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非英語專業研究生 英語教學創新模式探索

2022-03-23 07:14張留斗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2期
關鍵詞:新路徑雙一流建設

張留斗

摘 要:為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進一步推進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探索新的教學培養模式,本研究從國家對未來人才的培養要求、語言學習輸入環節和輸出環節的理論要求、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學習的實際需求及當前國內高校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現狀四個方面闡述了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的緊迫性及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并結合鄭州大學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實際情況,提出涵蓋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全部過程的五項改革舉措。通過改革,學校在教學團隊建設、教研成果、學科競賽、課堂教學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未來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的新路徑。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輸出假說;教學團隊建設;新路徑

為推動新時期高等教育重點建設,自2015年年底開始,國家將“985工程”“211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特色重點學科建設”等重點建設項目,統一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貫徹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創建重點建設機制,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以一流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自實施“雙一流”建設以來,各高校大力推進改革,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研究生培養工作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工作之一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模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研究生整體英語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然而,隨著研究生培養規模逐年擴大,線上學習資源不斷推出,尤其是國家對高層次人才培養標準的不斷變化,傳統的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體系和目標已經不能很好適應新形勢下國家對研究生英語能力培養的需求。2021年(第七屆)全國研究生英語教學發展與學科建設論壇指出,在新學科建設背景下,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更堅實的人才支撐,是新時代研究生英語教學發展必須面對的課題。因此,各高校要堅持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開展培養質量提升行動,突出創新能力培養,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一、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的迫切性

第一,新發展階段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推動研究生教育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堅持“四為”方針,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調整,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這是國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的方向,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是國家第二個百年建設目標對教育界和科技界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四個面向”需要英語作為專業發展的工具支撐。因此,社會發展的新階段迫切需要既精通專業又懂外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而作為社會未來的高層次人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也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問題。高校研究生不僅要能閱讀與專業相關的外文資料,還要具備一定的外語口語交流能力,能夠用英語探討學術問題、參加學術專題講座等。因此,“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要培養出滿足“四個面向”和“一帶一路”建設所需要的應用型和復合型的高層次人才,重視和提高研究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勢必成為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

第二,語言學習規律的客觀性需求。根據語言學家Krashen的“語言輸入說”和語言學家Swain的“可理解輸出假說”理論,語言學習的輸入環節和輸出環節是外語學習的兩個終端的行為,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輸入是理解和吸收的過程,輸出是產出的過程。也就是說,輸入為語言習得提供了可能,輸出則促進了語言知識的內化和重構,是檢測語言習得的重要標準。在經過中學和大學階段嚴格的英語語言訓練后,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已經擁有較大的詞匯量和較扎實的語法基礎,并具備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但他們還普遍存在口頭表達能力較差和寫作水平較低的情況。

第三,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學習的實際需求。在研究生階段,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實際需求是什么?英語學習如何服務于專業發展?他們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如何?結合語言學習理論和研究生階段英語學習的相關問題,教學團隊對鄭州大學2012級、2013級科學學位研究生的英語學習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0%的學生把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以便在國際學術會議進行自如交流、具備較高的英語寫作能力以滿足自己科研論文寫作的要求排在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問卷調查表明,在研究生階段,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大多是使用語言進行學術交流(口語交流和書面寫作交流)。

第四,國內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現狀需求。目前,很多高校的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內容仍然局限于課本,受傳統語法分析法、翻譯法和聽說法等教學理論的束縛,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課程設置大多以精讀課程為主,強調語言基礎訓練,重視語法教學,而忽視語言的交際功能;在課程學習中,“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仍然運用于語言輸入的環節;等等。這樣的英語教學已經呈現出滯后于研究生英語水平發展的局面,無法為研究生的專業研究與發展提供直接有效的支持,難以滿足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對英語的學習要求。非英語專業的研究生無法體驗到英語作為研究與交流手段的實踐價值,無法展示他們的輸出技能,導致很多非英語專業的研究生只能把英語學習作為一種應試的負擔。

二、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舉措及課程特色

基于上述種種因素,為更好地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研究生,提升其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筆者所在的鄭州大學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根據語言學習規律,根據對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的考察和對學校兩屆研究生的廣泛調研,在教學理念、教學管理、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估等方面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進行了全面改革。

(一)改革舉措

1.實施分級化教學。學校在每一屆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入學后對他們進行入學英語水平測試(筆試+口試),按照測試成績將學生分為A、B、C三個級別。學校積極改進和優化英語課程設計,突出每個層次的應用性和互動性特色,尤其加大A級教學內容的難度和深度,開設學術英語寫作課程和學術交流英語課程。

2.實施“模塊化”培養。教學團隊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實際需求,探索性地將英語課程分為“基礎”和“應用”兩大模塊。前者為翻轉課堂形式,在超星學習通平臺建設自主學習課程,將傳統課堂的知識輸入環節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后者講授寫作和翻譯實踐內容,強調能力輸出環節。

3.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學團隊在超星學習通平臺創建自主在線學習課程,設置自主學習任務點、線上討論、線上考勤等平臺學習成績的具體權重標準,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進行線上自主學習。

4.改進教學方法。在線下實踐教學環節,教學團隊以培養輸出能力為目標,優化課程設計,每學期以最新素材制作專題課件(如論文摘要寫作等),改變依靠課本內容灌輸知識的傳統教學方法,推進“精講多練、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方法。

5.實行“形成性評估+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在教學評估方面,學校加大平時成績所占的比例,尤其是基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自主學習分值,平時成績占50%(平時+自學),期末考試占50%,實現了“考教分離”的教學檢測目標。

(二)課程特色

1.充分利用網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盎A”模塊屬于知識輸入階段,教學團隊擺脫灌輸知識的傳統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定期發布相關討論題目,監管學生的自主學習完成情況;學生在平臺上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學習參與度高且學習形式靈活。教師不再是單向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管理者和監督者。這種形式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強化應用能力,滿足個性化培養需求?!皯谩蹦K注重學生語言技能的輸出,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該模塊的學習內容在線下課堂完成。學校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開設口語、寫作、翻譯等限選課程,利用3D教室定期舉辦外教講座和沙龍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形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

3.促進學生線上英語學習和專業發展,線上、線下互補,實現“四結合”目標,即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課堂學習相結合,知識輸入(限定自學)與能力輸出(課堂必修)相結合,共性需求與個性化需求相結合,線上自主成績與線下能力測評相結合。研究生專業學習任務繁重,線上自主學習、網上預約考試、線下課堂學習可以使學生合理規劃時間,靈活安排學習內容,促進其專業發展,有效實現“四結合”目標。

三、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的成效

通過課程改革,學校在教學團隊建設、教研成果、學科競賽、課堂教學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一)鍛造了一支具有全新教學理念的教學團隊

由于改變了利用固定教材灌輸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學校每學期都要在融入新知識的基礎上組建微教學團隊,制作新的課件。這樣的備課方式既培養了教師的合作意識,改變了過去“單打獨斗”的教學方式,又能把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及時融入教學內容中,還能有效整合教師資源以解決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豐碩教研成果

高效的團隊合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團隊教研成果。在約20人的教學團隊中,團隊開發的英語公眾演講、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被評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并在中國大學慕課上線;研究生公共英語、口譯理論與技巧、大學英語視聽說分別被評為省研究生優質課程、省專業學位研究生精品教學案例項目和河南省一流課程;6位教師獲得河南省教學技能標兵稱號。能夠打造兩門國家精品課程和多門省級精品課程,彰顯了教學團隊的力量。

(三)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科競賽成績

英語演講是集言語的流利性、準確性,觀點的連貫性,邏輯的嚴密性,論據的充分性于一體的交際活動,是一種積極的知識運用和信息輸出的方式。推進突出應用型的教學改革以來,演講教學團隊的成員牢記“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育人”的重要性,帶領學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科競賽成績。2013年以來,在河南省教育廳主辦的省研究生英語演講比賽中,學校學生多次榮獲特等獎。尤其是2016年,在所設的5個特等獎中,學校學生獲得4個;在所設的10個一等獎中,學校學生獲得5個。從2017年到2019年,學校學生連續獲得外研社杯河南省復賽特等獎或冠軍,多次代表河南高校參加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并獲得佳績。

(四)學生對教改效果滿意度高達92%

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和實踐,教學團隊針對改革后的教學效果再次在2018級和2019級研究生中展開調查,調查顯示學生對教改效果滿意度高達92%。分析調查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首先,基于學生需求、強調語言輸出環節(線下課堂教學)的幾門限選課程對學生的專業發展幫助極大,尤其是有關英語摘要寫作等內容頗受學生歡迎;其次,外教口語課程的開設也取得了極佳效果,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從原來的不敢開口說英語或不能自如表達的狀況轉變為能自如地用英語表達觀點,學生對這門課程格外重視;最后,線上自主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有利于學生拿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專業學習,內容詳盡的網上自主學習任務激發了學生線上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以語言學家Krashen的“語言輸入說”和語言學家Swain的“可理解輸出假說”理論為指導,通過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全方位改革,學校非英語專業研究生教學團隊建設有了較大的改善,探索出以微教學團隊構建為目標的教師隊伍發展思路,高效的團隊合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團隊教研成果,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科競賽成績,探索出了一條適合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的新路徑。然而,線上自主學習的監管環節有待改進,線下滿足個性化需求的限選課程數量有待增加,這也給我們的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2020-

09-11).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

2020/content_5547627.htm?ivk_sa=1024320u.

[2]侯桂杰.非英語專業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亞太教育.2016(28).

[3]何蓮珍,張文芝,王同順,等.時代呼喚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外語.2005(4).

責編:初 心

猜你喜歡
新路徑雙一流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高?!半p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雙一流”需 從去行政化做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