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藥用菌產業在吉林省脫貧攻堅與鄉村產業振興中的作用

2022-03-22 00:21朱琳譚笑楊大海溫嘉偉劉迎春黃梟夏蕾張維東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5期
關鍵詞:產業振興脫貧攻堅SWOT分析

朱琳 譚笑 楊大海 溫嘉偉 劉迎春 黃梟 夏蕾 張維東

摘要 以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脫貧攻堅有效銜接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思想為依據,通過充分調研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發展現狀,提出了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發展存在的5方面主要問題:科研投入不足、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產品銷售競爭壓力大、勞動力成本增加、菌種質量和產品安全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利用SWOT分析法對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發展提出對策與建議:加大野生菌資源保護力度,加快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推動產業發展集約化,促進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加大科研投入,培養高質量人才;建立相關監管法律法規,保障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

關鍵詞 SWOT分析;產業振興;脫貧攻堅;食藥用菌產業

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05-0234-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5.059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The Role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us Industry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n Jilin Province

ZHU Lin1,TAN Xiao2,YANG Da-hai2 et al

(1.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Bi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2.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chun, Jilin 130033)

Abstract Based on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has been fully investigated.The fiv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us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short industrial chain and low added value, high pressure on product sales competition, increased labor costs, bacterial quality and product safety issues.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problems,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us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increase the protection of wild mushroom resources, accelerate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policies; promote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edible mushroom industry;increase 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establish relevant regulatory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tect edible mushrooms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Key words SWOT analysis;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Poverty alleviation;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us industry

基金項目

吉林省科技廳地方科技創新引導與扶貧項目(20191001020XH)。

作者簡介 朱琳(1980—),女,吉林長春人,助理研究員,博士,從事食用菌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員,從事食用菌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9-24;修回日期 2021-11-05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必須堅決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鞏固脫貧成效、整體提升農業農村發展水平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指明了方向。

1 國家食藥用菌產業發展現狀及在脫貧攻堅與鄉村產業振興中的作用

1.1 產能逐年增加、效益顯著

近幾年來,全國食用菌銷量保持持續增長態勢[1],2015年全國食用菌產量為3 476.27萬t,到2020年達到4 061.43萬t,呈逐年穩定增長的趨勢。2021年12月,中國食用菌協會發布《2020年度全國食用菌統計調查結果分析》,數據顯示,2020年香菇產量為1 181.21萬t,占食用菌總產量的29.3%;黑木耳產量為706.43萬t,占食用菌總產量的17.4%;平菇產量為682.96萬t,占食用菌總產量的16.8%(圖1)。

1.2 推廣面積大、成效快

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考察了該地依靠木耳等產業開展的脫貧攻堅工作,并提出了“小木耳,大產業”既可以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食藥用菌產業已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改容換貌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產業振興的首選項目,發展前景十分廣闊[2-7]。

2 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發展現狀及在脫貧攻堅與鄉村產業振興中的作用

2.1 豐富的食藥用菌菌種資源優勢

吉林省地處長白山脈域內,野生食藥用菌資源豐富,據統計,在我國2 000多種的野生食用菌中,吉林省長白山區域就有 755種,其中包括食用菌 340 種、藥用菌 192 種,有毒菌種 102 種;常見種 66 種,偶見種 124 種,罕見種 126 種[8]。為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源保障。

目前在吉林省開發并形成產業規模的就有黑木耳、香菇、靈芝、平菇、金針菇、玉木耳、大球蓋菇這七大類食藥用菌品種,還擁有多種珍稀品種,如牛肝菌、灰樹花、松茸等。

2.2 食藥用菌產業發展形成產業集群

近幾年,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迅速發展,年產值超過百億元,處于全國中上游水平。東部山區延邊、白山、通化等地已經形成了黑木耳、靈芝和香菇的食用菌產業帶,在這些地區的縣域經濟發展中,食藥用菌產業的年產值在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和鄉村產業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蛟河市黃松甸鎮、敦化市黃泥河鎮和汪清縣天橋嶺鎮將黑木耳產業做成了支柱產業,通化、白山地區則是以香菇生產而聞名;在吉林省的中南部地區,遼源市的東豐縣和東遼縣形成了以大球蓋菇和羊肚菌為主的食藥用菌產業,產業規模也呈逐年增加趨勢。在吉林省西部地區,由于玉米等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一些可用玉米芯和作物秸稈作為基質的菌類也得到了發展,如平菇、大球蓋菇、雙孢蘑菇、金針菇和雞腿菇[9]。詳見表1。

2.3 食藥用菌產業經濟效益顯著

早在20世紀80年代,以蛟河市的黃松甸鎮為核心的黑木耳產業開始逐年擴大產能,后帶動延邊州的敦化、安圖、延吉、汪清、琿春等地,食藥用菌生產規模、品種和品牌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發展,為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0]。

2005年吉林省農委(現改名為吉林省農業農村廳)提出了建設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帶的發展戰略,食藥用菌產業成為很多地區新型農業生產項目的最佳選擇。而作為代表縣市,蛟河、敦化和汪清縣的食用菌年均產值都超過了4億元。

2.4 多地區在脫貧攻堅中選擇食用菌項目作為突破口 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任務目標,全國開展了為期5年脫貧攻堅任務,而吉林省的食藥用菌產業發展也從量變到質變,許多貧困縣、鄉(鎮)將食藥用菌產業作為脫貧致富的首選[11]。其中汪清縣全縣發展黑木耳產業,2019年“中國·汪清黑木耳產業發展大會”的召開,向全國各地區介紹了汪清木耳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經驗。同時汪清縣通過招商引資吸引食用菌相關企業入駐,從菌種生產、智能化栽培到菌糠處理形成了一套完備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鏈?!包S松甸”牌木耳更是走入國際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了食藥用菌產業。2009年成立了國菌產業技術體系延吉綜合試驗站,是全國19個食用菌綜合試驗站之一。為了提升品牌力度,壯大落戶企業產業規模,黃松甸積極擴建食用菌大市場、宣傳品牌,組織參加食藥用菌展示經貿洽談會與菌物學術研討會,使食藥用菌產品帶來的經濟效益逐年增長,為當地經濟發展更上一個臺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5 食用菌產業由散戶向集約化、企業化發展

以白山市為例,由于黑木耳和玉木耳等產業在該地區轄屬的靖宇縣、撫松縣、長白縣等地的脫貧攻堅任務中作用突出,2018年吉林省白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面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的發展戰略,堅持生態立市、產業強市和特色興市的理念,到2035年打造形成整市的綠色農產品品牌和綠色生產模式。在此政策的引導下,食藥用菌產業在該地區也得到了快速、高質量的發展,涌現出了玉木耳、松杉靈芝、桑黃等產業,為脫貧攻堅貢獻了產業效能,為未來開展鄉村產業振興奠定了基礎。

2.6 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 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見圖2。

3 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科研投入不足

產業的發展壯大,必須要有科技作為保障。目前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的發展,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新品種選育、栽培技術和遺傳機理3個方面,但在產前、產中、產后等環節缺乏投入。如開發新的培養基,如何利用更少的空間、時間提高食藥用菌單產量,菌用現代化裝備和設施等,尤其是食用菌多糖和三萜類對人體有機的成分提取和精深加工有待加強。

此外,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儲備不足導致無法匹配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發展速度也是目前制約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研發型技術人才,種植和管理人才同樣匱乏,造成該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食用菌屬于研究體系完備的學科,僅可開發的用于人工栽培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在吉林省就有200多種;二是科研經費投入力度不夠,省級資金在食用菌研發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水平遠低于大田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等);三是大型企業數量少,很難吸引優秀的管理和技術人才輸入。

3.2 食藥用菌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

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的發展雖然歷史較長,但產量在全國也處于中等水平,尤其是近年來大力發展的黑木耳產業,產量也落后于黑龍江省。吉林省85%以上的食用菌以初級產品的形式直接銷售,加工還僅限于對其進行精包裝、壓縮以及制干,產品略過深加工等高附加值步驟直接進入市場,導致價格低廉,資源利用率不高。

藥用方面,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云芝肝泰”“胃樂新”“腎炎康”和“腦心舒”等,都是吉林省開發的真菌類新藥,促進了吉林省醫藥產業的發展。所以,在一二三產融合方面如何做大做強,讓二三產帶動一產發展是保持我省食藥用菌產業活力的關鍵。

3.3 食藥用菌產品銷售競爭壓力大

要在新形勢、新環境下對食藥用菌進行穩定的銷售,前提是了解現狀,才能更好地抓住問題的本質,為后續的產品定位做好準備工作。

近幾年吉林省食藥用菌市場雖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是市場中大部分產品同化現象日益嚴重,產品無明顯特色,企業經營管理也側重于生產,對市場營銷現狀與消費人群需求了解不夠深入,致使大多數食用菌產品市場定位不夠精準,市場需求和滿意度不高。

電商互聯網絡的宣傳推廣讓產品的質量和價格更加透明,微小企業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單調的營銷模式與營銷思想使得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下缺少創新性與個性化的營銷策略,僅用常見的營銷手段來競爭市場份額對企業盈利值傷害極大。

3.4 勞動力成本逐年增加

200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7.0%,0~14歲人口占比降至22.9%,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2018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1.9%,0~14歲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吉林省常住人口僅占全國人口的1.71%,常住人口總量為東北三省最低;65歲及以上人口占15.61%,0~14歲人口占比11.71%,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減弱了人口紅利。另外,農村勞動力轉向城市讓本就多集中在農村區域的食藥用菌企業增加了運營成本。

3.5 菌種質量和產品安全

產品追溯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對食用菌生產投入、生產過程、流通過程未達到全程追溯和規范生產經營行為。

產品監管體系建設不夠完善。為設立專門機構對食用菌的產地環境監控、投入品監管、生產技術規范、市場準入、市場監測等關鍵環節,做到“三個不出廠”:不符合質量安全的菌包不能出廠、不符合質量安全的產品不能出廠、不符合質量安全的加工產品不能出廠。

4 對策建議

4.1 加大野生菌資源保護力度,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吉林省依托長白山脈,豐富的食藥用菌資源是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的寶貴財富。吉林省應盡快建立完善關于野生菌資源保護的相關規范,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定點監測區,對于亂采濫用的行為堅決零容忍,形成野生菌資源循環利用的機制,促進野生真菌的可持續發展。

優異野生食用菌種質資源的發現、發掘和保護,將對食藥用菌重要經濟性狀的遺傳規律與調控機制、產量和品質形成的遺傳與生理機制、良種形成機制等應用基礎研究的開發起到基礎性和關鍵性的作用,將成為支撐我國食藥用菌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和重大技術創新的必需因素。

4.2 產業發展集約化,促進食藥用菌產業提質增效

目前吉林省的食藥用菌生產現狀大都以傳統的家庭分散型、小規模粗放型生產方式為主,未來國家食藥用菌產業的發展方式和技術模式必將發生重大變化,將成為設施化、專業化、工廠化、信息化(簡稱“四化”)的現代農業的產業典范。因此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的四化生產技術創新,要以優異種質材料為基礎,需要長期持續優良品種的選育并明確良種形成機制,需要重要經濟性狀遺傳規律與調控機制的揭示,需要高產優質遺傳、生理和栽培技術的系統研究,系統地建立食用菌科學體系。

4.3 加大科研投入,培養高質量人才 不斷加大研發人才培養力度,以人為本。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力度,使食用菌生產向精細化、科學化的方向邁進。提高產品質量,加強產業鏈上菌種生產、栽培技術、產品深加工、廢料回收等各個環節的科技含量。

同時加大食藥用菌產業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將省內具有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技術推廣站、行業協會、龍頭企業有機結合起來,讓基層技術人員不斷接受函授、短期技術培訓,提高自身業務素質。遵循科技企業家成長規律,實施企業家培訓工程,健全優秀企業家激勵機制,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完善對企業家的溝通服務機制,培養一批“張金朋-玉木耳”式的青年優秀企業家群體。

4.4 建立相關監管法律法規,保障食藥用菌產品質量安全

目前吉林省的食藥用菌產業化程度和標準與產業發達地區還有較大差距。在吉林省食藥用菌產業標準化、科學化、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的同時,產品的質量安全亟待相關部門進行科學、全面、系統的監管和有關政策的扶持,保障吉林省食藥用菌產品的質量安全,讓吉林省的食藥用菌產業對在國內國外兩個大的經濟循環圈內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劉昆麗.食用菌的經濟價值及發展潛力[J].中國食用菌,2019,38(4):94-96,108.

[2] 鄭旋,王萬坤,康超,等.我國食藥用菌栽培現狀及發展分析[J].山西農經,2020(17):102-103.

[3] 劉媛.食用菌產業扶貧模式比較研究:基于西塘村及泉塘村的扶貧實踐[J].食用菌,2020,42(5):1-4.

[4] 馬小龍,閆鷺,劉黔川.食用菌產業對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中國食用菌,2019,38(3):125-127.

[5] 魏鵬.鄉村振興背景下食用菌精準扶貧所面臨挑戰及對策[J].中國食用菌,2020,39(8):152-154,159.

[6] 劉昆昂,李書生.“精準扶貧”背景下提升河北省食用菌產業策略初探[J].食用菌,2020,42(6):73-76.

[7] 楊順強,楊科,吳銀梅,等.自然保護區周邊社區食用菌產業發展模式研究:以云南烏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11):119-120,154.

[8] 孫艷嬌. 吉林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5.

[9] 趙驥民,辛樹權.食用菌產業在吉林省的發展與布局[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33(4):61-64.

[10] 潘力.吉林省黑木耳產業發展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2.

[11] 顧長旻,董謙,孫志波,等.山區貧困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3):30-31.

猜你喜歡
產業振興脫貧攻堅SWOT分析
論如何促進當前景德鎮陶瓷產業振興
“兩南”臨夏定西脫貧攻堅與城鎮化建設中產業興旺和特色小鎮建設研究
鄉村振興戰略下江蘇特色小鎮建設問題研究
產業振興
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黨派如何作為
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的脫貧攻堅——基于新聞聯播相關報道
天柱縣整合涉農資金的實踐與思考
海南發展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SWOT分析
P2P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研究
企業運營管理與財務戰略分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