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2022-03-16 12:07
農村實用技術 2022年3期
關鍵詞:二化螟稻瘟病防治效果

楊 杰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貴州 遵義 5643000)

1 水稻種植病蟲害防治現狀

水稻生產是我國農業種植的重要組成部分,雜交水稻的出現更是滿足了上億人對于食物的需求。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病蟲害問題極為常見,水稻災害問題不僅會影響到水稻的種植產量,還會影響到水稻的品質。直至今日,有記載水稻病蟲害種類已經超過了百種,只有針對病蟲害問題合理開展防治工作,才能夠將病蟲害所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諸如稻瘟病、稻飛虱等一系列病蟲往往會在大災年份導致水稻的巨量減產。對于水稻種植工作而言,蟲災問題往往更重于病害,因此必須根據地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病蟲害分析,以此來達到減少病蟲害的目的。

若地區出現水稻單產偏低的情況,則大概率便是受到了病蟲害的影響。例如在早春受倒春寒的影響,水稻立枯病加重發生。而在晚稻灌漿階段,如果遇到了多雨天氣將有可能導致穗頸瘟等問題的發生,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稻田絕收的情況。近些年我國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通過對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研究并不斷優化現有的病蟲害防治方法,能夠在發現病蟲害問題后及時控制病蟲害的進一步爆發。但是個別種植人員卻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缺陷,沒有認識到病蟲害防治工作永遠是預防重于治療,因為預防能夠避免病蟲害出現爆發的情況,進而將病蟲害所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而個別種植人員卻會忽視前期預防工作開展,因此必須加強水稻種植人員對于病蟲害問題的認知,以此來提高水稻種植質量。另外很多種植人員還存在過于依賴農藥防治的情況,只有結合實際需求找到適合的防治方法,才能夠實現對病蟲害問題的有效控制[1]。

2 水稻病蟲害防治類型分析

2.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通??梢栽谙x害預防中發揮出非常良好的作用,例如通過燈光誘殺的方式能夠有效降低蟲害所帶來的影響。即借助昆蟲趨光性來實現防治。物理防治將會突破傳統防治的桎梏,因為無需利用農藥噴灑,所以物理防治并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物理防治還可以與其他防治方法想配合,進一步提高防治效果。所以為了保證物理防治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需要針對物理防治技術進行全面推廣。

2.2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水稻種植階段相對較為常見的一種病蟲害防治方法,在開展防治工作時,應該始終注意貫徹統防統治,堅持預防為主的防治原則,在水稻病蟲害剛好達到防治指標時即施藥,以此來讓防治效果達到最佳。通常情況下,蟲害防治工作應該開展在3齡幼蟲之前,若選擇利用化學藥劑進行病蟲害防治,應該盡量作為一藥多治,這樣便可以通過統一用藥來避免出現大規模重復施藥的情況發生。在此之前,還可以利用拌種操作來有效降低病蟲害所帶來的危害[2]。例如惡苗病、稻瘟病等病害就可以利用拌種來降低發病率。對于水稻種植而言,防治對象的不同意味著施藥方法需要改變,如稻飛虱多生活在水稻稻樁基部,在防治時應盡量噴到稻樁基部,提高防治效果。所以在采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時,要注意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藥劑,否則便會因為毒殺天敵而降低防治質量并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

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指的是利用害蟲天敵來營造出不適合害蟲的活動環境,工廠化的飼養將會讓害蟲天敵對農作物的影響降至最低。害蟲天敵釋放到田間之后將會讓害蟲數量得到控制。在此期間,還可以采用生物類農藥如阿維菌素等來進行病蟲害處理。通過采用性信息素干擾的方式能夠影響到害蟲的正常交配,并降低害蟲繁殖率,若能夠將各適當的病蟲害防治方法相結合,就能夠讓水稻在適合的環境下健康快速生長,進而有效降低病蟲害防治所帶來的影響。

3 水稻綜合防治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3.1 種植人員素質問題

就目前而言,種植人員素質問題是病蟲害防治期間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水稻種植人員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的情況,這也制約了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的進一步提高。若在水稻種植期間始終按照以往經驗來開展相關防治工作,就有可能令害蟲產生抗藥性,進而為病蟲害問題的爆發留下隱患[3]。

為了全面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就應該從種植人員的素質層面入手。通過提高種植人員的個人素質,能夠讓種植人員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認知得到進一步提高。病蟲害防治工作并不是一項簡單的重復性工作,只有結合實際情況來找出適當的防治方案,才能夠有效提高防治效果。種植人員素質在提高時需要注意兩方面問題,即病蟲害認知問題與專業素養問題,病蟲害認知的提高意味著種植人員對病蟲害防治重視程度的上升,而專業素養的提高則能夠讓種植人員順利發現水稻病蟲害的問題所在,并找出適當的病蟲害防治方法。為了提高種植人員素質,應該在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治推廣的同時全面開辟種植試驗點,通過試驗點種植可以為周圍水稻種植戶提供防治案例,直觀感受到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可以通過下鄉幫扶的方式來針對性解決水稻病蟲害防治問題,降低病蟲害所帶來的影響。

3.2 政府扶持力度問題

病蟲害防治是水稻種植階段必須重視的關鍵性問題,由于不同地區的水稻種植情況各不相同,所以水稻病蟲害防治政策推廣存在極為明顯的差異性,這也制約了病蟲害防治力度的提高。若病蟲害防治缺少政府相關部門的介入,就容易導致種植人員面對病蟲害問題出現準備不足的情況。由于水稻病蟲害問題的蔓延速度極快,因此在發生病蟲害問題之后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導致病蟲害的發生在短時間內快速加重,進而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

為了讓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得以更好的進行,植保部門應該積極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將信息及時發到各級部門,及時得到領導的重視。通過加強政府扶持的方式來讓病蟲害防治工作得以更好的落實。在此期間,應該充分認知統防統治的重要性,通過將統防統治作為病蟲害防治的基礎工作,能夠讓水稻種植質量得到保障。統防統治可以讓水稻病蟲害防治變得更加簡單,統防統治配合扶持獎勵政策能夠讓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變得更加順利。在此期間,還可以在統防統治扶持補貼項目的基礎上擴大補貼范圍,并開展補貼試點工作,以此來推廣新技術、新藥劑等防治方法的全面推廣,進而促進地區水稻種植工作的生態安全性[4]。

4 常見病蟲害防治對策分析

4.1 稻瘟病防治

稻瘟病是水稻常見病害之一,我國每年因為稻瘟病所損失的水稻產量約為10億kg,在發生稻瘟病之后若沒有及時開展防治,就會導致水稻出現大量死亡,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饑荒。在播種結束后,應該及時開展水稻監測工作,以此來了解病害流行情況。播種之前應該注意開展種子消毒工作,以此來控制初染病源,諸如強氯精等藥劑便可以有效提高水稻抗病害的能力。在選擇水稻品種時,應該注意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水稻品種選擇是最為經濟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方法。近些年隨著分子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已經有了近百個抗稻瘟病點位,采用稻瘟病抗性基因來進行育種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規防治方法[5]。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地區仍然沿用著藥劑防治的處理方法,若在種植階段發現急性型病斑,應及時開展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施藥之后6h內遇到降雨,則要通過補施藥液的方式來提高防治效果。

4.2 二化螟防治

螟蟲是水稻種植期間的典型常見蟲害問題,種植戶通常會選擇農業、生物、化學防治的方法來降低螟蟲所帶來的危害。諸如殺蟲單、三唑磷等農藥對螟蟲的傷害性極強,但若是長期大量使用農藥,則會在影響環境同時大幅提高螟蟲的抗藥性。所以必須結合地區需求來合理選擇防治方法,以此來降低二化螟的影響。學者李寬等人針對水稻二化螟開展了五種藥劑的在不同區域的防效試驗,最終發現了不同藥劑在不同地域中的試驗效果存在明顯差異。所以在使用化學藥劑防治二化螟時,應該結合當地的主要藥劑使用情況來選擇適合的防治藥劑。對于二化螟防治而言,化學防治可以適當輔以農業、生物防治來進一步提高防治效果,通過深耕、雜草處理能夠減少二化螟的越冬蟲源基數,而利用赤眼蜂、青蛙等天敵生物則能夠讓防治效果變得更好[6]。但在使用生物防治時,則必須重點關注赤眼蜂的放蜂時間,在成蟲羽化、產卵期放蜂能夠讓生物防治達到最佳效果。在面對病蟲害問題時,合理選擇方式方法能夠讓防治工作的開展變得更加簡單。

5 結語

總而言之,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的開展是保證水稻產量的關鍵,通過對水稻病蟲害防治進行分析能夠讓防治效果得到顯著提升。相信隨著更多人了解到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病蟲害問題對水稻造成的影響一定會越來越小。而在未來,有關人員應當認識到水稻病蟲害產生的原因,并采取相關措施,實現對病蟲害的預防,在降低發生率的同時,保證其一旦發生便可得到良好解決。

猜你喜歡
二化螟稻瘟病防治效果
不同形態指標用于二化螟幼蟲齡期劃分的研究
用料不當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應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評價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選基因
20%啶蟲脒可溶液劑對蘋果繡線菊蚜防治效果
稻蝦共作模式對稻田二化螟的影響
省農委召開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術現場培訓會
生物綠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應用與示范
幾種藥劑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試驗
縮宮素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產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