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型發展視野下云南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對策研究
——以文山學院為例

2022-03-13 14:02
文山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應用型畢業生大學生

王 宏

(文山學院 學生處,云南 文山 663099)

伴隨著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2000年以來云南省先后新建一批地方本科院校。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通過合并升格、獨立升格、轉制升格等途徑而成立,從成立之初就肩負著需要轉型發展的歷史使命。同時,我國高校每年的畢業生數量在逐年遞增,龐大的畢業生總量導致勞動力市場競爭的加劇,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就業面臨更大的挑戰。如何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增強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并擺脫就業困境,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的現實目標,是擺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轉型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國家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了引導地方院校向應用型轉變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和推進機制。[1]在轉型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云南省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轉型調整呈現出新的動向,在教學層次由??频奖究铺嵘?,逐步開始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文山學院201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9年成為云南省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示范校。學校明確提出要加快高質量內涵發展步伐,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建成一所“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奮斗目標。文山學院于2009年由師范高等??茖W?!吧尽背蔀槿罩破胀ū究聘咝?,地處集“老少邊窮山戰”為一體的邊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2020年辦學規模得到提升才成為“萬人大學”。作為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改革發展面臨的困難較多,任務艱巨。在國家鼓勵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大背景下,只有明確辦學定位,轉變辦學方式,對教育教學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破解目前的發展困局。圍繞人才培養的中心工作,學校的高質量內涵式轉型發展,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從而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二、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構成要素

就業能力的研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目前并沒有對大學生就業能力概念權威的官方定義。國內外學者對于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研究雖然角度和側重點不同,但是都明確指向大學生在就業求職過程中,為了獲得基本就業機會、維持職業發展及在需要時重新獲得就業,個人具備的知識、技能及各種個性特征的總和。簡而言之,大學生就業能力就是大學生成功就業并維持就業狀態的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構成要素:

(一)就業思維

就業思維是大學生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對就業所體現出來的思考能力、就業態度、就業觀念和就業心態。[2]求職就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能夠對就業有所思考,有強烈的就業愿望、信心和勇氣,是就業成功的第一步。就業思維的引導,能夠讓大學生建立就業理念,樹立正確的就業思想,對面臨的問題思考解決的方案。

(二)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是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核心內容,是就業過程中從事某項工作具備的能力。工作能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在就業中的集中體現,是通過高校教育培養和大學生多年的學習實踐而形成的能力。工作能力包含基礎能力和專業能力,在保證具備通用的基礎能力的同時特別強調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技能。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就業有強烈的行業性和專業性要求,希望大學生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勝任專業領域內的應用性工作。

(三)個人品質

個人品質是大學生經過長期學習、培養、熏陶養成的個性特質總和。[3]與相對大眾化的工作能力相比較,個人品質是差異性的能力,是大學生個性化的知識、素質、條件的個人特質展現,包括性格、氣質、品性、修養、意志、經歷、責任心、上進心、執行力、創造力、適應力等。個人品質是內隱能力和外顯能力的統一,是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在競爭激烈的職場里,有別于他人的差異性能力體現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就業優勢,是獲得用人單位欣賞的關鍵能力。

(四)求職能力

求職能力是就業的具體專項能力,技巧性比較強,能夠讓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完美展示自我并成功就業。相較于中小學的學習經歷,都是通過選拔性考試從學校進入到學校,大學畢業則有所不同,需要跨入社會,面對職業選擇和就業競爭。如何在求職過程中脫穎而出,需要一定的求職技巧和能力,包括自我展示、自我推銷、自我保護、簡歷設計、面試技巧、心理調適、人際交往、團隊合作等。

三、影響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因素

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市場化競爭的趨勢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直接關系到高校的公眾形象和生存發展。[4]高校自身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讓大學生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找到一席之地,在給學校帶來了顯現的辦學效益同時,也能讓學校在高手如林的高等教育、彰顯自身競爭力中找到支撐點。特別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位置和使命,使得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研究可以成為學校實現轉型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突破口。如何凸顯地方辦學特色和優勢,找到關系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影響因素,為將來的辦學定位、專業建設和就業質量提升指明方向,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綜合素質

文山學院作為地方性本科學校,生源主要集中在文山及周邊的曲靖、紅河、昭通地區,目前四個地區的學生總數占比50.85%。2021年,學校普通高考本科計劃招生2130人,實際錄取考生2130人,實際報到2048人,報到率為96.15%。雖然每年的招生計劃都能正常完成,受制于學校辦學層次上的差距,錄取學生的高考分數偏低,學生在進校之初素質基礎就相對薄弱。例如2022年6月,全校全國英語四級考試報考3067人,超過及格線的553人,通過率僅18.03%。隨著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用人單位對人才標準進行重新定位,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標準要求。地方高校大學生由于自我評價不高,缺乏學習與視野狹窄,自學能力、個人表達能力、創新創造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心理調適能力、職場適應能力等與就業相關的綜合素質有所欠缺。

(二)就業觀念

文山學院2022屆畢業生就業意向摸底調查中,將就業方向定位為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學生比率高達90.17%。反觀近幾年的就業意向數據,都反映出畢業生的就業觀念眼高手低,并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大學生對即將面對的就業沒有深入的思考,不了解就業形勢和自己適合的就業方向,沒有進行相對應的職業生涯規劃,片面追求高工資、高待遇、高福利的工作崗位,理想與現實存在的差距較大。就業方向只有城市和“鐵飯碗”單位,而沒有看到就業前景更好的企業和農村基層。對自己估計過高,更多寄希望于來自學校、社會、家庭的幫扶,“等、靠、要”的就業觀念根深蒂固,被動就業、求職懈怠、求職膽怯、選擇性失業成為當前常態。

(三)就業能力培養機制

動手能力差、缺乏實踐經驗,沒有與職場對應的就業能力,成為畢業生求職成功率低的關鍵性因素。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來看,存在重基礎知識、學業知識傳授,輕實踐能力、專業技能培養的問題。課堂教學多采用“填鴨式”“滿堂灌”“一言堂”的方式,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實踐動手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高。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需求滯后,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培養目的。實習實訓作為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教學時間過短,而且時間安排不合理。有的專業安排在最后一學年進行,學生忙于論文撰寫、考研備考、工作面試等畢業季事宜,實踐教學的效果差強人意。沒有將就業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中,對就業能力的培養缺乏系統性和全程性,僅僅只有大一下學期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和面對畢業季少量的就業專題講座。就業能力培養教育效果不明顯,畢業生在求職市場中缺乏競爭力與求職技巧。

(四)就業指導隊伍

文山學院于2020年11月成立創新創業與就業中心,歸屬學生處。各二級學院作為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主體,主要依托輔導員和班主任將就業工作落到實處。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相對年輕化,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化培訓學習,就業實踐經驗也相對缺乏,就業指導專業素養薄弱。就業指導的內容大部分停留在對就業觀念、就業形勢、就業政策、就業流程的解釋層面,而缺乏針對畢業生個體特征的有效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

(五)家庭經濟狀況

由于文山學院地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地方經濟及社會發展水平不高,學生主體上是農村生源或經濟收入偏低的城鎮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不盡人意。2021年9月,學校學生總人數12362人,被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5441人,占比達44.01%,其中的特困生2155人,占比達17.43%。有的貧困生不得不通過勤工助學、兼職打工等來完成學業,使得時間、精力、注意力比較分散,其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就受到限制。家庭經濟困難也造成就業成本拮據,無法承擔諸如校外機構培訓費、外地求職面試差旅費、精美求職材料打印與個人形象包裝等高額支出。讀書無錢難,無錢難讀書,如何面對家庭對教育投資回報的期望,調節生活、學習與就業的心理壓力,都是必須正視的現實問題。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在家庭經濟、成長背景、心理適應、學習生活、人脈關系等方面的特殊性,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就業能力不足的問題也日漸凸現出來,成為就業市場中的弱勢群體。

四、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路和對策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問題關乎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和家庭的需求,更關乎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5]對于轉型發展中的地方高校而言,關系到學校的地位和形象,是學校能夠持續辦學的生命線。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超過千萬,預計1076萬人,畢業生規模、增量均創歷史新高,就業形勢將愈加嚴峻復雜。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在就業市場化競爭的趨勢中,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是實現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的重要評判標準。

(一)在頂層設計中加重對就業的考量

根據《云南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總體目標要求,完善就業與招生計劃聯動機制,通過動態調整將人才培養方向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等各類人才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適應度和滿意度。緊緊圍繞學校提出的“十四五”發展規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全面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主線,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動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取得新的突破。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優化學科布局與開放辦學體系,努力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2]主動適應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辦學方向,在校企校地合作和產教融合中探索“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方式。通過精心做好總體頂層設計,實現高質量的內涵式發展,實現“人才培養顯特色、學生就業有出路、辦學水平見成效、學校聲譽得提升”的良性循環。

(二)以就業為導向構建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學校師范的底色和傳統優勢,圍繞云南省提出的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的要求,提升師范類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能力,著力為文山州地方基礎教育發展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師資力量。增強學校師范類人才培養目標的實效性,促進學校辦學發展和地方教育需求的良性互動。在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實踐中,以需求定產出,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方式,將高校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人才需求密切聯系起來。[4]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產教融合、產研結合,創新“學校+政府+企業”校地校企合作育人方式,探索共建實踐教學基地與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與分析,掌握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就業發展的評價,及時對培養目標、課程結構、教學內容、評價方式、教學方法、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修訂,不斷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畢業生的就業核心競爭能力。

(三)面向地方需求優化學科建設

要以高等教育“一二一”工程建設為契機,以完全學分制改革和專業綜合評價為抓手,在高質量就業導向下強化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建設。專業的調整要緊盯就業市場需求,探索學科專業建設方向與所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的互動機制。在鞏固師范類傳統優勢專業的基礎上,關注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瞄準文山州及周邊地區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優先打造具有地方優勢的特色學科專業。通過以就業為導向優化專業結構,逐步彰顯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使命和辦學定位。努力挖掘地方特色資源,圍繞文山州提出的“中國綠色鋁谷”核心區、以三七為主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山水田園鄉村旅游目、東方電氣風電智能制造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現代農業項目等發展思路,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重點建設與文山州主導產業緊密聯系的材料化學、化學工程、食品科學、生物科學、中藥制藥技術、旅游管理等一批服務區域經濟建設急需的相關專業。打通所在區域與行業的就業渠道,實現學生所學與地方所需相對接,為地方企事業單位輸送應用型技術人才,實現畢業生的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教育目標。

(四)在教學中注重提升就業能力

隨著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一專多能型、綜合應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單位青睞。地方本科院校要有效提升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就必須重視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走專業化、系統化、科學化的培養途徑。通過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增強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拓展性,將就業能力的培養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時側重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融合專業教育、能力培養與綜合素質提高于一體,把擇業觀、生涯規劃、職業發展、就業心理、求職技巧、職場適應、創新創業等教育內容結合起來,將就業能力提升的培養目標內嵌到課程建設中。建立學業導師制對大學生進行一對一全程跟蹤指導,注重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針對性培養方案。幫助他們明確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意義,端正就業態度,樹立職業發展的信心,擴展自主學習和發展的空間。樹立“先就業再擇業”求職觀,引導學生圍繞確立科學的職業目標在學科學習、特長愛好、個性發展、專業技能等方面強化職業素質培養,努力實現社會的需求與自身價值的統一。

(五)逐步完善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

根據上級部門相關政策和文件精神,對就業工作實施“一把手”工程,把就業的各項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進行細化分解,建立“黨政主抓、部門統籌、學院為主、全員參與”的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著力解決制約就業指導與服務中的短板問題,落實“機構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業務精通、素質過硬的就業工作隊伍,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全方位層層落實畢業生就業工作各項工作任務。突出就業創業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加大就業指導、創新創業、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課程建設。整合學生需要、用人單位訴求和學校服務的共通交叉點,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專門的個性化就業服務平臺和信息共享平臺。對困難群體畢業生實行“一生一策”的個性化、精準化動態幫扶。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強化與用人單位、政府職能部門的溝通合作,進一步加大就業市場的開發力度。采取“一條龍”服務標準,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搭建直接交流平臺,從接待入場、信息發布、組織招聘到最終簽訂協議,積極推進就業工作的全方位、全程化的服務體系構建。

猜你喜歡
應用型畢業生大學生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傷心的畢業生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大學生之歌
基于應用型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最“叛逆”的畢業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