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轉型期新人適應不良問題及調適

2022-03-07 00:04李永志張艷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6期
關鍵詞:大學新生社會支持心理壓力

李永志 張艷

摘 要:大學是青年期重要轉折。本文從生命全程發展觀探討大學新生適應問題,從社會支持視角,在轉折期構建理論支持、情感支持和環境支持的三個系統,為個體提供疏解壓力的途徑,促使個體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幫助大學新生快速適應新的環境,從而解決適應困難,對新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大學新生;轉折期;心理壓力;社會支持;入學適應

中圖分類號:F2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6.027

大學階段是個體在身心、知識方面承上啟下關鍵期,也是個體完全走向社會、獨立承擔社會重任的積淀期,是人生的第二個關鍵期、轉折期。轉折期適應得好壞情況,將會影響個體以后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段素梅等(2013)指出在學習任務、校園環境、人際關系、情緒體驗等不同方面,有40%~50%的個體存在適應不良問題,蘇亞玲(2008)指出22.6%新生可能有嚴重心理問題,而且呈現逐漸遞增趨勢。隨著“00”后進入高校,大一新生的適應不良問題越來越明顯。本文從生命全程發展觀探討大學新生適應問題,從社會支持視角,在轉折期建理論支持、情感支持和環境支持的系統,為個體提供疏解壓力的途徑,提高個體安全感、接納感和價值感,促使個體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從而解決大學新生適應困難,幫助大學新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對新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相關概念界定

適應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并反映其與環境關系,適應本質是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大學適應是個體通過積極地做好心理調適,并和學校環境互相作用,不斷適應環境要求的過程,其本質屬于個體社會化范疇。在大學適應過程中,個體將承受各種各樣壓力:比如學業、人際等,由此產生焦慮;消除焦慮就需要不斷解決問題并調整行為,以提高自己認識水平,獲得新的認知經驗和形成新的處事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個體協調自身因素以適應大學生活,需要構建社會支持系統,促進適應新的生活。關于大學生入學適應結構的相關模型,陶沙(2000)指出大學生適應包括學習適應、人際適應、生活自理適應、環境總體認同、身心癥狀等五個方面其中社會支持作為重要影響因素,相關的社會支持研究均是針對整個大學適應,已有的研究很少從剛上大學這個特殊轉折期研究,本文從大學新生適應這個轉折期,探析其適應不良問題及心理調適策略。

關于不同專業大學新生適應性,范紅霞等(2010)指出,通過比較文體藝術類、理工類和文史類大學新生在人際關系適應、校園生活適應這兩項分值:理工類最差,文體藝術類最好,文史類次之;在大學新生學習適應、自我適應這兩方面,文史類最好,理工類次之,文體類最差;關于不同生源大學新生,在適應上也不同。在人際關系適應、校園生活適應、自我適應、滿意度等幾方面,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到農村的得分依次降低。在學習適用上,從農村、則與前者相反。本文以華南理工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為研究對象,探析工科院校大一新生的適應不良問題及心理調適策略。

關于社會支持,國內較早研究社會支持的學者肖水源(1987)指出:社會支持是直接的物質援助和社會網絡的支持,物質援助是客觀的,而社會網絡是個體可以體驗到的、主觀的或情緒上的支持,它是指穩定的社會關系的大小和獲得程度,是個體感受到被支持、被理解和被尊重的滿意程度或情緒體驗,健康、疾病和社會支持之間確實存在正向的聯系。李輝等(2006)從意義上指出社會支持是一個人通過他的社會關系,例如,父母、同學、老師、組織、團體等的支持和幫助,能夠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社會支持與大學新生學校適應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社會支持水平也與個體消極情緒具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王雁飛等(2004)從社會支持分類指出社會支持包括物質性、信息性、同伴性、情緒性和尊重性等支持。陶沙(2003)從社會支持資源價值指出其通過減少應激源使個體因壓力,從而負性情感體驗減少,使個體對新環境更為接納;在遇到各種壓力和要求時候,社會支持為個體提供疏解壓力的途徑,提高個體安全感、接納感和價值感。社會支持通過促使個體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從而幫助大學新生快速適應生活,對新生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綜上,社會支持水平與消極情緒體驗呈正相關關系,與大學適應水平呈負相關關系。社會支持能為個體提供疏解壓力途徑,使大學新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本文從社會支持視角,尋找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的心理調適策略。

2 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的主要現狀

通常人們認為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產生的焦慮、緊張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降低,但是相關研究表明:大學新生適應并非一蹴而就,一方面是因為壓力情境隨著個體進入大學后逐步展開;另一方面個體發展與環境要求相適應的技能與能力并不能短期內能夠完成。所以許多新生在進入大學一段時間后,個體負面情緒(比如:焦慮、抑郁等)不僅不會降低,而且有所增高。據相關研究顯示:大學新生順利度過不適應,少則1-2個月,多則一年或整個大學時期,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的幾個維度。

2.1 學習任務的適應不良

大一新生最常見的問題是對新的學習任務適應不良,如果處理不好危害最大。有新生因不適應課程節奏導致心理壓力過大,神經過于緊繃,導致失眠,失眠又導致第二天的上課狀態不好,導致心理壓力更大,如此反復形成惡性循環。為什么會出現不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呢?因為中學時代的教育方式和內容都是圍繞高考服務,它屬于應試教育,其基本特點是老師監督個體學習,個體是被動學習狀態。而進入大學后,大學是分學院、分專業,更是注重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這里沒有了固定的教室,大學老師也不再作為監督角色,他們更多的是帶領和啟發獨立思考角色。與此同時,學習的內容拓廣和深入,所以僅僅依靠課上的學習是不夠的,更多的需要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花更多時間和精力查閱資料和相關文獻。特別是針對部分不喜歡自己專業的個體,他們在填報高考志愿時,有的對相關專業不了解便選擇之,當進入大學后發現自己并不喜歡所讀專業,或有部分個體直接是被調劑到目前所讀專業,所以對專業不滿,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如果不能順利度過適應期,將會造成學習困難以至掛科,甚至無法正常畢業。如何勝任新的學習任務的轉變?這成了很多新生最重要的困難。與此同時,考上華南理工大學(以下簡稱“華工”)的個體中,他們大多數在中學時都是拔尖人物,習慣了老師的寵溺和同學的仰慕,自我期望很高,但是到了大學,多數人不再顯得那樣拔尖和具有優勢,很多人對突然而然的“平凡”很不習慣,無法適應巨大的落差與新的學習任務。

2.2 人際關系的適應不良

大學新生人際關系適應不良主要體現在能否處理與同學的關系、能否積極地與老師交往等問題。處理同學關系中特別典型的是處理同寢室關系,因為來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個體,他們在生活習慣、性格、價值觀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他們也正處在轉折適應期,面臨巨大適應性壓力,更重要的是又都缺乏社會經驗,所以相互之間的人際適應更困難、也更突出。例如,寢室中個體之間不一樣生活作息習慣,作息差異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則會影響其中成員休息,影響第二天上課。當影響了課程,則會加深心理壓力,也引發寢室之間人際沖突和矛盾,從而出現人際關系的適應不良。另外人際關系的適應不良主要體現在師生之間。據相關研究顯示,在進入大學后,從教師獲得的社會支持逐漸下降,這既是大學社會關系環境重要特點,也是不利的因素,因為老師具有適應大學轉折期豐富的經驗。但是由于學校、教師對入學適應指導重視不夠,教師與個體交往頻率較低、相關的心理適應輔導較少,個體難以從學校和老師獲得有針對性的預防性支持以應對轉折期壓力。

2.3 生活自理的適應不良

在進入大學之前,個體的所有心思都放在高考,家長為了全力支持個體,包攬了一切,特別是城里的獨生子女,在進入大學之前部分未曾有住校經歷,這使他們養成了極強的依賴性,生活能力也較低。當進入大學后,在遠離父母的庇護,環境迫使他們必須獨立生活。面對于新的生活方式:吃大鍋飯、集體生活、自己洗衣疊被子等自理的生活方式產生不適應。在生活自理過程中,有的甚至因為不能適應,而產生挫敗感,這些看似小的事件,一旦沒有處理好自尊心就會挫傷,甚至導致心理疾病。

2.4 環境總體認同的適應不良

個體在離開原來熟悉環境、進入陌生環境之后,能否接納和認同新環境,成為重要的挑戰。因為新環境既對個體提出新要求,也提供了許多潛在發展機遇,個體只有在完全接納環境基礎上,才有可能積極回應環境要求并利用機遇,從而快速適應新環境。但是個體帶著較高期望進入大學,部分個體發現現實與期待不一致,比如,教材內容陳舊、課堂教學內容枯燥、寢室環境臟亂差、實訓室設備條件落后、師生關系淡化等,在期望與現實的差異中如何調節落差感,避免極端消極看法,也是大學新生適應的重要課題。另外環境的認同適應不良還包括地域文化的適應不良。例如,“華工”位于廣州市,其個體不僅有本省,還有來自全國各地,所以他們在語言、生活習慣、待人態度和方式上都不一樣。特別是外省籍個體對此難以適應,聽不懂本地方言,地域文化的不適應讓部分個體無法融入本地個體圈子。

3 大學新生適應的心理調適對策

作為外在因素的社會支持系統能夠直接影響大學新生入學適應,也可以通過內在間接影響其入學適應,具體包括:

社會支持主要包括父母、老師、同學、學長學姐或就讀學校、學院、寢室、課堂等的幫助支持,所獲得精神與物質力量能幫助其提高大學新生在環境中的歸屬與安全感,使之認同與接納,最終順利適應轉折期,提升社會適應能力,使之避免不利影響和傷害?;谏鐣С謴娜缦聨讉€方面構建支持系統。

3.1 構建理論支持性系統

理論支持系統主要依托課堂教學,讓學生系統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課堂教學主要分為如上幾個板塊。

3.1.1 發揮兩課主渠道作用

兩課主要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形勢與政策》課。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有針對性講授理想信念、人生目標和價值、大學集體生活和人際交往特點等板塊,以引導個體盡快角色轉變,適應大學生活。同時結合《形勢與政策》課,讓個體了解當下時事熱點,明晰責任與使命,肩負使命開啟奮斗。

3.1.2 發揮心理健康課的專業性

充分體現心理健康課的專業地位,發揮其專業性。將團體心理訓練納入教學內容,同時增設心理健康選修課,通過課堂教學重點加強對新生自我認知和自我調適的學習。同時心理健康課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個體掌握時間管理、目標制定和人際交往技能,引導他們“知己知彼、決策行動”。

3.1.3 發揮專業課優勢,構建濃厚學術氛圍

學校專業課的教學將直接影響到新生學校適應程度。即是說促進新生的學校適應水平,需要花大力氣提升專業課的課堂教學質量,以學生為中心,高校專業課質量與學術支持服務學生,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學校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同時專業教師需要引導個體在專業上做整個大學的職業生涯規劃,逐漸培養專業認同,增強學習動力。

3.2 構建情感支持性系統

構建情感支持系統,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是輔導員)要在個體入學之初,建立學生基本信息檔案,其中包括:高考成績、家庭成員信息、家庭經濟情況、個人業余愛好等。抓住新生軍訓特殊時期,積極深入寢室和軍訓訓練場,通過陪伴和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同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為他們加油打氣。針對貧困生,要做好資助工作和心理輔導;同時做好家校聯系,積極與個體父母聯系,協同育人。另外在學校層面,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課外活動,提升個體適應能力。例如,新生入學之初的“迎新活動”,“525”心理健康宣傳月。前者通過活動有效排解因適應不良而引起的內心矛盾與沖突,引導積極交往和適應新環境,后者通過編發心理健康知識手冊、舉辦心理沙龍、心理刊物等,普及基本心理知識,幫助個體積極調節和主動適應新環境。

3.3 構建環境支持性系統

校園文化環境表現形式多樣化,主要包括新生所處的寢室、教室、學院等校園文化環境。環境影響方式以滲透為主。例如,大一新生中的寢室文化活動比賽,引導個體建立良好溫馨和諧的寢室環境,通過優秀文明寢室展示,到達示范宣傳效應;根據學院、專業打造特色的組織文化,宣傳學院專業競賽獲獎成果、匯編已畢業個體典型優秀事跡,提升大一新生對學院認同,進而產生歸屬;邀請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杰出校友開展講座,讓新生及時全面了解專業內容、就業情況和發展趨勢,逐漸培養專業認同,增強學習動力。另外在高低年級結對子,吸納高年級優秀黨員同學與低年級學弟學妹建立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幫扶機制,特別在專業學習技巧上的指導和幫扶,因為同樣學院同樣專業背景的高年級對低年級影響非常大,讓大學新生感受外部環境支持。

4 總結

大學新生適用將會影響個體未來發展方向和速度,本文從構建理論支持性系統、情感支持性系統和環境支持性系統幾個方面,促使個體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從而有助于解決大學新生適應困難,進而提升其的適應程度。

參考文獻

[1]段素梅,秦紅霞,沈樹周,等.大學新生適應現狀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3(02):125128.

[2]蘇亞玲,謝晉曉.大學新生的大學生人格問卷(UPI)心理健康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0):11331135.

[3]陶沙.從生命全程發展觀論大學生入學適應[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02):8187.

[4]范紅霞,霍樹云,徐慧,等.對大學新生適應性的調查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2(10):6568.

[5]肖水源,楊德森.社會支持對身心健康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87,(04):183187.

[6]李輝,朱麗芬,李梅,等.大學生學校適應性研究綜述[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2):125127.

[7]王雁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關系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4,(05):11751177.

[8]陶沙.社會支持與大學生入學適應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3,(05):908909.

[9]錢廣榮.大學新生適應教育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1997,(01):6566.

[10]羅杰,劉振會,張金鐘,等.社會支持對大學新生入學適應的影響:多重中介效應分析[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8(06):101106.

[11]牛端,屈瓊斐,張杰鋒,等.高校學術與學術支持服務對新生學校適應的影響[J].大學教育科學,2016,(02):1016+122.

[12]桓曉龍,于琪.大一新生適應狀況比較分析及其教育對策[J].沈陽醫學院學報,2010,12(04):215218.

猜你喜歡
大學新生社會支持心理壓力
大學新生實驗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問題的案例報告
大學新生英語語音問題及對策
大學新生英語語音問題及對策
社會支持與員工工作滿意度的相關關系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感恩、社會支持與心理幸福感的關系研究
警察心理壓力現狀及應對策略
消防員心理壓力狀況調查
《一課》中教師娜迪亞悲劇形象探析
當代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輔導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