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2022-03-27 10:36邢夢亞
文學天地 2022年2期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價值觀教學質量

邢夢亞

摘要: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應當起到培養學生優良道德品質,塑造學生正確法律意識的關鍵作用。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存在著幾點問題,需要得到有效的解決,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維、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及創新評價與考核方式等。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價值觀

引言:高質量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塑造學生正確的道德情感與思想觀念有重要作用。高質量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應兼具時代性與實踐性,圍繞教學主題,立足學生主體,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主動投入課堂,真正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掌握認知自我、認知社會的方法,使學生助力學生綜合成長。

一、當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開展中的不足

(一)教育觀念時代性不足

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存在教師教學觀念滯后,創新不足的問題,教學觀念無法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實際,在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無法結合當下政治時事展開教學,也缺少對創新教學方法的關注,更關注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未能意識到培養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教學觀念的滯后也會導致教育方式趨近于形式化,導致課程安排不合理以及教學內容缺乏創新等問題。

(二)教學方式和內容單一

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還存在教學方式與內容不完善的問題,許多教師在課堂上容易主導課堂,教學方式大多表現為以教師講解為主,未能借助創新的教學手段,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缺少互動與交流,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參與度不高,教師未能意識到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教學較為表面,主要以填鴨式、灌輸式的教育方式為主,在課堂的開展中,教師僅僅采用口述等形式,缺少對于創新教具的關注,對于知識的講解就較為生硬,導致課堂氛圍低迷,許多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理解不夠透徹,產生了抵觸情緒。另一方面,教育內容也缺乏創新與完善,表現為示例的滯后,學生面對重復的示例容易感到枯燥無味,無法提起學習興趣,影響了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益。

(三)考核與評價方式固化

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還存在著評價與考核方式較為單一的問題,評價與考核以書面考試為主,能較好地考察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卻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許多學生能判斷正確道德行為,但實踐行動水平不足,在生活中無法真正感受道德與法治對于自身的影響,缺少對于自我、社會以及國家三者關系的認知,單一的書面考核并不利于全面評價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效果。

二、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 樹立立德樹人的教學觀念

創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觀念,教師應當專注于學生,樹立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切實在課堂上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站在學生的角度展開教學方案的設計,真正以滿足提升學生道德能力與法治水平為目的展開教學。需要教師重視學生的個體性質差異,關注每個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展開分層次、有個性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掌握班級學生的學習進度,加強對于學生反饋的重視,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適當調整教學方案。

(二)引入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意識

塑造良好的教學情景是具備時代性、創新的教學方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引入情境教學,通過互聯網、多媒體設備投放相關故事背景,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投入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促進學生真正直觀的體驗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自身的生活的影響,從而促進提升學生內化知識。情景的構建能夠幫助理論知識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演繹,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而促進學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道德與法治知識對自身生活的影響,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

例如,在學習保護環境主題知識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實驗不同的角色,包括環衛工人、亂丟垃圾的人、垃圾分類的人以及誤食垃圾的小動物與被垃圾污染的大地河流等,讓學生發揮想象,充分理解環境對自身、社會以及地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道德正義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約束自身的行為,提升學生在社會上的主人公意識,真正感受道德的內涵。

(三)探索生活資源,加強實踐鍛煉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是一門鍛煉學生道德行為能力與法治意識的課堂,需要鍛煉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理論的掌握,也需要關注培養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學生缺乏將理論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實踐能力,需要教師深入學生生活,挖掘學生的生活資源,展開生活實踐活動,如參觀博物館、歷史展覽等。使學生在生活中接觸相關知識,真正內化為道德與法治實際能力,在生活中面對出現的道德選擇與法治問題,能夠正確判斷與應對,教師也可以在日常中挖掘趣味性資源,可以引入游戲化、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例如通過道德標兵小游戲的方式,鼓勵學生闡述自己在生活中做過、看過的好人好事,再引入自我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在生活中自覺規范自身,也能夠促進學生主動了解與吸收道德與法治課堂知識,促進學生自覺融入課堂,塑造學生正確價值觀念。

(四)建立多元評價與考核體系

綜合的評價機制能夠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整體教學效果,通過多元的評價機制,立足于學生、家長與教師這三個評價主體,組建學生評價小組,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相互監督,規范各自的行為,增強對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重視,家長在家庭中也需要做好對于學生的考核與評價,在日常生活中記錄學生的行為表現,對學生行為要進行及時的糾正,納入考核,結合教師的書面考核來綜合評價學生的道德法治學習水平,促進學生更加動態的感知道德與法治課堂。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基礎與法治觀念具有重要意義。教師需要注重改變當前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創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式與手段,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質量,幫助學生在該階段形成良好的思想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敏.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以錦州市三所小學為例[C].渤海大學,2021.

[2]高超.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研究——以A市部分小學為例[C].東北電力大學,2021.

[3]張敏.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C].山西大學,2021.

[4]薄健.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J]. 文學少年, 2021(32):0228-0228.

猜你喜歡
小學道德與法治價值觀教學質量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我的價值觀
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線上直播的教學質量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走進文本案例,牽出生活百態
“韋寨之窗”課程:道德與法治時政微課程設計與實施
聯系生活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教學
“體驗式”教學激活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路徑淺析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