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創新路徑研究

2022-04-08 06:04苗皓月
焦作大學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金融機構貸款融資

苗皓月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142)

2020年以來,河南省中小企業既面臨著世界范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雙重沖擊使得很多中小企業停工停產,甚至關門破產。但由于人工、房租、利息等固定成本的存在,企業正面臨著現金流斷裂、資金周轉困難的嚴峻考驗。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擔當著主力軍的作用。以河南省為例,據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1月底,河南省共有中小企業56.8萬家,占全省企業的總數的95%以上,從業人數1382.7萬人;中小企業在河南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也異常重要:它貢獻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出口,70%以上的科技創新,80%以上的新增就業,已成為河南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推進科技創新最有活力的市場主體??梢?,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走出困境,關乎促就業、穩民生的大局。

1.疫情下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在河南國民經濟發展和中原經濟區建設中,中小企業占著重要地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資金問題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2021年延續的疫情和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更是加劇了中小企業的困境。為了研究河南省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基于隨機抽樣選取樣本的問卷調查方法,收集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

1.1 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95.6%的企業面臨著資金短缺問題,92.4%的企業有較大的還貸壓力,85%的企業覺得租金稅費等經營成本太高,80.3%的企業面臨著訂單減少??梢?,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緩解企業的還貸壓力及經營壓力乃是當務之急。

1.2 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中小企業會同時采取多種融資方式進行融資。其中,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是中小企業首選的融資方式,分別為70.34%和65.38%;有45.63%和25.63%的企業通過政策性融資或者是商業信用進行融資??梢?,金融機構為幫助企業渡過疫情難關提供的有力金融支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的壓力。

1.3 中小企業希望的融資渠道

疫情下,針對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難、經營成本高等問題,國家和地方都出臺了很多政策支持和政策優惠。最受中小企業青睞的還是申請貸款、補貼、紓困資金等,占到了52.36%;有82.32%的企業呼吁政府繼續減免企業稅費;有六成以上的企業對市場抱樂觀的態度,采取開發新產品,創新服務、擴大銷售渠道等多種途徑,加快經營恢復的步伐。

1.4 疫情對不同行業中小企業的影響

由于受疫情防控、消費者保持社交距離等因素的影響,旅游、餐飲、文體娛樂、教育培訓、住宿等行業營業收入大幅度下降,受影響最為嚴重。調查顯示,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對下一步發展”持悲觀態度,還有三分之一的企業對未來表示比較迷茫。這些行業因受勞動密集度大、經營成本高、數字化運營程度低、復工復產每次都最晚等因素的影響,面臨的困境更大,需要的關注和資金支持也最為迫切。

2.疫情下制約中小企業融資的因素分析

近兩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和反復,再加上河南2021年特大水災的影響,河南中小企業面臨的資金困境就更加嚴峻。據復旦平安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中小企業2020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不到2019年同期的50%,甚至有80%以上的中小企業正面臨現金流問題。為了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中小微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河南省政府出臺了若干政策措施,這些措施對于紓緩中小企業的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由于時間緊、經驗少等,政策落地的許多細節還有待研究,與之配套的相關法律政策也不完善,因此,實際效果并未達到預期。

2.1 中小企業自身的原因

⑴ 產權劣勢。我省絕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是民營企業,存在著規模小、誠信意識差、違約率高、整體信用度低等特征。他們和規模大、信譽度高、實力強的國有企業相比,融資門檻高得多,從銀行取得貸款的成本也會高出很多。而且長期以來,國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大企業傾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不夠,這是由我國的社會性質決定的,同時也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歷史原因。

⑵ 融資能力弱。據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資金出現困難時,70%以上的企業會選擇向商業銀行和信用社貸款來解決資金問題。抵押貸款是銀行貸款的主要形式,而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一方面存在著固定資產少、抵押物不足等問題,另一方面他們擁有的一些無形資產又難以定價和估值,這就使得企業通過抵押方式從銀行取得貸款難度增加。況且,我國目前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的機構很少,可供選擇的擔保資金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遠遠不能滿足企業需求。這就導致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嚴重不足。

⑶ 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1月底,河南有56.8萬家中小企業,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31.52%,而且主要集中在傳統產業,處于產業鏈的中低端,面臨著艱巨的轉型發展挑戰。不同行業的企業融資需求存在著不同的特點,創新型、科技型的中小企業研發費用高、投入大、融資比較頻繁。中小企業中的服務業由于受消費群體、季節特點、流行趨勢等多因素影響,資金的需求量和時間都具有不確定性,融資的隨機性也就比較大。而占比最高的制造業的中小企業,則具有資金循環周期長、周轉慢、融資周期平均期限比較長的特點。這些差異化、個性化的融資需求對于傳統金融來講,存在著專屬金融產品缺乏、收益和成本不匹配等問題。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就要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的步伐,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技術先進、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名優產品,盡快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中小企業群。

⑷ 財務管理制度薄弱。很多中小企業存在著財務管理制度薄弱、財務信息透明度低、財務報表數據失真、生產經營不規范等問題,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很難通過一般途徑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這使得他們在貸款過程中無法向貸款機構證明其還款能力。因此,民營企業常常得不到銀行貸款的支持。

2.2 金融機構方面的原因

銀行金融機構是營利性行業,為了實現盈利目標,他們特別重視風險的控制。一般情況下,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更容易從金融機構取得貸款,而中小企業因被銀行作為高風險群體,從銀行獲取貸款的條件更加嚴格,門檻更高。

首先,銀行貸款審核流程長,條件苛刻。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和2021年的特大水災使得許多中小企業生存更加艱難,發展挑戰更大。一些虧損嚴重的企業相繼破產或倒閉,這直接導致銀行方面的不良貸款迅速增長,銀行面臨的風險也大大增加。為了提高資產質量,規避風險,銀行對貸款企業的資質及條件要求越來越高,對貸款的審批也更加小心謹慎。

其次,銀行在選擇放貸對象時,大型企業和國有企業更受青睞。這是因為大中型企業內部管理規范,財務信息透明,固定資產數量多,經營和財務風險都比較低。而中小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內部管理不夠規范,財務數據缺乏真實性和可靠性,抗風險能力比較差。

最后,銀行金融機構的信貸模式比較單一,為中小企業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也不夠多樣性化,更沒有匹配中小企業發展步伐的信貸評判標尺,銀行業金融機構目前還不能為中小企業提供滿意的金融服務。

2.3 社會方面的原因

疫情發生以來,河南省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20條,中小企業紓困幫扶“1+N”等政策措施和“信易貸”新型融資模式,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資金問題,走出困境,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但是,從實際來看,還存在著政策落實不到位,享受政策優惠的覆蓋面不夠廣,中小企業的真實需求沒有得到精準體現等問題,再加上缺乏與中小企業融資配套的法律法規體系和金融環境體系等客觀因素的存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3.疫情下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策略

3.1 要盤活中小企業現有的變現能力

大部分中小微企業平時都有囤貨、跟風行為,造成庫存量大,資金占用比例高。疫情的突發和延續,造成企業閉店或營業時間受限情況普遍發生,再加上出行政策的影響,顧客也大幅度減少。雙方面的原因導致企業庫存不能及時變現,現金流入減少。為加快庫存變現速度,中小企業一方面要合理制定經營計劃,提高資金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快手、抖音等網絡平臺,多渠道出庫存,降低資金的占用率。同時,企業內部各部門要相互配合,綜合研判,理性決策,不盲目投資,不盲目跟風,抓住2022年可能出現的一切發展機會,穩健經營,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3.2 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我強大才是硬道理。中小企業由于先天羸弱瘦小,抵抗力差,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水災等突發不可抗力因素時,首當其沖,受損失最嚴重,甚至關門破產??梢?,企業只有自己做大做強,才會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才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才會有條件享受相關的政策支持和優惠。

第一,中小企業要轉變觀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開發新產品,探索新的營銷模式,在疫情常態化下走出一條新路子。從我省的融資環境及最新融資政策來看,都向科技型和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傾斜。為解決這些企業因疫情導致的暫時困難,開辟了專項綠色通道,簡化各項審批流程,加快信貸投放??梢?,中小企業在探索網上營銷、直播帶貨等新的銷售模式進行自救的同時,調整產品結構,增加科技含量,爭取國家的政策幫扶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中小企業要規范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編制財務報表,定期對外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提高財務信息的透明度,讓國家、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好了解企業的償貸能力和經濟實力,以便獲得更多的政策優惠和銀行貸款額度。

第三,中小企業要提高自身素質[1]。長期以來,中小企業因為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差,經常會出現貸款逾期甚至長期拖欠不還等現象,使得金融機構對他們望而卻步。所以,中小企業即使在疫情下,也要講誠信,誠實經營,提高從管理者到員工的綜合素質,建立誠信健康的企業文化,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企業形象,為改善融資環境創造條件。

3.3 進一步強化金融機構的服務功能

2020年以來,《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相繼出臺,要求金融機構要深化改革,建立現代化金融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更便捷、契合度更高的服務。

第一,金融機構要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心理準備,積極應對和防范風險。2020年暴發的疫情已經持續2年多了,而且還在反復。應對這種情況,金融機構首先要對中小企業的復工情況、受損情況、資金困難狀況等進行詳細的排查了解,然后針對不同企業制定精準的、適合的政策措施。對于受損嚴重,可能關門倒閉的企業,銀行要加強跟蹤監控,及時制定防范風險的措施,從而降低發生壞賬給金融機構帶來的風險和損失。對于盤活能力強的企業,銀行應該采取積極的、靈活的信貸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第二,金融機構要創新信貸模式[2],簡化貸款流程和審批手續,充分結合中小企業需求的多樣性,精準投放信貸產品,做細服務方法,提高服務質量,全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對于有發展前景或者為疫情做出貢獻,但因疫情影響,經營遇到困難或者有逾期貸款無力償還的此類企業,金融機構不要急于抽貸、斷貸、壓貸,而是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第三,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政府數據共享平臺,全面了解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產品特色、技術能力、發展定位、企業信譽等信息,實現信息對等,從而更準確、更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這樣既解決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又降低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促進了金融市場的良性循環。

3.4 多力并舉,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

第一,要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切實維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多部門應聯合辦公,對惡意拖欠中小企業款項,人為提高中小企業貸款門檻等現象進行嚴查,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第二,要探索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眾所周知,銀行貸款是企業融資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貸款條件、貸款期限等多因素制約,很多中小企業是貸不到款的。如果能規范合理利用豐厚的社會閑置資本和民間資金,并做好監督監管工作,必將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第三,要科學運用風險補償和激勵政策以及省金融服務共享平臺開展銀企對接取得的成果。繼續利用區塊鏈、大數據、省“信易貸”融資平臺等多種途徑,推進銀企數據互聯,實現數據和信用及時、全面、連續、真實傳遞,精準開發適合疫情下中小企業的專屬金融產品,從而解決其融資難題。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由于產權劣勢、融資能力弱、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產業結構不合理的自身原因和金融機構放貸政策傾向大企業、金融產品不夠多樣化等外部原因,再加上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融資渠道較單一等社會原因,使得中小企業融資難成為一個歷史性難題。

中小企業要走出融資困境,不僅首先要轉變觀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開發新產品,探索新的營銷模式,還必須規范財務制度管理,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信譽度。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政府數據共享平臺,詳細了解企業信息,創新信貸模式,精準服務中小企業。政府方面,要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探索合理利用社會閑置資本和民間資金等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多年的探索和疫情下的實踐證明:只有中小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社會等多方協同,共同努力,才能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猜你喜歡
金融機構貸款融資
融資
融資
金融機構共商共建“一帶一路”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我國金融機構股價和主要財務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7月重要融資事件
資金結算中心:集團公司的金融機構
貸款為何背上黑鍋?
5月重要融資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