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經濟責任審計

2022-03-17 00:26馬維娟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6期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內部控制企業

馬維娟

摘要: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是企業為解決企業中存在的法人管理模式的風險問題,起到平衡經營者的機制。目前,我國的企業經濟責任審計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研究探討。文章采用內部控制的程序,有效地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并將結果進行運用,發現企業內部管理的問題,同時也對經濟責任審計本身的問題進行分析,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內部控制;企業;經濟責任審計

內部控制,是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共同進行并相互配合實施,對企業制定的規定時間內的控制措施是否達標的情況采取措施的一系列活動。其內部的控制措施包括企業內部環境、風險環境評估、領導與員工間的溝通交流,員工與領導之間互相監督檢查等內部控制的五大要素。經濟責任審計則是外部或內部組織的對企業法人代表或經營承包人在任期間應負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審計。重點是區分職責范圍以及在相應單位、部門負有的經濟責任,為紀檢監察部門、人事組織部門提供干部任用考核、處置,或者為經營合同的兌現提供參考依據。

一、內部控制與經濟責任審計的聯系

內部控制是為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的必要措施之一,通過對企業采用制度優化、措施改進、組織優化、人員積極,以及經濟手段的方式,達到企業經濟管理有效的目的。而經濟責任審計分為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從內部控制入手的經濟責任審計,必然是對企業長期保持健康良好的發展狀態是十分必要的。為此,其主要的聯系點有以下兩方面:

(一)內部控制是實施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活動行之有效的工具

對企業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活動,通常采取的手法包括員工詢問、資料審查、文件調閱、問卷調查等方式,這些方式正是內部控制的一種手法。另外,內部控制包含著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策略,而經濟責任審計也同樣采取審計前、審計中以及審計后的評價,為此,對企業經濟責任審計采用內部控制的方式進行,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二)內部控制是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的重要環節

企業內部控制的結果可以作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評價的參考內容。經濟責任審計與企業內部控制之間在一些方面具有一致性特點。例如企業管理者的遵紀守法行為,規章制度的執行方面,以及財務報表等方面的真實性,這些在兩個方面都有著一致性,并且無論是對于內部控制還是經濟責任審計都是其最重點的內容。為此內部控制的部分環節可以作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重要環節來運用。

二、內部控制前提下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程序

當前,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已成為各個企業必須開展的管理活動,并采取內部控制的形式對最主要的部分進行有效的評價,這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為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構有效性,必須遵循規劃、科學的審計程序。

(一)審計籌劃階段

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開展前必須做好籌劃工作,這是保證審計工作完整、準確的必要前提。一般對審計工作的籌劃在年初進行,籌劃當年的年度審計計劃,由企業審計部門、財務部門等共同擬定,再由各個部門針對要點進行探討,并補充完善,形成詳實的審計計劃。具體在審計籌劃階段可以采用兩種方式進行制定。

1. 建立企業的風險庫,提供數據進行分析。企業的運行發展必然伴隨著各方面的風險,對于風險的管理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風險必然包含著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如企業經濟違規違法行為、企業職能部門之間溝通協調方面、職責履行方面、領導與員工業務溝通方面,這些都是風險。為此,要通過建立風險庫的形式,將公司所有的風險進行羅列,并根據已有的經驗、管理的理論知識結合實際制定消除或規避風險的措施,在作風險報告的同時,也是作全年風險控制的計劃,也就是經濟責任審計的依據。

2. 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調查問卷的形式即可以作為當年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審內容,也可以作為審計計劃制定的參考。如果認為不夠全面,也可以針對不足部分補充問卷的形式進行。另外,采取問卷的方式,也是對一些采取常規手段無法發現深入的問題,以及上下層間出現脫節,以及其他企業內部的環境因素造成難以發現的問題。因此,采取調查問卷的形式,作為審計計劃的參考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這有利于企業做出真實、合理的判斷,制定有效的經濟責任審計計劃。

(二)審計工作與內部控制指標相結合

當前各個企業的審計工作在具體實施上,大都是以建立在風險管理的模式上進行,即按照上文中以制定的風險庫以及其按期消除的結果作為經濟責任審核的主要形式。而對制定的風險庫按期消除正是實施內部控制的主要作用,為此,大多數企業的審計工作是建立在內部控制實現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也對審計工作提出了要求,就是要對與內部控制充分聯系的經濟責任審計體系十分了解,才能順利開展工作?;诖?,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過程,實際是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 對企業內部控制效益性的審計。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益性進行審計,實際上就是對企業的經營指標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審計,發現企業法人代表或經營承包人的經濟職責履行情況。這也可以劃分為是被審計人的財務績效和管理績效兩個方面。對于管理績效的評價,可以通過對企業的財務報表來定量進行分析,這比較客觀和準確;財務績效的評價,則可以通過風險庫控制情況和經營決策結果來綜合分析判斷。

2. 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審查。首先,企業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反映在規章制度方面,只有制度的健全才有可能內部控制的健全。這些制度涉及面非常廣泛,包括內部環境運行、財務運行、經營運行等各個方面,要求要系統而全面。其次,反映在體現在其全面實施性,這包括從上至下的控制體系。這也便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通過逐步審查,深挖問題,發現企業內部控制方面的深層次問題,幫助發現企業在管理制度方面、實施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得到有效的解決。

3. 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審查。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審查就是對內部控制的規章制度是否有效實施進行審查。是對上一步中健全性審查的延伸,并且這一步是其關鍵性步驟。為此,應該深入進行審查,在對照制度文件查擺問題時,要思考是文件制定的不合理不能適用于實際的生產,還是實際的運用過程存在問題,沒有認真按照制度進行。而后者正是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審查。并且往往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審查發現的問題占據經濟責任審查的絕大部分。

(三)在內部控制結果基礎上得出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結果

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時,要出具審計報告。審計報告應該是依據內部控制的結果所做出,或許內部控制的結果其他諸多的經營運作問題,這需要在后續審計程序中,對照結果做出有效的改正措施。實際運用中要注意兩個方面:

1. 正確使用內部控制評價結果。企業內部控制的正確性是審計報告的基礎,決定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成效,為此,要保證正確使用內部控制的評價結果。

2. 充分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結果,這不僅有益于審計報告,還對審計結果的應用具有十分明確的參考價值。

三、內部控制評價在企業經濟責任審計中的應用與改進

(一)內部控制評價的過程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的應用

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實質上是基于企業風險導向的一種審計方式。通過對企業內部事前、事中、事后數據的全面掌握,將問題全面查擺,及時發現解決。為此,應該做到以下方面:

1. 在日常審計工作中注重結合其他審計結果。審計工作是企業高等級規格的審查活動,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存在一定的干擾。但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為此,應該采取日常審計中要結合其他審計的結果一并進行。這主要是因為,企業中各種審計、檢查、督促,其檢查的目標不同、側重點不同,但涉及到具體的條款,有很大一部分雷同性,為此,應該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過程中,注意收集其他審計的內容,在確保其準確性、客觀性的前提下,引用到經濟責任審計中來,以減少對企業日常工作執行的干擾,同時,也減少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工作量。

2. 實行重要部門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對企業的重要部門的負責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通過發現問題后的深入審查程序,就可以沿著部門向下對分部門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審計工作,一方面,減少審計工作沒有重點,盲目審計發現不了問題的;另一方面,深入探查問題的根源也是經濟責任審計的原則,也有利于及時發現重大問題的苗頭。

3. 推行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目前大部分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不僅在任末進行,還在任中推進這一審計工作,一方面,實現常態化的審計過程,讓企業對這種方式發現的問題及其解決變成常態化的工作,并從中得利;另一方面,采取任末、任中評審的方式,是一種全過程的評審方式,有利于企業及早發現重大的經濟問題苗頭,規避經濟違規的風險。

(二)內部控制評價運用在企業經濟責任審計中的改進方向

內部控制評價的運用雖然適用于經濟責任審計,并且作為有力的工具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內部控制評價運用的改進,以此更加利于企業經濟責任審計。

1. 調整好內控評價整體與經濟責任審計的關系。內部控制不是經濟責任審計的全部范圍,不能代表經濟責任審計,只是其結果能夠很好地進行運用,并且其方式方法與經濟責任評審的相似性和重疊性。為此,要擺好內部評價在整體上與經濟責任審計的關系,要做到合理的借用,但不能全盤使用,要尊重客觀和準確性原則;但同時,也要節約效率,避免充分審計的問題。

2. 建立成熟與科學的經濟責任審計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當前的經濟責任審計是基于內部控制評價為基礎,其審查的程度和層次尚不完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而真正成熟的經濟責任審計在政府對企業的審計中已有了標準,但目前企業采用的基于內部控制的評審方式,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為此,應該將政府對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模式與企業內部基于內部控制的評審模式很好地融合,實現更加成熟和科學的經濟責任評審模式。該模式應該基于環境控制、活動控制、風險評估、信息溝通、監督五個方面入手,從而與外部評審程序接軌,發掘企業內部的經濟管理問題。

四、結語

經濟責任審計是企業高標準的審計工作,具有深入查找企業經營問題,反映企業法人代表或經營承包人的經濟問題的作用。在當前大部分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是建立在內部控制評價的基礎上,采用風險控制為導向的評價形式。為此,基于內部控制經濟責任評審的程序,不僅有利于分析完成對企業的風險措施的制定和實施評價,還有利于完成經濟責任評審的目標,從而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楊一渠.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實務分析[J].財會學習,2020(33):142-143.

[2]唐厚燕.淺析內部控制評價對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影響[J].納稅,2019,13(19):204-205.

[3]李敬陽.內部控制視域下的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研究[J].現代商業,2019(17):108-109.

[4]王鵬.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控制研究[D].西安:西京學院,2019.

(作者單位:安徽省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2324500783369

猜你喜歡
經濟責任審計內部控制企業
2018上海企業100強
論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及風險控制
2016,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制造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分析
新形勢下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方法思考
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分析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