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

2022-03-31 23:46任麗君王爽張華
國際商業技術 2022年3期
關鍵詞:研發投入財務績效

任麗君 王爽 張華

摘要:“十四五”開局之年“雙碳”目標的提出為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以及挑戰,在此情況下加大研發投入,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新能源企業解決技術性瓶頸的有力抓手。本文選取2020年我國92家新能源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對公司研發投入與財務績效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并在此基礎上給出了相關政策建議。研究表明:研發投入與新能源企業當期財務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研發投入;新能源企業;財務績效

一、引言

研發投入作為衡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對于企業核心能力的增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諸多與新能源掛鉤且經歷過IPO上市洗禮的企業的發展,研發投入在正進行相關能源架構調整的我國,已然被放在了愈發重要的位置。近些年來,民族更為復興,國家更為昌盛,全球的研發金額以及規模都在不斷突破記錄,企業在研發創新方面的投入逐年顯著增長。數據顯示,在2020年中國的研發投入合計已躍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長的10.31%比率領跑全球。更為震撼的信息是,其中企業對于研發的投入占國內總體提升量的77.89%。由此觀之,研發投入在企業的地位無可撼動,甚至可以說,創新掌控著一個企業未來的命脈?!笆奈濉遍_局之年確立了“碳達峰”以及“碳中和”的“雙碳目標”,這是黨為了能夠在構建中國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為了讓國家生態文明的建設步伐穩健,為了可持續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續推進,就需要在能源利用、環境保護以及工業、制造業等行業之中,進行合理的資源調動以及相關的文件法規支持。在如此政策背景下,新能源產業鏈處于一個高速上升時期,但行業和市場相對不成熟,各個環節魚龍混雜,機遇和挑戰并存,在此情況下研發投入是新能源企業解決技術性瓶頸,同時也是企業在市場中存活與否的合理保證。為此,對于研發創新和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向來都是外界研究的重點和難點,無時無刻不受到廣泛的關注。本文以新能源上市公司為樣本通過實證研究探討研發投入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以豐富這一領域的研究。

二、文獻綜述以及假設

學術界在較早時期便對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的重要關系有所關注和研究。多數學者認為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顯著正向關系(王利軍、陳夢冬等,2021;趙多蕾等,2021)。部分學者認為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存在負相關關系(孫自愿,2019)。同時,也有其他學者認為研發創新對企業績效存在負相關關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其滯后性并得出研發投入對滯后一期企業績效呈現顯著正向作用(靳朝翔等,2021)。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各學者從不同行業或不同地區的樣本數據著手,在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大方向下,基于湖北省制造業企業(王利軍等,2021)、基于種業企業(陳超等,2021)、基于環保企業(陳靜怡等,2020)、基于醫藥業企業(姚維保等,2020)、基于物流企業(雷鳴,2018)、基于乘用車行業(譚詩羽等,2018)等上市公司財務數據,使用不同行業或地區的樣本降低行業地區間的差別對研究帶來的異質性。研究結果的多樣性表明不同行業以及企業的公司規模、現金實力等因素都會對研究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F有文獻立足于新能源行業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的研究較缺少,本文借鑒前有研究,以92家新能源企業上市公司2020年的研發以及財務數據為樣本,對研發投入和企業財務績效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研發費用投入與企業財務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通過持續的研發創新投入,新能源企業可以不斷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整合相關技術以推動成果轉化與推廣,進而逐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打造企業自身競爭優勢壁壘,從而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各方面居于前列。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的選取

本文選取2020年度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最初選取151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為了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和具有代表性,本研究對樣本選擇時做了以下處理:首先剔除2020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再剔除在研究期間出現 ST、ST * 的公司,去掉研發費用以及財務指標等數據嚴重缺失的公司,最后剔除異常數據。最終選取了92家符合要求的新能源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通過收集上述92家上市公司2020年的企業年度財務報表等資料,提取研發費用投入以及研究所須的相關財務指標數據,以這些數據為基礎進行實證研究。本文所使用的數據指標主要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以及東方財富網各公司年報,部分指標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的信息,具備真實有效性。數據用SPSS軟件進行處理。

(二)變量的選取

1.被解釋變量

新能源上市公司普遍開展研發創新活動,加大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投入,以此作為解決技術性瓶頸的有力抓手,進而搶占市場份額,提高銷售收入從而實現更多的銷售利潤,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目標。目前對于企業績效的衡量,多數學者采用凈資產收益率(ROE)以及托賓Q值。本研究突破以凈資產收益率作為衡量分析財務績效的傳統,而是將總資產報酬率作為衡量新能源企業財務績效的代表性指標。實際上,總資產報酬率的高低是對公司的競爭力與發展潛力的反映,總資產報酬率更為有效,適用范圍也更廣。因此本研究選取總資產報酬率(ROA)作為新能源企業財務績效變量指標。

2.解釋變量

企業的研發投入受公司規模、公司現金實力等因素影響較大,且絕對指標可比性較弱。因此,相對指標被認為更加合理和科學,且便于數據的對比分析。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研發費用披露的標準以及規范性要求使得本研究在數據獲取方面獲得了極大的便利性??紤]到數據的代表性與可收集性,本文選取研發投入力度(R&D)來衡量和分析企業研發創新投入強度,具體體現為研發創新費用支出占企業總資產的比重。

3.控制變量

企業規模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十分明顯,行業內各上市公司企業規模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引入企業規模(SIZE)作為控制變量以減少規模差異對實證研究的干擾。除此之外,由于影響被解釋變量的因素有很多,宏觀方面有國家發布的政策、所在地區之間的差異以及整個國家的經濟環境等等;微觀方面有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發展能力、償債能力等因素?;谝陨蠈Ρ唤忉屪兞坑绊懸蛩氐姆治?,本研究同時引入流動比率(CR)、資產負債率(LEV)、經營現金流比率(OCF)以及營業收入增長率(GROW)作為控制變量,以期更加真實客觀地研究新能源上市公司研發創新投入與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具體的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的相關含義以及測度見表1。gzslib202204011103

(三)實證模型設計

根據本文的研究假設和變量選取,建立如下研究模型:

ROA=β0+β1*R&D+β2*SIZE+β3*LEV+β4*CR+β5*OCF+β6*GROW+ε

模型的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均來自2020年度財務數據中,旨在檢驗研發投入對企業當期財務績效的影響。

五、五、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結果分析

表2提供了92個觀測值的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根據表2可以得出:新能源行業上市公司研發創新投入均值約占公司總資產的1.18%,研發投入強度整體相對不足,是致使公司競爭能力較差的重要因素,經營失敗導致破產的風險較大。且研發投入強度最大值和最小值間的極差較大,說明行業間各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差異明顯。ROA表示企業的總資產報酬率,樣本數據中最小值為-29.10%,最大收益率為13.72%,說明新能源行業各個上市公司在財務績效方面也有著顯著的差距。

表3所示研發強度以研發費用占企業營業收入比重為標準計算得出。我們一般認為,若使企業保持正常運轉,企業的研發投入需維持在企業銷售收入的2%左右;研發費用占有銷售收入的5%及以上才能夠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樣本公司中72.82%的企業研發強度達到2%,說明我國新能源企業廣泛重視研發創新。

(二)相關性分析

在表4中,相關系數容易受到多重共線性的影響,為此進行了多重共線性檢驗,一般認為VIF高于10就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而VIF檢驗的值都遠遠低于10,表明在線性回歸中是很少受到多重共線性的影響,因此可以忽略多重共線性的影響問題。在表4中,企業研發創新投入力度與企業績效的相關系數為0.254,并在1%的水平上顯著,表明企業研發與創新投入力度與財務績效顯著正相關,由此可見假設H1得到驗證。

(三)回歸結果分析

基于數據與模型,采用多元回歸的方法對我國2020年的92家新能源上市公司進行了實證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

由表5的數據結果中可以看出,模型中研發投入強度系數為1.280,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二者相關性極高,新能源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強度與企業總資產收益率在顯著性上呈高度正相關,驗證了本文假設。這就說明了對于新能源行業來說,企業的研發投入有利于其當期財務績效的增長。

六、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分析與結論

本研究突破前人以凈資產收益率作為衡量企業績效的傳統,而是將總資產報酬率作為衡量新能源企業財務績效的代表性指標,經過實證分析得出新能源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與企業財務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與王利軍、陳夢冬(2021)的結論相同。通過分析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論以及本文的數據結論可以得到以下啟示:從研究對象的角度看,新能源產業的布局受政策和資源等因素影響大,同時受國家政策在價格、財政補貼和稅收等方面影響大,新能源行業對研發方面的投入較為敏感。本文從新能源行業著手,分析處理新能源企業的相關數據,閱讀相關文獻得知國內外研究學者大多以上市公司整體為例,由于新能源行業本身的特殊性可能導致研究結果與上市公司整體有所出入。此外,各研究所選取的績效與研發投入代表指標見仁見智,所得結論也不盡相同。本研究在相關代表性指標的選取上仍有所缺陷,同時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本文選擇對新能源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與財務績效的關系進行研究,發現我國新能源企業在研發創新投入方面整體處于偏低的狀態,實際上,平均不到1.5%的研發投入對于解決企業的技術性瓶頸等問題是遠遠不夠的。本文所得結論為新能源行業企業在進行資源配置時提供參考,使得企業能夠全方面多角度的考慮到研究開發在戰略決策安排中的重要性和地位,進而有效促進績效的提升,助力建立企業自身獨特的核心競爭能力和優勢。

(二)政策建議

結合本研究的結果以及對相關政策文獻的解讀,針對新能源概念公司和有關當局等提出如下建議。

1.企業應具有長遠目光,積極支持新能源企業進行研發投入,引導企業科學制定研發戰略規劃,加大基礎研究的投入,形成持續的研究開發投入體系,培養自主研發等相關能力和素質,實施研發成果的獎懲機制,杜絕短視行為。企業內部應當積極開展有關創新培訓課程,強化創新的積極性,視企業自身發展規劃和戰略目標合理引入創新研發技術團隊科學投入創新經費。此外,對于研發投入預算和研發投入強度等方面的信息,上市公司應視情況加強在附注或報表中的說明。因為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在對公司的業績作出評價時,如果相關會計信息披露不夠充分,可能會導致利益相關者做出對企業不利的決策或者對企業的相關業績做出相對欠缺的評價。

2.政府應當加大對新能源行業創新研發的補貼力度,拓展政策補貼渠道,落實補貼政策。實施補貼方式的多元化,精細化;補貼對象的全面化,將補貼落到實處。政府應鼓勵支持科技研發資源的共享,建立健全新能源行業科技研發共享服務中心,完善創新科技成果的獎勵和保護機制,科學誘導創新,激發和保持各方面創新研究的興趣和高效性。除此之外,政府應完善監督機制,防止企業假報虛報相關數據。

3.深度落實“產學研融合”,擴大產學研途徑,匯聚新能源行業技術創新改造所需的各方面生產要素促。在實踐中不斷促進協同創新,從模式方面做出努力,促進產學研融合模式的多元化和規范化:例如以學校為源頭,學校提供技術和人才的保證,對新能源企業生產研發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解剖分析攻關,接著由企業將高校的研究成果進行轉化,量產進而推廣。借助學校搭建的平臺和橋梁,推進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模式,建立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將基礎研究及時進行成果轉化。

參考文獻:

[1]王利軍,陳夢冬.湖北省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對財務績效的影響——來自53個上市公司的數據[J].湖北社會科學,2021(05):75-82.DOI:10.13660/j.cnki.42-1112/c.015625.

[2]靳朝翔.創新研發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以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業上市公司為例[J].中國產經,2021(19):157-159.

[3]陳可喜,張暢.研發支出、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8(27):111-117+123.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18.27.021.

猜你喜歡
研發投入財務績效
創業板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影響因素研究
虛擬現實概念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
國產車與合資車未來發展走向
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投入分析
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投入分析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期限結構與財務績效關系的研究
蘇寧云商輕資產盈利模式及其財務績效研究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政府資助對企業研發投入激勵效應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