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思考
——以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為例

2022-03-24 16:24
科學教育與博物館 2022年5期
關鍵詞:藏品西藏文物

楊 焱

西藏民族大學

1 研究背景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長,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越來越大,考古文博事業也在加快發展。2020 年9月28 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通過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向國際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2021 年10 月17 日,在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 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做好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2022 年兩會對考古文博事業進行了規劃討論,充分顯示國家的重視程度??脊盼牟┦聵I發揮著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高校越來越重視校內博物館建設工作。高校博物館承擔著教育、科研、服務、學科建設等任務,是高校綜合實力的體現。高校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是保護文物信息、提升文物價值,以及博物館展開各項工作的基礎。文物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一旦遭受破壞和損毀,可以利用文物檔案進行修復和仿制。文物藏品檔案提供了原始、科學、真實的信息,通過利用藏品檔案可以進行陳列布展、科學研究、對外交流等活動,提升文物藏品的利用價值。

高校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也是打造校園特色文化,進行宣傳教育的途徑。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內豐富的藏族特色歷史文物,是非常直觀的實物教學資源。文物中包含的各類專業知識需要通過文物藏品檔案信息搜集來呈現活力。只有充分利用文物藏品檔案資源,將文物中的歷史感、民族感、文化感表現得更加強烈,才能激發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群體產生更強烈的愛國之心。

高校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還對高校的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起到了促進作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需要多學科復合型人才,具備民族學、歷史學、考古學、檔案學、美術學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背景。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是在西藏調撥文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涵蓋了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等多方面專業知識,具有多學科、系統性、專業性等特征。高校博物館是一個擁有實物資料、優秀科研人才的場所,兩者的有機結合會極大地促進科研工作的發展。

在對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實際情況調查過程中,發現文物藏品檔案建設存在信息缺失、粗放管理等問題,尚未有健全的文物藏品檔案收集整理標準和管理體系,文物藏品檔案電子信息化建設也未進行。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的文物藏品檔案建設存在的缺失問題亟需完善,否則將嚴重影響文物藏品價值的發揮。

2 高校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概述

2.1 高校博物館概念界定

高校博物館是指高等教育機構主辦,或與社會組織、個人合辦,得到該館所屬高校認可且承擔管理責任,系統收藏保護文物、標本為主體的學術型遺產,有固定陳列場所,向公眾開放,致力于服務高等教育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社會公益性組織。

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西藏歷史文化博物館)是財政部與西藏財政廳共建的“民族學人文社科基地”,也包括西藏高校教學實驗室“文物與考古技術實驗室”,以西藏民族特色文物藏品為主,共6 個展廳,其中包括文物1000 件,其他藏品200 件,于2010 年開始建設,目前還處于正在建設的狀態,文物藏品整理工作持續進行。在博物館的建設中,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民族學等專業的學生全程參與日常管理工作,圍繞該主體積極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是西藏民族大學建設的初衷。

2.2 高校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的內容及特點

2.2.1 文物藏品檔案的內容

文物藏品檔案是指在文物藏品征集、鑒定、入藏、編目、保管、保護、利用和研究等過程中形成的文字、圖表、照片、拓片、摹本、電子文件等歷史記錄[1]。

《文物藏品登記表》,登記文物藏品的基本信息,主要登記內容有文物名稱、年代、質地、尺寸、數量、鑒定級別、特征描述、完殘程度、來源途徑、保護利用信息等。

《文物藏品動態跟蹤記錄匯總表》記錄藏品在日常管理中產生的各種信息變化,包括提取使用記錄、觀察監測記錄、保護修復記錄、鑒定變更記錄、研究利用情況、事故情況記錄、藏品注銷記錄和附錄等。

照片,是較為直觀反映文物藏品信息的記錄方式,需要拍攝文物藏品的全貌照片、紋飾照片、局部照片、殘損照片、修復前后對比照片、與藏品有關的活動照片等。

拓片,主要包括器形拓片、銘文拓片、圖案拓片等。

摹本,主要包括文字摹本、繪畫摹本、紋飾摹本等。

繪圖,主要包括器物的平剖面圖、剖視圖、復原圖等。文物藏品的線稿非常重要,但由于博物館缺乏專業的繪圖人員,該項工作并未展開整理,其中唐卡的線稿最為復雜,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

相關文件材料,是指圍繞文物展開一系列工作過程中產生的文書和其他相關資料。

相關文獻資料,是指與文物藏品有關的文獻學術報告性資料。

電子文件,是指記載文物藏品的電子數據信息,包括多媒體材料等。

根據以上內容,對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內容進行梳理,主要將其分為紙質、圖畫、文書、電子四大類。

(1)《文物藏品登記表》《文物藏品動態跟蹤記錄匯總表》是文物藏品檔案建設內容紙質類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目前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擁有該類紙質檔案較為齊全。通過《文物藏品登記表》和《文物藏品動態跟蹤記錄匯總表》,能獲取到館藏文物的基本信息和動態變化。以西藏民族大學館內收藏文物銀質琺瑯餐具為例,年代為清末到民國時期,一套27 件,經由西藏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國家三級文物,紋飾以花鳥為主,保存完好,于西藏和平解放后,從拉薩調撥到西藏民族大學,具體時間不詳,對其銀質材料的氧化和保護環境的調整都有著詳細的記錄。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在管理利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信息記錄,如提取唐卡的天然礦石顏料成分分析、藏紙的蟲蛀修復、木質文物的溫濕度監測等。收集整理的動態檔案記錄,為保護與研究文物藏品提供了基礎信息。這部分的內容對于文物藏品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以上信息都是通過紙質類檔案獲得。

(2)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中圖畫類的文物藏品檔案內容主要包括文物藏品的細節和整體照片,款式銘刻的拓印模板以及各類器物的線描手稿,其中唐卡類最為復雜?,F階段,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在文博教研室主任余小洪副教授的帶領下,利用專業攝像機已經做好了館內藏品照片的拍攝工作,這些照片是文物檔案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觀反映文物藏品在某個時間段內的情況,補充了文字信息的空白。對于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中金銅佛像的款式及銘刻內容的拓片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收集內容,其工作量較小,專業要求性不高,目前暫未進行完整性的收集整理。關于圖畫類,舉一個典型的實例,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內有一幅被稱為“鎮館之寶”的壇城,屬于唐卡中的一類,2019 級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共9位同學同時參與對其線描手稿的繪制,自2021 年3月開始至7 月才將圖稿繪制出來。圖畫方面最難的內容就是涉及各類藏品的線稿圖,不僅需要專業的繪圖技能,而且工作量大,目前也是在緩慢地進行中。

(3)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書類的檔案內容主要包括博物館建設發展過程中的行政文件以及相關的報道。目前博物館還在修建的狀態,相關的政策性和報道性文書是收集整理的對象,可以為高校博物館的發展建設體提供經驗指導。

(4)檔案數字信息化建設是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目前還未進行的項目,是需要后期建設的重點。

2.2.2 文物藏品檔案的特點

(1)檔案信息的歷史性

從時態上講,檔案是已經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東西,也正是因為如此,這種以往社會活動的原始記錄,就可以把過去帶到現在和未來,也就是所謂“讓過去告訴現在”,“讓歷史告訴未來”,從而將過去、現在和未來聯結在一起,維系人類社會的時空統一性與整體連續性[2]。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中的文物藏品包含了深厚的歷史價值,需要對物藏品相關的歷史記錄和具體信息進行分類和記錄,及時對文物藏品進行分級、登賬、編目、入庫,保證檔案信息的完整性。通過專業人員的鑒定,明確文物藏品的歷史價值,鑒定記錄需要被收集整理,進行專門存檔。包括文物藏品在管理的一系列活動中形成的各種記錄以及相關的文件材料。由此可見,文物藏品本身就是社會歷史的產物,檔案信息是對文物藏品運動全過程的客觀記錄,清晰地記錄藏品的歷史軌跡。西藏民族大學以清末至建國初的西藏地方文物藏品占比較大,能夠復原當時西藏社會的歷史面貌,同時也能夠很好的成為歷史教材。

(2)形成過程的流動性

藏品檔案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的積累過程,隨著藏品的變化而變化,隨時有增加,不受時間限制,它是隨著藏品永久保存的[3]。西藏民族大學在對文物藏品管理和利用的過程中,產生了包括參觀、鑒定、修復、科研等許多新資料,如文物的病蟲害現象、教學研究成果等。文物藏品檔案需要及時地進行收集更新,來確保準確性和完整性。藏品檔案在入藏之時開始產生,是檔案管理工作成果的反映,一旦出現遺漏,會妨礙對文物藏品的保護與研究。

(3)功能作用的多樣性

文物藏品檔案是重要的思想教育資源,文物作為社會歷史信息的承載者,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承載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氣節。文物藏品檔案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資源,藏品檔案反映了藏品的真實面貌,記載歷史信息,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文物藏品檔案也是規范管理文物、保護文物藏品的依據。除了文物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外,文物藏品檔案還包括管理的環節和程序,能夠實現藏品管理標準化。標準化的管理有助于文物保護,歷來的修復記錄、修復前后對比照等為進一步保護提供經驗。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以西藏地方特色文物為主,能夠很好地展現西藏地域文化,尤其是大量的藏傳佛教用品,是西藏地區信仰崇拜的見證。文物藏品檔案通過記錄、流傳等方式,最大限度保護文物藏品信息的完整,為教育提供寶貴資源,能夠增強人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精神。

2.3 高校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的原則

2.3.1 系統管理原則

高校博物館作為文物藏品檔案建設的主體,應當遵循我國檔案管理的最基本原則——集中統一管理。博物館內的文物藏品大部分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一旦被破壞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后果,博物館檔案管理工作要保證文物在征集、保管、展示各個環節中的安全性與完整性,提高博物館綜合管理能力,充分發揮利用館內信息資源。系統管理是文物藏品得到妥善管理的體現,也是高校檔案建設能力的體現。首先要做好制度建設,完善管理架構,明確高校博物館的責任和職責;管理的流程要清晰明了,要明確資料歸檔的范圍、時間、程序,以及銷毀的監督和管理。依照這一原則,高校博物館能夠將文物藏品檔案資料系統地、完整地收集整理,盡可能保證其完整性,提升文物藏品本身的價值。反之,如果收集的文物藏品檔案不系統不完整,即使收藏了具有珍貴學術價值的檔案資料,也會因為缺乏系統性而大打折扣。

2.3.2 適應需求原則

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利用這些文物藏品信息,對文物藏品進行科學地保護管理和研究利用,充分發揮文物藏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作為高校博物館,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的服務對象特殊,主要以校內師生為主,需求也與其他類博物館有明顯區別,更看重文物藏品檔案的教育和歷史科學價值。針對這種需求,檔案館在資源建設上可以把資源建設的重點聚焦在當前一些重大事件相關的檔案、涉及“人文、人本”的檔案、對維護公民個人權利利益有重要憑證作用的檔案以及當前階段性科技成果有關的檔案等之上[4]。在大眾需求不斷豐富發展的今天,高校博物物館檔案建設需要不斷完善自身,滿足需求,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作用。

2.3.3 特色鮮明原則

高校博物館的文物藏品種類并不是單一的,而是極具特色的。一方面,大多數高校博物館與校史館合二為一,博物館內部的藏品涉及高校的建設發展歷史,具有很強的地方性;另一方面,大多數高校在建設時具有非常強的專業傾向性,工業類院校大部分的文物藏品以工業類為主,民族類院校的文物藏品以民族特色類為主,高校博物館具有豐富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時代特色、民族特色等。在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的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這些自身具有的特色,有針對性地去進行收集整理,不能造成檔案信息的浪費,打造具有特色的文物藏品檔案資源。

3 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遇到的問題

3.1 基礎設施不完備,管理難度大

高校博物館普遍存在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的情況,受到場地、資金、人才等基礎條件限制,要完成館藏文物藏品檔案規范化、專業化的建設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文物藏品資源較多的高校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更是一項極大的工程。

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位于渭城校區三號教學樓內,共計文物藏品1 200 件,由6 大展廳和珍寶館組成。目前并無專門的文物藏品檔案資料室,如果按照“一物一檔”的標準,博物館無法提供足夠的空間和專業的設備條件進行文物檔案的保管。博物館建設資金主要用于藏品的陳列裝飾和文物保護方面,文物藏品檔案建設需要充足的資金來源,現如今也十分匱乏,很難進行設備的購置。平時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的人員主要是文博教研室老師和勤工儉學的學生,并無專職管理人員,日常工作量主要以文物清點、講解、清潔等為主。由于人員和文物藏品檔案建設工作量的原因,目前收集的資料以文物紙質信息和圖片為主,文物藏品檔案信息內容較少,這直接導致了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既沒有進行專門的文物檔案編制工作,也沒有建設完善的文物檔案,更沒有安排專人管理工作。

3.2 文物藏品檔案原始材料收集不完整

文物藏品的檔案記錄工作應該從一開始就及時進行。大部分高校博物館收藏的文物來源渠道較多,文物在進入高校博物館之前,文物信息如果沒有進行規范的建檔登記,加上外界的影響因素,會導致很多有效的信息缺失,后續的文物檔案建設工作只能依靠經手人回憶口述,缺乏較為有力的依據,會嚴重影響到檔案的真實有效性。

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的文物藏品主要包括1959 年以來西藏寺廟和各大古跡遺址的調撥文物,以及2013 年在新校區建設中從咸陽市考古所征集的少量發掘出土文物,其中也包括了來自個人、單位等捐贈文物。作為真實歷史記錄并被集中保管起來的文件材料,提供了原始憑證、科學依據和完備真實的信息,因此是博物館一切工作的立足點[5]。自1966年至1975 年,西藏民族大學經歷了取消、重建、搬遷等重要轉折點,文物藏品曾一度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甚至出現了流失,導致原始信息丟失較多,尤其是具體來源問題,許多文物藏品都有著較為曲折的經歷,通過旁人口述等方式搜集到的檔案信息不夠準確,嚴重影響文物藏品檔案建設。

3.3 檔案信息更新不及時,利用率低

文物檔案的生成是一個不斷延續的過程,很多高校博物館在文物檔案管理的過程中,出現文物藏品與檔案聯系不密切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更新文物信息記錄,不對文物保護、展覽研究等內容進行資料整理,將嚴重影響文物藏品檔案功能的發揮,也影響了文物保護修復與研究利用。根據《文物藏品檔案規范》要求,文物藏品的動態跟蹤記錄需要及時更新,包括征集調用、保護修復、研究利用、觀察檢測、保存現狀等多項內容。文物檔案在搜集整理過程中要保證系統性和整體性,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難以做到這一點。

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還在建設中,文物藏品會發生經常性的遷移,文物藏品信息需要及時更新完善。目前該博物館在近50 件藏族傳統服飾管理過程中,發現了蟲害問題,藏品遭到破壞,需要及時地加以保護修復。但由于存在材質不明、標簽丟失、缺乏規范的信息記錄工作等問題,嚴重影響修復工作。工作人員既無法通過以往的保護修復記錄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而且這批藏族傳統服飾目前的現狀信息也未進行及時的更新。在日常的文物藏品管理工作中,除講解外并未充分利用文物藏品檔案信息,嚴重影響到西藏寶貴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還會影響文物藏品管理工作,造成西藏民族大學文物藏品檔案工作停滯不前,產生惡性循環。

4 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對策

4.1 健全機構,完善設施,實現標準化

4.1.1 設立文物藏品檔案專項資金

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工作要實現規范化、專業化管理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受到領導部門的重視和支持。目前西藏民族大學十分重視博物館的建設發展,2021 年2 月3 日,西藏民族大學進行了博物館“文物保護提升”建設項目的公開招標,預算金額在220 萬元左右,文物藏品檔案建設作為文物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并未包含在內。校領導和博物館負責人要重視資金的投入力度,積極購置檔案存儲設備,按照紙質檔案保存標準設立文物檔案室。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是西藏民族大學的重要資產,缺乏文物藏品檔案的專業化建設管理,會影響學校對自身資產的管理能力,更會影響作為博物館負責院系—民族研究院的科研與教學能力。文物藏品檔案資金的投入有利于對館藏文物的保護利用,并直接影響到文物藏品價值功能的發揮。作為正在建設中的高校博物館,西藏民族大學有能力也有義務打造一個高校博物館中的典型代表,對文物藏品檔案建設投入財力和精力,是西藏民族大學對文物、博物館學、檔案學等學科專業研究和建設實力的體現。

4.1.2 培養專業性人才

目前高校博物館檔案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和秩序性較為欠缺,不僅是高校還是地方博物館都缺乏檔案管理專業人員,而且文物藏品檔案建設需要跨學科的專業人才,對于從業者的要求相對較高。高校博物館很多從事檔案管理工作的人員并非檔案學專業出身,對于博物館文物檔案的建設與管理沒有深入的接觸,西藏民族大學目前也是如此。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日常工作的負責人大多是文博專業的師生,與專業的文物藏品檔案管理員相比,欠缺太多的檔案學專業素養,主要以考古學、文物學等專業知識為基礎開展文物藏品檔案的信息記錄工作。檔案管理模式發展迅速,引進了大量電子信息化管理內容,這就需要相關負責人員時刻關注文物藏品檔案管理的發展趨勢,采取更加先進科學的文物檔案建設手段。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需要招聘檔案專業人才,最好是跨專業人才。還要進一步提升館內工作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定期安排工作人員去大型博物館學習或邀請文物藏品檔案管理專家到館進行培訓的方式,建立激勵獎懲制度,提高從業者的積極性,培養創新性檔案建設態度,更好地參與到博物館文物的科研活動中,為西藏民族大學的民族研究和文化傳承做出貢獻。

4.2 保證文物藏品檔案的完整性、真實性、系統性

4.2.1 制定完善的文物藏品檔案收集整理標準

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應制定《文物征集規范》,要求提供《原始登記表》《藏品鑒定表》《入藏憑證》等資料作為入藏的前提條件,注重藏品原始資料的收集,盡可能做到記錄詳實、準確,為填寫藏品檔案做好前期工作[6]。還要制定嚴格的、全面細致的檔案收集整理標準。館內的文物藏品蘊含著民族手工藝發展史、歷史文化內涵、自身經歷的時代變遷等信息,每件藏品都是一本實體的歷史書,對于研究西藏社會具有重要意義。早期資料的丟失是非常令人惋惜的,應該吸取前人經驗,不能隨著時間的流逝,丟失珍貴的文物信息。以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要的文物藏品唐卡為例,區別于其他藏品,由于線描圖可以清晰展示唐卡的細節內容,有利于復刻修復,因而此類藏品的線描圖尤為珍貴,也是唐卡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隨時對唐卡文物藏品進行檔案記錄,如褪色、卷曲等問題,制定完善的文物藏品檔案收集整理標準,確保文物藏品檔案的及時性、連續性,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2.2 制定規范系統的文物藏品檔案管理制度

文物鑒定記錄、文物等級劃分、保護修復記錄、科研學術成果等,均為文物藏品檔案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管理內容涉及多個方面,需要制定一套藏品檔案保管制度,落實責任制,杜絕藏品的流失和損壞。加強藏品保管制度并嚴格執行,建立藏品檔案,為藏品及其檔案編號,并對藏品擺放位置、研究進展等情況跟蹤記錄,切實有效地進行管理[7]。通過制定規范系統的文物藏品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檔案在管理過程中不會因為人為因素而產生較大的失誤,并能夠提高檔案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4.3 讓文物藏品“活”起來,增強文物藏品檔案的有效利用

4.3.1 推動電子信息化建設

檔案信息化的概念范疇很廣,信息化作為現代化的一種技術手段,是現代科學管理方法的實踐,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和互聯網等在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多[8]。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的檔案建設管理工作量大且復雜,涉及的文物藏品數量種類多,目前只能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檔案管理工作,不僅浪費人力,而且效率較低,無法避免人為的出錯率,而通過計算機強大的信息存儲處理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文物藏品檔案管理效率。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管理應以新技術開發應用為引導,與本校圖書館系統聯動發展,加大對藏品檔案的數字化建設。目前在大量信息數據的基礎上打造“智慧博物館”已經成為眾多博物館發展趨勢,這就離不開大量的數字文物藏品檔案信息。因此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電子信息化建設刻不容緩,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

4.3.2 加強校內宣傳,組織學生參觀學習

高校博物館以高校為依托,依據自身的資源優勢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為學校宣傳教育工作服務[9]。高校博物館的建設初衷就是為全校師生的教學科研提供場所,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作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也可以為校內學生提供大量的教育資源,但通過對校內學生的訪問調查,除民族研究院以外,大部分學生都不知道校博物館的存在,這也與校博物館未對外開放的原因有關。西藏民族大學應逐步開放高校博物館藏品資源,并開展教學活動,具體包括定期開放、舉辦特展等,通過博物館現場教學和互動教育的模式,激發引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強化認知,鼓勵支持教師參與博物館教學活動,利用博物館內的文物藏品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并利用博物館的文物藏品,為相關專業學生提供教學實踐機會,如與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相結合、創建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公眾號等方式。

5 結語

在國家考古文博事業繁榮發展的大環境中,高校博物館這一主體不能被忽視,文物藏品檔案建設工作作為博物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不應該被忽視。高校博物館藏品檔案建設也是高校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教育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為高校建設發展提供重要依據。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為例,具體介紹了高校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的內容、特點、原則及重要性,指出在實地調研中發現的西藏民族大學文物藏品檔案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對策,提出對文物檔案進行有效建設管理,完善檔案系統,有利于文物藏品的保護利用,充分顯現文物檔案的價值。希望本文能為西藏民族大學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工作提供建議,促進其發展,同時也為更多的高校博物館文物藏品檔案建設提供參考依據。

猜你喜歡
藏品西藏文物
都是西藏的“錯”
文物的棲息之地
抱樸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譚禮藏品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羅妍妍藏品欣賞
神奇瑰麗的西藏
一個人的西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