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用改性聚丙烯材料散發性TVOC超差分析及改進

2022-04-18 09:21藍先許立江上洋宋文強
時代汽車 2022年8期

藍先 許立 江上洋 宋文強

摘 要:通過分析改性聚丙烯(PP)的TVOC組成及產生原因,開展改性PP散發測試TVOC超差案例分析和PP-T20材料散發特性、改進方案分析以及試驗驗證,得到符合汽車主機廠汽車內飾用改性PP材料散發性中TVOC要求的汽車用改性PP材料,并總結出通過提高真空度水平、提高后處理烘烤溫度和延長后處理的烘烤時間能夠顯著降低了TVOC水平的結論。

關鍵詞:改性聚丙烯(PP) TVOC超差 真空脫揮 烘烤后處理

1 引言

隨著汽車在中國家庭的快速普及,國人對汽車環保越來越重視,其中車內氣味因為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成為大家首要關注的問題。有研究表明,車內揮發性有機物會引起皮膚,呼吸道以及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1-2]。聚丙烯(PP)改性材料以其良好的綜合性能,在汽車內外飾件及結構功能件方面應用廣泛,成為車用塑料中應用最大的品種,平均單車用量將近50kg,占車用改性塑料的48%[3]。車用改性PP的散發性控制對于改善車內空氣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內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都已經建立關于車內散發的管控要求,而散發性中的TVOC指標對汽車內氣味的控制有著密切的關系,TVOC指標超差則汽車內氣味等級就會變差,因而控制改性PP的散發性中的TVOC指標顯得尤為重要。

2 改性PP的TVOC組成及產生原因

汽車PP塑料內飾件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揮發性物質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4-6]:1、原材料PP在聚合過程中產生的單體和齊聚物,和聚合過程添加的溶劑(譬如己烷、乙醇);2、合成過程中使用的催化劑,例如加入過氧化物后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3、PP改性時,受熱熔融擠出發生降解,產生的低分子有機物(譬如直鏈烷烴、醛酮類化合物);4填料組分中的滑石粉,含有金屬雜質,在改性過程中催化PP和抗氧劑、偶聯劑降解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揮發性物質。從表1可以看到,對于車用聚丙烯材料,其中TVOC主要是烷烴混合物,其中以C6-C16的長鏈烷烴的含量居多。

3 改性PP散發測試TVOC超差案例分析

3.1 案例分析

我司某新車型項目,準備采用某改性塑料廠的PP-T20材料制備汽車內飾件。在新材料工程認可材料測試階段,PP-T20散發項目VOC測試中,三醛五苯測試結果合格,而TVOC測試不合格。結果如下表2:

經咨詢三方測試機構,得到答復對TVOC測試過程中,某單項物質的峰面積超過甲苯校準曲線的線性范圍,超出測試量程,報告給出的結果TVOC值是半定量結果。因為無法評估此PP-T20料是否可以應用于項目中,所以對測試流程重新進行評估。

3.2 TVOC檢測

將PP粒子4kg,在280℃注塑成標準樣塊,依據《HJ/T400-2007 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采樣測定方法》選擇柱長50~60m、內徑0.20~0.32mm、膜厚0.2~1.0μm的毛細管柱。初溫50℃保持10min,掃描范圍35~350u,電子轟擊能量70eV,選取10ng/μl、50ng/μl、100ng/μl、200ng/μl、500ng/μl、1000ng/μl、2000ng/μl濃度的標液制作校準曲線標準管。用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分析標準系列,以目標組分的質量為橫坐標,以扣除空白相應后的特征質量離子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校準曲線。PP-T20的特征質量離子峰分布圖如下表3,各特征峰的面積之和就是試樣的TVOC測試值。

表3中,紅框對應的色譜圖峰測試結果為6028 ng/μl。

用標樣甲苯對特征峰進行標定,由于特征峰超過了甲苯上限2000ng/μl,目標對象的峰面積是通過甲苯線性方程評估得出。所以測試報告中的TVOC結果,是一個半定量的測試值,在本案例中,三方測試機構答復,TVOC是一個評估值,并不是一個準確值。

但通過線性方程的線性度,可以預估樣品TVOC的測試結果16273,真實值范圍如下:

下限:16273*0.999=16256.7

上限:16273*[1+(1-0.999)]=16289.3

經對比企業的內控TVOC的限值,案例中PP-T20的TVOC的真實值范圍超出限值要求,且單一揮發組分物質含量過高屬于異常情況,必須進行整改。

4 PP-T20料散發特性、改進方案分析和試驗驗證

4.1 PP-T20材料的散發特性來源及改進方案分析

聚丙烯散發性中TVOC的產生過程涵蓋了PP材料從聚合、存儲、改性到制品制備的全過程,各個環節都有可能生成小分子物質,學界和改性塑料廠為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試驗,目前改善途徑主要有以下方面[7]:

4.1.1 改善TVOC產生

a)氫調法合成的PP材料。PP合成工藝中另一種工藝過氧化物降解合成PP材料,過氧化物不可能100%反應掉,殘留的過氧化物氣味大且對聚丙烯分子量產生不利影響。劉凱[8]等人,對比過氧化物降解法和氫調法合成PP的散發性能,結論是氫調法合成PP材料TVOC明顯優于過氧化物降解法合成PP材料。余鵬[9]等人,用加氫法生產的PP為基體原料制備汽車內飾件,避免了過氧化物降解法生產的PP樹脂體系中殘留過氧化物導致VOC過高的問題,顯著降低了材料的VOC釋放。

b)低氣味的助劑。PP材料耐刮擦性能較差,應用在儀表板、門板等內飾零件時,容易劃傷,影響美觀。因此需要在PP中添加耐刮擦劑,同時為了改善抗刮擦劑在PP中的分散性,耐刮擦改性劑中往往需要加入PE蠟,PP蠟作為分散載體,從而大大增加了PP材料的TVOC。屈國梁等[10]采用低分子量PP作為耐刮擦劑的分散載體,利用低分子量PP的潤滑性及與PP優良的相容性,制備出一種低氣味、高分散的PP耐刮擦助劑母粒產品。

4.1.2 改善TVOC的傳播

a)添加多孔吸附物質。目前主要用到的多孔物質包括活性炭、多孔氧化鋁和硅藻土等,多孔物質加入可以有效降低低分子的有機揮發性。黃險波等[6]通過車用聚丙烯材料TVOC進行定性分析,成功通過添加高吸附效率的多孔材料M2作為吸附劑來降低TVOC的釋放量。

b)脫揮處理。利用脫揮設備對PP材料進行脫揮處理,可以有效減少PP材料中的小分子物質含量。李峰等[11]分別研究了自然脫揮、真空脫揮對PP樹脂中VOC含量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自然脫揮和真空脫揮均可降低PP樹脂中的VOC含量,但真空脫揮效果優于自然脫揮。

c)烘烤后處理。烘烤降低PP材料TVOC的原理是,PP樹脂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漸釋放出多種的VOC,其中絕大部分是長碳鏈的烷烴,其它為醛、酮、醇等小分子物質??爹i[12]等人的研究了不同牌號PP樹脂不同溫度下TVOC的釋放量,結果表明隨溫度升高,TVOC的釋放量增大,隨加熱時間的增加,TVOC釋放量緩慢增加,并在一定時間后趨于穩定。

4.2 設計改進方案

對以上的改善方案進行綜合評估,項目案例使用的是過氧化物降解法合成的PP料,重新調整為氫調法合成的PP料,以及使用低散發類的助劑,會導致項目驗證周期長,不滿足項目時間節點要求,暫不考慮。

添加多孔吸附物質吸附揮發小分子的方法,強烈依賴吸附劑孔徑和小分子物質尺寸匹配,吸附物質孔徑過小,分子量較大的揮發物質不能進入吸附材料孔徑;吸附物質孔徑過大,孔穴對分子的捕捉能力減弱;同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小分子物質容易從吸附劑中脫附[13-14],添加吸附物質方案暫不考慮。

綜合上述因素,本案例優先選擇脫揮處理和烘烤后處理作為改善其TVOC的方案。

4.3 試驗驗證

1)樣品

4kg PP-T20注塑樣品(注塑溫度280℃)

2)方法

依據2.2條款執行。

3)測試及驗證

評估選擇后的改進方案如表5所示。

對加工工藝改進后的PP復合材料送第三方測試機構進行VOC測試,結果如表6所示。

從測試結果看,PP復合材料的TVOC值降低了50%以上,同時改進前檢出的甲苯基本不變,乙苯出現下降,無法檢出,目標達成。

5 結論

車用改性PP材料在進行散發檢測時,TVOC測試結果經常出現超線性問題。測試結果真實值分布于檢出值×線性度和檢出值×[1+(1-線性度)]之間,通過和控制限值對比,評估樣品是否超出控制限值的要求。

某量產車型用內飾PP材料TVOC超差,通過提高真空度水平,提高后處理烘烤溫度、延長后處理的烘烤時間,顯著降低了TVOC水平。

參考文獻:

[1]尤可為,葛蘊珊,馮波,錢一欣,劉偉,趙壽堂,胡玢,寧占武.轎車內微環境空氣污染狀況的實驗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8,28(4):310-318.

[2]XIANG Q,XANTHOS M,PATEL S H,et al.Comparison of volatile emissions and structural changes of melt reprocessed polypropylene resins [J].Adv Polym Tech,2002,21(4):235-242.

[3]唐堯.改性塑料行業發展特征及其在汽車行業中的應用[J].國外塑料,2011,29(1):43-45.

[4]崔偉,陶蓉,李瑞海.固相微萃取-色譜-質譜分析聚丙烯產生的揮發性氣體[J].塑料,2010,39(1):129-131.

[5]康鵬,金滟,蔡濤.聚丙烯中揮發性有機物釋放行為的研究[J].合成樹脂基塑料,2010,27(1):60-63.

[6]黃險波,李健軍,楊波,蔡彤旻,寧凱軍,李永華,黃達,羅忠富.車用低TVOC聚丙烯材料的制備[J]塑料工業,2011,39(12):113-115.

[7]LUYT A S,MOLEFI J A,WKRUMP H.Thermal,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copper powder filled lou-density and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composites[J].Polym Degrad Stab,2006,91(7):1629-1636.

[8]劉凱,崔恩有,黃家齊,程健.一種高強度低氣味低VOC聚丙烯復合材料的研究[J]研究與開發,2015.10:28-32.

[9]余鵬,郝源增,郝建鑫.汽車內飾件用低VOC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09,12(10):24-26.

[10]屈國梁,俞恒杰,張鷹,張祥福,周文.一種低氣味、高分散耐劃擦助劑母粒及其制備方法.104774375[P].2015-07-15.

[11]李峰,康鵬,金滟.加工技術對聚丙烯中VOC含量的影響[J].合成樹脂及塑料,2013,30(3):55-58.

[12]康鵬,金滟,蔡濤.聚丙烯中揮發性有機物釋放行為的研究[J]. 合成樹脂及塑料,2010,27(1):60-64.

[13]楊燕,李永華,羅忠富.聚丙烯復合材料氣味吸附劑的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2012,41(3):30-33.

[14]羅忠富,楊波,李永華,丁超,陳延安.多孔材料對車用聚丙烯材料VOC問題的改善[J].環境技術,2010(6):42-4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