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穴綜合療法在偏頭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預后的影響研究

2022-03-20 06:34賀新澤楊佃會
中醫外治雜志 2022年6期
關鍵詞:耳背偏頭痛耳穴

賀新澤,楊佃會

(1.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中醫理療科,山東 青島 266100;2.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針灸科,山東 濟南 250014)

偏頭痛一種常見的、易反復發作的頭痛疾患,多數患者起病于青春期,并在中青年期達到高峰,多表現為一側或雙側搏動性的劇烈頭痛,嚴重者表現為惡心嘔吐、害怕聲光刺激等癥狀[1]。偏頭痛病因復雜,普遍認為與遺傳、內分泌代謝、環境與精神因素等有關,且常規方法以西醫治療為主,如口服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能快速改善患者癥狀,但是西醫用藥時間延長、藥物劑量增大,導致患者藥物不良反應及停藥后復發率相對較高[2]?!秲冉洝穂3]指出,在患者耳郭前后動脈進行放血,能降低患者疼痛敏感,且通過耳穴陽性反應可分析、判斷疾病的部位及性質[4~5]。耳穴綜合療法屬于一種綜合干預方法,包括耳背靜脈放血、自體血穴位注射、耳穴點刺等,該方法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現代醫學理論,不僅能充分發揮中醫辨證施治的優點,且不同方法聯合干預,可共同起到祛風瀉熱、疏利少陽經氣及活血化瘀功效[6]。因此,本研究以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治療的偏頭痛患者為對象,探討耳穴綜合療法在偏頭痛患者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偏頭痛患者8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齡19歲~61歲,平均(45.49±6.17)歲;體質量指數(BMI)18~31 kg/m2,平均(23.15±4.38)kg/m2;病程1 a~23 a,平均(14.59±2.14)a;偏頭痛分級:1級18例,2級20例,3級5例。觀察組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齡19歲~58歲,平均(45.61±6.24)歲;體質量指數(BMI)19~30 kg/m2,平均(23.21±4.42)kg/m2;病程1 a~22 a,平均(14.32±2.19)a;偏頭痛分級:1級16例,2級21例,3級6例。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偏頭痛診斷標準[7],以頭痛如裹為主癥;次證為胸脘滿悶、嘔惡痰涎、遇寒加重、心慌心悸、口淡食少、不欲飲水、神疲乏力;舌苔脈象:舌淡胖或有齒痕,舌胖大,苔白或白膩,脈弦滑。②就診前2 h未服用止痛藥物;③病程>1 a,年齡在18歲~60歲,每個月發作頻率≥1次,疼痛至少持續4 h;④均無常規西醫耳穴綜合治療禁忌證,且患者均可耐受。

1.3 排除標準

①精神異常、伴有心血管及肝腎功能異常者;②處于妊娠期、哺乳期或伴有血液系統疾病者;③凝血功能異常、器質性疾病者。

2 治療方法

兩組治療前14 d均禁止使用鎮痛與鎮靜等精神系統類藥物,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叮囑患者戒煙、戒酒,保持充足的睡眠。

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西醫治療。氟桂利嗪(迪沙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3012,規格:5 mg)5 mg,睡前口服,每天1次;尼莫地平(上海世康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34,規格:30 mg)60 mg,口服,每天3次,連續服用3周(1個療程)[8]。

2.2 觀察組

聯合耳穴綜合療法治療,集耳背靜脈放血、自體血穴位注射、耳穴點刺于一體。具體如下:①耳背靜脈放血。治療前檢查耳郭情況,保證治療部位無破損、感染。常規按摩耳郭3 min~5 min,使耳背充血,指導患者取俯伏位姿勢,桌前常規放置軟枕,頭稍偏向一側。待上述準備完畢后,醫生常規利用左手拇指、中指、食指固定耳郭,并于耳背上1/3區域尋找充盈靜脈(靜脈不清楚則以右手食指指腹輕輕觸及血管搏動部位),完成定位后,局部采用碘酊、常規消毒后注入利多卡因注射液(重慶迪康長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0020860,規格:5 mL∶0.1 g)局部麻醉。取手術刀片,做長為0.1 cm~0.3 cm切口,深度 0.1 cm~0.2 cm,出血后迅速收集血液2 mL~6 mL,輕輕搖晃均勻(避免凝血),待一側操作完畢后重復上述步驟完成另一側耳背放血。②自體血穴位注射。檢查前常規宣教,并讓患者取俯伏坐位姿勢,穴位包括:風池、陽陵泉穴位,消毒后風池斜向鼻尖方向刺入13 mm~20 mm、陽陵泉垂直刺入25 mm~40 mm,得氣后于上述穴位注入血液,其中風池穴1 mL~2 mL,陽陵泉穴1.5 mL~2 mL,并進行1 min~2 min按壓。③耳穴點刺。結合患者疼痛部位、嚴重程度取胰膽、顳、交感、內分泌、皮質下等,消毒后采用采血針點刺,保證上述穴位輕微出血后,采用消毒脫脂棉按壓,上述操作7 d為1療程,治療3個療程。

3 療效分析

3.1 觀察指標

①證候積分。兩組治療前、治療3周后從發作次數、持續時間、頭痛程度、伴隨癥狀進行評估,每項6分,分值越低,說明該方法越好[9]。②腦血流動力學水平。兩組治療前、治療3周后采用EMS-9A型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探頭頻率2 MHz,購自深圳德利凱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測定患者大腦中動脈(MCA)、大腦前動脈(ACA)及大腦后動脈(PCA)血流速度[10];③安全性及復發率。統計患者用藥過程中頭暈嗜睡、血壓波動及惡心嘔吐發生率;患者療程結束后進行門診隨訪12個月,記錄隨訪4、8、12個月復發率。

3.2 統計學方法

3.3 治療結果

3.3.1 兩組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證候積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周后兩組發作次數、持續時間、頭痛程度、伴隨癥狀評分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證候積分比較分)

3.3.2 兩組腦血流動力學比較

兩組用藥前血流動力學無統計意義(P>0.05);治療3周后,兩組MCA、ACA及PCA水平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腦血流動力學比較

3.3.3 兩組安全性及復發率比較

兩組治療期間頭暈嗜睡、血壓波動及惡心嘔吐發生率無統計意義(P>0.05);兩組門診隨訪4、8個月復發率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隨訪12個月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及復發率比較 例(%)

4 討 論

偏頭痛在我國發病率較高,且多數患者為原發性頭痛。Zhao W結果表明[11],偏頭痛年發病率為79.7/10萬,好發于青年人群,其中普通頭痛占偏頭痛的80.0 %。由于偏頭痛病因較多,病情反復發展,成為影響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祖國醫學認為,偏頭痛屬于“首風”“腦風”“真頭痛”等范疇,是由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12~13]。因此,加強偏頭痛患者早期治療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

耳與經絡、臟腑存在緊密的聯系,根據古書記載:循行耳區的靜脈與受阻三陽經關系最為密切,六條陰經雖不入耳,但均通過經別與陽經結合,且十二經脈均能直接或間接上達于耳,而偏頭痛疼痛部位多以手、足少陽經循行為主[14]?;谏鲜隼碚?,本研究嘗試將耳穴綜合療法用于治療偏頭痛,結果表明,兩組治療3周后證候積分明顯降低;觀察組治療3周后發作次數、持續時間、頭痛程度、伴隨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從本研究結果看出,耳穴綜合療法能降低偏頭痛患者證候積分,利于患者恢復。

根據全息理論,耳郭分布有器官系統信息投射區的基本結構單位,能作為人體整體的縮影,有助于調節人體相應部位功能[15]。通過耳背靜脈放血治療有助于改善局部微循環障礙,達到止痛目的[16]。同時,借助耳背靜脈放血能刺激血管壁,促進其釋放活性激肽類物質,改善細胞膜的通透性,發揮良好的止痛效果。而自體血穴位注射能與自血療法結合,充分體現了針、藥、穴的協同作用,能發揮即時效應、慢效應與后效應,利用血液中豐富的紅細胞、白細胞、激素及抗體等維持對于腧穴的刺激,加快血管擴張及血循環[17]。本研究中,兩組治療3周后腦血流動力學水平明顯降低;觀察組治療3周后MCA、ACA及PCA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耳穴綜合療法能改善偏頭痛患者腦血流動力學水平,改善患者預后。而耳穴點刺的作用強于普通的耳穴貼壓,可發揮良好的止痛效果,通過對胰膽、顳、交感、內分泌、皮質下等穴位進行干預,能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調節自主神經及血管的舒縮功能[18]。因此,耳穴綜合療法的使用能發揮不同干預措施優勢,達到通經活絡、解痙止痛及鎮靜安神功效[19]。本研究中,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無統計意義(P>0.05);觀察組療程后12個月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耳穴綜合療法治療偏頭痛安全性較高,可獲得良好的遠期預后。

綜上所述,耳穴綜合療法治療偏頭痛患者,能明顯降低證候積分,有助于減慢腦部血流速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能獲得良好的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耳背偏頭痛耳穴
艾灸與耳穴治療假性近視
老年失眠多苦悶,耳穴壓豆來幫忙
耳背老人回應敲門提醒裝置
耳背
耳背飲芹菜槐花湯
耳背飲芹菜槐花湯
偏頭痛與腦卒中關系的研究進展
穴位埋線治療發作期偏頭痛32例
活血散偏湯治療偏頭痛的效果觀察
耳穴貼壓配合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