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親情詩的日?;瘯鴮懠捌鋵λ卧姷挠绊?/h1>
2022-03-17 08:42王馨雨
關鍵詞:杜甫親情詩人

王馨雨

(西北大學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杜甫是一位隨時間流逝而聲名卻與日俱增的詩人,其詩歌也愈經時間磨洗而更加燦爛。杜甫為唐以后的歷代文人所稱慕,“不獨文章為工,蓋其語默所主,君臣之外,非父子兄弟,即朋友黎庶也”[1]175。因其情之廣、情之真,梁啟超即認為杜甫可以擔得起“情圣”的稱號,“因為他的情感的內容是極豐富的、極真實的、極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極熟練,能鞭辟到最深處,能將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樣子,能像電氣一般一振一蕩地打到別人的心弦上”[2]38。因而身為“情圣”的杜甫在詩歌之中對于親人的情感書寫就更值得關注。就近二十年的研究來看,學術界將杜甫親情詩作為專門研究對象的論文還是有不少的,主要集中于對情感內容及思想的分析,如王增文、殷傳寶《杜甫的親情、愛情和友情》[3]、李欣欣《杜甫對亂世親人的關愛與牽掛》[4]、丁慶慧《論杜甫的親情題材詩》[5]、高崎《杜甫的親情詩研究》[6]以及黃友芳的碩士論文《杜甫的親族詩文與親族成員研究》[7]即屬。此外也有部分論文在寫作過程中談到了杜甫的親情詩,此不再詳談。

杜詩對于日常生活的描寫及其對后代的影響也是學者們歷來所關注的對象,如劉景會《杜甫詩歌中的日常生活物象》[8]主要從物象的角度入手闡釋了杜詩中的自然物象與生活物象,并據此指出杜詩與其他盛唐詩人的不同,分析了杜詩物象在不同階段的特征及其與詩歌敘事化的關系。魏耕原《杜甫:從日常來的詩史》[9]一文認為杜甫所描寫的一些具有“詩史”的篇章,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與《北征》等都是杜甫從探親、探家、訪友后所寫出來的,杜甫在此過程中以歷史目擊者的角度記錄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但他始終把自己一朝一夕、一舉一動與國家大事聯系起來。李丹丹《杜詩日常生活描寫研究》[10]試站在詩史的立場上,梳理出日常生活與詩歌的重要聯系,探究杜甫對日常生活的詩意提升,以及這種提升在詩歌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潘芳《杜甫的日常生活研究》[11]通過對杜甫日常生活的研究,來反映杜甫的衣食住行、活動空間、社會交往乃至生活態度等,以及和不同時代人物的對比,來反映出與杜甫同一時代的文人群體的生存狀態、生活水平和生活內容等。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著眼于杜詩的整體創作而談,其中間或涉及到親情詩,但未重點分析親情詩中的日?;瘯鴮?,筆者遂以親情詩為基礎,從親情詩中日常語的運用及其對日常生活場景的描寫兩方面來論述親情詩中的日?;瘯鴮懠捌鋵τ兴我淮娙说挠绊?。

一、杜甫親情詩中的日?;瘯鴮?/h2>

杜甫深諳人倫之道,擔憂百姓的同時也十分重視親情,尤其是亂世漂泊期間,雖然一直窮困潦倒,但是對弟妹的思念、對妻子的憐愛、對子女的牽掛,卻一直縈繞在詩人的心頭。因此,杜甫將其內心的情感付諸詩筆,以樸實、直白的日常語言及對于日常生活場景的細致描寫來展現自己的一番深情。

(一)親情詩中日常語的運用

杜甫親情詩中日常語的運用主要體現在杜甫對親人的思念與囑托之中。安史之亂后,杜甫親情詩中因戰亂分離而思親者居多,因其情真,故所述之語皆直抒胸臆,以日??谖桥c日常語寫之,更能搖蕩心靈。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杜甫由長安逃至鳳翔,被授左拾遺一官。作于之后的《述懷》記錄了詩人對家人的思念之情。該詩以“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12]840明確點出自己與妻子久未相見,此二句明白如話,仿佛在向人訴說一般①本文凡引用杜詩,均出自仇兆鰲注《杜詩詳注》(中華書局2015年版),后文不再一一注出。。而后文“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四句詩通俗易懂、明白如話,卻細膩真切,把詩人復雜的心理狀態寫得淋漓盡致,寄出去的書信已經十個月了還沒有收到來信,如今卻反而害怕消息傳來,萬一是不好的消息呢,但卻仍然希望有家人仍存的消息傳來。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七月,杜甫棄華州司功參軍一職,攜家人前往秦州。十月,去往同谷,在同谷作《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該組詩中“有弟有弟在遠方”與“有妹有妹在鐘離”二詩亦可見其思親之切。此后因杜甫一直是攜家而行,其思親詩主要是對弟妹的思念,集中作于杜甫居于成都期間,即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到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杜甫一家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底到達成都,在那里杜甫找到了一個能使自己免于饑寒的安身之所。相對而言,杜甫在成都的生活是十分愜意的,然天下仍未太平,史思明之亂直至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初才基本平息,因而,杜甫作于此間的詩充滿了對弟妹的擔憂之情。如:

我今日夜憂,諸弟各異方。(《遣興三首》)

故鄉有弟妹,流落隨丘墟。(《五盤》)

干戈猶未定,弟妹各何之? (《遣興》)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送韓十四江東省覲》)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月夜憶舍弟》)

這些詩歌皆表達了詩人因戰亂與道路阻隔而對弟妹擔憂、思念之情,如范晞文所云杜甫對于其弟曰:“其憶之則云:‘百戰今誰在,三年望汝歸?!瘎e之則云:‘數杯巫峽酒,百丈內江船?!种褂诒M憶別之意,未嘗用事也,亦何害其不為憶弟別弟之詩?!盵13]20乍讀之,覺其平平無奇,細把玩之,便會發現杜甫多以明白如話的日常語寫之,但因其情感真摯,使幾千年之后的我們讀來仿佛發生在昨天。

自廣德元年(公元763年)至大歷三年(公元768年),杜甫輾轉多處,但其思親之心卻未曾改變,如:

不是無兄弟,其如有別離! (《傷春五首》)其二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九日五首》)其一

兄弟分離苦,形容老病催。(《送舍弟穎赴齊州三首》)其一

積年仍遠別,多難不安居。(《遠懷舍弟穎觀等》)

最為突出的要數其于大歷二年(公元767年)夏天所作的《舍弟觀歸藍田迎新婦送示二首》曰:

其一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卻回。即今螢已亂,好與雁同來。東望西江永,南游北戶開。卜居期靜處,會有故人杯。

其二

楚塞難為路,藍田莫滯留。衣裳判白露,鞍馬信清秋。滿峽重江水,開帆八月舟。此時同一醉,應在仲宣樓。

前首以“高秋念卻回”預計弟之歸期,又以“好與雁同來”應弟之迎新婦,而后二句“東望西江永,南游北戶開”,雖因“東”“西”“南”“北”四字皆出現而讓人覺其語俗,但其上句“望”是作者之望弟,凸顯了憐弟之去,下句則是設想弟之來景,望弟之歸,語或淺俗日常,但作者對弟之深情不難理解。后首首聯就以“楚塞難為路,藍田莫滯留”來囑托弟弟路上小心,并且早早歸來,不要在路上逗留太久,表明作者望弟之切,且此詩之前兩句皆是實寫眼前所見之景,之后全乃作者想象之景,卻也不妨作者抒其憶弟之情。

此外,親情詩中日常語的運用主要體現在杜甫對妻子、兄妹的叮囑,以及對兒女的訓誡和勸導。杜甫于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冬避亂梓閬時所作《舍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曰:

久客應吾道,相隨獨爾來。孰知江路近,頻為草堂回。鵝鴨宜長數,柴荊莫浪開。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

該詩表現了詩人對于弟弟的囑托,詩人寫到自己長期客居他方,而相隨自己而來的獨獨只有弟弟杜占一個,“獨”字更顯二人相依情深,此二句詩語淺而情深。弟弟熟知由水路到草堂路程較近,且多次于草堂往返。之后,杜甫便叮囑弟弟回家以后該干什么了——家里的鵝鴨你要經常數一下,以免它們跑丟了,柴門要關好,東邊的竹子稀疏了,趁著臘月回去再栽種點兒。其實臘月并不是栽種竹子的時節,只不過正好趁著弟弟回家,所以杜甫囑咐弟弟栽種。詩中詩人仿佛一位長者在絮絮叨叨地囑托事情,李因篤云:“絮絮家常話,入公手,便成絕妙文章?!盵14]694初讀覺其平平,但細讀便覺此詩乃是詩人“對弟說話,樸而彌真,質而彌雅”[15]3013,將其對弟弟的一片真情融入其中?!稓q寒堂詩話》評論后四句云:“此非詩,家書也。弟歸檢校草堂,乃令數鵝鴨,閉柴荊,趁臘月栽竹,可謂隱居之趣矣?!盵16]19雖“家務瑣屑,有一片骨肉友愛在內。只覺其真,不覺其俚且碎,由其筆老氣厚故也”[17]407。此詩中,杜甫所用之語雖非詩之典雅語,如“莫浪”乃唐時口語,所寫內容亦非美景,皆是日常生活之景,然而卻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表達得豐滿充盈,杜甫寄弟、憶弟之作大皆如此,蓋因“以其從真性情流出也”[18]542。

再如杜甫于廣德二年(公元764年)秋天在成都所作《送舍弟穎赴齊州三首》其一,更是“老人絮絮,真情苦語”[18]542。即曰:

岷嶺南蠻北,徐關東海西。此行何日到,送汝萬行啼。絕域惟高枕,清風獨杖藜。時危暫相見,衰白意都迷。

前兩句點明了二人所在,南蠻乃指成都之南,時公在成都,而徐關則今山東淄博市淄川區境內,即弟之所在,二人分處地角天涯,相去闊絕,在空間上突出了二人相距之遠,這里的“萬行啼”凸顯了杜甫對于弟弟的擔憂之情?!敖^域惟高枕,清風獨杖藜”此二句寫與弟分離之后自己形單影只之苦,“惟”“獨”二字道盡詩人與弟分離的不舍之情以及分離之后的孤獨之感?!皶r危暫相見,衰自意都迷”言危時之際,短短相聚之后就要分別使作者心緒混亂,王嗣奭曰:“時則危,見則暫,身則衰白,再見難期,故意都迷。悲極不堪再讀?!盵19]205此詩題下三首詩歌皆是杜甫情深之語,由第一首“此行何日到,送汝萬行啼”的送弟到第二首的“風塵暗不開,汝去幾時來”的盼弟,再到第三首的“去傍干戈覓,來看道路通”的兼計其去來,并以“短衣防戰地,匹馬逐秋風”來叮囑弟弟路上要小心。此幾句詩把杜甫的憂弟、思弟之情表達得充實豐滿,從其送弟、盼弟、計弟之行程的語言之中,我們會覺得這似乎不是詩,乃是杜甫之家書。正如浦起龍曰:“公于骨肉間詩,每質而不文,乃所以為至文?!盵20]479

此外,杜甫對于兒子的訓導在詩中亦有所體現,如詩人《宗武生日》“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彩衣輕”,此四句最為直接,浦起龍曰:“中四句,字字家常語,質而有味?!盵20]759大歷三年正月元日(公元768年)所作《又示宗武》中,詩人看到自己的兒子在作詩之后,教導其子說:“應須飽經術,已似愛文章?!边@首詩是詩人幼子宗武生日所作,詩人作此詩勉勵兒子。希望他能繼承寫詩治學的家風,珍惜讀書的機會,熟悉精通《文選》的知識,不要貪戀沉迷娛樂,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

(二)親情詩中的日常生活場景

杜甫親情詩之中亦有許多對于家庭環境、日常生活場景以及日常生活細節的描寫。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秋,長安因雨澇之災而導致房屋倒塌,關中大饑,杜甫因京師缺糧,將一家老小送往奉先縣,而自己則趕回長安接受了右衛率府兵曹參軍的官職,在之后歸家探親時寫下了《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其中寫到詩人歸家時的情景:“入門聞號啕,幼子餓已卒?!痹娙艘贿M家門就聽此噩耗,便引發了詩人內心的愧疚之情,“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此情此景,屬實悲慘,但也側面反映了當時杜甫家庭的窮困狀況。

至德二載(公元757年)官任左拾遺的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言辭激烈而被問罪,雖被免罪,但肅宗因此疏遠了杜甫,不久后便讓杜甫離開鳳翔回鄜州探家,《羌村三首》即詩人歸家之后所作,第一首中以“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簡單四句詩刻畫了詩人歸家時的景象,鳥雀之噪反映了詩人于戰亂之中而歸的喜悅之情,“怪”“驚”二字生動表現了妻子見到詩人久未歸之后的驚怪之意,其后之“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等動作描寫與此意暗合,如仇占鰲評曰:“亂后忽歸,猝然怪驚,有疑鬼疑人之意?!盵12]476妻子“拭淚”這一動作表現了妻子驚定而后的喜悅之情。申涵光曰:“‘怪’字妙,不敢望其復活也。易‘喜’字不得?!盵14]222此四句詩雖平平說來,卻把其悲歡交集之狀刻畫得生動形象,可謂神筆。其二則以一句“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描寫了詩人之幼子對父親的依戀之情,而詩人又以“嬌兒”之稱呼體現了詩人對幼子的疼愛。仇占鰲評此句曰:“不離膝,乍見而喜,復卻去,久視而畏,此寫幼子情狀最肖?!盵12]477

《北征》乃是杜甫歸家之后所見:“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床前兩小女,補綴才過膝?!倍鸥χ恋略辏ü?56年)七月離開了鄜州,二年閏八月歸返,因而稱其“經年”,杜甫至德二年歸返之后,看到妻子穿的衣服破破爛爛,打滿補丁,哭泣聲不僅在松林中回響,并與溪水共鳴,詩人所嬌愛的兒子原本膚色白凈,樣貌清秀,如今卻是渾身骯臟,雙腳赤裸著,女兒們的衣服上也全都是補丁,或因許久未做新衣,也短得剛過膝蓋,這些對于妻兒的描寫也反映出了詩人當時的家庭經濟狀況。之后是對于妻兒的描寫“瘦妻面復光,癡女頭自櫛。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笔萑醯钠拮踊謴土送盏墓馊?,女兒自己梳理著自己的頭發,并且也學習母親化妝,信手涂抹,花了很長時間涂脂抹粉,然而不得其法,胡亂涂抹,把眉毛畫得很粗。杜甫對于兒女情態以俗語寫之或直承左思《嬌女詩》之“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鬢發覆廣額,雙耳似連璧。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濃朱衍丹唇,黃吻爛漫赤”[21]52。作于至德二載秋之《彭衙行》,也有詩人對于兒女的情態的白描:“癡女饑咬我,啼畏虎狼聞。懷中掩其口,反側聲愈嗔。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迸畠吼囸I難忍而哭了起來,詩人害怕其哭聲引來深山里的虎狼等野獸,便將孩子抱在懷中,捂住她的嘴,不讓她哭泣,孩子哭聲反而越大,翻轉身體掙扎著,兒子不懂事,非要摘樹上的苦李子吃等等,記錄了詩人攜家由白水北走逃往鄜州,路過彭衙時兒女所受的顛離之苦。

杜甫于成都之時曾多次描寫了閑適的家庭生活景象,如“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等,此時所作《百憂集行》:“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币辉?,莫礪鋒《杜甫詩選》中稱:“此詩在杜集中堪稱別調,它既未鍛煉字句,也未用成語典故,只是直書其事,語言質樸無華,堪稱唐代的白話詩?!盵22]194

作于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之《屏跡三首》其三云:“晚起家何事,無營地轉幽。竹光團野色,舍影漾江流。失學從兒懶,長貧任婦愁。百年渾得醉,一月不梳頭?!逼鋾r杜甫居于草堂,詩中所寫皆江村常景及詩人的日常生活。杜甫還有部分詩歌之中描寫了詩人與兒女間的日常生活互動,如:

懶慢無堪不出村,呼兒日在掩柴門。(《絕句漫興九首》其六)

鄰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賒。(《遣意二首》其二)

呼兒具紙筆,隱幾臨軒楹。(《同元使君舂陵行》)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立春》)

掛壁移筐果,呼兒間煮魚。(《過客相尋》)

令兒快搔背,脫我頭上簪。(《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

黃落驚山樹,呼兒問朔風。(《耳聾》)

這些詩歌雖是杜甫作為長輩在差遣孩童,但是我們也能透過其看到詩人與孩童整日為伴的生活狀態。

總而言之,杜甫親情詩中的日?;瘯鴮懼档眉毤毱肺?,“老致紛披而情自懇到,乍讀之,無甚驚奇,而味之致不易及。老手情至之作,難與近世輇才淺學論也”[23]4613,這雖是魯一同評論杜甫寫給弟弟杜觀詩的,但筆者認為此評可適用于杜甫之親情詩。

二、杜詩之日?;瘯鴮憣λ卧姷挠绊?/h2>

詩歌內容與日常生活的貼近從《詩經》便已經初顯端倪,《詩經·國風》之中所歌詠的就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到了魏晉南北朝,陶淵明把自己歸隱之后的田園生活當成詩歌題材寫入了詩歌,而杜甫則是將詩歌當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放大,并且以這樣的方式突破了中唐以前的詩歌宜“雅”的規范,初步形成了一種新的范式。而杜甫之后的詩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仍著眼于日常語的運用與對日常生活場景的描寫來談。

杜詩中日常語的運用為有宋一代崇杜的詩人所接受,在蘇軾和陸游等人的詩歌當中明顯可以看到這一點,蘇軾的《小兒》曰:

小兒不識愁,起坐牽我衣。我欲嗔小兒,老妻勸兒癡。兒癡君更甚,不樂愁何為。還坐愧此言,洗盞當我前。大勝劉伶婦,區區為酒錢。[24]631

此詩作于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任山東密州知事時,此時蘇軾四十歲,兒子蘇過四歲。此詩完全符合宋詩“以敘述為詩”的特點,蘇軾此詩明白如話,仿佛在向他人講故事一般,詩中的“老妻”“小兒”等皆日常之語,但此詩同時也暗含著一定的哲理。

陸游部分詩歌也以日??谖潜憩F對妻兒的思念與擔憂以及對晚輩的教導,如“妻孥八月離夔州,寄書未到今何處?”[25]219其中寫到妻兒八月就離開了夔州,而自己至今未曾收到他們報平安的書信,也不知道他們如今身在何處,以質樸的言語表現了詩人對于妻兒的擔憂與掛念,而在《芳草曲》詩人以“家在江南妻子病,離鄉半歲無消息”[26]201同樣表達了對于妻子的擔憂之情。而陸游對于晚輩的關愛與教導也可從其一生所創作的二百多首示兒詩之中可以窺見,如《示子孫》二首曰:

為貧出仕退為農,二百年來世世同。富貴茍求終近禍,汝曹切勿墜家風。

吾家世守農桑業,一掛朝衣即力耕。汝但從師勤學問,不須念我叱牛聲。[27]184

兩首詩歌皆未曾用事,將陸游的對子孫的重視及其教育觀念投射在日?;纳钪?,以平淡質樸的語言寫出了詩人內心對于子孫后代的深切期望——希望子孫能心懷天下,保持自己的人格,并且繼承和弘揚家族文化,要“從師勤學問”,同時也希望他們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等等。此外,還有宋詩名家陳師道,其詩《示三子》尤其值得玩味,如曰:

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哂。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28]54

該詩首聯平平道來,卻意蘊深厚,實乃語淡情深之典范。全詩語言雖極為淺顯明快,卻總在詩歌的一開一闔之間將詩人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二句與杜甫《羌村三首》之一中的“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句有異曲同工之妙。自己明知親人即將到家的訊息無可置疑,卻依然仿佛在夢中未醒一樣,總是不敢相信,表現了詩人渴望與家人相見,而恰恰也在這一驚一疑之中,將詩人內心對于親人的思念與摯愛表現了出來。

對于日常生活場景的描寫對后代詩人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杜甫之后的白居易也曾在詩歌之中描寫過自己的家庭狀況,如《二年三月五日齋畢開素當食偶吟贈妻弘農郡君》當中寫到:

睡足支體暢,晨起開中堂。初旭泛簾幕,微風拂衣裳。二婢扶盥櫛,雙童舁簟床。庭東有茂樹,其下多陰涼。前月事齋戒,昨日散道場。以我久蔬素,加籩仍異糧。魴鱗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稻飯紅似花,調沃新酪漿。[29]2740

白居易在此詩之中寫到了自己睡醒之后婢女來伺候自己梳洗,而孩童在一旁玩耍的情景,最為細致的是“魴鱗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稻飯紅似花,調沃新酪漿”對飯食的描寫。而對于自己的家庭及其周圍的情況最為細微的描寫是在宋詩之中開始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宋人尊杜有關,尤其是對于杜甫詩歌的繼承。這一點主要就陸游的組詩《農家六首》六首來談,如其一曰:

大布縫袍穩,乾薪起火紅。薄才施畎畝,樸學教兒童。羊要高為棧,雞當細織籠。農家自堪樂,不是傲王公。[30]274

此詩乃是對其所處的家庭環境的描寫,“薄才施畎畝,樸學教兒童”言詩人之生計,而“羊要高為棧,雞當細織籠”則是詩人對于日常生活的描寫,“羊”“雞”等皆為日常生活之中的家禽家畜,陸游以此來展現鄉村生活的古樸,而杜甫也曾在詩歌之中寫過“雞”這一物象,如“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以及《催宗文樹雞柵》中對“雞”的生動描寫等,表現了杜甫對于身邊瑣事的記錄。再如《農家六首》其六曰:

諸孫晚下學,髻脫繞園行?;バΣ劂^拙,爭言斗草贏。爺嚴責程課,翁愛哺飴餳。富貴寧期汝?他年且力耕。

陸游寫了下學晚歸的諸孫“斗草”“藏鉤”等的嬉戲狀態。這些無一不是對于日常生活場景的描寫,陸游善于將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進行呈現,從日常生活中獲得審美的感受,如“小筑幽棲與拙宜,讀書寫字伴兒嬉”[31]118(《歲暮》)、“堪笑放翁頭白盡,坐消長日事兒嬉”[32]174(《愛閑》)等兒翁嬉戲的歡愉場景,陸游以閑適安逸的筆觸描寫至親至愛的家庭生活,由此渲染出溫馨合樂的生活。

而杜甫的這一創作手法亦對有宋一代的親情詩產生了影響,或對整個宋詩貼近生活的寫法有著深遠的影響。如蘇軾《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33]936有“吏民莫攀援,歌管莫凄咽”“紛紛等兒戲,鞭鐙遭割截”等皆描寫了自己生活中所遇之景。再如秦觀《田居四首》曰:

雞號四鄰起,結束赴中原。戒婦預為黍,呼兒隨掩門。犁鋤帶晨景,道路更笑喧。宿潦濯芒屨,野芳簪髻根。霽色披窅靄,春空正鮮繁。辛夷茂橫阜,錦雉嬌空園。少壯已云趨,伶俜尚鴟蹲。蟹黃經雨潤,野馬從風奔。村落次第集,隔塍致寒暄。眷言月占好,努力競晨昏。[34]

此詩雖不是親情題材,但卻描寫了農家的日常生活。其中“戒婦預為黍,呼兒隨掩門”乃是大人囑咐留在家里的孩子:爹娘出門后要立即把門關上。如曰:“犁鋤帶晨景,道路更笑喧。宿潦濯芒屨,野芳簪髻根?!崩玟z沐浴著朝陽,大家熱熱鬧鬧地走在田野的道路上,昨晚雨后的積水弄濕了草鞋,丈夫給心愛的妻子折下路旁的野花作簪子,所寫之景皆為日常之生活,詩人所用之言語也都淺近易懂。而后的楊萬里亦有類似描寫農家日常生活的詩歌,如《插秧歌》曰: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35]673

該詩對一家人插秧場景的刻畫以及細節描寫,而其中出現的一些物象如“秧”“笠”“蓑”“鵝兒”“雛鴨”等皆為日常日活之物象,表現了詩人所寫詩歌內容與日常生活更加貼近。因此,筆者認為杜甫詩歌當中貼近日常生活的描寫對于宋詩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的這一特點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杜甫親情詩之中的藝術特征在杜甫的整體詩歌創作之中也可以窺見,這一點也被有宋一代尊杜崇杜之人接受。眾所周知,杜甫的地位是在北宋中期以后才被確立下來的,而后蘇軾、黃庭堅、陸游等詩人都祖述杜甫,尤其是黃庭堅所創的江西詩派對杜甫的推崇,使得杜甫的地位為我們今日的文學史所公認。因此,杜甫詩中包含有貼近生活的因素對于宋詩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正如吉川幸次郎先生所說:“宋詩,是把以往的詩中孕育生長著的可能性、在某個時候必然要變為現實的可能性,廣泛地化為現實的詩?!盵36]31唐詩之中已經包含有貼近生活的因素,而宋詩則著重發展這一方面,他們更加注意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并且把他們大量地寫成詩歌,因而宋詩與生活的關系更為貼近。

猜你喜歡
杜甫親情詩人
杜甫改詩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杜甫與五柳魚
偽親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話親情
增進親情的項目推薦
杜甫的維穩觀
詩人與花
親情互動 潛移默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