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紅葉李大苗栽植管理技術

2022-03-16 12:07張鵬飛
農村實用技術 2022年3期
關鍵詞:起苗紅葉成活率

張鵬飛

(甘肅天水秦州區林業和草原局,甘肅 天水 741000)

紅葉李大苗種植栽培相對于其它植物較為復雜,其干形優美、枝葉俱紅,同時具有耐寒與耐旱特性,能夠在苗圃規劃中得到充分應用。通過簡要分析其特征習性,可以為栽植與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參考,有利于明確相關技術實施方法,為后續進一步開展紅葉李大苗種植與栽培活動打下堅實基礎。

1 紅葉李大苗特征習性簡析

1.1 形態特征

紅葉李屬于薔薇科李屬落葉型喬木、灌木,其顏色較為艷麗,同時在各個生長季節均能夠保持紅色外觀,在凸顯苗圃觀賞作用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屬于優良彩葉樹種類型。同時,紅葉李干形優美、存活率較高,具有耐寒與耐旱的基礎特性,能夠適應多種不同類型的土壤環境,因此在園林綠化方面也得到了廣泛推行。通過采取科學培育措施,紅葉李能夠形成高干小喬木或球形灌木,這兩種類型培育難度較低,能夠在經濟性方面取得良好優勢[1]。紅葉李大苗的枝葉與果實均為暗紅色,葉片形狀通常為橢圓形或倒卵形,存在較為顯著的鋸齒。開花后通常為單朵,部分情況下可能會開2~3朵,果實為球性,具有良好的辨識特征。

1.2 生態習性

紅葉李大苗的生態習性存在多元化特征,其喜愛陽光并且在郁閉狀態下會出現葉面顏色淡化的情況。對于環境溫度,紅葉李大苗通常在溫暖潮濕的區域生長速率較快,對于寒冷的耐性相對普通,但能夠耐受高濕度環境。同時,該植物可以在粘性土壤環境中進行生長,根系深度較淺,同時樹冠直立性長枝數量多,能夠萌生大量枝條。紅葉李大苗的開花時期一般位于3月份,在月底開花數量較多。在進入11月后,紅葉李大苗的大部分枝葉將會脫落,代表其進入冬季周期。

2 栽植技術研究

2.1 地區準備

在栽植紅葉李大苗的過程中,應當首先從地區準備入手,確保其能夠符合相關種植條件,最大限度提高成活率。通常情況下,紅葉李大苗種植區域應當選擇地勢相對平坦、土壤肥力優秀、灌排水便捷的位置,盡可能規避未經過耕作處理或剛剛完成紅葉李樹種植的回茬地。同時,也應當檢查土地的含沙量情況,避免選擇含沙量過高的地區進行栽植。在正式開始栽植前,首先需要對目標地區進行翻耕處理。翻耕可分為兩次,首次深度為40cm、第二次深度為20~30cm。在翻耕過程中,還需要施放基肥,并對土壤環境進行消毒處理,實現防范病害的目標?;士砂凑彰?67m2施放腐熟農家肥4000kg進行操作,并加入正常含量的硝酸磷鉀,保證其肥力能夠達到基礎標準[2]。在消毒過程中,可采用磷酸亞鐵或生石灰完成操作,確?;逝c消毒用劑能夠與土壤實現均勻混合的目標,達到理想栽植地區處理效果。

2.2 確保成活

在栽植過程中,為確保成活率能夠符合實際需求,避免出現嚴重經濟損失,應當重視成活處理工作,保證其能夠落實相關原則,提高整體成活率。例如,紅葉李大苗常規情況下能夠在春秋兩個季節進行栽種,但在實踐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短時間內枯萎的情況。導致此類問題的原因分為兩種,第一為苗木問題。若采用留床苗進行種植,由于紅葉李主根系較為粗壯同時須根數量少,因此在起苗過程中容易出現水分吸收不足的情況。在苗木進入發葉抽枝階段后,在葉面蒸騰效應影響下,紅葉李大苗便會出現水分失衡等問題,最終導致枯萎情況出現。同時,若未科學進行修枝去葉處理,也會導致枯萎現象產生。這是由于紅葉李大苗屬于枝繁葉茂的植物類型,若根系水分未能達到蒸騰效應下的平衡標準,便會進一步引發失衡問題,導致枯萎現象產生。因此,在栽植過程中,應當遵循兩個基礎原則,確保成活率能夠符合實際需求。第一原則為保證苗木類型為移植培育用大苗。此類苗木須根較為密集,因此能夠吸收大量水分,保證后續植物能夠在蒸騰效應下維持基礎平衡,有效避免枯萎現象產生。第二原則為在苗木栽植前進行修枝去葉處理,通過此類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蒸騰效應,進而使苗木維持水分平衡狀態,達到成活目標。

2.3 科學修剪

在紅葉李大苗種植前,需要進行科學修剪處理,確保其成活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此類修剪活動需要針對較為密集的主枝與側枝進行處理,通過在生長階段完成修剪流程,可以為后續進一步整形提供基礎條件。在修剪過程中,可以首先從側枝入手,確保樹冠區域能夠獲得充足的光源與氧氣供應。同時,生長速率過高的主側枝也需要進行短截,總長度可設置為原長度的三分之一,確保觀賞價值能夠得到保護[3]。在去葉階段,需要保證葉量高于原有三分之二,在此基礎上降低養分消耗,提高基礎成活率。

2.4 起苗處理

在氣象條件較為干燥的情況下,應當在起苗階段前3天進行澆水。起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起土或修土球等情況,因此需要采取科學應對措施,確保起苗效果達到最佳標準。土球大小可以根據實際苗木地徑進行處理,通常為4~5倍左右。厚度則應當根據苗木主根與側根分布情況進行規劃,保證起苗操作能夠正常進行,避免傷害基礎根系。部分較為粗大的主枝可采用工具進行截斷,并保證切口處于平滑狀態。必要情況下,可利用泥漿進行保護,避免出現感染導致病害問題出現。

2.5 打穴操作

在栽種過程中,部分土壤濕度級別較高或存在嚴重板結現象的情況下,應當在栽植開始前的冬季進行打穴處理,使表面土壤與內部土壤能夠達到充分凍結效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同時也能夠使土塊破碎概率提升,為大苗栽種打下堅實基礎。部分剛剛完成整理或疏松的地塊區域,可以提前進行打穴操作。這一流程的實際深度與寬度應當預留30cm余量,并保證大苗土球可以充分接觸土壤區域,避免出現縫隙導致失水問題出現。在打穴過程中,還需要對表面土壤與內部土壤進行分離,并針對雜質進行清除,保證打穴效果達到理想標準。

2.6 栽植處理

在栽植過程中,紅葉李大苗應當保證能夠隨時進行起苗與處理操作,并嚴格按照規范流程進行栽植,提高整體存活率。首先,需要進行混合土填充處理。這一流程應當在樹穴底部區域填入表面土壤,部分情況下也可采用肥料混合土壤,使其厚度能夠達到10cm。在混合土壤表面,應當覆蓋打碎的表土,避免大苗根系直接接觸土壤導致燒根情況出現。隨后,需要將大苗放入樹穴中央,并保證其方向與標注位置保持一致狀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為紅葉李大苗生長提供指引方向,使其生長速率得到提升,并增強樹葉的色澤感。栽植深度需要保持一致,避免出現偏差問題。在完成混合土填充后,便需要進行土壤回填。這一流程需要從表面土壤開始,隨后填充內部土壤。在填充過程中需要隨時踩實,若條件允許可以利用鐵鍬進行操作,使土球與土壤的接觸密度得到提升[4]。在完成回填后,便可開始澆定根水。這一流程應當在填土操作完成后立即開展,水量應當根據土球實際透水效果進行靈活調整,保持水分不滲透即可達成目標。最后,需要進行覆土定根與支撐處理。覆土可以有效固定土球,防止出現位移搖動問題。支撐可采用網狀或基部兩種方式進行,針對紅葉李大苗可利用基部支撐進行操作,使其穩定性得到有效提升,實現理想栽植目標。

3 管理技術研究

3.1 澆水管理

在管理過程中,應當從水肥層面出發,確保紅葉李大苗能夠達到理想管理效果,提高成活率并降低病蟲害出現可能性。在春季或秋季進行移植的紅葉李大苗,澆水操作應當保持10天1次透水的頻率。在澆水過程中,需要等待水源干透后展開覆土處理。春季栽植除常規澆水外,還需要在干旱條件下進行補水,避免出現水分平衡性問題。在次年早春前,應當展開1次透水處理,時間可選擇地面溫度上升或樹體萌芽階段,盡可能實現補水效果,并降低地面溫度,減少對養分的損耗。

3.2 蟲害管理

病蟲害防治屬于管理技術中較為關鍵的影響部分,通常情況下紅葉李大苗抗病表現優秀,病害發生率相對較低,同時嚴重性小。最為常見的問題主要以蟲害為主,包括黃刺蛾、扁刺蛾等。黃刺蛾屬于危害較大的蟲害之一,其經常發生在6月上旬階段,次代幼蟲在8月上旬成長。在這一階段,幼蟲主要聚集在紅葉李大苗的葉面區域,在成長后逐漸分散至各個位置,最終導致紅葉李大苗葉面損害嚴重。針對此類蟲害進行防治時,應當在冬季進行修剪,及時消滅蟲繭,并采用90%濃度敵百蟲800倍稀釋進行噴灑,達到全面殺滅的目標。

3.3 整形管理

整形處理同樣屬于管理技術中較為關鍵的部分之一,針對紅葉李大苗進行整形通常在栽植成活后次年開展。最佳整形季節為春季與冬季,整體消耗時間周期為1~2年。在整形期間,應當結合施肥處理操作,確保整體表現能夠達到最佳水準。整形的主要目標為降低風倒出現概率,并提高樹形美感,強化葉面色澤。春季整形操作通常在萌芽后進行,主要針對主干與側枝表面萌生的密芽進行處理。處理階段需要保證樹冠葉子分布處于均勻狀態。冬季整形則應當在紅葉李大苗完全停止生長后開展,主要針對偏冠枝條與密集、枯萎枝條進行。同時,還需要對存在病蟲害的枝條或基部位置萌生的枝條進行處理,保證其長度處于合適狀態,提高外表美觀度。完成修剪的枝條需要利用凡士林或紅泥漿進行覆蓋,降低感染問題出現概率,實現理想整形目標。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深入分析紅葉李大苗栽植與管理技術,可以為后續進一步展開規劃與栽植提供重要參考,有利于提高基礎成活率,并強化外表美觀程度,實現理想設計目標。

猜你喜歡
起苗紅葉成活率
姚紅葉
葉拽:一片“紅葉”帶富一方百姓
提高保育仔豬成活率的飼養管理要點
秋日賞紅葉
提高酸棗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特色農業“順地”起苗——“讓什么樣的地產什么樣的糧”
植樹造林苗木的起苗和選苗技術分析
提高果樹成活率的方法探析
淺談如何提高新栽蜜柚幼樹成活率
植樹造林苗木的起苗和選苗技術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