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幼兒整理建構游戲材料的現狀及有效推進

2022-03-27 22:45蘇楠
啟迪·上 2022年1期
關鍵詞:建構游戲策略

蘇楠

摘要:建構游戲是幼兒在園的基本活動之一,它備受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青睞。建構游戲除了其本身的促發展價值外,對幼兒來說提高建構游戲材料的整理技能也是意義非凡。本文筆者通過分析幼兒整理建構游戲材料時的現狀及問題,結合案例探究了提高幼兒整理建構材料效能的策略。

關鍵詞:建構游戲 材料整理 策略

建構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方式,它是幼兒通過對不同建構材料進行觀察、操作、搭建,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幼兒在游戲中發展了動作技能,數理邏輯智能,提高了與同伴的合作、協商能力,學會了分享體驗成功與失敗。但活動結束后,“一磚一瓦”終有歸處,該如何歸放?收拾和整理給教師和幼兒都造成了困擾。每次到了整理時間,幼兒就少了原先的熱情,整理成了建構游戲中的一個新問題。

一、幼兒整理建構材料時的現狀及問題

現場觀察,發現問題。每游戲結束時,所有“建筑”一瞬間全被推倒,地面一片狼藉,甚至沒有踩腳的地方,孩子們隨意拿起腳邊的一塊積木就去放了。搬運時,孩子們有的“提”,一手拿一塊積木提著走;有的“捧”,好幾塊積木疊在一起雙手抱著走;有的“抬”,對于較長的積木,兩個孩子前后抬著走;有的“遞”,幾個孩子站成一排,一塊塊積木傳遞到柜子旁邊,雖然不費力但速度很慢。在擺放時,有的孩子能根據積木形狀分類,有的隨意放置,有的隨手一扔。最終,柜子里積木的“睡姿”也各種各樣,橫擺、豎放、斜插、伸到柜子外面的都有。

分析討論,調查原因。教師請參與游戲的幼兒說出自己在整理時遇到的困難。

恒恒:積木太多了,我們來來回回搬了很多次,有時候整理的音樂放了五遍還沒收好。

靖貽:我幾塊一起搬,積木老是掉下來。

凡凡:碳化積木和大型紙卷太重了,我一個人都拿不動,和毛毛抬也抬不動。

樂怡:每個柜子里都有各種形狀的積木,收到最后很多積木都放不下了。

毛毛:我們按形狀分類放了,有的柜子很多積木,有的柜子很空,而且空余的地方又塞不進多余的積木,不能“正好裝進”。

通過觀察以及和孩子們的交流,我們將幼兒整理建構材料時的問題總結如下:

材料多,動作慢

為了滿足孩子建構時的需要和豐富孩子的建構經驗,教師要保證足夠數量的積木。但是,大量的積木在收拾整理時也給幼兒造成了困擾,忙著搬運積木的幼兒一趟來回也只能運送兩三塊積木,幼兒你來我往,看似忙碌的身影,其實整理的效率并不高,多次重復的搬運導致整理速度較慢。

材料重,拿不動

碳化積木、大型紙筒等等體積大、重量重,一個幼兒徒手搬運較吃力。另外,有的幼兒采用“捧”的方式,將幾塊積木堆疊后搬運,雖然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來回次數,提高了整理效率,但也幾次過后,隨著體力的消耗,積木的重量超出了幼兒的承重范圍,會出現沒走幾步上層積木就從手中滑落的情況,這樣既降低了整理效率,又出現了安全隱患。

材料雜,裝不下

建構游戲的材料多種多樣,除了各種形狀的清水積木、碳化積木外,經常會有易拉罐、木板、紙磚等不同材質和形狀輔助材料。幼兒在整理建構材料的過程中不能做到有序分類,整理得比較雜亂。有時即使將材料進行分類了,但在擺放同種形狀的積木或者同種輔助材料時缺乏合理利用空間的能力,沒有將柜子空間最大化利用,所以還是會出現裝不下的問題。

二、提高幼兒建構材料整理效能的策略

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幼兒整理建構材料的效率,將枯燥的整理環節變得有趣起來,提高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1.分工合作,團結互助

案例一:建構游戲結束后,星星和樂樂都在整理圓柱形的清水積木,但是他們將圓柱形的積木放置到了兩個不同的柜子里,互相沒有發現。其他小朋友發現后提醒星星將圓柱形的積木都放在了一個柜子里。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幼兒的自我協商,幾個孩子們決定分工合作,星星將圓柱形積木交給樂樂一個人搬運,自己選擇了沒人整理的三角形積木。這樣每個人搬運不同形狀的積木,就避免了整理同種積木卻“東一堆、西一堆”,最后還要重新整合到一起的情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理效率。

案例二:苗苗在整理四倍單位塊,她將長條形的單元塊堆疊在一起,堆了五塊左右,她嘗試將積木雙手捧起,但是體格矮小的她失敗了。這時,園園走來說:“壯壯,你力氣大你和我一起抬?!庇谑?,他們用力抬起了積木,這是園園又對一旁的苗苗說:“苗苗,你在上面再放幾塊積木?!眮淼焦褡舆?,負責擺放的凡凡首先拿掉了最上層的兩塊積木放進了柜子里,減輕重量后,園園和壯壯慢慢蹲下將剩余積木卸下。

孩子們在整理過程中,通過交流、協商確定自己的任務,他們有的撿拾、有的搬運、有的擺放,懂得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團結互相,利用團隊的力量完成任務。在鍛煉身體動作技能的同時,也促進了其社會性發展。

2.借助工具,省時省力

案例三:皓皓是個機靈的小男孩,在整理過程中他多次嘗試“偷懶”,一次,他從教室的角落里找來了一個大框,將所有的圓柱形積木一次性全部裝進了大框里,他準備將框抱起來,可是發現太重了怎么都抱不起來,最后叫來了三個同伴一起抬才勉強將框運到柜子處。教師引導性地問皓皓:“這樣方便嗎?”,“太重啦,一點也不方便?!?,于是,老師繼續追問;“那用什么工具會比較方便呢?”不一會,皓皓推來了一輛小車,將框放在小車上,運送過程中皓皓負責推車掌握方向,另一個小朋友在后面跟著扶穩大框,搬運的速度明顯加快了。接下來,小朋友開始不斷尋找更方便的工具,最終他們選擇了帶輪子并且可一個人就可以直接推的移動框。

幼兒尋找和使用工具的過程也是生活經驗遷移的過程,在此期間教師沒有過多地干預和指導。工具的選擇是否合適、能否更加省力,能否更加快速地搬運積木,這些問題都在幼兒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中解決。雖然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嘗試了一些錯誤的決定或動作,但是在并不斷地糾正中,他們的經驗也在不斷地豐富。隨著錯誤逐漸減少,最后孩子們找到了最適合的搬運工具。

3.利用標記,合理擺放

案例四:孩子們都覺得制作標記可以使積木擺放得更加整齊,可是什么樣的標記更加醒目呢?孩子們有了不同意見。有的覺得應該畫圖,有的認為寫文字,還有的小朋友建議拍照片或者直接粘一個那個形狀的積木在柜子上就好了。最終,通過投票,孩子們選擇了用照片做標記。一開始孩子們將照片貼在了柜子里,發現一旦柜子了放進了積木,照片標記就被覆蓋了。于是他們再次調整,將照片用繩子穿起來掛在了柜子口。

案例五:牛牛是個細心的孩子,他發現正方形積木比較少,所以擺放正方形積木的那個柜子總留有很大的空間。于是他將兩個三角形積木組合到一起變成正方形,這樣節省了一個柜子,使得每個柜子的收納空間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他的好方法得到了同伴和老師的肯定,于是這樣的方法得到了推廣。孩子們嘗試將兩個半圓環組合成一個圓環,根據積木的大小長短穿插擺放,用積木的不同面堆放等多種方法節省空間。

建構游戲與其他游戲最顯著的區別在于需要技能的支撐。堆砌、圍合、架空的過程中,幼兒認識了各種材料的性能,學會區分不同形狀,學習了空間關系及整體與部分的概念,發展了感知覺、思維力及創造性……幼兒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合理地擺放才能使空間得到最大化利用的過程中,數理邏輯智能得到充分鍛煉。 “案例五”中,幼兒通過感知、比較和探索,體驗不同積木之間的數量關系和不同形狀之間的大小關系,并了解積木與積木之間的組合效果。

4.計時競爭,同伴評價

相較于建構游戲本身,孩子們在整理環節的參與性和積極性相對較弱。教師可投放計時器、記錄表,讓幼兒自己記錄每次整理所需時間和方法。整理結束后,通過前后對比,或者各區域對比和同伴相互評價的方法,使幼兒獲得成就感。通過這種激勵和競爭機制,讓幼兒逐漸歸納出更有效的整理方法,從而有效提高整理效率。

5.家園合作,經驗延伸

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可以通過家園配合,使幼兒在園獲得的關于整理建構材料的經驗能夠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延續、鞏固和提升。家長可以游戲、比賽、小任務等形式鼓勵孩子自己收拾玩具、衣物等,引導孩子回顧整理建構材料的方法并支持幼兒不斷創新,將“整理”和“玩”結合起來,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游戲活動中都養成愛整理、會整理等受益終身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馮曉霞.幼兒園課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姚靜雯.幼兒整理建構游戲材料的問題與自主探索[J].幼兒教育研究,2019(5).

猜你喜歡
建構游戲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基于STEM教育理念開展幼兒園建構游戲的實踐探索
幼兒在建構游戲中創造力水平的現狀分析及培養策略
在建構游戲中建構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建構游戲開展現狀與對策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因建構而精彩 因游戲而快樂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