相互作用中產生的。而且節點還能通過自行吸收信息來讓自己在系統中更有效地去運作。那么在這套網絡系統中對節點進行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節點在系統中相當于信息的發射源,一個智慧空間中所蘊含的信息流其實就是由這個空間中的多個節點向外發射信息而產生的。該如何對這些節點進行設計呢?其實經過第一個步驟場景與情感定位后,空間中的節點已經經過篩選與優化了,不會出現發布冗余信息或者無效信息的節點了。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其實就變成了節點中的信息是否合理有效地傳遞給了用戶。這其實有兩個層面的信息,第一個是這個消息要有效的讓用戶接受,而不是用戶跟本就看不到,或者用戶看到后無法理解。第二個層面是這個消息是合理地傳遞給了用戶,而不是對用戶進行轟炸,也不能影響到用戶正常的空間體驗,干擾了用戶的原始目的。就如在智能座艙,這個流動空間中的各個節點傳遞出來的信息流無論如何都不能影響和干擾到用戶的安全駕駛,必須要在不干擾用戶的駕駛行為的前提下傳遞信息,這才叫作合理。

為節點進行合理有效的傳播設計,這就必須要重點考慮到接觸點的問題。接觸點又叫觸點,是服務設計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其實是指在整個系統中與用戶互動的每一個點。包括所有內部外部與用戶接觸的部分,也包括所有可視的和不可視的接觸方式。具體的接觸點的類型其實非常多,但總體來說分為三大類,物理的接觸點、數字的接觸點以及人際間的接觸點。這些接觸點其實是相互影響而并存著,共同影響著用戶的體驗。

我們為智慧空間的信息節點進行設計其實最重要就是要對接觸點進行設計和優化。這要求我們用全局的思維對用戶的整個空間體驗進行梳理。分析用戶在智慧空間中的使用旅程,在整個用戶旅程圖中分析出用戶的認知狀態、情緒變化等要素來研究用戶空間旅程中的所有接觸點,讓接觸點間能融合與互補共同提升用戶的體驗。

(三)利用柵格系統進行界面設計

信息的秩序在智慧空間中非常重要,無論何種設計最終都要落實在界面上來。界面作為智慧空間與用戶的重要接觸點,把界面的秩序設計好對于整個空間秩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要帶著減熵思維去進行界面設計,使得界面所展示的信息更具秩序感。

目前主流界面設計的風格與方式多種多樣,但從優化信息秩序的角度來看引入柵格系統進行設計是最佳選擇。柵格系統英文叫作Grid System,因為這一設計方法的核心是通過一些參考小格子來進行布局,所以也被稱為“網格系統”,這一方法來源于瑞士的平面設計,后來又吸收了風格主義、包豪斯設計風格等元素。柵格系統在紙媒時代被運用在書籍、雜志等出版物的排版與印刷中。進入信息時代后這一方法也被逐漸引入到網頁設計當中。

柵格系統運用了網格進行版面布局,這樣使得板式顯得簡潔而工整。從信息設計的角度來看柵格系統其實就是把標準化與秩序感引入到了設計實踐當中[6]。這種方法所展現的秩序感正是我們在空間的信息設計中所追尋的。下圖就展示了楊緒勇團隊所設計的一種柵格系統,在這一頁面內對文字出現的區域,字體大小,甚至語義內容都有著嚴格的限制。設計師按照這一柵格系統填充相應內容就完成了設計。

這一方法的采用很好地規范了界面信息的內容與展現方式,對信息秩序進行了較好的維護,同時也沒有完全的限制設計師的創意,設計師依舊能在約束條件下進行設計創新。

結語

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時代,人類身處流動空間當中。傳統空間與信息流緊密結合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智慧空間。這些信息流與智慧空間的結合能為原始的物理空間帶來功能性的拓展以及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的情感體驗,但同時雜亂的信息又會影響到空間本來的秩序,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摧毀原始空間本身的核心價值,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所以設計師在對任何智慧空間進行設計時等都需要懷著減熵意識,拋去與原始空間功能與價值弱相關甚至不相關的功能與情感,進行合理的信息設計,保證空間中信息的秩序性,為原始空間帶你有序的功能與情感拓展。

猜你喜歡
用戶體驗信息熵
基于信息熵可信度的測試點選擇方法研究
基于小波奇異信息熵的10kV供電系統故障選線研究與仿真
基于信息熵的實驗教學量化研究
一種基于信息熵的雷達動態自適應選擇跟蹤方法
基于用戶交互式體驗下的APP版式設計研究
手機閱讀平臺用戶體驗影響因子分析
O2O模式下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研究
淺談用戶體驗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
唯品會的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用戶體驗的電商平臺界面管理影響因素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