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古典詩詞修辭教學方法探討

2022-04-15 22:21洪媛媛
課外語文·下 2022年3期
關鍵詞:古典詩詞初中語文

【摘要】中華古典詩詞用語簡單凝練,形式內容多樣,情感豐富,意蘊深遠,寥寥幾筆就能讓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躍然紙上,或表達雄心壯志,或抒發思鄉之情,或憂國憂民,或抒發贊美之情。在古典詩詞中常用到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比、襯托、對偶、對仗、頂真、雙關和通感等修辭,將相關事物與思想情感更好表現出來。中學古典詩詞修辭教學中,通過實施熟悉基本修辭內容、熟悉古典詩詞修辭、追根溯源講好修辭、指導小組合作探究、進行詩詞修辭訓練等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古典詩詞或者能夠用到的各類修辭,理解和掌握古典詩詞修辭方法,提高中學古典詩詞修辭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典詩詞;修辭類型;表達效果;生動展現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9-023-03

【本文著錄格式】洪媛媛 .中學古典詩詞修辭教學方法探討[J].課外語文,2022,21(09):23-25.

初中語文教學中,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生應掌握比喻、比擬、夸張、排比、反復、對偶、設問、反問共八種基本的修辭格,此外還包含雙關、對比、互文、通感等修辭格。古典詩詞通感運用相關修辭格,可以更好地修辭語音、語句和語意。古典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運用大量的各種各樣的修辭格,通感煉字、煉句和煉意,以此讓詩詞更加鮮活生動。但是過去初中古典詩詞教學中,對修辭教學不夠重視或者缺乏體系,導致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認知不足。在新課改下的初中古典詩詞教學中,應更加重視修辭格的教學。

一、中學古典詩詞修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前預習不夠重視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論是新課程還是復習課程,課前預習都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中學古典詩詞修辭的教學,由于初中生對古典詩詞中的修辭不太熟悉,如果預習不到位,教師則會在課堂上耗費大量的時間講解簡單知識,降低課堂教學效率。過去的古典詩詞修辭教學中,存在著對課前預習不夠重視的問題。

(二)基礎教學實踐不佳

《老子》中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薄盾髯印分兄v:“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笨梢?,打好基礎對學習非常重要。但是在中學古典詩詞修辭教學中,過去教學中存在的基礎教學實踐不佳的問題,還沒有讓學生奠定關于古典詩詞修辭的基礎,就慌忙讓學生分析古典詩詞中的修辭運用、鑒賞古詩詞,必然不利于后續深入教學。

(三)不太重視背景知識

在文學創作中,常常涉及文化背景知識,尤其是古典詩詞,其本身就年代久遠,而且很多詩人詞人喜歡“掉書袋”,導致很多都與文化背景知識相關,在“用典”等修辭中與文化背景知識密切相關。語文教師也注意到這類情況,在古典詩詞修辭教學中融入文化背景知識,但是很少開設專題課程,這會導致學生對此了解不清,不利于后續深入學習古典詩詞中的修辭。

(四)并未突出學生主體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領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培育學生自學能力,發展學生合作學習素養。在古典詩詞修辭教學中,也要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布置鑒賞任務,小組成員通過探究解答。但不少教師仍然堅守單獨講授的教學方式,無法將學生調動起來,學生不能深入理解修辭內容,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分析的內容,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五)修辭訓練不夠到位

在古典詩詞修辭教學主要內容完成后,教師要引入多種類型的課外古詩詞,創設有關修辭的題目,讓學生借助所學的修辭分析與鑒賞方法,進行修辭分析、詩歌鑒賞訓練,并要形成長效機制。但是,由于受到教育理念、教學時間的影響,存在修辭訓練不到位的問題,影響了古典詩詞修辭教學效果。

二、中學古典詩詞修辭教學方法落實對策

(一)布置課前預習任務,熟悉基本修辭內容

初中語文的古典詩詞修辭教學中,為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根據相關詩詞內容,借助文化常識等資料,制作與古典詩詞相關的預習學案,要求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其中加入賞析詩詞名句、探析修辭手法的問題。通過輔助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先行熟悉基本修辭內容,為更高效率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打好基礎。

例如,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的《詞四首》之《漁家傲·秋思》,這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所創作的一首詞,運用白描的寫作手法,上片寫寥廓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塞景觀,下片抒發對邊關將士的壯志難酬、思鄉憂國的思想情感。為在課堂上更好地講解這首詞,幫助學生熟悉詞作內容、探析思想情感,教師需要先制作預習學案。在預習學案中,包括明確字詞、翻譯詞句等內容,還要包括賞析詞作運用的修辭手法。比如可以融入這個問題:“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什么情感?教師將預習學案提前發放給學生,在課堂上試著對名句的修辭手法提問,然后點評與解答,比如:互文的修辭手法,表現出有家難歸、功業難成的哀傷之情。

(二)開設修辭基礎課程,熟悉古典詩詞修辭

在文章寫作中,通過合理運用修辭手法,能夠提升表達效果,對古典詩詞而言,運用多種多樣的修辭格,同樣能夠提升表達效果。為更好地指引學生分析古典詩詞中修辭運用的妙處,感受其中的表達效果,認識其中塑造的各類鮮活形象,體會其中抒發的思想感情與主旨要義,教師需要先開設修辭基礎課程,指導學生熟悉古典詩詞的修辭。像在部編版初中語文古典詩詞中,常用到的修辭手法包括比擬、借代、夸張、對偶、隱喻、雙關等,教師可以借助相關詩詞教學。

例如,比擬包括比喻和擬人,單說比喻具有突出事物特點、使事物生動形象的作用,單說擬人是將無生命的事物以人的動作與情感,表達出作者思想感情。教師可以結合杜甫的《春夜喜雨》,指導分析“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透過“潛”字可以看出運用擬人化的修辭,寫出春夜之雨的突然與神奇,一個“喜”字又表達出詩人的喜悅之情。再比如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的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在賞析本詩之時,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賞析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先讓學生翻譯這句話的原意,然后結合歷史背景與詩人經歷,探析其引申義和修辭手法。教師根據學生的解答情況進行總結:這句話運用比喻、對偶、借代的修辭手法,通過描寫大自然的景象與規律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表示世態變遷與為官經歷,指代新生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做好類似的指導教學之后,教師出示課外詩詞,讓學生自行進行賞析,探析修辭手法的運用妙處。

(三)探析詩詞文化知識,追根溯源講好修辭

中國古典詩詞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很多詩歌中都包含著多方面的豐富的文化知識,通過背景文化描述事物、表達情感、抒發壯志。在中學古典詩詞修辭教學中,只有讓學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常識,才能更好地賞析詩詞中的修辭,提高學習效果。同時,通過普及古典詩詞修辭中的相關文化知識,還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見識,激發學生探析興趣,提高學生對詩詞的敏感度,發展學生詩詞相關的語言思維,讓學生的詩歌賞析能力更上一層樓。

例如,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的《詩詞三首》,在《行路難(其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詩句的內容,講解其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識,之后進行修辭教學。比如“金樽”一詞是指一種酒杯,古代常用的酒具名稱還有“觥、觥籌、罍”等,結合圖片與詩句幫助學生認識它們;后面的“萬錢”“箸”“閑來垂釣碧溪上”等詞匯和句子,都可以引入背景資料,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文化常識。在此之后,教師可以更好地開展修辭方面的教學。比如對“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句話,教師同樣是先讓學生自主賞析,之后進行解析:本句借助用典和比喻的修辭,引用《宋書·宗愨傳》中的“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比喻要施展政治抱負。

(四)指導小組合作探究,提高修辭教學效果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深入落實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更加重視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引導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在初中語文古典詩詞的修辭專題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創設生動的情境氛圍,布置合作探究任務,指導各個小組參與合作探究,讓學生自主參與詩詞學習的全過程,先讓學生代表解答,之后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古典詩詞修辭教學的效果。

例如,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的《水調歌頭》教學中,這首由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的詞,句句扣住“月”所寫,情感經歷了多次的起伏變化,在抑揚之間反復變換,具有非常強的感染力。教師先展示生動的月夜情境圖,播放王菲演唱的歌曲《明月幾時有》,創設生動的課堂情境,將學生代入詞作情境中。之后教師布置賞析句子的任務:本詞都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留下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之后根據各小組的解答情況進行總結,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運用對偶修辭,表達出從心中郁結到心胸開闊,這種達觀豁達的心境變化。

(五)創設詩詞學習環境,開展詩詞修辭訓練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近年來中考對古典詩詞的考查越發重視,應更加重視古典詩詞的教學。為更好地提高古典詩詞修辭方面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創設良好的詩詞學習環境,定期開展詩詞修辭方面的訓練。通過這些方式,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古典詩詞的自主學習,提升古典詩詞的教學效果。

例如,利用晨讀時間,教師指導學生劃分出部分時間專門朗誦古典詩詞,每天上臺講解3—5分鐘的經典名句。通過利用語文課或者課余時間,可以開展詩詞朗誦比賽、詩詞賞析大會等活動,還可以組建詩詞興趣小組。在專題課上,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課內外的古典詩詞,出示一些有針對性的題目,重點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比如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運用了非常多的修辭手法,教師可以結合本詞作,讓學生根據句子修辭賞析其表達效果。如“左牽黃,右擎蒼”“千騎卷平崗”“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分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具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先留下部分時間讓學生自主作答,之后根據學生的解答情況進行點評與講解,比如“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運用了用典的修辭,這里以魏尚自喻,發問什么時候能夠重用自己,表達出作者的理想抱負。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古典詩詞內容簡練、意蘊深遠,通常運用比喻、排比、通感等多種修辭方法,將所見景觀、心中所想與個人情感生動、直觀、形象展現出來,呈現出多種多樣的詩詞意境。關于中學古典詩詞修辭教學方法教學,以上結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各種古典詩詞,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探析新時期的古典詩詞教學方法,通過做好古典詩詞修辭的基礎準備,引入豐富多樣修辭教學資源,引領學生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探究,能夠達成古典詩詞修辭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古典詩詞中的修辭運用,有利于鑒賞古典詩詞,提升詩詞鑒賞能力,發展學生文化涵養,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徐瑞. 中學古典詩詞修辭教學策略研究[D]. 天水:天水師范學院,2019.

[2]王益丹. 中學古典詩詞互文性解讀的教學價值——從修辭分析優劣[J]. 課外語文,2018(30).

[3]部德芬. 古典詩詞的對比藝術[J].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0(6).

[4]姚大勇. 論古典詩詞中的“擬形”修辭[J]. 當代修辭學,2016 (2).

[5]俞秀紅. 基于認知語言學的古詩詞中隱喻形式研究[J]. 語文建設,2016(35).

作者簡介: 洪媛媛 ,女,1989年生,北京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猜你喜歡
古典詩詞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唱”出來的作文
古典詩詞在廣告文案寫作中的運用探討
趣從詩中來
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