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寓言故事 讓語文教學增光添彩

2022-03-27 10:36袁玉榮
學周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語文

袁玉榮

摘 要:寓言故事主要是借助于故事的模式來傳遞哲理、寓意,其語言風格較為獨特、情節比較生動,具備鮮活的藝術形象,小學生對于寓言故事更是非常喜愛,由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展示出寓言故事的教學魅力,采用故事教學法來激發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在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閱讀能力的同時,讓他們在閱讀中真正有所領悟與學習,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啟發學生展開深度的思考,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增強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故事教學法;寓言故事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1-009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1.032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教學活動需要把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核心目標作為指向,注重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素養。語文學科具備較強的工具性、人文性特征,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講解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要在課堂中傳遞情感、精神,全面滲透人文情懷,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寓言故事屬于一種較為特殊的文體,具備較強的藝術特征,能夠吸引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其中精煉性、比喻性屬于寓言故事中的獨特優勢,教師要借助于寓言故事來融入故事教學法,把小學生作為語文課堂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學習對象,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開展語文教學活動,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讓學生表達自己獨特的審美,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體化,豐富自身的人文內涵,鍛煉自己的多元化思維能力。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巧用寓言故事的重要性

(一)寓言故事具備較強的教育價值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巧用寓言故事能夠展現出寓言故事的核心教育價值。寓言屬于一種古老的文體,寓言和童話、民間傳說、神話有著相同的特征,文體內容單純淺顯、生動豐富、趣味盎然,是一種較為生動的兒童文學。在我國出現寓言故事之后,寓言故事成為教育者開展教育活動的重要素材,不僅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還能夠教育學生,具備較強的育人價值。同時,寓言故事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對于他們的身心成長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借助于寓言故事的美育價值、德育價值,能夠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潛移默化感知多元文化、傳統民族文化。

(二)寓言故事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融入語言故事,借助于故事教學法能夠促進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寓言故事具備較強的幻想性、虛構性,并且寓言故事內容可以超越現實,通過寓言故事中的擬人、比喻方式,能夠鍛煉小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想象能力發展。同時,寓言故事中的擬人化手法能夠拓展小學生的思維空間、想象空間,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寓言故事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實施層次化的教育活動,能夠促進小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滲透道德教育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語言故事能夠全面滲透道德教育。寓言故事能夠運用諷刺手法,展現出一些人生道理,具備較強的訓誡性。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較為重視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內容、素材較為單一,無法產生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如果借助于寓言故事開展德育教育,就能夠把實際生活素材融入語文教學活動中去,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生活常識,對德育教育素材進行指導、篩選,提高道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滲透美育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寓言故事能夠對小學生滲透美育教育。寓言故事具備較強的藝術特征,屬于文藝類文體中的主要代表形式,并且寓言故事是經歷了文化沉淀構成的,能夠給予小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美的享受。同時,小學生的審美眼光較為獨特,借助于寓言故事能夠讓他們對自我、世界有全面的認知,提升自我審美能力。

二、小學語文寓言故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故事寓意揭示不合理

在小學語文寓言故事教學中存在故事寓意揭示不合理的情況,無法激發學生參與寓言故事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寓言故事屬于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理解小學生的多元化理解與認知,以此來鍛煉他們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寓言故事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按照自身的教學經驗來講解寓言故事,沒有給予學生努力實踐和表達的機會,忽視了小學生的主觀感受,無法深入感知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情感元素、育人價值。同時,小學生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比較少,看待問題也較為單純、本真,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釋放學生天性、童真的重要性,依然是按照自己的教學節奏去開展寓言故事活動,存在故事寓意揭示不合理的情況。

(二)缺乏拓展教育內容意識

在小學語文寓言故事教學中存在缺乏拓展教育內容的意識。寓言故事中蘊藏著較為豐富的情感內涵,其藝術形象鮮明,并且文字運用較為明快、簡潔,具備較強的審美價值,把語言故事運用在口語交際、習作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寓言故事特征、優勢來拓展教育內容,以此來增加學生的文本知識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缺乏拓展教育內容的意識,只是單一講解教材中涉及的寓言故事,沒有融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拓展寓言故事文本內容。

(三)寓言故事教學過程模式化

在小學寓言故事教學活動中,存在寓言故事教學過程較為模式化的問題,根本無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教學有效性有待提升。教師認為通過系統、完整設計教學過程,能夠讓學生更全面地認知事物、知識,但是完全忽視了志趣、品德、技能、知識、情感的深度融合,學生在寓言故事中無法獲得感性認知。同時,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形象生動,比較適合小學生閱讀、學習,但是由于教師的寓言故事教學過程模式化,根本無法挖掘寓言故事中的價值,缺乏一定的創新意識。

三、借助于故事教學法激發學生課堂興趣的策略

(一)強化學生對于寓言故事的認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想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就要強化對于寓言故事的認知。在新課程標準中,教師除了要講解語文文字知識、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發展語文思維和語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審美志趣、品德修養,構建豐富的語文知識結構。要想讓學生對于寓言故事有更為深刻的認知,教師就要借助于寓言故事來豐富歷史文化知識,寓言故事是在我國傳統文化土壤之中孕育出來的,屬于一種歷史文化沉淀物,寓言故事中充滿著智慧結晶,教師在講解寓言故事的時候,一定要具備較強的歷史文化素養,能夠把寓言故事中的思想內涵、情感內涵展現出來。在選擇寓言故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多元化、豐富化,無論是古希臘伊索寓言,還是俄國與古印度的寓言故事,都要保留原有的歷史味道,結合本土國家的語言習俗、風土人情、文化內蘊,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展現出寓言故事中的哲理和人文內涵。同時,在寓言故事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因為寓言故事是站在成人視角來創作的,由于其故事精悍、短小,且內容有趣、生動,內容中蘊含著較多的人生智慧,最終成為教育學生的體裁,在講解寓言故事的時候,教師、學生要提升自我文學素養,通過寓言故事來總結通俗易懂的人生哲理,讓語文課堂充滿人文氣息,增強語文課堂的藝術感染力、人文性,學生也可以在寓言故事中獲得力量、汲取營養。

(二)借助于寓言故事運用語言文字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借助于寓言故事運用語言文字。寓言故事屬于較為獨特的藝術文體,教師要開展一些創造性的閱讀活動,讓寓言故事課堂活動具備生機和活力。文字凝練、簡潔屬于寓言故事中的核心特征。教師要善于借助于寓言故事來構建靈動、生動的藝術課堂,讓學生感知寓言故事中的藝術、語言魅力、文字魅力,體會寓言故事之中的獨特內涵。在小學語文故事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展現出寓言故事中的生動形象、語言凝練的優勢,通過展示寓言故事中的文體特征、藝術魅力,讓學生在寓言故事中運用語言文字,感知事物的發展過程,通過實物與教具讓學生理解抽象、復雜的事物,理解詞語中的含義。同時,在小學語文寓言故事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整體,通過復述故事來提煉其中的語言特色,學會簡單介紹故事情節,總結寓言故事中的提示語、關鍵詞,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除此之外,寓言故事中的載體較為有趣、生動,能夠把人生哲理蘊含在簡明、生動的故事之中,教師要在講解寓言故事過程中加以引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和文本間的對話,更為深刻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韻味。教師要給予小學生更多的朗讀、閱讀機會,從中來提升他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師要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寓言故事,從中感知人物形象,積累更豐富的語言知識、文字知識,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科綜合素養。

(三)實現生活和寓言故事的緊密結合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想借助于寓言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積極性,需要實現生活和寓言故事的緊密結合,這樣既能夠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小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生活常識比較少,教師要多了解小學生的生活世界,選擇他們感興趣、熟悉的生活素材來融入寓言故事,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更專注投入到語文教育活動中去。教師要通過日常的師生談心、師生互動、日常觀察,了解學生真實的語文學習困惑、生活經驗,實現寓言故事和學生真實生活的融合。教師要改變以往口頭講解式的教學方法,展示故事教學法的生活化和動態化,借助于學生身邊的真實生活案例來解釋寓言故事,增強語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與現實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情感和文學素養。除此之外,教師一定要學會運用教材中蘊含的寓言故事,教材屬于傳授、承載語文知識的重要媒介,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寓言故事,讓學生通過寓言故事來加深對生活的感悟、理解。教師也要多開展一些寓言故事競賽活動、演講活動,讓學生對寓言故事內容有更為深刻的理解,鍛煉他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四)把寓言故事全面融入教學過程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想增強語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生動性,教師要把寓言故事全面融入教學過程,把寓言故事作為重要的教學媒介,構建故事化的語文課堂,把寓言故事作為語文教學活動中的切入點、融合點,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借助于寓言故事設置教學懸念,讓學生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語文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活力,利用懸念來深入探究文本知識,對后續的寓言故事情節有所期待,讓語文課堂充滿誘惑力與吸引力,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魅力,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在小學語文寓言故事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要借助于故事教學法讓學生理解文本知識,還可以通過二元對立的策略來引發教學沖突,主要是讓學生發表自己真實的觀點與想法,讓學生形成對立面來辯論,分析寓言故事中的恐懼和安全、勇敢和懦弱,讓抽象的寓言故事知識更為形象化和生動化,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構建有沖突、有情節的語文故事化課堂活動。除此之外,教師要把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搜集寓言故事素材,以此來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結構,通過寓言故事講解提升學生的事物辨析能力,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價值觀與文化價值觀。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重融入故事教學法,通過寓言故事來激發學生參與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在提升語言文字能力的同時,滲透情感教育、德育教育,讓學生對寓言故事中的人生哲理、情感類型有更為深刻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教師也要善于揭示寓言故事中蘊含的真理,給予學生自主解讀、深入探究的機會,展示出主體學習對象,讓學生獲得深刻的感悟、理解,激發他們參與寓言故事活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吳曉威,高長山.長春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中華傳統文化內容呈現方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9).

[2] 師生利.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分析[J].科技資訊,2020(13).

[3] 李慧英.新課程改革視域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問題及對策——評《新課程標準下的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食用菌,2020(4).

[4] 丁嫄媛.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寓言教學革新——大單元校本課程設計與實施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8).

猜你喜歡
故事教學法小學語文
融入故事提升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效率探究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芻議
淺析英語課堂如何運用故事教學法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