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聯網+小農戶”的中國式農業現代化路徑探索

2022-04-11 08:10成德寧黃詩琪
關鍵詞:現代化農戶農產品

成德寧 黃詩琪

我國實現現代化,短板在農業,難點在農村。習近平強調:“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秉h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盵1]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突出矛盾,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使農業農村現代化跟上國家現代化的步伐。

有關農業現代化的理論和路徑探索隨之也成為學術研究的熱點議題。我國學術界對于農業現代化的內容、實現路徑等的探索,經歷了一個不斷豐富、深化的過程。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學者把農業現代化的內容概括為農業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電氣化。[2]到改革開放初期,學術界拓展了農業現代化的內涵,除了繼續強調農業機械化、化學化等生產手段和生產技術的現代化之外,還把農業生產區域化、產供銷社會化、管理企業化也看作是農業現代化的主要內容。[3]隨著綠色發展觀的興起,學術界進一步把農業可持續發展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要求,提出現代農業既要提供足夠的農產品以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能合理地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維持一個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4]學術界在對農業現代化內容逐步取得共識之時,在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實現路徑問題上卻一直存在爭議。一些學者把現代農業與小農生產對立起來,認為20世紀80年代的農村改革,在我國復活了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并獲得了巨大成功,但這種成功只證明了小農經濟的合理性,并沒有證明小農經濟的優越性和先進性。我國的“三農問題”本質上就是小農經濟與市場經濟的沖突和矛盾,只有消滅小農經濟才能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5]我國農業發展和現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以合作經濟為基礎,廢除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塊土地經營,建立合作農場,實現大工業對小農經濟的改造。[6]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農業現代化與小農經濟并不相互排斥。小農經濟土地生產率高,能夠生產出足夠的糧食,而且具備強有力的應對市場經濟風險的能力。我國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必然是小農經濟的現代化之路。[7]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之間不存在實質性矛盾,改造傳統農業不是要消滅小農戶,而是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在小農戶經營基礎上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8]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大國小農”的格局不會改變,農業現代化必定是基于小農家庭經營基礎上的現代化。那么,小農家庭經營基礎上的農業現代化面臨哪些障礙?如何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這是我國農業現代化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本文基于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面臨的“瓶頸”展開分析,著重探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對改造傳統小農的作用,對基于“互聯網+小農戶”的農業現代化新路徑進行探討,并提出以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的對策。

一、小農經營基礎上實現農業現代化面臨的三大“瓶頸”

我國在小農家庭經營基礎上推進農業現代化,主要面臨著以下三大“瓶頸”亟待破解。

(一)農業現代化面臨的“技術和設施瓶頸”

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一個顯著區別是農業設施和技術水平的巨大差距。傳統農業設施簡陋,技術進步速度緩慢,人們世世代代耕種同樣的土地,種植同樣的作物,使用同樣的生產工具,采用同樣的生產技術。而現代農業則從工業部門引進大量技術設施,成功地實現了由“以資源為基礎的農業”向“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農業”的轉型。歐美等發達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初就基本完成了農業機械化、化學化和良種化,大規模建設農業設施,建立起高效的水資源利用系統如滴灌系統、循環用水系統等。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來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不斷向農業領域滲透,歐美一些農業發達國家已經用工業化的方式進行農業生產,建立起蔬菜工廠、花卉工廠、種苗工廠等“植物工廠”。這些“植物工廠”通過農業工程設施和計算機進行高精度環境控制,使植物地上部和根系生長環境得到優化,并按照人們的需要,高效生產出優質高產的農產品,實現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自控化、信息化?,F代農業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產業,而逐步成為資本和技術密集、高附加值的智慧農業。農業甚至不再是農村地區的產業,大都市也可以通過應用無土栽培技術、滴灌技術及溫室自控技術等,以資金和科技投入去替代勞動和土地投入,建立起所謂的“垂直農場”,在摩天大樓里種莊稼,發展出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的“都市型農業”。

與發達國家的現代農業相比,我國農業設施整體發展水平不高,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標準化程度還較低;科技創新能力較弱,還沒有實現向“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農業”轉變。在農業科技方面,盡管“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但我國重要種源、農機裝備、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和產品自主可控能力還不強,農業機械化的應用水平還不高,在核心種源、大型智能裝備、高端傳感器等關鍵核心裝備技術領域存在短板。[9]以種業為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種業研究人員少、研發經費不足、種子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知識產權擁有量少且質量不高。[10]同樣,在農業基礎設施方面,由于在分田到戶后,我國農村既失去了計劃經濟體制下利用行政力量動員資源來進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手段,也沒有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的新的農業設施和農村公共品供給機制。在缺乏有效組織和制度安排的背景下,理性的、尋求自身利益的農民只會選擇做一個“搭便車”者,難以為實現集體的利益而采取合作行動,導致農業設施投入長期不足,農業發展所需要的灌溉、儲藏、運輸等傳統基礎設施還比較短缺。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國農村交通運輸、信息通訊、農產品儲藏、農田水利等設施得到較快發展,但農村物流和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還比較突出。農業設施落后、科技水平低仍然是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瓶頸”。

(二)農業現代化面臨的“組織瓶頸”

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是現代農業的基礎,是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不僅體現為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農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也體現在農業組織化水平提高等方面。我國在探索適合國情的農業生產經營形式、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水平的過程中,曾走過一段彎路。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國家為了將汲取農業剩余的交易成本最小化,確保趕超型工業化戰略的順利推進,在農村推行了集體化運動,建立起人民公社體制。[11]人民公社制度在最大限度地獲取農業剩余來支持國家工業化方面是富有成效的,但這種成效的取得卻是以犧牲農業勞動生產率、抑制農民生產積極性為沉重代價的。[12]從1956年到1978年,我國在人民公社制度下,農業生產長期徘徊,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始終處于嚴重短缺的狀況。1955年全國糧食產量為3 678.7億斤,全國總人口61 465萬人,人均糧食598.5斤。到1977年,全國糧食產量提高到5 654.5億斤,全國人口增長到94 974萬人,人均糧食595.4斤,比1955年人均糧食反而下降3.1斤。[13]

20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開啟市場化改革的序幕,推行農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當時農村改革的出發點是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決糧油等主要農產品供應短缺問題,改善農民的生活。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調整國家、集體和農戶對農村土地產出的收益分配,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形成“交足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余的都是自己的”的契約結構;二是國家提高主要農產品的訂購價格,并逐步放開主要農產品的價格。這次農村土地制度和經營形式的變革一舉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國的農產品嚴重短缺問題,解決了幾億農民的溫飽問題,成為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業增長奇跡的制度之源。

如果從農業經營組織現代化的角度來看,我國在農村集體經營制度解體后,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農業微觀組織。全國18億多畝的耕地,由2億多農戶承包,戶均耕地只有9畝多一點。2016年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也顯示,全國小農戶數量占到農業經營戶的98.1%,小農戶從業人員占農業從業人員的90%,小農戶經營耕地面積占總耕地面積超過70%。農業組織化水平沒有提高,小農經營與大市場的矛盾比較突出,我國農業也陷入“小規模、高成本、低競爭力”的困境。在發達國家,小農經濟下的家庭經營已經過渡到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的家庭經營,傳統小農已經轉變為組織化的現代農民。例如,美國有各種農業合作社25 000個,參加合作社的農民有440萬,約占農民的90%。合作社銷售的農產品占總銷售量的1/3,為農場提供的各種投入物也接近1/3。[14]日本也從本國國情出發,通過“農協”,也幾乎將所有農戶都組織起來,實現了農民的高度組織化。在美國和加拿大等農業發達國家,農業企業或合作社等組織不斷將農業產業鏈向產前產后延伸,實行一體化經營、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農產品現貨市場(Spot market)在農產品生產和銷售中所使用的比例越來越少,而生產或采購合同、特許權、戰略聯盟、合資和垂直一體化的協調方式越來越得到普遍的使用。[15]相比之下,我國農戶基本上還處在沒有組織化的分散經營階段,既沒有分工,也很少合作,農業產業化和組織化水平較低。據2004年我國商務部和中國農業大學對全國1萬個農戶進行的問卷調查,我國42%的農戶自己銷售農產品,45%的農戶把農產品賣給個體商販,只有2.7%的農戶通過定單銷售。[16]這種交易方式不僅交易成本高,農戶在市場交易中處于不利地位,而且廣大從事種植環節的農民難以分享農產品加工、銷售環節的收益。為了提高農業的組織化水平,我國曾大力推廣“公司+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發展訂單農業,把訂單(購銷合同)作為聯結農業企業與小農戶之間的主要形式,但農業訂單履約率低、合約穩定性差。20世紀末我國農業產業化組織的訂單履約率約為20%,到目前也不足30%,成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實現有機銜接面臨的主要矛盾之一。[8]

(三)農業現代化面臨的“人才瓶頸”

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組織及經營形式創新是驅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兩大動力,而有知識和技能的農民則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主體。沒有高質量的人力資本,農業現代化無法實現。

正如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所言:“一個像其祖輩那樣耕作的人,無論土地多么肥沃或他如何辛勤勞動,也無法生產出大量的食物。一個得到并精通運用有關土壤、植物、動物和機械的科學知識的農民,即使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生產出豐富的食物。他無須總是那么辛勤而長時間地勞動。他能生產得如此之多,以致于他的兄弟和某些鄰居可以到城市謀生?!盵17]發達國家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過程中,農業生產經營者不僅配置了現代化的設施和裝備,而且得到各種培訓,掌握了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和經營理念。農民實現了專業化和職業化。而我國農業勞動力受教育程度原本就不高,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大背景下,大量接受過較好教育的農業勞動力離開農村,進城務工經商,導致城鄉之間就業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差距不斷拉大。我國農村6歲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982年的0.3年擴大到2019年的1.4年。[18]另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就業人口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城市占比為39.40%,鎮為20.99%,鄉村僅為6.22%,高學歷人才城鄉之間差距明顯。而且,那些離開農村到城鎮打工的農業勞動力,大多是農村中素質較高的中青年勞動力,而留守農村的農民以老年、婦女居多,我國農業勞動力出現老齡化和女性化趨勢。根據2016年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我國36歲以上農業從業人員的比重達到80.9%,成為農業勞動力的絕對主力軍,其中55歲以上的農業從業人員比重達到33.6%。從文化程度來看,農業從業人員中文盲占6.4%,小學文化程度的占37%,初中占48.4%,高中和中專生占7.1%,大專及以上僅占1.2%(見表1)。農業勞動力的結構和質量,與農業現代化的要求還不相適應,面臨著比較嚴重的人才危機,成為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障礙。

表1 我國各個地區的農業從業人員年齡及文化結構 /%

二、“互聯網+小農戶”是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新路徑

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創新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科技創新和擴散的速度明顯加快。人類社會已經先后經過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并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經濟形態和經濟發展模式,一種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新型經濟形態(即知識經濟)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許多學者認為,人類目前正處在由工業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轉變的新階段。

互聯網不僅僅意味著新技術的出現,而且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新的業態形成。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和廣泛滲透,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工業、互聯網農業、互聯網教育等互聯網經濟正在迅速興起?!盎ヂ摼W+農業”正成為當今農業發展的大趨勢,也給我國探索以小農經營為主體的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徑。

(一)“互聯網+小農戶”為小農戶家庭經營注入新的活力

我國在實施農村土地家庭承包制以后,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也帶來土地經營規模過小、農業勞動生產率較低、農產品價格波動過大,小農家庭經營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突出等新問題。一些學者由此斷定,我國實行家庭承包制僅僅是現有生產力水平不高條件下的“權宜之策”,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這種小農家庭經營沒有生命力和前途,最終會被社會化的大生產所取代。擴大農村土地經營規模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這其實是對農業經營規模的一種誤解。實際上,正如林毅夫教授所言:“農業因具有內部規模不顯著、勞動的監督和度量都極其困難的特點,而成為一個適宜家庭經營的產業?!盵19]而且,擴大農業規模經營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土地流轉,把土地向種田大戶集中,這只是擴大農戶經營規模的一種方式。農戶在不改變現有土地占有規模的條件下,也可以將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的某些生產環節轉包給專業化的組織和個人,形成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這也是擴大農業經營規模的一種重要方式。例如,我國北方地區的農民利用不同地區小麥成熟期不同的時間差,創造了小麥機收跨區作業方式。農戶將小麥收割的生產環節,轉包給專業的農機手,既滿足了農戶對農機收割作業的需求,也有效地提高了農機的利用率,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上,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了農業的規模經營。

在互聯網時代,由于市場和技術變化節奏加快,組織應變能力和靈活性成為贏得競爭優勢的關鍵。那些規模大、層級多的組織,由于信息傳遞的速度慢,應對市場和技術變化的靈活性差,它們過去基于規模經濟建立起來的競爭優勢正在減弱;相反,那些規模小、層級少的組織,由于具有快速的信息傳遞能力和適應市場和技術變化的靈活性,它們基于分工和協作網絡建立起來的競爭優勢正在加強?!翱祠~吃慢魚”代替“大魚吃小魚”成為互聯網時代新的競爭法則。在互聯網時代,小農家庭經營完全可以從過去的弱勢轉變為今天的優勢。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就為解決小農經濟與大市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途徑。小農戶通過互聯網,有效促進了產銷銜接,顯著減少流通環節和成本,構建出了“最少環節、最短距離、最低費用、最快速度、最透明信息”的農產品流通渠道,并對穩定市場預期、減緩價格波動,破解小農家庭以往“增產不增收”等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突破了我國小農家庭經營的局限性,為小農家庭經營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國基于“互聯網+小農戶”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完全可行的。

(二)“互聯網+小農戶”為改造我國農業產業鏈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受條塊分割的經濟管理體制和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的影響,城鄉間的生產要素流動一直受到一道道“無形城墻”的阻隔。許多產業在本地區、本部門內自成體系、封閉發展,形成了“城市搞工業、農村搞農業”的產業發展格局,缺乏分工和協作,農業產業鏈也被分割在不同地區和部門,無法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廣大農戶的經營被限制在種植和養殖環節,難以分享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環節的收益。為了提高農業的比較收益,增加農民的收入,我國當務之急是拓寬農業發展領域,貫通和整合一條“從田間到餐桌”的農業產業鏈條,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變傳統小農為組織化的現代小農。通過構建完整的農業產業鏈,既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和農民的市場地位,也使農民能夠分享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等非農產業環節的收益。[20]實際上,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把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圍繞農業生產,不僅發展出貯藏、保鮮、包裝、運銷等農業配套產業,并且把現代工業、商業乃至運輸、金融、保險等同種植業、養殖業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和貫通種養、加工和營銷的大產業鏈條和服務體系。這種完整的農業產業鏈和服務體系形成后,有利于提高農產品交易效率,提高農業競爭力,是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方向。

互聯網為整合我國農業產業鏈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農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也成為促進我國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從農業產業鏈上游看,通過“互聯網+農業”,可以實現農資生產商與農戶之間“去中介化”,減少中間環節,進而引發農資生產商與農戶之間的關系變革,提高農資生產、流通、營銷、服務等環節的效率。另一方面,“互聯網+農業”可以突破信息傳遞的時空限制,有助于解決農產品銷售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問題,促進農產品供求市場有效銜接,提高農產品交易效率,并幫助農戶獲得及時的市場信息,增強農戶在市場中的談判能力。而且,在信息化背景下,如果能相應地提高農民的組織化水平,農戶就能夠借助互聯網,拓寬自己的經營領域,從農產品的種養殖環節向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等附加值高的環節延伸,使農戶更多地分享到農業產業鏈條中的增值收益,增加農業的比較收益,為農民開辟新的增收渠道。根據中國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商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體系已經形成由網上農產品期貨交易、網上農產品衍生品交易、大宗農產品電子交易、農產品網絡零售交易、農產品網上交易會等組成的農產品電商的“金字塔”結構體系。另據阿里研究院和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0阿里農產品電商報告》,2019年阿里平臺農產品交易額為2 000億元。一些農村還依托專業化用戶,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打造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把優質農產品銷售到全球各地。以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為在小農戶經營的基礎上整合農產品銷售、生產、加工和銷售等各個產業鏈環節,促進農業生產的品牌化、標準化、品質化,創新農業的經營模式創造了條件。

(三)“互聯網+小農戶”為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和培育新型農民提供了新的載體

2020年我國第一產業的就業人員數量仍有17 715萬,占全部從業人員總量的23.6%。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第一產業的從業人員無論是規模還是所占比重,仍然偏大。但是,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國農村對人口和勞動力的吸引力弱,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較低、年齡偏大,年輕的各類人才從農村流失情況比較嚴重。各地已經出現“關鍵農時缺人手,現代農業缺人才,新農村建設缺人力”的現象,勞動者的素質已不能適應農業現代化的要求。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主要障礙不是農業勞動力數量不足,而是農業勞動力的文化、科技和經營素質不高。因此,如何培養和吸引更多“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已成為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環節。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農村消除“信息鴻溝”“信息隔離”“教育隔離”提供了新的手段。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應用于農業生產、管理、服務等各個領域,正在改變農業、農民和農村,使“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正在成為可能。鄉村發展機會不斷增加,對人口和勞動力的吸引力逐步增強,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開始從在外務工經商轉變為返鄉創業,一些看好農業農村發展機會的大學生、科技人員和企業家,也紛紛返鄉創業,推動著“民工潮”向“創業潮”轉變。

首先,隨著移動互聯網在我國農村地區的普及,信息傳遞到偏遠農村也變得十分迅捷。農民通過互聯網,不僅可以及時獲得農業生產的新技術、新的市場行情信息,而且,還能接觸外部世界新的觀念,開闊自己的視野,特別是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還為農村教育和農民培訓提供了新的手段。通過教育信息化,可以縮小區域、城鄉之間教育資源配置不均的現象,讓更多的農村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通過培訓的信息化,也可以把農業新技術、新的經營方式以及價格信息等,及時傳遞給農民,為農民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幫助。

其次,在新技術革命的背景下,農業產業鏈不斷向非農環節延伸,農業與工業、服務業融合度不斷提高,農業已經成為高技術含量的行業,這為各類人才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隨著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從北京、上海、廣東等大城市返回家鄉,創辦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把農村特色農產品與全國乃至全球市場聯結起來。這些創新創業人才運用現代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進行農業生產經營,手機變成了他們的新農具,數據變成了新農資,直播變成了新農活。許多種地的傳統農民轉變為利用互聯網從事農業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經營的“新農人”。

三、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的對策

西方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主要是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帶動下實現的。我國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過程中,需要像西方發達國家那樣,充分發揮工業化和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帶動作用。即通過工業化和城鎮化,不斷轉移農村中的剩余勞動力,為農業發展提供質優價廉的化肥、農藥、良種以及農業機械和灌溉設施,提供廣闊的市場,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創造條件。不過,在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我國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探索出一條基于“互聯網+小農戶”、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的新路徑。

(一)加快農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和服務的建設

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過程是資本對勞動替代的過程?,F代農業的高效率是以先進農業設施為依托的,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顯著標志。發展現代農業,就是要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使農業的裝備水平和生產手段不斷改進。在工業經濟時代,發展設施農業,重點是通過發展工業,為農業提供優質的良種、化肥、農藥和完善的灌溉設施,提供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等現代農業機械設備,提供先進的農產品倉儲和運輸設施。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我國除了繼續重視對傳統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和建設之外,還要特別重視對農村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使我國的農業現代化,不僅有工業化驅動,還有信息化驅動,盡快補上農業現代化滯后這塊短板。

首先,要結合我國當前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推動“寬帶中國”戰略在農村深入實施。要加快農村地區“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對有條件的農村地區進行光纖覆蓋,對邊遠地區、林牧區、海島等區域,則可以采用移動蜂窩、衛星通信等多種方式實現覆蓋。通過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大力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提高農村地區互聯網的普及率,消除城鄉“數字鴻溝”。

其次,要加強農業信息資源庫建設和應用開發,提高農村地區信息服務能力。政府要采取措施加強農業信息監測和農業信息化內容建設,使農民真正能夠通過互聯網獲得及時有用的技術和市場信息。目前,我國雖然已經有農業網站6 000多家,但農業信息和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共享的手段和方式落后,網站信息更新不及時,信息內容質量不高,對農民的吸引力不大。據農業部一項對我國1 000個農村固定觀察點農戶信息使用情況的調查顯示,在我國能夠通過互聯網獲得市場和技術信息的農村家庭只有0.18%。政府應建立起一套詳細、規范的農業信息監測和發布體系,推進各地區、各行業、各領域涉農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加強數據資源挖掘應用,解決好農業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充分發揮信息化帶動農業發展的作用。

(二)加快構建與信息化相適應的農業經營組織

新的技術帶來新的農業生產組織方式,在推進農業信息化過程中,技術創新與組織創新猶如車之兩輪,缺一不可。信息化水平也應與組織化水平攜手并進,共同提高。過去許多人把擴大單個農戶或農場主的土地經營規模作為農業組織和經營方式創新的重點目標,但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決定了依靠單純擴大農戶土地經營規模的路子很難走得通。因為我國現有的農地規模,100個人的土地,即使99個人都轉讓給1個人耕種,也趕不上歐美的農場規模。我國農業現代化需要另辟蹊徑,抓住信息化為小規模農業家庭經營帶來的生機與活力,探索一條基于“互聯網+小農戶”的農業現代化新路徑。實際上,小規模家庭經營的農戶完全可以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通過組織創新,在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將生產的各個環節專業化、規?;?,發揮互聯網平臺集聚放大單個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規模效益的作用。而且通過互聯網,農戶能夠對接到全國乃至全球的大市場,并根據市場的需求整合產業鏈、供應鏈,從而破解分散經營的小農難以適應大市場的難題。

在農業信息化背景下,我國農業組織創新的重點是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民的新型合作組織。眾所周知,我國在實行家庭承包制后,農民自主經營,掌握了絕大部分農地產出的收益權,較好地解決了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問題。但是,農戶也被限制在農業產業鏈中利潤率較低的種養殖環節,無法分享利潤率較高的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環節的收益?;ヂ摼W的發展為整合農業產業鏈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可以使農民的經營活動從單純的農業生產向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等高附加值環節延伸。處于市場競爭不利地位的弱小農戶,按照平等、自愿、互助的原則組織起來,建立起各種農業合作組織,如供銷合作社、信貸合作社和各種農產品加工服務合作社等。這些合作組織可以依托大型電子商務平臺或自創電商從事農產品的加工和銷售,向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等高附加值環節延伸,提高農業生產的比較收益,并改善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農村合作組織還可以利用好“互聯網+農業”帶來的發展契機,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實現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產業鏈環節的有效整合,使農戶分享到第二、三產業的利潤,增加農民收入,并提高農業競爭力。

(三)加快培養和吸引能夠應用信息化的新型農民

現代農業不再是低技術含量、低效益的傳統產業,而是具有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特征的高技術、高效益、高收益的“三高”產業?,F代農業的經營絕非傳統意義上的農民所能勝任,需要具備現代理念,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夠從事規?;?、專業化經營的新型農民。從長遠來看,改造我國傳統農業的關鍵不僅是引進包括良種、化肥、機械等在內的物質要素,更重要的是引進具有現代科學知識、能運用新生產要素的人才,建設一支職業化的新型農民隊伍。這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通過信息技術整合農業產業鏈,使農業發展成為有奔頭的產業,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創業,進入農業產業鏈,進入大農業領域從事生產和經營;二是發揮互聯網在傳遞知識和信息方面的優勢,加強對現有農民的培訓。特別是要利用互聯網,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職業農民開展在線的農業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信息化應用能力培訓,使更多的傳統農民轉化為職業化的、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家庭農場主,使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猜你喜歡
現代化農戶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邊疆治理現代化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糧食日 訪農戶
農戶存糧調查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