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豬瘟形勢下豬場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2022-03-16 05:00黃志文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農業農村局341800
獸醫導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種豬養豬場豬瘟

黃志文/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農業農村局 341800

自2018年8 月以來,隨著非洲豬瘟的暴發,給我國的生豬養殖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這種烈性傳染疾病一旦患病,治愈率基本為0,在這種嚴峻形勢之下,提高生物安全的管理迫在眉睫。生物安全就是防止傳染性疾病在固定區域、固定畜群之間傳播而采取的相關措施。生物安全管理是防控非洲豬瘟的行之有效的辦法。針對于非洲豬瘟的防控所采取的生物安全管理辦法不外乎兩個方面:第一是防止外部生物、人員攜帶病毒進入養殖場;第二是通過嚴格控制和相關措施,防止和降低場內病毒的傳播。隨著病毒的不斷變化和對環境的強適應性,與之相對應的生物安全措施也要日新月異、不斷更新。

1 非洲豬瘟的傳播特點

非洲豬瘟具有高傳染性,發病迅速兇猛,病的癥狀大多體現為呼吸困難和發熱,有些病豬會出現咳嗽、口鼻分泌出膿性分泌物的癥狀。非洲豬瘟病與普通的豬瘟病在臨床癥狀上有很大的相似性,若想確診非洲豬瘟病只有通過實驗室進行化驗分析判斷。這種病一旦暴發,便會極大的打擊生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導致許多生豬養殖戶經營困難甚至破產,直接影響人們的日常需求和社會的穩定發展。非洲豬瘟病的傳播途徑有以下幾種。(1)生豬與患非洲豬瘟病的豬、運輸車輛,甚至是運輸人員直接接觸便極有可能感染非洲豬瘟病。在生豬的運輸過程當中,運輸車輛和運輸人員由于長期從事這項工作,大量接觸不同的養殖場和生豬,有可能會攜帶非洲豬瘟病毒,如果在交接過程當中沒有對其進行徹底的消毒,那么非洲豬瘟病毒可能會被帶入生豬養殖場內,造成非洲豬瘟疾病的暴發。(2)通過對生豬投喂餐廚余物導致生豬感染疫病。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大部分的生豬養殖過程當中都存在投喂餐廚余物的習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生豬的養殖成本,同時也能對部分餐廚余物進行回收利用,可是餐廚余物中非常有可能攜帶非洲豬瘟病毒,一旦暴發非洲豬瘟,后果不堪設想,千萬不能為了一些小利而得不償失。(3)不同地區之間調運生豬或生豬產品也會導致非洲豬瘟疫情的暴發。我國有關于動物疫病管理規范中有明確的規定,生豬或生豬制品在調離本區域之前,一定要經過檢驗檢疫部門的檢疫。但是在實際的調運過程當中,某些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工作散漫,玩忽職守,沒有認真進行檢疫甚至是根本沒有檢疫。更有甚者,有些人員竟然偽造合格證明,這便給非洲豬瘟的流行和暴發以可乘之機。

2 生豬養殖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

2.1 引種不合理引種的渠道不規范不統一,從不同的豬場引進不同批次的種豬,使得豬場環境復雜化,會導致豬場當中呼吸道綜合癥、繼發性及混合感染的疾病增多;對于種豬的引進一定要重點觀注引進豬場的疾病狀況,其中比較直觀有效的方法是對免疫程序和藥物保健程序進行分析。當藥物保健程序過密,施用藥量過大,藥物種類繁多時,說明此養殖場環境復雜、病原耐藥性強,不適宜引種。

2.2 公共安全措施缺位生產管理松散,沒有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制度。對外來人員及車輛把控不嚴格、消毒不徹底,增加了疫病傳播的風險;人員培訓管理不規范,飼養員工作不到位、責任感不強,遇到突發情況不會處理,甚至有些飼養員有串豬舍的現象,對豬舍的安全管理帶來很大隱患。

2.3 用藥不科學技術員能力欠缺、疏于管理,不能夠做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平時預防不重視,不全面,一旦出現豬發病時,就大量使用抗生素和退熱藥物,還有的使用未經批準的疫苗,造成應激和免疫性麻痹,導致耐藥性。經過調查,有相當比例的豬場存在盲目性的亂用藥及大劑量使用抗生素、消毒藥,增加病毒產生耐藥性,應當予以重視。

3 養豬場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入場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是所有疫病傳播的基礎條件,同時這也是一種成本低效果好的控制措施。尤其是面對我國當前豬豬疫情反復肆虐的大背景下,大力加強養豬場生物安全管理正規化建設,控制污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對于控制和消除非洲豬瘟疫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養豬場生物安全是指能夠甄別危害養豬場生產的風險點,通過科學全面的手段和管理方法,防止病毒的侵擾、阻斷病毒的傳播,從而能夠確保養豬場健康穩定的發展。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點:維護生豬的健康、防止病菌的侵襲和傳播、盡量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技術服務水平、增加養豬場的收益、降低日常管理經營成本等。養豬場的生物安全涉及到多個方面,如場址的選擇、周邊環境的控制、種群的健康管理、飼養員的培訓和教育、衛生防疫消毒措施、藥物管理、污染物處理、及免疫檢測等等。

3.1 養豬場地址的選擇場址的選擇首先要符合當地的發展和規劃要求。要盡量遠離車站、公路、機場、園區等正在規劃或即將規劃的重要項目地點,以免受到征地政策的影響。養豬場周邊的地理環境包括天然的自然環境和交通人文環境,要在選址之前考慮到周邊環境對養豬場的影響,盡量保持周邊環境清新健康。養豬場在選址時應選擇距離水源地、人民居住區、農貿市場、交通主道、河流、其他養殖場、生豬屠宰場,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1km 以上,周圍環境最適宜為樹林或者是田地,這種環境可以有效的消化養豬場的糞污,并且地勢平坦。應每年對養豬場周邊的環境進行評估檢測,時刻了解周邊的生物環境風險,并且根據查找到的風險點有針對性地科學地制定合理的措施。

3.2 豬場建設前的規劃養豬場的規劃是關系到整個養殖場能否健康運行的基礎所在,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國外多數先進的生豬養殖場在建設之前就已經進行了詳細周密的規劃,對周邊環境及后續的環境發展進行了全面評估,這樣在豬舍建成之后就可以按照計劃順利的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避免了許多因為場地環境和人員等因素難以協調,甚至造成浪費的現象發生。而反觀我國國內的豬舍建造之前往往忽略了周密細致規劃的這一過程,導致在養殖過程當中發現種種問題,甚至有可能推倒重重建,嚴重阻礙了生產的健康運行。

3.3 加強人員的管理首先要強化管理組織的建設。最好能夠成立生物安全體系管理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并且能夠定期召開會議和培訓,及時的檢查督導,確保生物安全規程落實到位。嚴禁外來人員進入豬場,如特殊情況需進入場內的,必須經過隔離、淋浴、更換工作服、進行全面的殺菌消毒的過程,并且要貫徹執行外來人員參觀豬舍進行3d 以上隔離的要求。內部的飼養人員和管理人員也不能隨意出入其他豬場,不能將外部的豬或者是豬類產品帶入豬場。要將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的生活區和飼養區嚴格分開,在生活區進入飼養區之前要經過嚴格的淋浴、換裝和消毒程序。同時生產區人員在工作時要做到先健康豬群然后發病豬群,先小齡豬群后成年豬群,先清潔區后污染區的順序進行。

3.4 規范污物的處理豬場內產生的污物一般包括糞便、廢水、餐廚余垃圾、醫療廢物以及患病死豬等。

3.4.1 病死豬的處理方法豬場內產生的死豬、死胎以及胎盤嚴禁出售和隨意丟棄,來及時的集中消毒處理并在指定位置深埋,或者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技術要求引進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進行無害化處理。

3.4.2 糞污處理方法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糞便和污水的相關處理應該按照國家規定的要求,符合國家環保相關規范,對于水泡糞或者是干清糞可以選擇使用干濕分離機進行處理。干糞可以作為有機肥料,也可以在堆糞場通過生物發酵的方式發酵處理。廢液應該在沉淀池沉淀之后,達到相關排放標準之后才可排放。

3.4.3 餐廚余垃圾以及醫療廢棄物的處理方法非洲豬瘟病毒的潛伏期一般有5~15d,并且可以通過未完全煮熟或加工不充分的豬肉制品進行傳播,所以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的餐廚余垃圾有可能會產生二次傳播。因此要嚴格防止餐廚余垃圾和外來食物進入豬場養殖區。禁止投喂餐廚泔水或者含有血清、血液的豬飼料。醫療廢棄物和其他的生活垃圾應該集中在固定位置進行存放,并且要盡快清理并進行場所的徹底消毒。

3.5 重視引進豬的隔離工作最好能夠實現自繁自養,如果必須引進優良種豬,首先要對種豬的豬場進行考察調研,嚴禁從疫區引進種豬,并且引進的種豬應該提供《動物防疫合格證》。引進的種豬必須隔離飼養45d 以上,如健康無發病癥狀才可引入豬舍進行混群飼養。在隔離期飼養時,專人進行管理,并且人員以及隔離養過程當中產生的廢棄物嚴禁進入正常飼養區。如種豬在隔離期發病,要及時的向當地獸醫防疫部門進行報告,同時,要立即做好控制污染源、阻隔傳播渠道的工作,并配合主管部門進行疫情的溯源和消殺處理工作。

3.6 嚴格執行消毒制度消毒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是控制病毒傳播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第一要明確消毒的對象,然后才能根據不同的對象選用不同的消毒藥劑和消毒方法,同時也要注意是否能夠有效的殺滅常見的病原菌,能否和清潔劑同時使用,最佳的使用配比、最佳的使用溫度是多少,當地的水質是否影響殺毒劑使用效果等問題。主場外圍最少每兩個月消毒一次,消毒后換下來的服裝和鞋靴要在指定位置經過臭氧或熏蒸處理后才能再次使用。出廠內部應根據養殖情況在轉群后進行及時的徹底消毒。

猜你喜歡
種豬養豬場豬瘟
非洲豬瘟防控形勢及防范措施
2022年中國種豬信息網全年計劃
非洲豬瘟對菲律賓已造成1350億比索的損失
部分地區種豬跌破2000元/頭
天邦股份種豬事業部
非洲豬瘟常態下豬場建設的12345
規模養豬場必備防疫條件及操作規程分析
2020年種豬進口或創歷史新高
豬瘟疫苗在豬瘟防治上的應用技術
病死豬處理行為的政府與養豬場戶進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