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在學習“四史”教育中應堅持的辯證維度探析

2022-03-07 19:11任新洋馮陽雪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6期
關鍵詞:四史青年教育

任新洋 馮陽雪

摘 要:深化四史教育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四史教育中包含廣大人民群眾不忘來路的深刻認識,振奮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的愛國之情,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砥礪奮斗。當代青年大學生是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見證者,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主力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在深化四史教育中,青年是加強四史學習的重點對象之一。青年應始終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握好個人與國家,理論與實踐,歷史與未來三個辯證維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關鍵詞:青年;“四史”教育;辯證維度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6.074

1 個人與國家:個人理想與國家繁榮相統一

人作為社會的組成物而存在,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青年在“四史”教育中應堅持個人與國家的辯證統一,把個人夢與中國夢有機融合,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相融合。在實現個人理想的同時促進國家繁榮,在國家發展中把握機遇,更好地發展自身。

1.1 個人夢與中國夢有機融合

中國夢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夢想,也是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夢。只有將個人夢與中國夢有機融合,才能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融為一爐,實現休戚與共的血脈聯系。

馬克思說:“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闭底鎳呦騻ゴ髲团d的新時代,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挑戰。青年大學生應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聯系在一起,創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青春華章。人們的理想與所處的時代背景是息息相關的,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理想也會不同。但是每個人的理想都必須以實現社會共同理想為最終目的。當代青年是幸福的一代,擁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廣闊的發展平臺,當代青年是個性鮮明的一代,理想豐富,思想活躍。無論大學生的理想是成為教師、作家、科學家、自由職業者,都應該提升眼界格局,自覺把小我融入國家大我中。作為教師就應該堅持立德樹人的宗旨,為祖國培育英才;作為科學家就應該堅持創新精神,促進國家科技繁榮。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斗。青年大學生要把握好圓夢的時機,不斷汲取知識養分,促進自我發展,把滿腔的報國情懷轉化為實際行動,“自覺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業之中,把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矢志不渝,砥礪奮斗。

1 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相結合

國家與個人的關系即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國家法治離不開每一個人的付出與支持,而個人發展始終離不開國家這一強大的后盾。青年一代要深刻了解到只有國家富強,個人才能有更多的發展機遇,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在革命戰爭時期,無數青年共產黨員為共產主義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為的就是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生的光榮,死的偉大”的劉胡蘭;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建設大潮,為國家奉獻力量,涌現出一批又一批青年勞動模范,“鐵人”王進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無數青年響應黨的號召,下海經商、艱苦創業,撐起民營經濟的一片天,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中,馬克思在中學畢業論文中就表示希望選擇最能為人類謀福利的職業,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目標。

當代青年應繼承學習先輩的愛國情懷,時刻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做出符合國家利益,促進國家發展的行動。青年學生應時刻關心國家發展變化,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將自身的發展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以國家利益為先,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用實際行動投入國家建設中,為國家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2 理論與實踐:理論學習與行為踐履相統一

古語有云“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愈明?!鼻嗄暝凇八氖贰苯逃龑W習中,要堅持學習理論知識與付諸實踐行動相結合。學習知識并不等于做出了行動,在認識轉化為行為的過程中,受到有情感和意志的推動作用。

2.1 學史以啟智

“青年人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把學習作為一種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倍鴼v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四史”就是必修課。啟迪智慧既要學好歷史課程,又要抵制錯誤思想的影響。一方面,青年應從“四史”教育中汲取養分,社會主義發展史承載著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由理論到實踐、由一國到多國的發展脈絡,回顧它的發展歷程才能懂得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然性;中國共產黨史映照出中國共產黨百年以來的風雨歷程,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為什么能的理論基礎;新中國史折射出祖國由剛開始百廢待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劈破斬浪,勇往直前,迎來“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新時代,這是堅定歷史自信的優勢;改革開放史見證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將改革進行到底是時代必然。另一方面,“四史”教育幫助青年廓清理論的謎團,回顧過去的國內外發展大勢,意識形態領域存在錯誤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帶來的危害不可估量。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蘇聯解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思想上全盤否定了蘇聯,進而進一步否認蘇聯共產黨的歷史,造成了意識形態領域的混亂。當今的國際國內形勢更為復雜嚴峻,青年在“四史”教育學習豐富的歷史知識,用正確觀念武裝頭腦,明辨曲折是非,肯定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改革開放史的偉大意義,這是青年正本清源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消極影響和錯誤傾向。

2.2 學史以勵行

學習“四史”不僅要獲得思想的啟迪、情感的豐富、意志的堅定,更重要在于能力的提升,把理論滋養落實到行動上。理論歸根到底是為實踐服務的,回顧我們走過的路,才能更加清晰現在的歷史方位,才能更加堅定地秉持共產主義信念往前走。青年大學生要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推進祖國建設偉大事業,開創新的歷史。歷史是現實的過去,現實是歷史的發展,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藍圖已繪就,奮斗適得其勢。2020年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中國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青年大學生將“四史”知識轉化為業務能力和學習能力,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上下好功夫,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提高學業成績的同時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愛國報國的實際行動,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凝聚全國青年的合力,誠實勞動、艱苦奮斗,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不懈努力,造就擔當時代重任的時代新人。

3 歷史與未來:銘記歷史與創造未來相統一

歷史、現實和未來是相通的。歷史可以映照現實、折射未來,回顧歷史可以預見未來?;仡欀袊伯a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史中的優良經驗,激勵青年不負韶華,為中華民族復興貢獻力量。反思其中的問題和考驗,以史為鑒,堅持走正確的道路。

3.1 從成功中吸取經驗:深刻領會“四史”中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注重總結和運用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黨永葆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法寶。

青年在“四史”學習中,深刻認識“四史”教育中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形成的優良作風。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大優良作風是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作風、與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同其他政黨相區別的顯著標志。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在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中得到了完美呈現。從新民主主義時期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鐵人精神再到改革開放后的抗洪救災、載人航天精神,直到新時代的塞罕壩精神、右玉精神等,都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印證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歷史連接未來,只有對歷史深入思考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是在總結歷史、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基礎上提出的宏偉目標,當代青年在學習歷史正反面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堅定歷史自信,從而堅定“四個自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古為鑒,肩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光明的未來不懈奮斗。

3.2 從失誤中吸取教訓:正確對待“四史”中的重大失誤和艱難曲折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不斷奮斗前行的歷程中,面對多次重大挫折與嚴峻考驗,能夠從容應對,及時糾正錯誤,善于化危機,從失誤中吸取教訓,領導人民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青年在“四史”學習中,要深刻了解黨不斷應對困難,從失誤中吸取教訓的歷。認真學習黨在歷史中經歷的失誤和曲折,汲取經驗教訓。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經歷過三次偉大轉折,八七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堅決糾正了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明確提出了“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論斷實現了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遵義會議反思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糾正了王明博古“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被稱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二次偉大轉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地停止使用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堅決地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作出了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以來,經歷了各種艱難險阻,卻仍然能創造輝煌,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能夠在每一次的挫折與考驗中吸取經驗教訓,這是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的重要法寶。青年學習“四史”要善于把中國共產黨善于從失誤中吸取教訓的優良品質。在新的歷史時期,青年應對困難與挑戰,應該有一往無前的勇氣,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蓄力量。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56:5.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17.

[2]習近平.在慶祝 “ 五一 ” 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429(2).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95:603.

猜你喜歡
四史青年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小主播上微課 團隊員學四史
遇見“四史” 圖說“第一”
隊史連“四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聊齋志異》與前四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