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價值塑造為引領構建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

2022-03-23 03:31張緒濤孟昭博趙慶雙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2期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應用型人才課程思政

張緒濤 孟昭博 趙慶雙

摘 要:本研究在綜合分析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現狀的基礎上,遵照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位一體”的原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重構課程的教學大綱,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借助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重塑課堂教學,完善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構建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家國情懷,最終實現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既定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課程思政;價值塑造;應用型人才;混凝土結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主持召開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等重要會議,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各高校應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深入梳理專業課教學內容,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并將其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塑造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其必備內容。

面對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融合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位一體”的一流課程體系構建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課程團隊在綜合分析混凝土結構課程目前實際教學情況的基礎上,遵照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位一體”的原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重構課程的教學大綱,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借助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重塑課堂教學,完善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構建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使學生做到“學思結合、知行統一”,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家國情懷,最終實現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既定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混凝土結構課程的教學現狀

混凝土結構是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地位,是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知識體系、培養理論分析和工程實踐能力、強化工程倫理教育、培養工匠精神的關鍵課程,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培養質量。

盡管混凝土結構課程在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結合筆者所在的聊城大學來看,目前的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無法完全實現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既定目標,也不能很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混凝土結構課程要講授的內容多,涉及面廣,課程內容具有綜合性強、應用性強等特點。然而,目前的混凝土結構課程在教學內容方面存在以下五個問題:一是教學內容沒有體現出“學生中心”的教學理念,也不是按照“成果導向”的理念反向設計的,教學內容與畢業要求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支撐關系;二是教學內容與本專業其他課程的教學內容有重疊和交叉;三是缺少與實際工程緊密相關的內容,無法有效縮短學生從課本理論到實際工程認知的差距;四是體現本領域科學研究、工藝、技術改進的新內容較少,無法及時反映本領域的前沿動態;五是教學內容中融合的思政元素不多,價值塑造的作用不強。

第二,該課程的授課內容多、信息量大、難度較高,但是授課學時偏少,傳統的授課方式很難完成課堂教學內容,遑論新增與實際工程相關的教學內容。如何解決教學內容多而授課學時少的突出矛盾,如何合理安排傳統理論教學和工程實踐內容、學科前沿相關內容,如何引入線上教學手段,如何安排線上及線下學習內容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環節,但是目前與混凝土結構課程相關的實踐教學內容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把注意力放在理論教學上,而忽視實踐教學;二是課程實踐教學內容較陳舊,形式單一,缺乏實踐性和創新性,并且與理論教學內容存在脫節現象;三是受實驗條件及實驗學時所限,常以演示實驗的方式開設本該由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驗項目;四是與課程相關的實習環節實際執行的時間相對較少,沒有按照教學計劃嚴格執行,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常常流于形式,實習效果不理想;五是課程教學團隊的工程素養不高,缺乏工程實踐經驗,對工程設計過程認識不足,對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缺乏了解,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無法給予學生準確的指導;六是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常常流于形式,且無法考核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二、構建混凝土結構課程體系的內容

基于目前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現狀,課程團隊從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實踐教學三個環節構建混凝土結構課程體系的內容,以實現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第一,以價值塑造為引領,重構課程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確立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制定教學大綱以及選定教學內容時要考慮以下三個要點,即是否蘊含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否體現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同時,要基于社會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需求反向設計課程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以全局的眼光重新審視混凝土結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順本課程教學內容與其他課程之間的先后順序及承接關系,以保證教學內容能支持相應的畢業要求指標點并最終達成培養目標。

教學設計要有機融入思政元素,教學過程要體現價值引領,教學評價要取決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教學內容要強調知識的創新性和實踐性,強調知識、能力、素質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和價值塑造的教學理念,強調教與學的密切結合,強調課內與課外的密切結合。

第二,構建集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為一體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課程團隊將上述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學內容離散為知識點,并圍繞其開發微課程資源,每個微課程長度約為10分鐘,一般包括演示文稿、動畫、工程圖片等教學素材,并設有討論和小測驗環節。利用微課程資源開展線上信息化教學,同時將課程的重點、難點作為線下課堂講授的主要內容,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了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從以課堂教學為主向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轉變,把講解與自學、練習與測驗、討論與答疑融為一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這種教學模式還有助于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基于應用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求,構建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必要支撐條件,在專業課程體系中與混凝土結構課程相關聯的實踐教學環節有認識實習、混凝土基本構件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及畢業設計等。

為實現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教師要在原有實踐教學環節的基礎上構建與理論教學有機融合、分層次多模塊相互銜接的實踐教學體系,以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三、構建混凝土結構課程體系的思路

課程團隊成員應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首先做到“明道”“信道”,逐步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社會及學生的需求出發,以價值塑造為引領重構課程的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將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學內容離散為知識點、技能點,并圍繞其開發微課程資源,開展線上信息化教學。同時,將課程的重點、難點作為課堂講授的主要內容,建設內容豐富全面且與實際工程聯系緊密的課程資源庫,實現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為目標,構建與理論教學有機融合、分層次多模塊相互銜接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逐步使學生做到“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實現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既定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四、構建混凝土結構課程體系的具體方法

第一,開展細致深入的調查研究工作。首先,課程團隊深入調查走訪施工、設計、房地產、監理等企業,與管理、技術等不同崗位的人員座談交流,調查了解企業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知識、能力、素質的需求,征集企業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為課程相關畢業要求、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確定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提供依據。其次,采用問卷形式調研土木工程專業2016屆至2020屆畢業生目前的工作狀況及未來的發展前景,對學校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方面的評價與建議,對課程體系設置及教學內容的滿意度,對教學組織形式的建議等。借助這些調查問卷可以更精準地確定課程教學大綱,規劃課程教學內容,選定教學方法。再次,調查走訪省內外開設土木工程專業的高校,特別是與聊城大學條件類似的地方性高校,深入學習其在課程思政改革方面的成效、經驗。全面搜集省內外高?;炷两Y構的在線課程視頻及各類教學資源,對課程體系特別是實踐課程體系等方面的資料進行系統的研究與分析,為混凝土結構課程體系建設提供借鑒。

第二,確立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需要首先接受教育。課程團隊成員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到“明道”“信道”,要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完成由“經師”向“人師”的過渡。精心組織設計每次課程的教學內容,思考教學設計中是否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知識的創新性和實踐性,強調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強調課內與課外的密切結合,逐步使學生做到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第三,構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趹眯透咚刭|人才培養的需求,調整融合與混凝土結構課程相關的實踐教學環節,如認識實習、混凝土基本構件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及畢業設計等。從課程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的保障條件及實踐教學效果評價三個層面展開分析研究,最終形成以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

課程團隊積極探索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凝土結構課程體系建設方案。以價值塑造為引領,重塑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建設與理論教學有機融合、分層次多模塊相互銜接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借助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重塑課堂教學,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家國情懷,最終實現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既定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踐表明,課程團隊提出的建設改革方案可有效解決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的問題,在混凝土結構課程中取得成效后,可為本專業其他核心課程的改革建設提供經驗參考,也可為其他工科專業的課程建設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董勇.論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5).

[2]高德毅,宗愛東.課程思政: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

[3]胡婷婷.探討如何在混凝土結構課程的教學設計中體現課程思政[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

[4]孫志偉.理工類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路徑[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9(1).

[5]夏紅春.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9(1).

[6]李志義.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J].中國大學教學,2015(3).

[7]劉建平,賈致榮,師郡.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課程教學改革:以混凝土與砌體結構設計課程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8(6).

[8]鮑文博,陸海燕,黃志強.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土木工程教育探索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6(4).

責編:瀚 海

猜你喜歡
混凝土結構應用型人才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混凝土結構教學實踐著力點
基于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的“混凝土結構”教學改革研究
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探索研究
淺談混凝土裂縫的研究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