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貼敷加穴位按摩治療上肢骨折術后留置靜脈鎮痛泵患者頭暈及嘔吐的臨床觀察

2022-03-20 06:33鐘鳳蘭
中醫外治雜志 2022年6期
關鍵詞:頭暈上肢穴位

鐘鳳蘭

(廣東省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骨一科,廣東 廣州 510800)

骨折是骨科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疾病,其中上肢骨折較為常見。骨折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1]。老年人群的上肢骨折可以發生在一個部位或同時發生在多個部位,常見的有橈尺骨骨折、掌骨骨折等。由于老年人骨骼的脆性增加,骨折后多需采取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式為骨折內固定術[2]。針對術后疼痛不適,目前臨床上多采用留置靜脈鎮痛泵止痛治療,而鎮痛藥物往往會造成頭暈、嘔吐等不良反應[3],增加患者在圍手術期的不良體驗,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更好的護理方法配合使用。穴位貼敷以及穴位按摩可以治療其他疾病引起的頭暈頭痛、嘔吐等癥狀[4~5],故嘗試在術后給予穴位貼敷和穴位按摩治療以減輕由鎮痛泵引起的頭暈及嘔吐癥狀,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一科住院進行上肢骨折術且術后留置靜脈鎮痛泵的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兩組,每組各50例。研究組中,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齡(64.68±5.32)歲;平均BMI(26.15±2.34)kg/m2。對照組中,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齡(65.14±5.58)歲;平均BMI(25.89±2.39)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事情,均簽署知情同意,同時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經審核通過后施行。

1.2 納入標準

①上肢骨折術且術后留置靜脈鎮痛泵并出現頭暈及嘔吐者;②年齡50歲~70歲,經X線證實診斷為上肢骨折,骨折類型包括:鎖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肱骨骨折、橈尺骨骨折等;③術中麻醉方式為全麻的患者。

1.3 排除標準

①血壓、血糖控制不佳者;②合并腦血管疾病、平日有頭暈病史者;③頸椎病導致的頭暈者;④不愿配合治療,中途要求退出研究者。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全麻術后護理,指導患者正確使用鎮痛泵,術后鎮痛泵留置24 h。

2.2 研究組

給予常規術后護理聯合穴位貼敷加穴位按摩治療。具體方法為:①穴位選擇:雙側太陽穴、雙側合谷、雙側太沖穴、印堂穴;②穴位貼敷:使用天和骨通膏進行貼敷治療,將其剪成2 cm×2 cm 大小,貼在相應穴位上,持續4 h~6 h;③穴位按摩:每個穴位依次順時針按揉30下,每天1次,共治療3 d。

3 療效分析

3.1 觀察指標

在3 d治療結束后評價兩組患者術后頭暈及嘔吐發生率,于出院時收集生活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情況。①頭暈及嘔吐癥狀改善程度:記錄分析兩組患者的頭暈、嘔吐及其他不良反應,其他不良反應包括:腹脹、便秘、尿潴留、低血壓、心動過緩。②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采用量表對患者不同維度的生活情況進行評價,總分共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③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使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分分四個級別:非常滿意(10分)、滿意(8分~9分)、較滿意(6分~7分)、不滿意(≤5分),≥5分的比例為總滿意度。

3.2 統計學方法

3.3 治療結果

3.3.1 兩組患者頭暈、嘔吐及其他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中,頭暈發生率為32.00 %,嘔吐發生率為26.00 %,其他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 %;對照組中,頭暈發生率為76.00 %,嘔吐發生率為50.00 %,其他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00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例(%)

3.3.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價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圍手術期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價情況比較

3.3.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8.00 %,對照組為80.00 %,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研究組中有31例(62.00 %)的患者認為非常滿意,而對照組僅為20例(40.00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4 討 論

常見的上肢骨折包括鎖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肱骨骨折、橈尺骨骨折等,兒童青少年、老年女性更為常見。本研究中入組的主要為中老年人,其中女性的比例要明顯多于男性,也與既往流行病學數據一致。與健康成人相比,由于骨骼在發育過程中的穩定性比成年期要差,因此兒童和青少年的骨折發生率更高。但是因為兒童和青少年的骨骼彈性比成年人要大得多,因此兒童和青少年骨折發生率雖高但愈合也較快[6]。骨折的治療目標是使骨折愈合并保持受傷肢體的功能。正確治療患者骨折的主要目的是立即減輕疼痛并提供有效的治療(在醫院或門診)以確保最佳結果[7]。老年人的骨折和青少年骨折有所不同,由于骨質成分的差別,中老年人的骨折多需要進行骨折內固定手術治療[8]。手術治療的目標是快速恢復活動能力并避免產生晚期并發癥,如限制性活動障礙、骨折生長障礙、骨折愈合畸形等。如果合并開放性骨折,多處骨折,骨折合并神經、血管損傷,更需進行骨折手術治療[9]。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于術后鎮痛的需求逐漸增加。術后留置靜脈鎮痛泵由患者自控鎮痛是目前臨床常用的術后鎮痛方法之一。在骨折患者中使用鎮痛泵,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評分和不良反應發生率[10]。阿片類藥物是靜脈泵中最常用的鎮痛藥物,但常會引起頭暈、惡心、嘔吐、胃腸蠕動減慢、尿潴留和呼吸問題等不良反應[11]。穴位貼敷和穴位按摩基于經絡的理論。穴位按壓可以刺激經絡,以遍及全身的能量疏通經絡,增加氣(生物能量)的流動,隨后改善患者癥狀[12]。穴位貼敷和穴位按摩是一種無創的、便宜的、無副作用的干預措施,可以針對多種癥狀進行有效干預。有研究顯示:穴位按壓可以緩解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期應激反應及術后頭暈、惡心和嘔吐情況,維持內環境穩定[13]。本研究中,術后使用靜脈鎮痛泵的患者中,頭暈的發生率最高,嘔吐次之。給予普通護理的對照組中有84 %的患者出現了相應不良反應,給予穴位貼敷和穴位按摩的研究組中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50 %,其中更是大大降低了頭暈、惡心的發生率,與之前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上肢骨折術后留置靜脈鎮痛泵患者在術后給予穴位貼敷加穴位按摩治療可以減輕鎮痛泵導致的頭暈、嘔吐癥狀,降低尿潴留、腹脹、便秘等不良反應,提高患者術后圍手術期的生活質量,增加患者滿意度。

猜你喜歡
頭暈上肢穴位
防跌倒,當心直立性頭暈或眩暈
低血壓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頭暈和眩暈有何區別
夏季穴位養心
男性排濕,常按這五個穴位
基于慣性傳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蹤
梳走頭暈
錯誤姿勢引發的上肢問題
侗醫用木頭接骨保住傷者上肢66年1例報道
頭暈暈的,好像中暑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