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2022-03-31 21:37湯晨怡
江西教育C 2022年2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幼兒園

湯晨怡

摘? ?要:文化是民族代代相繼的血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集中彰顯。幼兒時期的學生,心智發展處于起步階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幼兒園教學的各個環節,有助于發展幼兒的人文素養,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本文從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出發,探討如何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推動學前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創新教學策略

在幼兒園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基因傳承的初始環節,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策略,能讓幼兒初步樹立民族意識和愛國意識,幫助幼兒形成文化自信,從而為優秀人格的塑造打好基礎。本文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內化知識和外化知識三個方面著手,探究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以神話傳說為引,激發興趣

神話傳說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勞動智慧的結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牛郎織女》,以及引用或化用頻率極高的《夸父逐日》《精衛填?!贰侗P古開天地》等。在幼兒園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引入這些神話傳說,不僅能激發幼兒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還能促使幼兒了解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

(一)科學合理篩選神話傳說內容

神話傳說的內容多種多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學前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科學篩選神話傳說的內容。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并且具體形象思維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因此,教師要以“讓幼兒聽懂”為主要教學目標,選擇篇幅短小、主題簡單的神話傳說。此外,小班幼兒年齡較小,社會性不強,對母親有著強烈的情感依賴。教師可以根據幼兒這一心理發展特點,選擇反映母性光輝、女性特點突出的神話傳說,如《女媧補天》《女媧造人》等。

中班階段的幼兒具備初步的認知與閱讀的能力,教師在選擇神話傳說時要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例如,《十二生肖的傳說》是一個古代神話傳說,故事情節簡單,角色特征鮮明,貼近學生的生活。這個神話傳說中的各個角色基本上都是幼兒在生活中能接觸到的小動物,每個角色的神奇本領是幼兒心之所向,貼近生活且奇幻趣味十足。這類神話傳說能促使幼兒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知識遷移,并生成新的經驗,使幼兒現實和幻想的心理需求都得以滿足。

大班幼兒有一定的認知能力,能關注故事細節,感受神話傳說的精神內核。因此,教師應選擇一些與自然地理、人文景觀相關的神話傳說,如三山五岳的來歷、鉆木取火的故事等,讓幼兒了解一些地方名勝與人文知識,提升人文素養與精神品質。

(二)創新神話傳說教學方式

幼兒的認知能力有限,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才能進入故事情境,加深故事體驗感。因此,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神話傳說,透徹了解故事內容,分析角色特征,體會故事的精神內涵。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故事情節調整教學方式,并輔以肢體表達,使幼兒更深入地感受故事情節。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適當安排師生互動,引導幼兒了解故事梗概和故事內涵,調動幼兒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結合聲音、圖畫、視頻等,向幼兒直觀展示神話傳說,給予幼兒更直接的學習體驗。

二、以原創繪本為引,內化優秀傳統文化

當下,高質量的原創繪本日漸增多,大多數繪本都與幼兒的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并且內容、主題和形式豐富多樣。有的是與地域文化特色相關的繪本,如《迷戲》《盤中餐》等;有的是童年回憶類繪本,如《團圓》《媽媽小時候》等。這些原創繪本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素,不僅貼近幼兒生活,更能培育幼兒的傳統文化精神內核,是幼兒園開展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

(一)注重原創繪本的篩選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對原創繪本的篩選能力,注重圖文的有機結合。例如,豐子愷先生的兒童漫畫系列作品《種蘭不種艾》《青梅》《扶搖直上》等,圖文并茂,特色鮮明,具有審美價值與教育價值的雙重屬性。在圖文結合的繪本學習中,幼兒能通過圖畫和簡單的文字,獲取相關經驗,有助于知識延伸。此外,教師還可以選擇童謠兒歌、民俗故事、傳統家庭等題材的作品,這些題材的作品節奏鮮明,生動活潑,既傳遞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

(二)創新利用原創繪本

教師要創新原創繪本的教育方式。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圖畫進行引導。例如,在講授豐子愷先生的《除夜美景》時,可以引導幼兒思考“這幅圖里有三個小朋友,大家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三個小朋友手里舉著什么?你們家過年都是怎么過的”等。教師要利用好色彩豐富且充滿傳統春節文化韻味的圖畫,借助語言引導學生對畫面進行延伸拓展,讓幼兒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藝術同構的方法進行課堂引導。例如,在《進城》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小朋友們想象一下,孫悟空笑說父子時是什么樣的表情?有什么動作?孫悟空手里拿的是什么?”通過引導幼兒模仿孫悟空的表情和動作,幼兒能認識孫悟空的人物特點,進而感知孫悟空的人格魅力。教師通過創新性的教學方法與技巧,能給幼兒創設學習傳統文化的情境,強化幼兒對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讓幼兒真正能將優秀傳統文化內化于心。

三、以活動為引,外化優秀傳統文化內涵

實踐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能促使幼兒個性化發展,塑造幼兒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推動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在主題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適當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中華傳統節日”主題活動,以中秋節為例開展區域活動,在閱讀區分享中秋節的傳說和相關的故事。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與中秋節相關的動畫小視頻,并在閱讀區展示相關的圖畫,引導幼兒進行欣賞和交流,深入了解中秋節。教師還可以收集一些與中秋節相關的童謠,例如:“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塊月餅一片情??!爺爺是個老紅軍哪,爺爺待我親又親哪,我為爺爺唱歌謠啊,獻給爺爺一片心哪!”這樣的童謠朗朗上口,涵蓋了中秋節做月餅的習俗,語言生動形象,更便于幼兒理解。

在美工區,教師可基于中秋節民間習俗,引導幼兒通過畫、捏、剪等形式,展現中秋節傳統習俗。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做月餅。先播放制作月餅的短視頻,再指導幼兒將事先準備好的餡料用小勺子舀到面皮中,捏合好邊角做成一個圓形面餅,再把面餅放到預備的月餅模具里輕輕按壓,一個個象征團圓美滿的月餅就做好了。在各個區域活動的互動配合下,幼兒能更快融入實踐活動中。幼兒通過動手動腦、親身實踐,能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將優秀傳統文化外化于行。

中華民族有著綿延數千年的歷史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傳承中的寶貴財富。教師要利用神話傳說故事,結合原創繪本,借助幼兒園活動,豐富幼兒教育形式,拉近幼兒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距離。與此同時,幼兒園、教師、家長要形成合力,幫助幼兒自主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促使幼兒在民族文化上形成初步體驗,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基本任務,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題中之義。

參考文獻:

[1]李波.中華傳統文化在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設中的適宜性研究[J].語文知識,2016(8):76-78.

[2]陶銨.將傳統文化元素有效融入幼兒園環境之中——記鎮江市實驗幼兒園香江分園特色環境創設[J].好家長,2017(2):80.

[3]羅敏.將傳統文化進行到底——傳統文化有效融入幼兒園環境初探[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4(5):30-31.◆(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少年宮紅谷灘藝術幼兒園)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幼兒園
幼兒園里歡樂多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我愛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徑探討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選擇
初中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