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課中操”打造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專屬活動

2022-04-10 16:21尤琦宏子
速讀·上旬 2022年2期
關鍵詞:小學低段課堂效率注意力

尤琦宏子

◆摘? 要:心理學研究表明,7至10歲的兒童能聚精會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時間大約是20分鐘左右。為此,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一直是我們教師探索和努力的方向。筆者隨機調查本縣任教過一、二年級的數學教師,大部分教師都發現在實際的數學課堂中,孩子們的注意力保持時間卻低于20分鐘。為此,我們要思考如何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從內容、興趣等多方面來嘗試解決問題,而“課中操”的實踐探索,便是小學低段數學課堂的專屬活動。

◆關鍵詞:小學低段;課中操;注意力;課堂效率

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說:“教師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與保持學生的注意?!毙W一二年級,正是學生習慣養成最佳時期。但在小學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充滿希望地開始一節課,前半節課學生們積極性高,但到了后半節課,孩子們傾聽、思考的狀態不佳。原來低段孩子擁有的只是15-20分鐘的有意注意,后20分鐘則進入了學習上的疲勞期。為此,我們要遵循兒童年齡特征,嘗試將“課中操”設計于我們的數學課堂中,從而有效緩解兒童在課堂中的疲憊,并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一、開發“課中操”,顯生本課堂模式

課中操,就是指課堂學習中的活動操,一般在數學課堂20分鐘的新知探索完成后開展的一項綜合活動,時間一般在5分鐘左右。它承擔了新知探究和練習環節之間的銜接,通過身體多個器官(感官)的調動,起到緩解學習疲勞、調節課堂氛圍、鞏固課堂知識等作用。同時,以學生為中心的“課中操”更是凸顯了生本課堂的教學模式。

二、設計“課中操”,明課堂教學方向

雖然一、二年級數學的教學內容相對簡單,但課堂效率同樣重要。為此,新知教學后進行5分鐘課中操教學十分重要,“課中操”的內容設計則是保障活動的重要條件,為此,我們要遵循以下原則。

1.貼近學段特點

(1)尊重學生。一、二年級的孩子,在認知、思維、心理上都處于發展階段,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孩子們的注意力。為此,我們必須要立足孩子年齡特征,基于孩子心理特點,依據教材多立面的體系,選用孩子們感興趣的內容確定活動主題。在一次次教學實踐就會讓你發現,低段的孩子需要通過拍怕手、點點頭、拍拍肩、跺跺腳等肢體活動來放松,讓大腦和肢體動作有效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這樣的“課中操”活動,便是低段孩子們專屬的。

(2)培養常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同樣要重視學生習慣的養成教育。將習慣常規結合在活動中,能為“課中操”的有效開展做保障。如,在開展課中操前,教師用口令整理好坐姿、站姿,向學生講清活動的具體要求,以便課中操達到統一、協調、完美的效果。

(3)游戲貫穿。數學知識本身簡單乏味,但一二年級的孩子樂于游戲。在教學中,能將孩子們喜歡的游戲貫穿于教學中,即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又保障了新知的學習,這也是生本課堂的表現形式。

2.結合教學內容

(1)緊扣教學目標。要將“課中操”作為教學內容的一個部分有效融合在整節課中。同時體現巧妙、精心的特點,為此,教師在備課中必須充分解讀教材,清晰每節課數學教學的內容,并以教學內容為基準有效設計課中操的內容,讓“課中操”有數學味。

(2)挖掘多元素材?!半p減”背景下,學生要學的是數學學習能力和思維。而數學與生活、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跨學科的內容出發,尋找可以整合的點,以高階和整合思維尋找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生活之間的聯系,收集相關素材,經篩選和整合后,融入到課中操。

3.結合評價體系

課堂中的即時評價在教學進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一般的即時評價往往以教師的語言評價為主,對于低段的學生來說,這非常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審美疲勞?;诩钚栽u價形式的課中操能夠使學生在前階段的學習更有動力,后階段的學習得到滿足。

三、實踐“課中操”,增師生“三力”提升

1.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內驅力”

通過設計一系列趣味性足、學科味濃、操作力強、適用度廣的課中操,不僅促進了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也為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服務,成為吸引孩子主動持續學習的重要力量。

2.增強學生學習知識“鞏固力”

有效的課中操活動,教師總是將它放在課堂最需要的環節來開展?;蚴切轮瓿珊蟮倪^渡環節,或是新知后的鞏固環節,這樣的課中操不僅能調整課堂學習氛圍、鞏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更重要的便是在為學生課堂學習服務的過程中,讓課中操成為鞏固重點、突破難點的助推劑。為新知教學提供更多的鞏固形式和方法,在基于孩子心理特征、年齡特點的活動中無形中鞏固了知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升教師教學內容“設計力”

作為教學過程一個重要部分的課中操,無疑讓教師在備課就課中操設計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的解讀、教學重難點的分析把握、低段學生身心特征都各方面都強化了探索。無疑提高了教師在教材分析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活動開發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

大量的實踐課中操案例,不僅讓教師感受到“課中操”在課堂教學的功效,更是指向于我們小學數學“生本化課堂”的深度學習。通過5分鐘的“課中操”教學,既延長了孩子們有意注意的時間,調整了課堂教學氛圍,及時評價激勵了孩子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鞏固了新知學習,可謂一舉多得。將“課中操”整體融入課堂教學過程,讓其猶如連接課堂不同部分的橋梁,既可以成為一個教學環節的小結,也可以作為下一個環節的過渡,其穿針引線的教學效果不容小覷。這種屬于兒童的專屬活動,值得我們低段數學課堂教學去嘗試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徐維媛.以“玩”促“學”,張馳有道[J].數學大世界,2001(08):24.

[2]陳鳳,莫國夫.課改背景下低段課中操策略優化探究[J].課程改革研究,2007(06):11.124391F0-CAC2-4BD2-A231-E9DFE62F3EB4

猜你喜歡
小學低段課堂效率注意力
讓注意力“飛”回來
試論體育教學中語言的巧妙運用
敢“問”路在何方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學利用微課開展預學的實踐研究
閱讀理解兩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