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與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對策

2022-04-20 06:02李超英
中國房地產業·上旬 2022年3期
關鍵詞:可持續利用土地整理土地資源

李超英

【摘要】土地資源,屬于極其重要的一種資源,無論對于任何國家而言,人民的生存以及發展,都需要借助土地資源作為支撐。一旦上述資源無法實現可持續利用,則會嚴重阻礙國家的進步,影響人民的生活。因此,我國提出了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觀點,為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及人民的安居樂業奠定了基礎。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土地資源不合理利用的問題依然存在?;诖?,本文主要針對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與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對策進行了總結。文章首先分析了土地資源可持續的表現,其次,對其與土地整治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強調了通過土地整治的方式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性。最后,重點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土地資源結構、推進市場化戰略、提高分配機制的合理性、積極控制建設用地,以及合理控制人口數量這些方面出發,具體給出了土地資源利用對策。

【關鍵詞】土地整理;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

【Abstract】land resource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resources. No matter for any country, peopl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need to be supported by land resources. Once the above resources cannot be used sustainably, it will seriously hinder the progress of the country and affect people's lives. Therefore, China has put forward the viewpoint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which has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s living and working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problem of un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still exis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l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China.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of land resources.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resources and land regul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through land regulation. Finally,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ptimizing land resource structure, promoting market-oriented strategy, improving the rationality of distribution mechanism, actively controlling construction land and reasonably controlling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this paper giv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Land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countermeasure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7.011

引言:

近年來,國家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各行業對土地資源的依賴性不斷提升。在三大產業中,農業領域需要利用土地資源進行農作物種植,以滿足居民的生存需求。工業領域需要借助土地資源進行廠房建設,并完成生產過程。服務業需要借助土地資源,滿足服務需求。由此可見,土地資源對于各行業而言均較為重要。在土地資源利用的過程中,一旦出現利用率低的問題,會出現土地資源破壞的問題,將會嚴重影響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各行業以及國家的長遠發展均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有必要針對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與我國土地資源利用進行研究,如此方可提出相關對策,保證土地資源可被長期可持續的充分利用,減少資源浪費,為行業以及國家的發展提供支持。

1、土地資源可持續的表現

土地資源的可持續,體現在多個方面,既要保證土地具有可持續的生產能力,又要保證其能夠產生一定經濟效益。另外,從生態環境、利用形式等方面進行分析,應當均具有可持續的特點,方可稱為土地資源可持續。對土地資源可持續對表現進行分析,有利于從多個表現入手,對土地資源進行整治,從而為其可持續的實現提供保證。

1.1生產能力可持續

生產能力的可持續,是土地資源可持續的主要表現之一。土地資源之所以能夠稱為資源,是由于其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土地資源的生產能力,體現在很多方面,例如農業領域通過土地資源可進行生產,種植大量農作物,為居民供應食物,使其能夠生存。而工業領域通過土地資源同樣可進行生產,制造大量生活用品。單獨就農業領域而言,一旦土地資源出現問題,導致土壤本身營養含量下降,或有毒物質增加,則會導致其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此種情況,視為土地資源的生產能力下降,如未予以處理,甚至會導致土地失去生產能力,由上述原因導致的生產能力不持續,會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嚴重阻礙。由此可見,在土地資源可持續中,保證生產能力可持續較為重要。

1.2經濟效益可持續

除了生產能力可持續外,保證經濟效益可持續同樣較為重要。所謂經濟效益可持續,指的是各行業能夠利用土地資源創造一定的物質價值,通過上述價值的發揮,又能夠滿足居民生產生活的需求。如土地資源失去經濟效益,則會導致其價值下降,視為土地資源不具備可持續的特點。例如:當前我國部分地區存在大量荒山,上述荒山雖然具備生產能力,但是尚未被開發,導致各行業無法對其進行利用,因此此類土地資源的經濟效益便無法發揮,不符合土地資源可持續的要求??梢?,針對具有生產價值的土地資源,應當對其進行充分利用,避免閑置,方可體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

1.3生態環境可持續

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是土地資源可持續的關鍵。當前,生態破壞以及資源浪費的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國乃至世界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旦生態環境被破壞,將會導致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對于土地資源而言,同樣具備上述特征。盡管人類需要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創造經濟效益,但不得過度利用,以免對土地資源造成破壞,導致其生產能力喪失,致使生態環境被破壞。例如:部分工業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隨意排放廢水,肆意堆砌廢棄物,化學藥品包裝被掩埋在土壤中,對土壤造成了嚴重破壞,使生態環境被破壞。上述行為,不符合土地資源可持續的要求,應當對其進行處理。由此可見,在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同時,保證生態環境可持續,方可提高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水平。

1.4利用形式可持續

所謂利用形式的可持續,指的是土地資源可以通過不同形式被利用,并長期利用。土地資源的利用形式較多,單獨就某一產業而言,同樣具備不同的利用形式。例如:單獨就農業產業而言,當前社會強調輪作,于不同季節,在同一片土地種植不同的農作物,通過不同利用形式,避免出現土壤營養單一的問題。另外,農業領域中將水稻種植與魚類養殖相互結合的舉措,同樣體現了土地資源利用形式的可持續。從不同產業的發展方面進行分析,以往用于農業種植的土地,后續可用于進行建筑建設或工業生產??梢?,利用形式的可持續,是土地資源可持續的主要表現之一。

2、土地整治與土地資源可持續的關系

隨著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特別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整理不斷得到人們的重視,而其中的土地整治問題已成為重中之重。通過對土地科學合理的整治,保證土地資源的持續利用,來持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課題。們居住于地球,可以說最為寶貴的就是土地資源,人們在此進行繁衍生息,作為相關工作人員,做好土地資源的科學化管理十分必要,同時也要重視如何去開發與實踐。力求通過可持續發展長遠戰略目標,為土地資源管理提供科學保障,以此也為國家發展助力。土地整治主要是通過對不合理利用、利用效率低、尚未利用以及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進行整治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從而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目的。土地整治能夠有效的盤活存量土地,并且對于強化節約集約擁堵和適時補充耕地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整治工作中包括了土地開發、土地整理等不同內容。其中土地開發主要是在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等前提下通過各項措施來提高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活動。土地整理是與土地資源利用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在不同的土地區域內,利用土地的整體規劃通過各項手段來對區域內的土地進行綜合的治理,總而改善土地關系,調整土地可利用的面積,使土地資源能夠更好更合理的加以開發和利用。在土地整理中,如何最大化的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等是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一項重要的原則,其中保護生態環境是基本前提條件,而改善農業生態條件和提高土地集約化利用是重要的手段。通過土地開發和土地整理,能夠更好的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有效的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目標。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是基于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和治理,從而達到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對于土地資源來說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但土地的特性也決定了可持續利用的質量,因此土地是否具有可持續利用的特性還要通過對土地資源的整治來實現這一目的。

3、土地資源可持續的實現途徑

為了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應當采取多種措施,對土地資源進行整治,具體方法如下:

3.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土地資源可持續的實現途徑之一?;A設施建設,在不同行業內,體現在不同方面。而對于農業領域而言,則主要體現在耕地設施方面。例如:農業領域可以加大力度進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通過上述工程,能夠有效防洪排澇,并且能夠達到抗旱的目的。即使工程所在區域少雨干旱,或河流較少,工程的建設,均可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保證。由此可見,加大農田水利工程基礎基礎設施建設,能夠促使當地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其價值,使生產的可持續、經濟效益的可持續得到充分體現。需要注意的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同時,還需要引進先進技術,借助多種技術,實現對土壤環境的維護,保證土地資源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得到體現,為土地資源的長久利用提供保證,同時,為我國農業的發展以及農民收入的提升奠定基礎。

3.2優化土地資源結構

優化土地資源結構,對于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而言,同樣具有重要價值。所謂土地資源結構,指的是土地多種利用形式的組合。不同區域的土地資源,適用于不同行業。而不同行業利用土地資源,同樣能夠創造不同的價值。如未對上述因素加以重視,而是隨意對土地資源進行利用,則會導致土地資源結構出現不合理的特點,嚴重影響土地資源經濟效益的發揮,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會產生一定不良影響。為了達到優化土地資源結構的目的,首先,當地政府應當介入到土地資源的調查過程中,了解當前區域內土地資源的利用情況,明確利用形式,在此基礎上,對土地資源經濟效益進行發揮。并采取多種措施,制定多種土地資源利用方案,從中選擇經濟效益、生產效益、生態環境效益最優的方案,以此為基礎,對土地資源結構進行調整,使土地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

3.3推進市場化戰略

當前,市場化已經成為了各個領域發展的主要趨勢,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而言,同樣可以嘗試通過制定市場化戰略的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區域政府可以牽頭進行招商引資,針對本地的土地資源利用情況,對比不同投資商的不同利用方案,并對比其預期經濟效益與土地資源利用成果,最終選擇較為優秀的投資商來此投資。上述手段的運用,可通過競爭的方式,幫助區域選擇最為優良最為合理的土地資源利用方案,并能夠降低自身的工作壓力。招商引資同樣可搞活當地經濟,促進就業,一舉三得。除此之外,為了保證土地資源能夠得到可持續利用,還可以每年對不同領域的土地資源利用率進行評估。如發現土地資源利用率低的原因,則需要進行分析,并嘗試重新通過市場化招標等方式,對土地資源利用形式進行調整。

3.4提高分配機制的合理性

為了促使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提高土地分配機制的合理性是關鍵。而評價土地資源分配機制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據之一,便是經過分配后的土地,是否能夠實現更大的社會以及經濟效益。為了促使分配機制更加合理,在分配的過程中,需要避免過于武斷,應當借助市場,保證分配科學。例如:可以將土地資源分為政府、企業、個人三種類型。上述三種類型土地資源占比如何,需要由當地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而確定,經過確定的分配方案,需要符合區域當前的狀況,同樣需要滿足區域未來經濟發展的目標。在確定分配方案后,政府、企業以及個人,還需要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明確最終方案,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各方權利以及義務,確定各方利用土地資源的形式,保證土地資源能夠被充分合理的利用,促使其經濟與社會效益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采取上述措施確定分配機制,方可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

3.5積極控制建設用地

土地資源可作為建設用地而使用,此為其主要利用形式之一。作為建設所用的土地資源,能夠發揮較大的經濟價值,并能夠幫助開發商獲取大量收益。但如建設用地面積過大,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下,農業用地則會有所建設,從而阻礙其他行業的發展。當前,部分開發商為了獲取經濟效益,通常通過非法的形式進行圈地,作為建設所用,上述行為如無法避免,很容易影響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當地政府應當針對上述行為進行壓力懲罰,與此同時,還需要從源頭出發控制此類行為,避免其產生。例如:政府可以與國家立法部門相互聯合,結合當地的土地資源實際情況,基于耕地保護法,對建設用地的面積進行確定,一旦超出允許范圍,則說明可能對耕地造成侵占。此時,需要嚴厲制止,保證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3.6合理控制人口數量

合理控制人口數量,能夠避免出現人均土地占有量減少的情況,保證土地資源能夠充分滿足居民的生產與生活所用。近些年來,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不可再生資源的總量均逐漸減少。部分國家人口數量的增加,導致人口與土地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家中。我國應當引以為鑒,嚴格控制人口,在明確土地資源承載力的同時,避免人口數量驟增。上述手段的實施,能夠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幫助土地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對人口數量的控制,可以通過政策的角度進行實現。但是在控制人口的同時,依然需要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避免新生人口數量過少,導致人口老齡化嚴重,影響我國的生產力以及未來的長遠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與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對策的研究,為國家各領域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提供了參考,有利于幫助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其價值,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實現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未來,各領域應當認識到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加大力度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優化土地資源結構,并提高分配機制的合理性,按照一定原則,保證分配科學。除此之外,同樣需要積極控制建設用地,適當提高土地資源利用形式的豐富性,并合理控制人口數量,避免由于人口數量過多,導致人均土地擁有量減少,影響社會的發展與人民的生存。將上述措施共同應用到土地整治的過程中,方可為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喬木,李奮生,楊元峰.四川省農用土地資源利用現狀及可持續利用對策研究[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20,28(04):126-129.

[2]王貴平.懷柔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研究[J].中國礦業,2019,20(S1):129-132.

[3]劉蕾,許景濤.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河北省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對策探討[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33(02):111-112+115.

[4]李軍,郭佰宇.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我國土地規劃的戰略措施[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9,28(06):58-59.

猜你喜歡
可持續利用土地整理土地資源
淺談土地開發整理
基于制度變遷視角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研究
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中的經濟問題
大慶市城市化進程中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問題及對策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試述土地資源管理利用的內核
淺析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淺談村鎮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