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師工作室引領下的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研究

2022-03-30 21:48肖帆李揚彬藍娟
廣西教育·A版 2022年2期
關鍵詞:名師工作室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肖帆 李揚彬 藍娟

【摘要】本文基于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論述名師工作室引領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核兩翼三步”策略,即以名師工作室為核心,以“首席名師培養工作室成員、工作室成員培養非工作室成員”兩條工作路徑為“兩翼”,通過“三步走”發揮名師工作室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

【關鍵詞】名師工作室 農村教師 專業發展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04-0053-04

找到促進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策略,一直是我縣教育工作的痛點和堵點。由于教育發展歷史欠賬太多,雖然在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我縣各級各類學校的硬件設施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在教育軟件方面,我縣各級各類學校與市區學校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并集中表現為師資力量薄弱、優質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主要體現在:部分教師在走上工作崗位后“為教書而教書”,缺乏繼續學習的愿望,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不足,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欠缺;部分教師雖有提升自身專業發展的意識和行動,但對自身專業發展目標認識不清,缺乏行之有效的行動策略。我縣教師隊伍的現狀,很難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需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明確提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的關鍵是機會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辈⒁蟮胤皆谔岣呓處煒I務水平方面“以農村教師為重點,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從此,“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教師專業發展”“教育公平”持續成為基礎教育界的熱門話題。

盡管全國各地均在實踐探索區域教師專業發展策略,但截至2019年前,作為民族地區的我縣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仍以“個人自覺”為主,而“個人自覺”的最大問題便是無法保障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性、方向性、持久性和整體性。2019年,南寧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戴啟猛立項了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資助經費重點課題“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的行動研究——以南寧市上林縣為例”,決定以我縣教師隊伍為研究對象,以行動研究的方式,尋求促進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策略。在此背景下,我縣教研室立項了“名師工作室引領下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研究”子課題,決定以行動研究方式,努力尋求適合我縣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策略。經過兩年多的教育科研和實踐探索,我們初步提煉了適合我縣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核兩翼三步”策略,即聚焦“名師工作室”這個核心,以“首席名師培養工作室成員、工作室成員培養非工作室成員”兩條工作路徑為“兩翼”,通過“三步走”,不斷發揮名師工作室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

一、創建名師工作室,以名師工作室為核心,明確任務,指導推進相關工作

名師工作室是一種由政府創設平臺、專家引領指導、學員自主發展、團隊同步成長的教師教育有效機制,是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以中小學(含學前)名師為引領、以學科教學和德育工作為紐帶的跨區域、跨學校的教師合作成長共同體。一方面,它可以為教師專業發展搭建平臺,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動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各地深化教師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探索構建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體系,進一步拓寬名師自我發展的空間,推動區域專項課題研究、推廣先進的教育教學成果,整體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培養和培訓區域優秀教師。

以名師工作室為核心構建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不僅質量有保障,而且可以使教師專業發展工作更具組織性、計劃性,目標更明確,步驟更清晰?;谡n題研究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我縣自2019年至今,先后創建了15個名師工作室,聚攏了15個首席名師、153個名師工作室成員,覆蓋幼兒園(2個)、小學(5個)、初中(4個)、高中(4個)四個學段以及學前教育、小學語文、小學數學、小學英語、初中語文、初中數學、初中英語、初中物理、高中語文、高中英語、高中物理、中學美術13個學科領域。名師工作室成員通常為相應學段各級各類學校的骨干教師。

為了對名師工作室實施有效管理,我縣教研室先后出臺了《上林縣中小學(幼兒園)名師工作室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1年)》和《上林縣中小學(幼兒園)名師工作室管理辦法(試行)》兩個文件,明確名師工作室的職責任務,要求以名師工作室為核心推進相關教學研究活動:首先,每個工作周期內,每個工作室成員需要培養2—3名優秀教師;其次,每個工作周期內,每個工作室至少完成1項市級或市級以上教育教學科研課題并取得相應成果;再次,每個工作室每年舉辦至少1次縣級公開課、講座或研討會;最后,每個工作室每年至少組織工作室成員到農村或薄弱學校開展1—2次送培送教活動。

二、以“首席名師培養工作室成員、工作室成員培養非工作室成員”為“兩翼”,探索促進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路徑

“兩翼”中的教師專業發展,邏輯上應有先后之分。沒有工作室成員的專業發展,非工作室成員的專業發展便缺少了專業支撐。因此,首席名師做實做細工作室成員的專業發展計劃與行動,是“兩翼”“比翼齊飛”的關鍵。

(一)依托名師工作室打造理論學習共同體,不斷提高工作室成員的理論修養

我們認為,名師工作室成員只有不斷蓄能、吸氧,才能源源不斷地輸出能量,向全縣教師奉獻自己的教育教學智慧,引領全縣教師跟上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步伐。為此,上林縣教育局給每個名師工作室撥出了理論學習專項經費,供工作室購買需要的理論書籍,包括學科領域專業書籍、黨史學習專業書籍以及古今中外教育家們的經典著作等,倡導各工作室明確規定成員必讀和選讀的書目,引導工作室成員通過自主研修、合作學習,不斷充實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拓寬知識面,開闊理論視野,豐實文化底蘊,堅定走專業發展道路的決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在《給教師的建議》中疾呼:“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取決于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坐下來,深入地思考?!币粋€只顧教眼前書而不廣泛閱讀的教師,很難有足夠的教育智慧,也很難培養出愛讀書的學生。勤奮閱讀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我縣15個名師工作室自成立以來,首席名師們便積極組織工作室成員廣泛開展了引導閱讀和讀書分享活動。如:藍麗萍工作室開展的“數學上位知識”共讀分享活動,黃丹工作室開展的“部編版教材如何使用”主題研讀與分享活動,覃海芬工作室開展的《中學英語教師閱讀教學研究叢書(15冊)》讀書交流分享活動,等等。閱讀和讀書分享活動,不僅豐實了工作室成員的理論修養,而且讓閱讀成為工作室成員的一種生活習慣,為其專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為工作室成員量身定制培養培訓計劃,創造更多機會到先進地區觀摩學習,不斷拓寬其理論與實踐視野

我們認為,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的道理是一樣的。對于我們這個基礎教育長期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來說,“行萬里路”甚至更勝于“讀萬卷書”,“閉門造車”只能讓我們故步自封、自甘落后。因此,“走出去”,到教育發達地區現場取經,學習當地名師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成為我縣名師工作室成員實現專業發展的一條最為便捷的路徑。2020年,我縣教研室組織15個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先后去了區外的金華市和區內的北海市進行了實地研訓;2021年,我縣教研室組織15個名師工作室成員先后到區外的蘇州、金華、南昌、南京以及區內的柳州、桂林等地進行現場培訓;2021年11月,我縣專兼職教研員和15個名師工作室中的骨干成員赴深圳參加培訓……為了讓教育發達地區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惠及更多教師,我縣教研室還多次邀請全國各地各學段多學科的名師到縣內開展教學、科研培訓,要求名室工作室的成員必須全員參與?!白叱鋈?,請進來”,讓名師工作室成員一次次接受先進理念的熏陶,開闊了視野,轉變了觀念,快速成長起來。

此外,我們還組織名師工作室成員參加了教研網和南寧市教科所組織的線上線下培訓和主題教研活動,并效仿其培訓樣式,引導15個名師工作室組織開展了類似的主題教研、團隊教研活動,引領非工作室成員的農村教師加速成長。

(三)通過組織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引導工作室成員嘗試把課堂教學實踐經驗從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形成自己的教學科研成果

為了提高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專業發展水平,我縣要求15個名師工作室在工作周期內至少完成1個市級或市級以上教育教學科研課題并取得相應的成果,且課題研究的內容必須來自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成果要有專業論文或專著支撐;另要求每人每年撰寫論文不少于1篇,每個工作室每年向教育主管部門提交1項學科建設的調研報告或政策建議。

兩年來,15個名師工作室共立項科研課題24項,許多名師工作室成員通過教育科研成長為教學、科研和管理能手。如:黃丹名師工作室的成明珍、盧紅玲,韋良杰名師工作室的吳煥彪、周蘭燕,藍麗萍名師工作室的黃萍、莫仕鳳,覃海芬名師工作室的覃桂秀、石永珍,陳莉名師工作室的莫靈翔、覃燕敏,韋小紅名師工作室的潘柳曲、韋宇,黃兆陽名師工作室的蘇桂蘭,盧云青名師工作室的覃瑞柳,等等。

15個名師工作室的成員把名師工作室培養教師的模式、方法帶到各自所在學校并加以靈活運用,影響并帶動了所在學校學科領域的全體教師一起朝著專業發展的道路奮力前行,并通過備課、聽課、評課等方式有效促進了校內中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使校內中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骨干力量。兩年來,15個名師工作室成員中的成明珍、石永珍、莫芳梅、莫敏茵、黃萍、潘柳曲、韋宇、莫靈翔等,在各自的學校里成為學科組的骨干和名師,成為青年教師的“師傅”,在指導青年教師參加縣、市兩級賽課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以名師工作室為單位,將名師工作室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為教師合作成長的三個重要步驟,切實促進全縣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

名師工作室是以學科教學和德育工作為紐帶的“跨區域、跨學?!钡慕處熀献鞒砷L共同體,其輻射范圍并不局限于工作室成員。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名師的作用,我們將名師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細化為具有較強操作性的三個步驟,用以促進全縣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示范

所謂示范,即做出榜樣或典范,供全體教師學習。示范的方式有兩種。

1.學科名師工作室組織開展全縣性主題式團隊教研。主題式團隊教研是一種集學習、實踐、研討、合作為一體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路徑。以名師工作室為單位開展主題式團隊教研,通過名師的示范,讓全縣農村教師學有榜樣,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盲點問題,是我縣倡導全縣性主題式團隊教研的初衷。兩年來,黃丹名師工作室以統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為例,以“聚焦單元目標,落實語文要素”為主題,實施了主題式團隊教研,不僅把“體會說明方法的好處”這個語文要素落實到了實際教學中,而且圍繞“明方法、用方法”落實了單元習作教學的策略,讓教師們對習作單元“教什么”“怎么教”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突破了習作單元的教學難點;藍麗萍名師工作室以“關注核心素養,巧設課堂問題,扎實開展計算課教學”為團隊教研的主題,展示了計算課教學的基本模式;黃兆陽名師工作室開展的“以導學案為載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主題式團隊教研,通過對七年級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進行學習行為診斷,幫助七年級數學教師找到了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及自主學習習慣的有效策略……

2.德育名師工作室分享優秀教師的成長經驗。身邊名師的成長經驗,對縣里的教師來說,更有借鑒意義。因此,我們倡導德育名師工作室以師德教育巡回大講堂為載體,通過分享優秀教師的教學經歷和專業成長經驗,讓青年教師在聆聽中感悟,從中受到啟發,實現專業發展。在師德教育巡回大講堂宣講活動中,首席名師盧云青、韋金梅、韋良杰分別進行了《與學生一起成長,共同圓夢》《向著好老師成長》《做一個有情懷的幸福教師》的宣講,與全縣教師分享了她們的成長故事,為探索德育名師成長路徑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二)引領

所謂引領,指的是工作室成員在工作室中得到專業成長以后,在本校組建一支教研團隊,帶領本校教研團隊繼續開展主題式團隊教研活動和教育教學科研活動。

俗話說: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團隊教研,可以讓團隊中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教師都能得到快速成長。按照本縣組建名師工作室的有關規定,工作室成員在名師工作室的平臺得到成長后,有責任組建本校的教研團隊,引領校內教研團隊開展主題式團隊教研活動。2021年,工作室成員李連東在本校組建了一支教育科研團隊,立項了南寧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運用動畫片資源提升農村低年段學生寫話水平的策略研究”,帶領團隊扎扎實實開展了教育科研活動;工作室成員羅忠毅組建的是一支學區教研團隊,立項了南寧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初中物理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實踐研究”……更多工作室成員組建的教研團隊,以微課題研究的形式,引領本校教師在做課題的過程中實現接地氣的專業成長。

按照名師工作室“室室有課題、人人做科研”的工作目標,很多教師把過去做課題、寫論文的被動行為轉化成主動實現自我專業發展的行為,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2019—2021年,我縣共有7個課題獲得自治區規劃課題或專項課題立項、60個課題獲得南寧市規劃課題立項、46個課題獲得南寧市微課題評審、146個微課題獲得縣級評審……課題獲得立項或評審后,各課題組成員不定期開展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集體備課,有計劃地組織組員開展課例研討活動,有效培養了農村教師好讀書、勤教研的習慣。

(三)輻射

所謂輻射,指的是由一點向四周傳播。名師工作室的輻射作用,便是以名師工作室為原點,通過多種方式向四周輻射工作室成員的教育教學智慧。在現階段,我縣名師工作室的輻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種。

1.分學段、分學科開展全縣性課堂教學比賽活動。課堂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比賽是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路徑,賽前準備、賽中觀摩、賽后總結反思,可以讓青年教師在短期內迅速得到眾多名師的專業指引。兩年多的時間里,我縣15個名師工作室一直活躍地引領教學一線。為了在全縣推廣優秀教學成果,15個名師工作室紛紛推出本室骨干成員的優質課參加“高效課堂”比賽,組織全縣相關學科教師觀摩比賽,向廣大一線教師傳遞了“以生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等新課程理念及教學方式,使廣大教師可以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學習借鑒其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實現專業發展。

2.錄制空中課堂,為大南寧品質教育添磚加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藍麗萍、黃朝玲、盧云青等首席名師帶領工作室成員參加了南寧市“空中課堂”的錄制工作,為全市乃至全區的師生奉獻了6節高品質的新授課和一場教學經驗分享講座,不僅體現了名師工作室的責任與擔當,而且有效發揮了名師的輻射作用,鼓舞了農村教師走專業發展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3.開展送教下鄉活動。送教下鄉,讓鄉村學校的教師見到了真正高效的課堂,并且認識到改變課堂、鉆研課堂的工作不再是空中樓閣。2019年,15個名師工作室共開展送教下鄉活動9次;2020年,因疫情原因沒有組織線下的送教下鄉活動;2021年,15個名師工作室開展送教下鄉活動11次……在送教下鄉活動中,15個名師工作室通過持續不斷的示范課、聽評課、課后反思、團隊教研展示、經驗交流、專題講座等形式,不僅促進了工作室成員專業能力的發展,而且幫助鄉村學校落實了教研范式,切實組織起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全縣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

4.豐富名師工作室微信公眾號資源,讓全縣教師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微信公眾號是優質資源傳播的最好平臺。為了讓名師工作室的優質資源迅速輻射到全縣的農村教師,我縣要求15個名師工作室努力建設、管理、維護好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不斷更新內容,形成本工作室的資源特色,提高微信公眾號點擊率。微信公眾號建設的內容,包括學科動態、學科教學課件、優秀教學設計、優質課視頻、教學相關材料、學科教學研討等。要求以上各項內容每年更新20%以上,并做到月月有更新。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中說過: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希望,我縣能夠借助名師工作室的專業力量,以名師工作室為核心,以“首席名師培養工作室成員、工作室成員培養非工作室成員”兩條工作路徑為“兩翼”,通過“三步走”不斷發揮名師工作室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有效促進我縣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資助經費重點課題“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策略的行動研究——以南寧市上林縣為例”(立項編號:2019A054)的子課題暨南寧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名師工作室引領下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研究”(立項編號:2019C846)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肖帆(1976— ),廣西蒙山人,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教師專業成長;李揚彬(1976— ),廣西上林人,中學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教師專業成長;藍娟(1974— ),廣西上林人,中學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學歷史教學、教師專業成長。

(責編 白聰敏)

猜你喜歡
名師工作室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農村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及對策
帶一支團隊 抓一批項目 出一批成果
關于中職學校組建“名師工作室”的一點思考
名師工作室環境下,發展英語教師共同體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討
提高農村教師培訓的實效性——關于西部S省農村教師培訓狀況的調查報告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農村教師補充機制:問題與對策新探
論西部農村教師專業信念提升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