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語文課程中革命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2022-03-27 22:18王曉紅
文學天地 2022年2期
關鍵詞:語文課程革命精神

【摘要】革命文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文化進語文課程,是語文課程的新要求、新內容。革命文化進語文課程能夠充分發揮語文課程培根鑄魂的育人作用,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針對當前語文課程中革命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文章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語文教學要立足教材,構建課程意識,全面整合課程資源;二是語文教學要把握語文學科特點,處理好“文”與“道”的關系;三是語文教學要堅持知行合一,強調學生對革命精神的踐行。

【關鍵詞】

語文課程;革命文化;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作者簡介】

王曉紅(1981—),女,江蘇鳳凰職業教育圖書有限公司,中級職稱,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及職業教育出版。

革命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及中國人民在百余年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高尚品質和優良作風,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中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為學生的成長打好中國底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革命文化進語文課程是提升課程思想性、時代性,完善語文課程內容的必然要求。

2021年,教育部發布《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對中華革命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做了統籌設計、系統規劃。革命文化進語文課程為語文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內容,為語文課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語文課程融入革命文化的必要性

1. 革命文化是中華文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弘揚革命文化體現了語文課程的文化自覺。

中華文化具有連續性、繼承性、一致性等特征,革命文化中所蘊涵的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艱苦奮斗的實干精神等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革命文化在繼承中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容,成為中華文化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革命文化融入語文課程,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賦予中華優秀文化以時代的精神風貌,革命文化進語文課程也是語文課程自身的人文性質的內在要求。

2. 革命文化蘊含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信念,是實現語文課程育人功能的重要方式。

在波瀾壯闊的革命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付出巨大犧牲,為理想堅定信念、百折不回的革命斗爭主義精神,俯首為民、保家衛國的革命獻身精神等,這些精神內涵與當代社會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契合的,因而,革命文化是進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最好的精神養料。語文課程雖然與思想政治、歷史課程有所不同,但語文課程作為傳遞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之一,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而從革命精神維度對革命文化選文進行梳理,挖掘革命文化中蘊含的育人資源,對學生理解并傳承革命文化精神,并內化為自我的價值理念,引導學生追求有意義的生存與發展方式、塑造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二、語文課程中革命文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將革命文化題材選文的教學等同于一般性選文的教學,忽視了革命題材選文的價值功能。

新編語文教材收錄了不少革命文化選文作品,表明革命文化在當代有著獨特的育人功能,其目的是在遵循語文教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強化革命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選文中蘊含的革命“正能量”熏陶、提升個人的精神品質。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卻將革命文化題材選文簡單地等同于一般性選文進行教學,過分強調語文的知識能力訓練,將教學關注點只放在了語言文字的運用之上,帶領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而忽視了革命題材選文所蘊含的價值引領作用,革命文化的思想育人功能未能得到有效落實。①

2.片面追求革命題材選文的思想主題、精神理念,忽視了革命題材選文的語文性功能。

學習革命題材的選文,對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等優秀品質有十分明顯的突出作用,這已得到大部分教師的認可。加之社會上出現個別人利用微信、短視頻等攻擊革命英雄形象、否定革命史實等不良情形的出現,革命文化的育人功能顯得尤為重要。因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分強調其在思想價值上的引領作用,片面地追求學生對選文的思想主題的理解,甚至把對主題思想或人物形象的固定標簽以答案的形式“硬塞”給學生,企圖達到灌輸教育的目的。這種教學過分強調了語文課程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卻忽視了對語文課程學科屬性的開發與學習。

3.革命文化的教學大都達成了“認知”層面的目標,忽視了“行知”層面的目標。

語文課堂教學中,圍繞著語文學科知識進行分析與理解,或是圍繞著革命文本的主題思想、人物精神進行分析與概括,學生們在認知層面對于革命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都能有深刻的理解,對于革命精神的內涵和意義都有深刻的體會。但是,在課堂以外,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方面,革命精神貫徹和踐行的情況卻缺少應有的關注。顯然,革命文化教學中存在著“知”與“行”相互脫節的問題。

三、語文課程中革命文化內容的教學策略

1.立足教材,構建課程意識,全面整合課程資源。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建構課程意識,立足教材,充分發掘、整合身邊的課程資源,而不是把文本當作唯一的“圣經”研讀。要拓展、延伸、重組教材資源,實現教材資源與社會生活、學生經驗有效銜接與融合。一是要整合課內資源,多元滲透理解革命文化。除課文之外,教師還需要關注教材的單元導讀、課后習題、知識鏈接、綜合實踐活動等內容,強化單元學習的整體意識,整體規劃、循序推進。②二是要積極發掘課外資源,打造有地方特色的革命文化教育形式??梢越Y合當地的革命文化資源開展革命人物尋訪、革命遺址參觀等活動,使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和洗禮。③三是要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提升學習趣味。如利用網絡媒體等拍攝微視頻,使靜態文字轉化為形象的畫面,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

2.把握語文學科特點,追求“文”與“道”的融合統一。

語文學科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中的革命文化教學也應遵循這一學科屬性。學生既要理解革命文化作品表達的思想情感,也要知曉如何運用語文這一工具來表達思想,達到語文基礎知識與思想道德相互融合,有機統一。因此,教師教學中既不可以偏廢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屬性,片面追求思想道德的熏陶,也不可過分追求語文聽說讀寫等核心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語文課程內在的道德教育的意義,要關照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融合統一,并最終落實語文課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3.要堅持知行合一,強調學生對革命精神的踐行。

重智育,輕德育不可取;重理論,輕實踐同樣不可取。革命文化教育的關鍵在于提高學生思想修為的自覺性,促進學生自主判斷能力的養成,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精神品質并付諸實踐。革命文化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學習不能僅停留在認知層面的知道、了解,更重要的還是要外化于形,在實踐中自覺將革命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在學習、生活中嚴于律己,傳承革命文化,踐行革命精神。④

四、結束語

總之,語文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立足于語文教材,關注身邊的優質教學資源,不斷豐富革命文化的時代內涵,不斷優化革命文化題材類文本教學的實施路徑,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有能力、有擔當的建議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① 劉飛.論語文統編教材中的革命題材選文及其教學[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1,22(02):6-10.

② 郭樂靜.統編小學《語文》革命文化題材類文本教學的現實困境與路徑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32):56-58.

③ 許丹.統編語文教材革命文化選文與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課程,2021(05):11-16+22.

④ 林志芳,潘慶玉.中小學語文課程中革命文化教育的價值澄清與實踐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20,40(05):99-105.DOI:10.19877/j.cnki.kcjcjf.2020.05.016.

猜你喜歡
語文課程革命精神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新文科背景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改革研究
拿出精神
中國的出行革命
以端午節為例談傳統節日作為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教學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顏色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