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文言文教學微探

2022-03-27 10:36車綺珩
文學天地 2022年2期
關鍵詞:文言文中職核心素養

車綺珩

【摘要】《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版)》正式確定了培養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本文以文言文《勸學》的教學為例,淺談中職語文教師如何按照新課程標準的教改精神重新審視、改進教學工作,培養中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中職 語文 核心素養 文言文 教學

教育部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2月陸續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和《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標志著中職語文的課程改革正式進入實施階段,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也正式進入我們的視野。中職語文是中職各學科的基礎,語文學科的教學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文言文作為現代漢語的源頭,是我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大多數中職學生的語文基礎較為薄弱,普遍對學習文言文有畏難心理。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并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每位語文教師面臨的新“挑戰”。

一、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概念、內容和意義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與運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薄缎抡n標》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定義是語言理解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發現與鑒賞、文化傳承與參與4個方面,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與形成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與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1]。其具體內容如下圖:

由此可見,中職語文核心素養不是知識,可以通過教師的單方面傳授就能獲取;中職語文核心素養也不是技能,經過學生的反復訓練可以習得。核心素養須在學生的自主實踐與自我體驗中內化生成。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出,對于加快推進中職語文學科建設,完善中職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為我國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都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二、《新課標》設置“古代詩文選讀”的目的

《新課標》把中職語文基礎模塊的教學內容分為八個專題,其中,“古代詩文選讀”專題為36學時,“本專題旨在引導學生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古代詩文,體會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增進對中華文化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的認識和理解,抵制文化虛無主義錯誤觀點,提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p>

由此可見,流傳至今仍被選作教材的經典文言文,其文學、歷史、哲學意義都相當重大,其語言運用、思維結構對中職學生都有重要的學習借鑒作用。

三、以《勸學》為例談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

《勸學》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四版)中第六單元第二十三課,選自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荀子》,是一篇膾炙人口的說理性散文,主要論述了荀子對學習觀的理解,其中不少觀點對中職學生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筆者嘗試以《勸學》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在文言文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理解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語言理解與運用

“語言理解與運用”是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在《勸學》的教學中,筆者認為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按照《新課標》“古詩文選讀”專題中的內容要求,課前讓學生充分預習,學習文言重點字詞和句式,如下表所示: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嘗試以下步驟,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與運用”素養:首先,可采取抽查的方式,先由學生把全文翻譯為現代漢語,讓學生理解全文的含義;再依據學生的掌握程度,對《勸學》的文言知識進行梳理與總結,使學生在掌握文意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基本的語言建構,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二)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的發展與提升”是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核心。在進行《勸學》的教學時,教師應始終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引導學生進行層層深入的思考總結,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主要方法如下:

第一,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概括段意入手,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梳理,進而引導學生分析、學習《勸學》的文章結構。

第二, 為豐富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師可提出如下問題:“提出中心論點后,文章分別展開了哪幾方面的論證?”緊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使用的比喻、對比、正反等論證方法的句子,學習本文傳遞信息、論述觀點、表明態度的方法,引發學生的思考,體會《勸學》一文說理的淺顯易懂以及縝密的邏輯結構等寫作特色。

第三,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如針對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教師可提出:“作者想勸人們學什么呢?”通過讀課文并結合儒家學派的教育主張,學生可以發現荀子在本文強調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且還有“善行”及“品德”(也就是個人修養)的學習和積累,希望通過學習,成為一名既有“才”,又有“德”的人。

第四,探討本文所表達的思想,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拓展和提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中“君子”的語句進行歸納,對本文思想進行深入探討。課文對“君子”的描寫及作用可歸納為下表:

荀子認為,人可以分為“人”、“君子”、“圣人”三種人:“人”借助于外物,能使自己改變和提升,達到“君子”的層次;成為“君子”后,通過“不可以已”的學習和“博學”、“日參省乎己”,“君子”就能“知明而行無過”了,再加上日常的“積善成德”,那么“君子”也就能達到“神明自得”的理想高度,成為“圣人”。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和“積善成德”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從“普通人”做起,追求“君子”之風,學會積累、堅持與專注,并時常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立下成為“圣人”的遠大志向。這樣一來,學生可通過自身行為、情感、思維的參與,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的同時,思維也能得到縱深發展,達到中職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三)審美鑒賞與創造

“審美鑒賞與創造”是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當今社會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浮躁,加上受到網絡文化和電子產品的影響,學生們很難靜下心來感悟身邊事物的美。而只有懂得欣賞美,才能創作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引導學生發現美、體驗美,是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秳駥W》作為一篇經典作品,全文結構嚴謹、邏輯縝密,在說理時使用的比喻淺顯而貼切。作者荀子在文中多次使用了對偶句,既增強了文章的節奏感,又把中國語言的音韻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在進行《勸學》的學習時,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誦讀,把原來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與兩千多年前的荀子產生共鳴,從而感受經典文言文的獨特魅力,領悟古代漢語的語言美,增強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審美境界。

(四)文化傳承與理解

“文化傳承與理解”是培養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傳承優秀文化,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文化的傳承。在進行《勸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擴展延伸古代典籍、古代名人提到的關于“勸學”的名篇名句,并引導學生歸納出中華民族“善于學習、勤于反省”的傳統美德,提升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加深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責任感以及民族文化自豪感,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目的。

四、結語

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出,符合“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有利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也更有利于中職語文學科教學。因此,落實基于中職語文核心素養下的文言文教學,需要廣大語文教師深度把握《新課標》的基本特征和現實意義、從語文核心素養中尋找教育的智慧和靈感,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極探索和完善,創新教育思想理念,從而為語文教育注入更大的活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左延慧.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建構高中文言文教學高效課堂[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第33卷(第1期): 80-84.

[3]蔡霽萍.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構建高中文言文教學高效課堂[J].科技資訊,2019,第31期: 152-154.

[4]高芳華.開展經典誦讀教學與實踐 ?提升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第39卷(第4期): 140-141.

猜你喜歡
文言文中職核心素養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文言文閱讀專練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會背與會默寫
文言文閱讀練習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