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動力機制

2022-03-21 23:22齊偉華段紅梅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動力機制鄉村振興戰略

齊偉華 段紅梅

摘要: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組成,對國家經濟發展,行業進步具有積極作用。為了培養能夠促使鄉村振興發展的復合型人才,解決當前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文章以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動力機制為研究對象,基于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發揮職業教育優勢,促使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動力機制

引言:2018年,國務院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我國是農業大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解決好三農問題極為重要。通過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可以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多優秀人才的支持,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動力。本文就城鄉職業教育一化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分析。

一、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城鄉職業教育發展,一直都是社會比較關注的問題。在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中,出現了職業教育發展定位、功能定位、目標定位與城鄉融合發展不符的問題,造成了一系列的發展矛盾,影響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與開展,問題如下:

(一)城市化發展定位與農業職業教育需求矛盾

在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職業教育城市化發展定位的問題。職業教育發展,更趨向于城市中心,希望能夠優先發展城市的職業教育[1]。為城市發展提供更多的優秀人才。這種教育發展定位無法滿足農村職業教育需求,體現出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意義。通過對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歷程的分析發現,部分地區職業教育城市化發展定位的形成,是因為我國傳統的經濟結構中傳統城鎮化的城市優先發展模式。隨著城鎮化發展城市與農村的經濟發展差距逐漸變大,城市對優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促使職業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使職業院校的發展模式逐漸出現城市化的趨勢。

(二)功能定位與地域經濟發展需求不符

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功能定位不明確的要求,影響了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促使農業經濟發展功能的體現[2]。通過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分析發現,職業教育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部分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是為發區域經濟發達地區提供人才,忽略了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就是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造成的。在改革開放以后,地方對職業教育投資有了自主權,各個地方會因為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確定是否投資職業院校。在經濟發達地區,會對職業院校教育投入較多的資源,該地區職業院校經費相對比較充足,職業教育發展水平也能滿足當地的經濟發展需求。在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地區,職業教育也會因為經濟的限制而無法得到好的發展。

二、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影響

(一)為鄉村文化發展提供動力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城鄉職業一體化的發展為其提供了更多的發展力,能夠促使鄉村文化更好地建設。在職業教育工作中,可以結合鄉村文化,建立特色教育體系,利用此推動鄉村教育發展,培養出更多具有新思維、新理念的鄉村文化人才,為鄉村文化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促使鄉村文化的復興,真正的實現鄉村文化可持續發展[4]。在職業教育中,可以結合鄉村文化發展需求,豐富課程設置,創新教育理念,針對鄉村文化發展,培養專門的人才,以此提升鄉村文化工作質量,促使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

(二)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生產力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要求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在農村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具備高素質、專業技能的人才參與,為鄉村建設提供生產力與勞動力,以此促使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通過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的建設,能夠針對鄉村產業發展特點,培養專門的生產力與勞動力,為鄉村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真正的解決鄉村農業發展中人才不足的問題。

三、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對策

(一)做好機構布局,促使城鄉教育融合

在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機構布局活動,將城市職業院校與鄉村的職業技術培訓充分融合,建立職業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真正的做好城市學生與鄉村居民的教育服務活動。為了保證職業教育一體化的發展,可以增加社會層面的支持,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加強對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以此提升城鄉職業教育結合的培訓效果,使更多的人參與到職業教育培訓中,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與支持。

(二)分類培訓,提升學員職業素養

職業教育,作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媒介,可以采用分類培訓的方式提升農村的人員素質,提高其技能,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一份力量[8]。職業教育對象的農村群體主要有四類:轉移農民(從農村轉移到城鎮地區從事非農業產業的農民群體)、留守農民、失地農民(城郊附近的居民)、職業農民。這四類農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與價值導向不同,對職業教育需求也就不同。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這四類農民的職業發展需求,進行個性化的培訓活動。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

(三)推動鄉村文化產業發展,豐富農村經濟發展形式

在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發揮教育教書育人的作用,引導學生走入農村。在農村進行就業創業,推動鄉村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融入一些與鄉村文化生活有關的內容,使學生意識到自身未來的就業方向,不僅可以在大城市就業,也可以在鄉村工作,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10]。

結語:

總而言之,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加強對城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的重視,結合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做好統籌工作,采用分類培訓的方式,提升人才培養效果。發揮教育優勢,發展鄉村產業,做好城鄉經濟結合,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使全面小康社會實現。

參考文獻:

[1]盧青,萬喆,石明.以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基于人才流動理論的研究綜述[J].社會科學動態,2021,(03):64-70.

[2]劉應科.高職院?;鶎狱h組織服務地方脫貧攻堅暨鄉村振興戰略的應然指向與路徑探析——以貴州省為例[J].現代農機,2021,(02):13-16.

[3]劉嘉,鐘滿田.高等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困境與路徑——以羅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21,(05):272-274.

[4]王柱國,尹向毅.鄉村振興人才培育的類型、定位與模式創新——基于農村職業教育的視角[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06):57-61+83.

2181501705212

猜你喜歡
動力機制鄉村振興戰略
新時代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創新
他山之石,來自日本的“鄉村振興戰略”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論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底蘊
創新探索農村家政職業教育的有效模式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新常態下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探討
重大交通設施項目風險復雜動態交互演化機理與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務業變革優化的動力機制研究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鎮發展現狀與動力機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