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職業能力測評體系的中高職銜接研究與實踐

2022-04-18 08:14吳麗萍鄧益民劉文龍
時代汽車 2022年8期
關鍵詞:研究與實踐中高職銜接

吳麗萍 鄧益民 劉文龍

摘 要:職業教育是一種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能力本位教育,職業能力是衡量職業院校學生質量高低的核心標準,現行的職業教育制度中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來衡量學生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職業技能,是不是具備了適應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1]。如何突破中高職教育銜接存在的問題,基于職業能力測評體系的研究,實現中高職有效銜接,創新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中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從而倒逼中高職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招生考試等方面的改革,是職業教育長期研究的問題,也是適應經濟社會行業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2]。

關鍵詞:職業能力測評 中高職銜接 研究與實踐

2011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專業設置、專業教學標準、培養目標、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條件、保障機制等方面提出了中高職課程銜接的具體意見,但中高職銜接涉及職業能力測評方面的研究甚少,大多基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出臺的“國家職業標準”,目前缺乏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來衡量學生是否真正具備了適應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

為貫徹落實國家、廣西壯族自治區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文件精神,2016年,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制定了《柳州職業技術學院“2+3”五年一體化“柳職班”試行管理辦法》,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以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中高職銜接“2+3”五年一體化“柳職班”為試點,深入開展以職業能力標準為主線,中高職銜接職業能力測評體系研究理論與教改實踐,以推動中高職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招生考試等方面的改革,研究與實踐成效凸顯。

1 中高職銜接的研究意義

隨著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中高職銜接體系研究盡管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實踐中的銜接脫節、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缺乏完善的運行保障機制等現實問題仍然突出,這些是阻礙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關鍵因素。如何解決以上問題,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中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無縫銜接,是職業教育需要長期研究的問題。

2 中高職銜接實踐存在問題

2.1 高職生源數量與質量問題,制約了高技能人才培養

生源的數量與質量問題制約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目前在高考生源持續下降和錄取比例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生源危機已經影響到了高職院校的招生計劃,無法真正選拔優秀的中職生升到高職繼續學習,難以實現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目標。人才培養中,缺少職業能力測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就業過程中無法正確定位,職業發展目標不明確;專業缺少學生職業能力評價信息反饋,不能針對性的調整人才培養方案。

2.2 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不合理,課程設置重復

目前以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為例,大部分中、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如汽車文化、汽車商務禮儀、汽車維修接待、汽車銷售實務等相同課程,但教學內容出現大量重疊。學生升入高職再次學習中職學過的內容,十分厭倦,挫傷學習積極性,且重復學習太浪費時間。

2.3 中高職課標缺少銜接,教學目標重疊

長期以來,中職學校畢業生基本上都是直接就業,課程設置以職業需求為準;而高職高專學校主要接受普通高中生源,課程設置比較系統。當中職學生進入高職學校學習時,兩個教育層次課程設置上的重復或遺缺問題就明顯凸現出來,既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也給高職學校組織教學帶來很多困難。實際推行中高職銜接的過程中很多職業院校出現了課程教學目標重疊、課程教學內容大量重復、課程內容與學生認知規律不符、實踐能力脫節等問題[3]。

2.4 對口升學測試標準不科學

目前,職業適應性??紲y試主要內容為“專業基礎測試自主命題+綜合素質評價/技能考核”。各二級學院各專業在命題題目上各不相同,考核重點也不一致,表現出較強的隨意性,科學性與針對性明顯不足。綜合素質評價與技能考核,主要采用面試形式進行,面試常采用自我介紹、回答問題、作品展示、才藝展示、技能展示或技能簡單操作等形式。由于缺乏針對性、全面詳細的評價標準,面試試題五花八門,造成考官彼此間評分差異較大,面試過程難以做到完全客觀與公正[4]。

2.5 缺乏完善的中高職人才培養管理、運行與保障機制

由于中職、高職二者教育層次并不相同,管理的教育部門并不相同,具有其獨立性,辦學目標、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管理機制等存在較大差異性。在貫通人才培養保障方面,校際合作聯動不到位,保障制度不科學,貫通人才培養中協調溝通不到位,跨部門、跨崗位等間的溝通形式化,出現“各自為政”、“職責重疊交叉”等現象,導致信息接收、反饋等不及時,協調溝通環節有待深化不斷呈現各類問題[6]。

3 基于職業能力測評體系為主線的中高職銜接研究

3.1 基于崗位職業能力要求,構建中高職銜接“2+2”四階段職業能力測評體系

由柳州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柳職院)牽頭,聯合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二職校)等,多方共同參與中高職銜接職業能力測評體系的設計開發,分析和尋找出中、高職兩個階段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對應汽服專業學生核心就業崗位——汽車銷售顧問、汽車服務顧問的職業核心能力要求,構建了“2+2”四階段職業能力測評體系,開發出職業能力測評方案、職業能力測評標準、職業能力測評題庫等。

中高職“2+2”四階段遞進式職業能力測評體系,中職階段在第2、第4個學期做職業能力測評,高職階段在第3、第5學期做職業能力測評[7]。中職階段測試學生基礎素養、基本職業能力;高職階段考核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中職第一階段測試學生“商務禮儀、演講表達能力(基礎素養)”;第二階段針對核心崗位測試“汽車銷售、汽車售后”(基本流程)。高職第一階段測試學生“汽車銷售”(技巧),第二階段測試“汽車維修接待”(技巧)。

職業能力測評體系,幫助中高職院校認識職業發展目標,幫助學生對應就業崗位提升綜合職業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校根據學生職業能力評價信息反饋,有針對性的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從而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3.2 以崗位職業能力為主線,重構“能力遞進”的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

基于職業能力標準,以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崗位如售后服務顧問、銷售顧問、客服專員、配件管理員等的職業能力要求主線,依據職業能力測評結果,不斷優化和完善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中高職銜接“能力遞進”式課程體系。

制訂科學合理的中高職銜人才培養方案,公共課教學中職階段原則上達到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準 (教學大綱)要求,高職階段進一步加強技術技能培養和人文素質培養,以中職強基礎、高職重應用的原則系統設計課程內容,實現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目標銜接[8]。中高職銜接的專業在培養目標、工學比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資源配置上的遞進、延展和銜接,雙方共同制定出系統完整、分工明確、有效實用的中高職銜接2+3柳職班 “五年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了具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特點的“2+2+0.5+0.5”人才培養模式。

3.3 按“能力循序漸進、項目交叉融合”的思路,完善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

根據就業崗位如銷售顧問、服務顧問、配件管理員等的調研,以職業要求為依據,構建“循序漸進、項目交疊”課程標準銜接,避免“炒舊飯”,合理進行課標銜接設計。

課標的設計上,四門核心課程進行了課標銜接, 以《汽車銷售基礎與實務》課程為例,進行了中高職銜接課標設計,中職學生培養注重禮儀規范、服務流程、產品基本推薦,突出基礎營銷流程的掌握,為升入高職鋪墊營銷基礎能力;高職學生培養注重服務技巧及不同類型客戶及各類異議處理,突出掌握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中職學生注重傳統營銷技巧的學習,高職學生則重點培養新型營銷方式及技巧。

3.4 形成良好的聯動機制,以及較為完善的運行保障機制,保證中高職銜接穩定、長效運行

建立一套有別于普通高考人才選拔的良好機制和有效辦法及合理、科學、全面的中職對口升高職的考核評價體系,優化考試制度,構建“文化統考+職業技能???中職綜合評價”的考評機制,探索解決中職對口升高職考試片面性問題[7]。

為改變中高職教育兩個階段各成體系,互不溝通的狀態,制定“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2+3五年一體化中高職銜接”柳職班管理辦法,組建中高職銜接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指導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推動中高職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科學開展;引入企業專家,成立職業能力測評工作組,中高職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參考企業的工作標準、工作規范、人才測評機制制定,開展三方測評。

4 結語

基于職業能力測評體系為主線的中高職銜接研究與實踐,高職和中職學校搭建了人才培養暢通的立交橋,無縫對接制定各自相對獨立又體現完整的人才培養路徑,圍繞企業核心崗位知識和能力要求,遵循學生成長與認知規律,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職業技能大賽、招生考試、運行保障機制等方面進行了中高職銜接實踐,根據職業能力評價結果,有效監控學習成果,多元評價學生職業能力,讓學生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以培養真正能滿足區域企業職業技能要求的高級技能型人才。

基金項目: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GXGZJG2018A007);廣西考試招生和教學研究專項課題(2018ZJY258); 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GXGZJG2020B179)。

參考文獻:

[1]陳曉君,鄭國強.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目標——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學業成績測評體系構建的背景分析 [J].職業教育.2014,(12):56

[2]譚強.基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中高職課程銜接研究——以四川省德陽市12所中高職院校為例 [J].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6,(4):200.

[3]范利紅,吳麗萍.基于職業能力的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中高職銜接問題探析[J].高教論壇.2019,(14):99.

[4]孟源北,何靜.中高職銜接視角下高職院校自主招生現狀與改進策略——基于廣州市屬高職院校的調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5,(4):89.

猜你喜歡
研究與實踐中高職銜接
芻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的研究與實踐
五年制會計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改革探究
中高職計算機類現代職教課程體系的建設研究
中高職銜接下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探微
基于TBL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photoshop課程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中高職銜接教材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機械類專業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與實踐
高中數學“導研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構建中職會計專業校內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