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皮筋有效學練武術基本步型

2022-03-07 00:02呂存款
體育教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巧用皮筋

呂存款

關鍵詞:巧用;皮筋;有效學練;武術基本步型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2)02-0080-02

馬步、弓步、仆步、虛步及歇步是武術套路中的五種基本步型,是武術學習中的基礎動作。要想學好武術套路,這五種步型就必須掌握好,做到動作標準,這就離不開對“標準”具體的明確以及多次的身體練習。例如,馬步動作中要求大腿盡量與地面保持水平、后背挺直,但“平”“直”是相對抽象的概念,學生在做動作時往往不明確具體的“平”“直”要做到怎樣的標準。因此對于這五種步型的教學,需要教師開動腦筋巧設練習,做到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動作技能學習效能。筆者經過實踐探索發現,教學中巧妙利用皮筋可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一、巧用皮筋進行五種基本步型的動作教學

(一)巧用橡皮筋進行“馬步”動作教學

練習方法:將兩根橡皮筋拉直,一根調整至膝關節高度,另一根調整至腰部高度,上下平行置于學生身體前后側(盡量貼近身體),學生兩腳左右開立約3腳長距離后,逐漸下蹲“坐在椅子上”(輕輕觸碰到皮筋后靜止),上體輕輕向后“靠椅背”(不碰到前面皮筋)。

教學建議:1.底下橡皮筋高度可由高到低(最后至膝關節高度)逐級挑戰。2.大腿和后背觸到橡皮筋靜止時間可由短至長逐級挑戰。3.兩根橡皮筋既可同時運用,也可逐個運用。4.學生熟練后,可要求其快速完成,達到標準動作后靜止。

解決問題:本練習設置“坐椅子”挑戰游戲,一是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的坐椅子經驗,將這種已有經驗中形成的身體感知覺遷移至本課的馬步學習中,利于學生馬步技術動作的學習;二是利用橡皮筋高度變化調整及觸碰到皮筋后靜止時間長短的逐級挑戰練習,既可以增加練習的趣味性,又可以讓學生明確馬步蹲下的準確高度及正確的身體姿態,同時根據實際學情及時調整練習。

(二)巧用橡皮筋進行“弓步”動作教學

練習方法:將兩根皮筋拉直,其中一根橡皮筋拉至約膝關節高度,置于學生前腿下方,要求學生將后腿盡量向后伸遠,重心向下,至前腿,大腿剛好碰到皮筋后保持靜止狀態;另一根皮筋拉至約腰部高度,置于練習者體前或后背處,當完成弓步動作后,要求學生將上體挺直,身體不能觸碰到前面的皮筋或要求觸碰到身體后面的皮筋。

教學建議:1.置于胯下的皮筋高度可由高至低循序漸進(最終至膝關節高度)。2.前腿觸碰到皮筋后,靜止保持時間由短至長。3.兩根皮筋可根據情況單獨使用,也可同時使用。4.熟練后,要求學生快速完成動作后保持靜止。

解決問題:本練習主要利用一定高度的皮筋作為限制條件,更加直觀、明確地讓學生知道前腿屈膝的標準角度,并通過練習讓學生的前腿屈膝角度循序漸進地達到標準。另一根置于體前或后背的皮筋主要解決上體正直的問題。

(三)巧用皮筋進行“仆步”動作教學

練習方法:將一根皮筋拉直約膝關節高度,學生側向站在皮筋約一腳長距離后,外側腳(遠離皮筋的腳)原地不動,內側腳(靠近皮筋的腳)從皮筋下向遠處伸出,但不可觸碰到皮筋。

教學建議:1.皮筋高度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由高到低進行調整。2.內側腳從皮筋下向側伸出,可進行腳外側推物品比遠。3.動作熟練后,可要求學生在不碰到皮筋的情況下,快速完成動作。

解決問題:通過挑戰皮筋高度、完成速度及伸出遠度等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練熱情;利用皮筋作為限制條件,可將抽象的概念(要領)轉化為學生能夠具體感知的練習形式,有利于身體做出正確動作。

(四)巧用橡皮筋進行“虛步”動作教學

練習方法:將一根皮筋拉直至約高于膝關節高度,學生面向皮筋站立后,一腳原地不動,另一腳從皮筋下方向前伸遠(或將物體向前推至遠處),且不可觸碰到面前的皮筋。

教學建議:1.皮筋高度可由高至低進行調整。2.前腳將物體推至遠處后,可比一比堅持的時間和練習穩定性。3.也可在支撐腿下方拉一根略低于前一根皮筋高度的皮筋,以限制學生下蹲的問題。4.動作熟練后,要求學生快速完成。

解決問題:在虛步練習中,學生往往會隨著前腳的伸出而隨之移動重心向前,皮筋作為限制條件可解決重心前移問題,使學生身體重心落至后面的支撐腿,明確“前虛后實”的動作要領;通過比遠、比堅持時間、比完成速度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五)巧用皮筋進行“歇步”動作教學

練習方法:將皮筋拉直至膝關節高度,學生兩人一組,間隔一步遠背對背站立,皮筋在兩人之間,要求學生雙腳不可離開地面,并從皮筋下方完成面對面的雙手互擊掌練習。

教學建議:1.學生完成面對面擊掌(歇步動作)后,可要求做推手練習推動對方,練習歇步的穩定性。2.動作熟練后要求學生快速完成。

解決問題:本練習主要是利用皮筋設置一定的練習條件(皮筋下方)和運動課題(面對面擊掌),幫助學生建立歇步的身體感知覺。

二、巧用皮筋進行五種步型結合各種手型的技擊能力練習

練習方法:將皮筋調至一定高度(根據各種步型需要的標準高度),將一張寫上不同位置、不同數字的A4紙粘貼在皮筋上,教師或同伴喊出數字,練習者面對A4紙運用各種步型與手型結合的組合動作進行快速、準確的擊打,如馬步沖拳、推掌等。

教學建議:1.A4紙上的數字位置可以調整間距,也可將數字換成其他學科知識進行教學,如換成各種圖形。2.可以要求練習者按照聽到的數字進行單個動作擊打,也可以左右連續多次擊打。3.由固定做好步型后進行擊打,過渡到自然站立姿勢下快速做出所需步型的擊打。4.練習之前應結合兩人一組對練學習,了解各動作的攻防含義,以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

解決問題:1.提高學生練習的趣味性。2.通過皮筋高度限制學生做出標準的各種步型。3.通過擊打A4紙上的數字或圖形,練習各種步型技擊動作,體驗擊打物體時的身體感覺。4.通過聽聲音大小理解速度和力量,做到擊打快速有力。5.通過擊打指定數字或圖形,練習擊打的準確性和進攻連續性。

三、總結

對于體育教學中的各種技術動作,教師一般是通過概念性認知方式(動作要領學習)、形象性認知方式(示范)向學生傳授,最終形成身體性認知,即需要學生能夠運用身體將其表現出來,實際上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動作的身體感知覺。本文介紹的利用皮筋設置限制條件,規定運動課題,實際就是利用條件限制“迫使”學生做出正確的動作,當正確動作被身體表現出來時,學生做出正確動作的身體感知覺也隨之出現,再通過練習將這種身體感知覺形成記憶。例如,在虛步動作教學中,通過概念認知、形象認知方式,要求身體重心放在后面支撐腿,這時學生實際上不理解什么是“身體重心”,怎樣做才能將“重心”放在后面的支撐腿,但通過利用皮筋設置障礙,學生就能夠做出這樣的動作,也就體驗“重心放在后腿”的身體感知覺。

本文介紹的練習形式,可安排在動作技術學習之前,作為引導性練習,提出所要完成的任務,并利用皮筋設置好限制條件,引導學生探究解決方法,從而引導出所要學習的內容;也可以作為學習性、提高性練習,將皮筋作為限制,達到做出標準動作的目的。

猜你喜歡
巧用皮筋
封二、封三/馬蘭開花二十一
會跳高的貓
皮筋小船
卷紙套皮筋
跳皮筋
巧用農村自然資源開展幼兒戶外游戲的實踐與研究
多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巧用
巧用學具教數學,提高教學效率
結合習得理論提升詞匯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趕不走的“小伙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