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生活化策略,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

2022-03-21 03:03趙佳佳熊剛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7期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學科素養小學數學

趙佳佳 熊剛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學習積極性更為高漲,樂于主動、積極地探究知識。結合小學數學生活化的現狀,提出具體有效的小學生活化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數學能力,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完善小學數學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學科素養

1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1.1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上,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使用大量的課后習題甚至題海戰術來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誠然,這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提高其應試能力,但是久而久之,學生會失去對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甚至可能會對數學課堂產生厭倦的心理。如果教師能夠利用生活化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就能夠在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資源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調動自身的課堂積極性,從而提升數學學習水平。

1.2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

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傳統,認為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取得一個好的考試成績。在這一教學觀念的指引下,教師的教學方法往往是“課堂授課—課后練習—模擬考試—考后反思”。這種墨守成規的教學方法往往會使得小學生的思維受到禁錮,無法形成個性化的思維方式。而在生活化背景下進行數學教學,學生能夠將課本所學知識與自身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而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施現狀

小學數學教學引入生活元素,實現教學生活化,以期通過這一方式來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但在現實教學中,不難發現,不少教師刻意地追求生活原型,力求讓學生看到一個非常豐富多彩的生活畫面,但實際上通過聯系生活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需要對生活元素進行一定的“改裝”,讓其與數學知識達到高度凝練的結合,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教師在每一節課上都會創設生活情境,但教學內容究竟是否需要情境的創設?而且生活情境的創設是否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符合?教師面面俱到創設的生活情境可能會造成學生被表面豐富多彩、熱鬧的現象所吸引,而忽略了對數學知識的探求與創新。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能被生活化,而需要看它是否適合。有教師將創設數學生活化情境成了形式化,未能體現這一知識是否真正為學生所用,并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有的教師在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時,思路比較狹窄,導致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以及生活化不夠深刻。

3打造有效數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3.1設計趣味性、生活化的課堂導入,引起學生好奇心

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70%以上的知識都是通過課堂學習獲得的。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十分重要,而課堂導入作為教學活動的開始環節,更加關鍵。因此,在生活化教學的背景下,教師要通過趣味性、富含生活氣息的課堂導入,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以飽滿的狀態去迎接整節課的學習。

3.2在教學中融入趣味游戲,培養學生生活化觀念

小學生正處于天真無邪、活潑好動的童年階段,相較于枯燥、乏味的數學概念或者數學公式,他們更喜歡趣味十足的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教學游戲,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生活化學習觀念。例如,在教學“購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展開教學活動。首先,教師結合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掌握我國現行人民幣的代表金額;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提前準備好的有關人們購物的視頻片段,并讓學生根據觀看的內容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購物經驗和感受;最后,教師拿出各種面額的人民幣(或者相關的練功券等),在平均分給學生后,開展“我是購物王”的游戲,并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消費者等角色,利用自己手中的人民幣或者各種商品進行交易,實際體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3.3基于小組合作理念開展生活化教學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卻能夠走得更遠。合作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很常見的關系,是人們創新、發展的基礎之一。在當今社會背景下,合作能力成為一種最基本卻最重要的品質。因此,教師可以基于小組合作教學滲透生活化理念,讓學生在合作中發現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并形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互相幫助的良好學習習慣。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和平移”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到小組合作教學當中,通過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思考來培養學生的生活化意識。首先,教師按照科學的方式將學生分為數個小組,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坐到一起后再進行詳細的講解。為了提高小組學習的效率,教師要確保每一組都有一個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并使每個小組的平均實力處于一個水平。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圖片(如天安門廣場、天壇、剪紙等),讓學生認真觀察,并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出其特點。最后,教師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者出現的錯誤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全面了解軸對稱的概念和應用以及平移的特點等基礎知識。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在學生討論時不斷走動,監督學生,避免學生討論和學習不相關的內容,并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避免學生的合作學習遇到阻礙。

3.4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加強學生的生活化認知

課后作業是學生復習、鞏固所學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雖然課后作業都是學生在課下時間完成的,但其仍然是整個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完成課后作業,學生會對知識形成全新的理解和深刻的記憶,所以,教師要結合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完成作業,從而加強學生的生活化認知,并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4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研,對教學目標與內容等做精準制定,與其他教師共同進行交流、研討,選擇最合適的生活教學素材,開闊教師的教學視野,從集思廣益中不斷獲取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數學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任小霞.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2021(10).

[2]李小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

猜你喜歡
教學生活化學科素養小學數學
從歷史文物古跡到架構學科活動的探討
教師學科素養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探究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途徑分析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