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2022-03-16 09:40陳曦何偉
人民論壇 2022年4期
關鍵詞:第二課堂應用型方案

陳曦 何偉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 “三全育人” “第二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我國高等教育建設發展至今,經歷了起步、恢復、質量提升、綜合實力初現到不斷強化等階段,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但該體系大而不強、活力不夠等問題也較為突出。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在學總規模達4183萬人,毛入學率54.4%。在這近三千所高校中,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及高職(??疲┰盒H瞬排囵B的目標是培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而事實上,雖然我國很早就明確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求并開始了相關探索,但這類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仍以沿用、模仿研究型高校為主,導致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等問題。因此,加快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對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建設十分必要,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

以往關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主要關注兩個層面:一是高校整體的培養模式和理念,二是以具體學科為基礎的培養方案設置。而關于“第二課堂”的研究也主要聚焦于建設路徑層面。對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和“第二課堂”的相關文獻梳理可以發現,“第二課堂”模式作為培養“三全育人”理念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模式,其內容設置和管理制度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存在重合。本研究認為,科學完善的“第二課堂”模式不僅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全員協同、全過程保障,而且在培養內容上涵蓋學生發展的各個方面?!暗诙n堂”模式可以成為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可行思路之一,也可作為以往應用型高?!爱a教融合”育人思路的補充。應用型高校應抓住國家推行“第二課堂”建設的有利契機,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當前大部分高校的“第二課堂”建設存在諸如育人形式單一因而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協同不足導致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要想真正實現育人效果尤其是應用型人才培養實效,應對其現有模式進行改革。

閩江學院作為一所應用型高校,始終秉持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思想和理念,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該校通過建設“第二課堂”協同育人體系,力求實現“一二課堂”主動銜接、產教融合的進一步深化,將國家、社會、個體的發展需求與“第二課堂”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為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新思路。因此,本文擬以該校為例,通過剖析其“第二課堂”體系的內容設置與運行邏輯,為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提供思考與借鑒。

基于自身辦學理念,閩江學院的“第二課堂”體系建設將應用型人才培養作為總目標,具體做法包括制定“第二課堂”培養方案、建立全員育人的組織架構、籌劃“第二課堂”具體運行、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平臺、全程保障“第二課堂”教學質量五個方面。如何更好地發揮“第二課堂”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價值和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思考:

第一,“一二課堂”的銜接與協同?!暗谝徽n堂”與“第二課堂”之間關系復雜而多元,多數情況下,后者僅被視作前者補充與延伸,容易帶來對“第二課堂”價值和地位的偏見;加之高校育人實踐愈發重視“第一課堂”,而“第二課堂”教學本身難以真正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的客觀現實,使得無論是育人主體還是受教育的學生都更傾向于將時間精力投入到“第一課堂”中,本應在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的“第二課堂”在社會認知和現實中不斷被邊緣化。因此,厘清一二課堂之間的關系,做好二者的銜接與協同,對于提升育人效果至關重要。以閩江學院為例,將“第一課堂”專業教育和“第二課堂”素質教育寫入培養方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反向促進社會對于“第二課堂”教育的重視,另一方面還可以在形式上通過學分修習的方式、內容上通過課程設計的方式將二者銜接,在保障學生參與度的同時,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事實上,目前將“第二課堂”教育寫入培養方案的探索實踐在全國高校中并非多數。在應用型高?!暗诙n堂”建設實踐中,閩江學院已經完成的前期研判與試行的培養方案可以為一些高校提供有益借鑒。

第二,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發展與培養方案剛性要求之間的矛盾。研究過程中發現上文提到的培養方案修訂也可能帶來其他問題。比如,以往學生參加各類素質教育活動主要依據自愿的原則,由于一二課堂之間時間分配的矛盾、個性化成長需求難以滿足、個體的個性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第二課堂”參與度不高。將“第二課堂”教育寫入培養方案意味著學生必須完成培養方案中的學分要求,表面上看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但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是,“第二課堂”的育人初衷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中心,尊重學生自身特點和興趣、進行個性化培養等是其基本要求。將“第二課堂”寫入培養方案讓所有學生必須參加,這種剛性需求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自主性是否存在矛盾?如何緩和這種個性化發展與剛性要求之間的矛盾?在未來采用這種方式進行“第二課堂”建設的高校,如果僅能完成形式上的培養方案設置,但未能在“第二課堂”教學內容方面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權,或教學內容無法真正吸引學生,可能會產生與“第二課堂”育人目標相悖的結果,這是在未來探索實踐中需要納入考慮的問題之一。

第三,將“三全育人”理念轉化為量化目標的合理性?!暗诙n堂”育人體系是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進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實踐探索,最終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諸多學校嘗試將這一抽象的理念和目標量化為可記錄、可測量、可分析的明確指標,以解決“第二課堂”活動難以記錄、過程質量評估缺乏統一標準等問題。誠然這種量化的方法更易于實際操作,但是這一方案或路徑是否與人才培養的目標最為契合、是否會帶來其他有悖育人初衷的問題比如“唯積分論”等,仍有待進一步討論。

總的來說,科學完善的“第二課堂”體系可以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途徑之一,能夠在育人體系中加強產業發展與學生培養的聯系,通過培養方案設置提高應用型實踐教育在培養過程中的地位等,但是這一體系的統籌和規劃只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路徑之一,后續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更為完善的培養體系。

(作者分別為閩江學院黨委副書記,研究員;閩江學院創新創業創造學院常務副院長,博士,副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產教協同育人項目“基于第二課堂+AI環境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改革研究”(項目編號 :201801192032)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趙俊芳、劉玲:《我國高等教育70年盤點及未來發展建議》,《現代教育管理》,2020年第4期。

②張君:《協同育人視域下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創新研究》,《教育與職業》,2020年第19期。

③湯正華、周澤民、張兵:《要素融合:高質量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關鍵之策》,《江蘇高教》,2020年第5期。

責編/賈娜 美編/王夢雅

3175501908297

猜你喜歡
第二課堂應用型方案
OBE模式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泛聯盟式應用型本科產業學院運行模式
爛臉了急救方案
“第二課堂”課程化建設路徑探究
解決方案和折中方案
產業教授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現路徑
01—02合刊
劉彥軍:我國應用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與展望
高職院校第二課堂學分認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成長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