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愛小學生心理教育成為健康發展的首要

2022-04-03 23:47徐潔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37期
關鍵詞:健康發展心理教育小學生

徐潔

【摘要】孩子一生的成長是至關重要,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身心能得以健康成長。在小學階段,由于孩子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社會經驗及成長經驗不足,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不健康的心理。隨之人們的心理壓力也日俱增大,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心理健康就顯得更加重要?;诖?,本文對如何關愛小學生心理教育成為健康發展的首要作探討。

【關鍵詞】小學生;首要;心理教育;健康發展

近些年,出現了一些大、中、小學生自殺事件,弒母事件,讓人難以接受不說,更是心酸。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無形的壓力日漸增強,隨之人們的心理壓力也日俱增大,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而小學生由于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社會經驗及成長經驗不足,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不健康的心理。那么心理健康就顯得更加重要,因為這是一生健康發展的首要。所以,具備身心健康無疑便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必然因素。心理健康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動的內在關系協調,心理內容與客觀世界保持統一,并就此能促進人體內外環境平衡和促使個體與社會環境想適應的狀態,并由此不斷地發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質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緒。協調好自我生理與心理的關系,保持身心健康就是科學把握人生道路,創造有價值人生觀的基本前提。身心健康的孩子積極向上,性格外向,活潑開朗。反之態度消沉性格內向孤僻,不愿與其他人接觸,嚴重的甚至對事物的認識有扭曲、偏激的態度。為什么現在會出現這些事件?我認為首要的就是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了。然而,形成孩子們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認為主要的出現最多的有以下兩點值得我們探討。

一、心理受家庭環境教育的影響

孩子在父母心中永遠是“寶”,所以對這塊寶怎樣呵護、陪伴及引導,很多父母其實未必知道,更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有些家長認為,能給孩子富足的生活就是好的,家長們并不知道孩子們還需要有“心理的富足”才是更加的完滿。只有父母對于孩子長久的陪伴,給與關愛,正確引導那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家庭關系融洽,孩子會從中建立正確的三觀。當孩子身邊出現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她們會十分沮喪,覺得沒有人可以幫助自己,所以會變得情緒失落,抑郁,慢慢精神狀態越來越差;如果孩子在家庭中一味地得到父母粗暴對待,誤解、打罵,那么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粗暴,解決問題也是用極端的方式,心理容易扭曲,更加不會與人相處。這樣的家庭大部分會出現在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平時為謀求生計而忽略對孩子的關心,缺少溝通甚至是沒有溝通的家庭。加之二胎三胎政策的出臺,由于兄弟姐妹增多,孩子沒有起初的優越感,父母的重心傾斜到了弟弟妹妹身上,心理就會出現落差,失落,敏感,找不到心理的平衡點。曾經在接觸的孩子中就有這樣的例子:男孩周邊常常見不到別的朋友,總是獨來獨往,經常與同學們打架,故意惹是生非,而且總喜歡欺負同學,解決問題是粗暴的,同學們都不愿和他玩耍。后來得知他父母剛生了一個小妹妹,家里的愛全都給了二寶,當家里遇到他出現問題時,就對他毫無耐心和關心,甚至打罵,從未細心過問過他的一切。所以,男孩以上情形就出現了,無疑是想引起家長的重視而已。所以以上足以說明家庭成員之間有效的關愛與溝通,是保證家庭和睦至關重要而無法忽略的一個環節。幼年的孩子更加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和關愛,家長要特別注意孩子們的精神狀況,并且盡可能地與她(他)們溝通,多站在她(他)們的立場考慮,盡可能成為她(他)們的朋友,得到她(他)的信任。多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和意見,多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引導,讓孩子在樂觀、積極、向上的認知里成長,建立良好的品行和健康的心理,是她(他)健康成長的首要。

二、心理受學校教育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3-14歲是每個人個性品質形成的關鍵期,既然是關鍵時期即是心理不穩定,感知能力與判斷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在這個時期,正好是培養健全和良好個性的最佳切入期。學校本就是學習和受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孩子們每天生活學習度過最多時間的地方。孩子們在學校受到良好教育,對她們的成長起到好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墒?,對于我們現在的教育工作者在本職工作中卻有些舉步維艱,因為心理有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讓我們的工作不知如何更好實施,面對的問題也無計可施。所以面臨這些問題,學校就更應該幫這些孩子培養健康良好的心理,讓她們有更好的美麗人生。

首先,校風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給予學生廣泛的指引,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給孩子們傳輸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讓孩子們對外界事物有個正確樂觀的認知,構建良好的心理機制,塑造健全人格。由于小學生的心理極其脆弱,在這一時期依賴性、模仿性都特別強,他們會對喜歡、尊重的老師進行模仿并親近。因此教師的素質將會對孩子們的品性造成很大的影響。一個積極、樂觀、平易近人有耐心的老師會讓孩子們很自然地改變,建立健康的樂觀的心理。而反之,將會讓孩子心理造成較大陰影,使其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教學中就有這樣一實例:學生是一個天生自閉癥的孩子,學校建議家長最好去特殊學校,但家長并不同意,執意要來我們的學校,但大家都知道他是無法正常上課的,而且有始至終家長都要陪讀。他時常在課堂上大喊大叫,隨時走出座位,搶奪同學的東西,情緒不穩定。在這樣的情況下,班主任老師便對全班同學提前告知,希望同學們多關心幫助他,不要歧視他,并專門安排了個別同學特別關注他的一言一行,當行為過激時馬上告知家長老師。慢慢的,孩子的發病現象明顯得以改善,而且有時可以較好地與同學相處。所以,有了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同學們團結、友善的陪伴,自然可以為心理有疾病的孩子成為一劑良藥。由此可見,一位有愛有責任心的老師是多么的重要與慶幸。從而,我們老師更應該成為這樣的一位好老師。當然,不是每個孩子的心理及情緒都能讓學校和老師們發覺,但我們老師應該多從孩子們的細節入手,細心觀察,多多溝通,從而理解她們的實際問題和情況。畢竟每個孩子是不同的個體。我發現有時個別孩子也可能在與同學中會產生嫉妒,當遇到比自己好的,就會用打擊、中傷的手段去發泄;有的會產生失落,當幻想和希望一旦破滅,覺得付出種種努力付之東流,產生強大的失敗感;而有些是自卑,缺乏信心,嚴重影響自己情緒;最嚴重是叛逆,在成長過渡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增強,想表現出自己與眾不同。以上所述,小學生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當下小學生心理教育課程成為首要,學校里應該招收更多的專業心理教師,及正常地給孩子們進行專業心理輔導,盡量做到及時給孩子們進行心理疏導,從而從小得以健康心理。

關愛小學生心理教育成為健康發展的首要,孩子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我們都應該更加關注小學生的心理教育和健康,不能只僅僅關注學習成績,而身心健康卻被忽視了。這已經成為孩子成長的重中之重,只有學生具備良好身心,才會成為社會真正有用的人才,所以我們要從小對他(她)們的心理健康進行教育,讓健康發展成為教育的首要。

猜你喜歡
健康發展心理教育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淺析贊賞教育在中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于高校貧困生心理教育的幾點思考
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設計
效能監察助推企業健康發展的探討
綠色生態,課堂構建
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眾創空間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我是小學生
陽光管理 規范行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