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路徑研究

2022-03-24 15:14馬曉琳
昌吉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理論課共同體中華民族

馬曉琳 田 榮

(昌吉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強調“要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正確認識新疆歷史特別是民族發展史,樹牢中華民族歷史觀,鑄牢中國心、中華魂,特別是要深入推進青少年“筑基”工程,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保?]簡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課作為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于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知中華、愛中華、察世情、懂國情、明區情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全黨要把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在完整準確上下功夫?!保?]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貫徹座談會會議精神中“八個堅持”的具體實踐。長期以來,“三股勢力”及境內外敵對勢力在歷史層面違背客觀史實,歪曲、篡改新疆歷史,鼓吹“雙泛”思想,在現實層面打著“人權”的旗號,妄圖分裂中國,破壞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阻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將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小課堂”同世情、國情、區情的“家國大課堂”結合起來,堅守意識形態斗爭主戰場,才能更好地發揮思政課資政育人的作用,從而有效應對新疆反分裂斗爭所面臨的嚴峻復雜形勢,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

(二)有助于厚植文化認同,推動“文化潤疆”深入開展

中華文化作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奠定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根基?!拔幕鳛槿嘶澜缗c理念世界相統一的觀念表征,通過其內涵、價值、理念潛移默化、由微而著進行漸化和化育的浸潤,發揮著心靈陶冶、價值認同、行為評判的作用?!保?]“文化潤疆的關鍵是文化認同,正確認識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是推進文化潤疆的前提?!保?]

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文化認同。文化認同能夠培固民族團結之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線。新疆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員,要格外珍惜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保?]新疆作為多元文化交匯之地,“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終扎根于中華文明沃土,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144“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繁榮發展之魂,只有把中華文化作為情感依托、心靈歸宿和精神家園,才能促進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助于厚植大學生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華文化、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有助于培鑄和增強各族大學生的國家意識和公民意識,堅定愛國情懷和理想信念,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成為一種文化自覺,使大學生正確認識中國歷史以及新疆歷史,用中華文化浸潤學生心靈;有助于實現以文鑄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驅動“文化潤疆”工程長期性、系統性實施。

(三)有助于引導大學生立足時代、著眼大勢,增強使命擔當意識

2022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強調,在“兩個大局”背景下,“必須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長遠看教育,準確識變、主動求變、積極應變,抓住重大機遇,開創教育新局面?!保?]《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明確了不同學段思政課不同的目標側重,提出“大學階段重在增強學生使命擔當”[8],大學生既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受教育主體,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承人,肩負著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使命。站在世情角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來關照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情現實,以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擔當意識來回應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歷史使命,這為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思政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現鑄魂育人培養目標的關鍵課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新疆高校將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貫徹落實到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有助于引導大學生自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責任扛在肩上,記在心中。

(四)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和針對性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地方課程是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是落實立德樹人宗旨的“人生大課”,是培育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學生樹立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情懷、品德修養及綜合文化素養的主陣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主渠道作用的必然要求;“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教育的使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新時代我國教育的根本目的。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育人目標契合貫通,能夠產生協同發力的積極效果,從而提升思政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維度分析

(一)價值體系維度的融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論述的提出和發展經歷了由“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再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動態過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將其寫入黨章。至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將其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過程中需要重點融入的內容是把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新疆考察重要講話中關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論述融入進去,并且有效轉化成學生聽得懂、學得進、有所悟、有所得的知識內容。

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八個相統一”要求,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要以價值引導為核心,堅持發揮思政課育人育心的功能,將知識教育和價值引導相結合,遵循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原則,引導新疆高校各族青年大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明確“三股勢力”和西方反華勢力歪曲、篡改、污蔑新疆的歷史和現狀的錯誤思想和險惡用心,通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融入,厚植各民族共享共建共有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價值理念,引導學生堅決抵制極端思想、“雙泛思想”、“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正本清源,實現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地方課程價值。

(二)思想文化體系維度的融入

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相互吸收、相互借鑒的有機整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植根于悠長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中華文明發端于原始社會時期的黃河流域,這里成為中華民族先民的最早聚集地,產生了中華文明的早期萌芽。在世界文明體系之中,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且延續至今的文明體系。中國古代的“大一統”思想成為文明體系延續的思想基礎。在這種理念的賡續中,中國多民族大一統的格局不斷開拓,統一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天下一家的“大一統”思想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中不斷演進,內涵不斷豐富。以隋唐時期為例,許多地方政權及其首領都具有濃厚的大一統意識,大一統思想得到廣泛的認同,許多民族都參與到了守衛邊疆,開發邊疆,維護祖國統一的國家治理與建設中,實現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經濟共同體、文化共同體的內生性生長。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遼闊疆域的共同開拓、悠久歷史的共同書寫、燦爛文化的共同創造、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共同培育,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道路上共同當家做主,鞏固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大團結。

(三)話語體系維度的融入

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在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方法論——“八個相統一”中居首要地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該課程的話語表達方式和表現形式是由課程的性質決定的。簡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課在課程性質上是新疆高校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質上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圍繞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展開課程教學活動,政治性是此課程的首要屬性。在事關國家統一、安全穩定等重大原則問題上,要牢牢守住意識形態陣地,掌握話語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強化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武裝,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領域話語權的重要陣地。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原則,緊緊圍繞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客觀史實,從中國歷史、中華民族演進過程正確認識縱向歷史發展過程中大一統格局的開創、發展及鞏固;從整體視野正確認識新疆區域歷史的發展。

在融入過程中要以學理為基礎,將歷史文獻資料、考古遺址及文物資料、地方文化資源、新疆地方歷史故事、維護祖國統一的各民族愛國人物案例素材作為話語體系的載體,闡釋各民族在歷史長河中所形成的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互惠共生的經濟共同體、交匯融合的社會文化共同體的客觀史實,從而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話語權。話語體系的建構及表達過程中,要厘清中華民族歷史,講好中華民族故事,詮釋中華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文化。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路徑

(一)融于課程目標,實現價值引領

要明確課程目標定位,講清講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依據,實現從教學目標向課程目標的轉換,必須“正確認識新疆歷史、還原歷史真相、澄清錯誤認知、樹立正確觀念,提高辨別能力”[5]268,在價值引領上增強“五個認同”,樹牢“四個意識”“兩個維護”“三個離不開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五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大學生心靈深處,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推波助力,為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夯實根基。

(二)融于教材體系,實現鑄牢體系的邏輯建構

在教學內容上,要從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歷程中的“大歷史”去界定新疆區域發展的“小歷史”;從中華民族持續不斷發展整合、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中深刻認識新疆各民族同其他民族之間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關系。從不同歷史時期新疆地區與中原地區在經濟上的相互補充、互通有無中正確認識“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多民族大一統中國疆域的開拓,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保?]26從作為“主干”的中華文化與作為“枝葉”的新疆各民族文化中深刻認識新疆地區各民族文化是“枝繁葉茂”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從新疆地區宗教的演變過程中深刻認識交融共存是新疆地區宗教關系的主流。整體布局上要從中華視野把握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尤其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邏輯體系的建構,要遵循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理邏輯、知識屬性和教學目標。

(三)深挖地方優秀歷史文化資源,強化感召力及文化自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為攻、潛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1]新疆地方優秀歷史文化是中華歷史文化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強調“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運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歷史事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講清楚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區,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重要成員。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把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保?]因此,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具體實踐中,要“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西部民族地區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保?]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中得以強化。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爭取國家獨立和解放的一系列斗爭既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覺醒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強化、走向升華的歷史彰顯。因此,結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深入挖掘并運用新疆地方優秀歷史文化資源,尤其是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鮮活的案例素材。以“清朝時期”“辛亥革命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期”為例,在反對帝國主義妄圖瓜分中國、分裂邊疆的圖謀中,新疆各民族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御敵,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保衛國家主權的斗爭中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新疆各族民眾和全國人民一道,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努力生產建設,保衛邊陲穩固國際援華交通線,慷慨解囊,支援前線,大力參與廣泛持久的抗日捐款捐物活動(如寒衣募捐、文化勞軍募捐、鞋襪勞軍募捐、防毒募捐,獻機募捐,等),這些鮮活的史實案例都可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學理依據,彰顯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在家國危難之際同呼吸、共命運的特征,使思想政治理論地方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浸潤學生心靈,以豐富的素材增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感召力。

(四)變革教學方法,提升思政課“獲得感”

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創新。創新師生互動方式,探索教學的最佳切入點和落腳點。思政課教師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情景教學和案例教學中,必須注重整合形式與創新的融合。實踐教學活動中,培育主體與被培育個體之間的教學相長尤為重要。創新實踐教學方式,使學生通過實地參觀、查閱資料、制作課件、拍攝微視頻、小組展示、VR實訓等方式實現沉浸式體驗,在“學、思、悟”中理解和接受所學的歷史知識,是對理論知識的深化和有益補充,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課程的過程中實現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強化。

(五)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融入效果

通過評價方式的完善,促進課程的建設。教師要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培育師”,澆樹澆根,育人育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實現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層層相扣,三個環節相互協同才能實現課程價值和教育目標。其中,進頭腦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難點與關鍵點。通過及時對教學效果做出考評,探索與教學相適應的教學考核方式和評價制度,進而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有利于增強思政課實效性,有助于增強師生在思政課教學相長中的“獲得感”,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果。

綜上所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新疆高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夠有效實現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的有效轉化,這對于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意義。融入過程中,要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為依據,把握好“多元與一體”“整體與部分”“主干與枝葉”的內在邏輯關系是融入的關鍵。要堅持以“問題意識”為導向,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夯實文化認同,凝心鑄魂,構筑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增強思政課立德樹人、資政育人的實效性。

猜你喜歡
理論課共同體中華民族
愛的共同體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新
“721”人才培養模式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