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考散文深度閱讀的四個維度

2022-04-15 22:21王海
課外語文·下 2022年3期
關鍵詞:深度閱讀

【摘要】高考散文深度閱讀必須圍繞語文學科的四個核心素養去培養,從文本結構、語言技巧、情感浸染、文化磁場四個維度去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做到四者并進。

【關鍵詞】深度閱讀;文本結構;語言分析;情感浸染;文化磁場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9-035-03

【本文著錄格式】王海.淺談高考散文深度閱讀的四個維度[J].課外語文,2022,21(09):35-37.

散文閱讀是高考閱讀考查的重要內容,散文閱讀教學自然也就是高中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無定法,教無定法,但考試有規律,教法和學法也就應該有規律。散文閱讀,教師究竟怎么教,學生究竟怎么學?毫無疑問,教師應在選入中學教材的基本篇目和進入高考試卷的常規文章中去找到連接點。從人教版的語文教材來看,選入高中課本的散文有三個單元,這三個單元的文章應該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而進入高考試卷的散文考查的題型模式一般有5大類:文章思路結構類、詞語句子含義理解類、文章技巧分析類、內容要點概括類、人物形象文章意蘊探究類。分析這些教材篇目和高考文章,我們發現,編者和出題者始終圍繞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這四大核心在編寫教材、設計考題,彰顯語文的學科素養。因此,個人認為,散文的教學和備考也都應從文本結構、語言技巧、情感浸染、文化磁場四個維度去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做到四者并進。

一、以關鍵句和關鍵詞為杠桿,理解文章的思路和寫法,撬動整篇文章的文本閱讀

散文講究寫法,更講究學法。劉勰說“驅萬途于同歸,貞百慮于一致,使眾理雖繁,而無倒置之乖,群言雖多,而無棼絲之亂”。梳理散文結構無疑是厘清作者思維的重要抓手。教師執教散文,無疑應把作家對文章的構建思路教給學生。葉圣陶也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币苍S對一篇散文的理解,不同的教師在執教過程中,所抓的關鍵句、所確定的關鍵詞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從關鍵詞、關鍵句入手,抽絲剝繭,逐一剖析,是散文閱讀的首選之法,是撬動散文文本,走向作者情感深處的重要杠桿。

文章的文本信息有淺層和深度之分,有事例、情感、意旨、境界之別。文章的結構也有時空、事例、情感的不同,有單線、雙線、輻射的多樣建構。部分教師在教授散文《荷塘月色》《威尼斯》《故都的秋》時,都愛用“這幾天心理頗不寧靜”“威尼斯是一座別致的城”“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這些比較明顯的情感線索或結構線索來梳理全文,認為“不寧靜”“別致”“清、靜、悲涼”是文章的文眼,這說明教師喜歡抓一些具有挈領作用的詞語或句子,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教無定法,許多文章需要探索更新、更深、更準確的視角去理解文本,盡量靠近作者的創作原點。如董旭午在教授《荷塘月色》時,以“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為線索理解文章,別開生面;筆者在執教《記念劉和珍君》時,以“我獨在禮堂外徘徊”為線索,用三次“無話可說”和三次“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這兩組看似矛盾又反復出現的話,將眾多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悲”與“憤”貫穿始終,形成欲吐還吞、欲吞不得、吞而復吐的感情鏈條,從而理解全文,也達到了好的效果。同樣教授《小狗包弟》時,可以以“我想向它表示歉意”為線索;教授《記梁任公的一次演講》時,可以以“景仰”為關鍵展開課堂教學,挖掘到感激來理解整篇文章。這些關鍵詞和關鍵句蘊含著解碼整篇文章的密鑰,或者可以捕獲作者的情緒情感,或者可以循序漸進地擊中核心思想,可以理順文章的寫法,都是學生在學習散文時的重要依仗。同時,教師借助這些關鍵詞句開展散文教學,也是授予學生自學和備考的方法。當學生善于運用關鍵詞句理解散文時,他們在考試中也將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文句、文段賞析為抓手,聚焦語言分析和技巧演練,注重打開學生的語言密碼,提升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和遷移能力

散文語言教學是散文教學的重要一脈,因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也是文本閱讀的重要抓手。我們常說“形象是活的,抽象是死的”。語言文字是抽象的,描繪的對象卻是形象的。在閱讀中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字面抽象的語言文字,在腦海中重構出具體的形象。具體的方法是:通過語言分析和技巧演練去捕捉動情點,提升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達到理解散文情感、主題的目的。例如必修二散文單元,三篇文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綠記》,教材的“研討與聯系”都專門設計了一道語言分析題,讓讀者體會其語言特點,這充分體現了編者的編寫意圖。在以往的教學實際中,教師或學生往往忽視教材編者的要求,選擇性講解,甚至有意識地遺忘。實際編者還是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并且各有側重。比如《荷塘月色》,主要賞析通感手法、動詞的表現力、疊音詞的使用;《故都的秋》主要賞析調動聽覺、視覺、觸覺各種感官寫景狀物的技法;而《囚綠記》則重在挖掘對象征性語句、哲理性語句的理解。當然,可以采取多種分析演練方式,達到提升學生語言鑒賞能力的效果。如朱自清的語言很有味道,但爭論也較大,可以借助教材對余光中的評價,借鑒錢鐘書《圍城》中的比喻性語言,進行比較閱讀?;蛘咴诒匦薅谝粏卧笞鲆粋€“語言家園”專題教學,討論鑒賞作品語言的方法?;蛘呓柚呖挤独M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和遷移能力。另一方面,語言的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經驗是打開散文語言的一把好鑰匙。作者建構散文語言的方式本質上源于生活。教師要善于喚醒學生的生活記憶,用練習實際生活的方式引導他們品鑒語言,讓他們帶著生活的真切感受去欣賞、閱讀文章,并且認識到生活無處不語文的道理。

三、披文入情,抓好細節,借助聯想和想象,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直覺能力和審美能力,做到深度閱讀

重在表情言志,重在表達作者對人生、對社會的感悟。就這個意義上說,散文總是要抒情的。如何理解文章的真實情感、核心思想成了教師執教、學生學習的關鍵。把握散文的情與理,它是集智力、能力、情感、價值觀、想象力、鑒賞力、創造力等方面多維一體的思維能力,是人們對知識的積累、積淀、吸收和內化。機械化“解讀式”的閱讀指導誠然能夠讓學生習得散文傳遞的知識,但是卻難以“公式化”地理解其中的感情。劉勰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抒情散文需披文入情,說理散文要披文入理。學習時,教師要抓住細節、分析景物特點、領悟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句,同時要善于聯想和想象,構建情感意境,捕捉情感的動情點,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達,領悟作者隱含在文中的思想。例如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可以通過朱自清對父親的體態、穿著、步履,特別是父親為買橘子而翻越車站的浮雕式的“背影”,理解父親對兒子的骨肉深情和依依惜別的內心活動。學習茹志鵑的《百合花》,可以聚焦文章中的“被子”這一重要物象,去體會戰爭年代特有的愛和情意。2020年全國新高考卷Ⅱ卷雙雪濤《大師》中第二題:“本文多次提到‘板凳’,這是富有意味的細節。請分析這里‘板凳’的用意?!边@也是通過聚焦物象達到理解情感在高考題中的呈現。本質是一樣的。當然,在學習過程中,聯系想象尤其重要。我在執教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秋雨話秋涼”這一畫面時,學生對理解“唉,天可真涼了──”“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所體現出來的悲涼情感是困難的。筆者于是緊扣“天可真涼了”5個字,給學生聯系了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首詞,通過分析辛詞里“少年”“而今”“無愁”“有愁”的對比,將辛詞中那種人世滄桑、遭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和本文郁達夫輾轉千里、顛沛流離、飽受的人生愁苦與哀痛進行比較。學生在郁達夫和辛棄疾的情感體驗里找到共生點,達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當前文化性散文在高考中的考查,出題者往往通過聚焦某一個知識點,要求學生做鑒賞性分析或深度分析。學生除做到披文入理,抓好細節,借助聯想和想象外,還需要從鑒賞的角度去閱讀文本,這是閱讀的一個高境界。如《西溪的晴雨》一文,出題者設計了這樣一題:本文記敘兩次賞游西溪,極富圖畫美,也飽含盎然的詩意,請結合文本,簡要賞析。這就要求學生緊扣“圖畫美”的題干要求,以作者的游蹤為路徑,結合郁達夫對西溪的詩意表達,分別對微雨西溪圖、雨中山水圖、少女撐船圖、晴日西溪圖、夕陽蘆蕩圖這五幅圖畫進行鑒賞性、深度性分析,從而理解全文作者要表達的西溪野趣和詩人雅興。這里面欣賞者眼界的高低、心境的層次、審美水平的等級、技巧的好壞往往決定了學生理解的準確與否、深刻與否。教師應指導學生抓好細節,學會欣賞、審美,并為之創設好欣賞情境,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越多,對美的判斷力也才會越強。

四、從作家和文本背景入手,知人論世,拓寬學習資源,建構學生強大的文化閱讀磁場,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傳承

閱讀教學不是單一的字詞句的知識積累,甚至也不是單篇文章的理解鑒賞。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決定了散文閱讀是一個巨大的文化磁場。散文中的故事,散文背后的故事不見得有著必然聯系,但是極有可能相互滲透、相互影響。讀一文而知一域,是散文教學的要求之一,也是散文閱讀的旨歸之一。教師也好,學生也罷,必須知人論世,建構強大的文化閱讀場。例如在教授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時,讀到果樹奇景,為什么是悲涼的?我們只有聯系郁達夫兒子龍兒的早夭,昔日的天倫之樂而今物是人非,才能理解這處處生長著的果樹,這淡綠微黃的棗子,在他人眼里也許清新可人,可在郁達夫眼里卻因失去愛子的疼痛和創傷更顯悲涼;才能理解其故地重游的傷感,理解其作為父親不能撫養好一個孩子的自責和愧疚。在教授《赤壁賦》時,同學們無法理解蘇東坡行云流水的散文風格。筆者通過引用金圣嘆的評論:此賦通篇只說風月。并從“風月引發情思”“風月觸動心靈”“風月激發聯想”“風月闡釋哲理”四個方面來梳理文章,結合風、月在古典詩文中的文化意蘊,讓學生理解了蘇東坡行云流水的文章風格。同時,筆者還選擇了蘇軾的詩文《后赤壁賦》《赤壁懷古》《定風波》以及李煒光的《烏臺詩案始末》,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陸蓉華的《蘇軾在黃州》等相關學習資源,給學生構建了強大的文化磁場,讓學生深刻理解了“古今往事千帆去,風月秋懷一笛知”的東坡的傷感,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還進行了文化傳承。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更不能只局限于單篇教學、單元教學,而是可以采用群文教學的方式打通學習資源的連接和共享,體現教學內容選擇的意義和價值,拓寬聯想在散文閱讀中的運用。比如從群文閱讀的角度,選擇一系列緊扣主題的閱讀文本,在一次閱讀教學中滿足學生閱讀多篇文章的需要,從而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認知,達到深度閱讀效果。群文閱讀讀的是多個文本,至少也有4—5篇文章,并緊扣“求同存異”這個重點,一方面是高效總結這幾篇文章的相同點、類似點,另一方面要通過比較,發現差異點、不同點??梢哉f,“求同存異”是完成群文閱讀和分析的基礎。引導學生積極傾聽他人的講述,以開放的態度來接納不同的觀點,為自己有新的理解認知產生幫助。以必修二的講授為例,《荷塘月色》與前、后《赤壁賦》都有月色背景,我們可以嘗試將三篇文章聯系而為群文。從詩意化場景的描寫,哲理意味的分析入手,找到情感共生點?!逗商猎律窂淖髡咝撵`的不平靜—淡淡的喜悅到熱鬧是他們的—我無福消受。但又說“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作者始終在矛盾中去追求心靈的平靜。而《赤壁賦》作者以風月為骨,從風月引發哲思,展示的是求得心靈的過程,“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只有這樣,憑借強大的文化磁場,才能化繁為簡,于平易中見驚雷。

總而言之,散文深度閱讀是考試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閱讀教學必須疏通的堵點。要提高散文教學的有效性,關鍵在于方法的綜合運用。只要緊扣語文的四大核心素養,圍繞文本結構、語言技巧、情感浸染、文化磁場四個維度去逐層展開,分步推進,散文閱讀教學必將變得有形象,有情境,有趣味,有情感,有感悟,有深度,趣味橫生,情意濃濃,生氣勃勃。學生的散文備考也就會更精準、更高效,更有活力。

參考文獻

[1]沈在連.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三維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18(6A).

[2]張偉.求序避俗:高考作文的結構技術[J].語文教學通訊,2019(12A).

[3]吳建勛.《故都的秋》為什么會寫到秋棗奇景[J].文學教育,2017(2).

[4]董旭午.“不見流水的影子”為什么“不行”?[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0(1).

作者簡介:王海,1970年生,四川渠縣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和中學德育教育。

猜你喜歡
深度閱讀
以微課促進初中語文的“深度閱讀”的研究
中學語文 “深度閱讀”指導淺談
戴著鐐銬起舞
多元化引導促學生深度閱讀的研究
引領學生深度閱讀“三步法”
互聯網環境下編輯的價值思考
高中語文教學中深度閱讀的探索與實踐
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與實踐
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深度閱讀
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