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策略探究
——以“特異性免疫”為例

2022-03-17 00:51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伍春蓮
亞太教育 2022年3期
關鍵詞:體液特異性新冠

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王 婭 伍春蓮*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甚至生命。毫無疑問,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熱點話題。那么,如何將這樣的熱點問題背后潛藏著的教學素材運用到高中生物教學中呢?《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在“傳染病與防控”這一模塊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案例讓學生掌握“病原體”“感染”“傳染源”“傳染”等重要概念的內涵和區別,重點介紹對人類影響巨大的傳染病案例,教師還應充分利用傳染病案例組織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并開展模擬傳染病防控的教學活動。由此可見,如果生物教師可以挖掘新冠肺炎疫情背后潛藏著的素材,并且將其運用到教學中,既能讓學生學習到相應的知識,又可以為疫情防控做出貢獻。在此背景下,筆者以“特異性免疫”這一節內容為例,初步探索了有關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社會性熱點問題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運用疫情背后的素材,培養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

在培養學生生命觀念核心素養方面,學生在學習人體免疫系統識別新型冠狀病毒的過程中,了解到免疫細胞是因為其表面有一種特殊的結構——糖被,所以才可以特異性地與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決定簇結合,從而識別新冠病毒。學生學習到各種細胞因為有其特殊的結構,從而具有其特異的功能,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另外,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人體免疫系統中的各種免疫細胞為了戰勝新冠病毒做出了種種斗爭,并且有大量的細胞在這次“戰役”中“犧牲”,懂得了生命之可貴,從而珍愛生命,敬畏生命。

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核心素養方面,中學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或者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知識、新現象,這些可能是一些感性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培養學生將感性認識轉換為理性認識的科學思維,比如在“特異性免疫”這一節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生最開始了解到人體的免疫系統會與新型冠狀病毒做斗爭,這只是學生知道的最表面的關于免疫反應的知識。然后通過進一步學習,學生知道了參與免疫反應的免疫細胞的種類。最后,學生學習到免疫的整個過程,并且通過建立免疫流程圖的方法,對整個免疫反應知識印象深刻。所以,如果學生具備科學思維,在面對一些現象時就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從而獲得理性認識,了解事物的本質。

在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核心素養方面,學生了解到科學家研制疫苗的艱苦過程,體會到科學研究其實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進步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不放棄,堅持到底的科研精神。最后,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核心素養方面,學生在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命科學知識之后,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也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對一些生活現象做出判斷,還可以影響其周圍的人。在這節課教學中,學生知道了許多疫情防控期間發生的感人故事,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為社會做貢獻的責任感。

二、分析教材,探索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與教材內容的聯系

“特異性免疫”是2019年人教版生物學選擇性必修1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在該章的第一節內容中已經詳細介紹了免疫系統的第一、二道防線,而“特異性免疫”這一節則圍繞“當病原體突破了前兩道防線時,機體又是怎樣進行戰斗的?”這一問題展開。圍繞這一主題,首先,教材的“問題探討”部分提出了關于“感冒后是否都要去看病吃藥”的話題討論。其次,教材正文主要有三個部分內容,分別是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識別、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最后,教材的“思考與討論”部分提出了“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關系”這一話題討論。筆者通過閱讀教材以及初步探究教材內容與結構之后,發現教材中一直貫穿“流感”這一關鍵詞?,F階段,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有著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在國內也偶有復發。筆者認為如果能將其帶來的許多宣傳標語、防御措施以及各種新聞報道等熱點信息融入“特異性免疫”這一節教學中,可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于是,筆者試著將隱藏在新冠肺炎疫情背后的一些教學素材與“特異性免疫”這一節內容進行聯系,得到了表1中的結論。

表1

三、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學習了有關病毒的知識,基本掌握了病毒是由蛋白質外殼以及內部遺傳物質組成,需要依靠寄主才能復制的特點。在“特異性免疫”的上一節課,學生學習了人類免疫系統的組成及功能?!疤禺愋悦庖摺边@一節內容相比前面一節內容對于學生來說略微有點難度,需要理解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過程,以及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在深入理解并且靈活運用該知識時,需要教師指導,幫助學生建構其中的知識網絡體系。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學生能夠理解“特異性免疫”是通過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兩種方式進行的免疫應答。

(二)能力目標

學生通過收集與分析資料掌握提取、建構信息的能力,通過小組之間的分工合作提高學生的表達與溝通能力。學生進行知識網絡的建立,鍛煉其加工知識、建立知識網絡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生通過分析資料體會到生命系統乃至整個生態環境都是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的特點。通過分析資料體會參與疫苗研制的科學家堅持不懈的精神,也可以呼吁學生盡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五、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的過程。

(二)教學難點

建構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的知識網絡。

六、教學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是以“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為基礎展開的。對于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熱點話題,筆者嘗試思考了以下思路:(1)教師挖掘熱點問題素材,思考其與教學是否有聯系;(2)學習小組課前預習,收集熱點話題有關的資料;(3)選擇一部分資料進行展示,小組代表講解資料完成知識學習;(4)設計小組活動,完成知識體系建構;(5)總結與反思。根據這一思路,筆者嘗試將“特異性免疫”這一節教學進行了設計,教學過程如表2所示。

表2

續表2

七、總結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通過挖掘社會性熱點話題——新冠肺炎疫情背后的教學素材,結合教材知識,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一起合作完成的。筆者嘗試思考之后,認為有關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背后的教學素材還可以運用到高中生物教學的其他章節,比如“內環境的穩態”和“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等章節。由于教學經驗較少,所以筆者的一些想法還需要進行指正與補充完善。另外,由于本節課需要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筆者認為如果學生在日常上課時有這樣的一些活動,可能教學效果會更好。

圖1 體液免疫過程圖

圖2 細胞免疫過程圖

猜你喜歡
體液特異性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寧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愛生命,遠離“新冠”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藥效成分在體外生物體液中穩定性
精確制導 特異性溶栓
小兒支原體肺炎體液免疫功能與hs-CRP檢驗的臨床意義
維藥艾菲提蒙湯治療異常體液型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
BOPIM-dma作為BSA Site Ⅰ特異性探針的研究及其應用
重復周圍磁刺激治療慢性非特異性下腰痛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